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4)
2023(13374)
2022(11702)
2021(10948)
2020(9280)
2019(20943)
2018(20727)
2017(39787)
2016(21874)
2015(24329)
2014(24012)
2013(23606)
2012(21626)
2011(19395)
2010(18862)
2009(16999)
2008(16412)
2007(13951)
2006(12092)
2005(10364)
作者
(64772)
(53895)
(53501)
(50768)
(34228)
(25953)
(24143)
(21249)
(20584)
(18923)
(18349)
(18102)
(17183)
(16819)
(16619)
(16486)
(16447)
(16033)
(15483)
(15250)
(13737)
(13040)
(12894)
(12229)
(12078)
(11960)
(11826)
(11794)
(10793)
(10759)
学科
(82524)
经济(82427)
管理(60532)
(57105)
(46687)
企业(46687)
方法(39398)
数学(34507)
数学方法(34127)
(22688)
中国(21064)
(20880)
(20454)
地方(19011)
业经(18242)
(16412)
贸易(16402)
(15887)
农业(15444)
(14063)
环境(13754)
技术(13463)
(13097)
(13024)
理论(12970)
财务(12958)
财务管理(12932)
企业财务(12224)
(11870)
银行(11802)
机构
大学(302695)
学院(300403)
管理(119869)
(114624)
经济(112093)
理学(105092)
理学院(103868)
研究(103145)
管理学(101889)
管理学院(101366)
中国(74454)
科学(69187)
(64574)
(57641)
(52686)
业大(52427)
(49518)
研究所(48965)
中心(46472)
农业(45687)
(42332)
财经(40407)
北京(40297)
(39047)
师范(38540)
(37811)
(36919)
(34722)
经济学(33264)
技术(32275)
基金
项目(219556)
科学(170519)
基金(158879)
研究(152747)
(142223)
国家(141105)
科学基金(119535)
社会(94729)
社会科(89773)
社会科学(89749)
(85980)
基金项目(85861)
自然(81565)
自然科(79632)
自然科学(79605)
自然科学基金(78155)
(73576)
教育(68968)
资助(64613)
编号(61093)
重点(49479)
成果(47471)
(46942)
(46469)
(45727)
科研(42841)
创新(42689)
计划(42686)
课题(41628)
大学(39741)
期刊
(118556)
经济(118556)
研究(82600)
学报(57936)
中国(53955)
(50882)
科学(49902)
大学(42173)
管理(41614)
学学(40040)
(35780)
农业(35104)
教育(29938)
技术(23934)
(22479)
金融(22479)
业经(20133)
经济研究(19238)
财经(18587)
(18403)
科技(16787)
图书(16551)
业大(15927)
问题(15844)
(15788)
(15553)
资源(14728)
理论(14560)
林业(13730)
技术经济(13651)
共检索到423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杰  解明曙  张洪江  
根据土力学原理,采用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山地林木固持土壤、稳定坡面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内摩擦角是决定坡面稳定的重要因素,经实验得出内摩擦角与土层深度显著相关,林地土体的内摩擦角大于农耕地的内摩擦角;土体抗剪强度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层越深其抗剪强度越大,林地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农耕地的抗剪强度.由典型坡面实地测量,得到坡面平均坡度值为:农耕地28.7°,林地38.7°.林地比农耕地高10°,反映出林木在保持水土、稳定坡面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程金花  史玉虎  何凡  祁生林  程云  
通过在长江三峡曲溪小流域花岗岩林地坡面开挖土壤剖面 ,采用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流量计对优先流、土壤渗流及降雨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 ,在同场降雨中 ,优先流流速最大可达土壤剖面渗流流速的 2 16 6倍 ,所测优先流总量在土壤剖面渗流总量中占 5 5 %~ 7 2 % .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 ,降雨强度越大 ,优先流产生的时间越早 .在一次降雨过程中 ,降雨历时延长 11h时 ,优先流总量可增加 96 94 0cm3.优先流峰值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峰值呈正相关关系 .同时 ,降雨量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优先流在土壤剖面渗流中所占的比重 .同场降雨中不同优先流的波形比较相似 ,即上升阶段的历时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周常青  谭鹏  
在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地区的下岸溪典型小流域里,建立了5个代表不同土地利用现状(林地、灌草地和裸地)的径流观测场,同时进行了多次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通过对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规律的研究,以动力波方程为理论依据,推导出了坡面产流的数学模型,并编写了QBASIC程序,模拟实际产流的动态过程。分别以参数a和各场降雨产生的坡面径流总量为因变量,实际雨强Ip、雨前土壤含水量δ和 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得到了参数预测方程和单场暴雨条件下坡面产流总量的预测方程。通过检验,利用本文提出的方程预测单场暴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流过程是可靠的,在实践中可以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王玉杰  北原曜  程云  史玉虎  盛前丽  杨明玉  常丹东  
该研究在湖北省秭归县花岗岩坡面下部开挖了一长度为 2 .9m ,深度为 2 .2 3~ 2 .6 0m的土壤剖面 ,经现场观察发现土管主要集中分布在B层 (花岗岩分化程度较高的层次 )和C层 (花岗岩分化程度较低的层次 )的过渡带附近 .在坡面下部坡脚部位垂直于坡长方向上 ,每米宽度大约分布有土管 5~ 7个 .近两个降雨季节的多场天然降雨及管流观测结果表明 ,只要有一定强度的降雨出现 ,土壤剖面中就会产生管流现象 .管流出现的时间、管流历时与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土壤前期水分含量和土管所处的土壤剖面位置等因素有关 .土壤水分含量高、降雨强度大时 ,在降雨历时 1h前后即有管流出现 .不同土管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江  程云  史玉虎  王玉杰  盛前丽  陈宗伟  
相互连通具有一定通透性的土壤大空隙称为大孔隙,亦可称其为土管。根据土管成因不同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即土壤动物活动导致的土管、植物根系形成的土管、土壤裂隙形成的土管和土壤水分运动形成的土管。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至少存在两种成因的土管,即植物死亡根系形成的(生物性)土管和由土壤裂隙形成的(地质性)土管。由降雨导致水分在土壤大孔隙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管流,管流是优先流的主要形式之一。管流的产生对于降雨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管流开始出现一般较开始降雨时间推迟3~4小时),管流的产生与降雨强度、降雨量和土壤水力特性等要素有关,相同条件下管流流量和降雨强度及降雨量呈正相关。管流特性不仅与土管的成因有关,而且与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云  张洪江  史玉虎  王玉杰  盛前丽  常丹东  北原曜  王治中  
为深入研究土管的空间分布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 ,该研究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 ,开挖土壤剖面 ,观测并研究了其土管空间分布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土管主要分布在距地表以下 0 8~ 1 0m范围内 ,经Iδ 指数检验其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型 .据调查并推断其土管成因主要为土壤形成作用和动物活动或植物根系腐烂后形成的根孔所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解明曙  
本文应用Horton基本理论,通过野外特定强度的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长江三峡坝区花岗岩坡面马尾松林地、板栗疏林地和农耕地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f)及入渗量(F)。结果表明;(1)土壤前期含水量越高,产生地表径流的时间间隔t_p越短。(2)相同林分的地表土壤水分渗透过程呈现出随地面坡度变陡,稳渗率(fc)逐渐变小的趋势。(3)由于砂砾化面蚀及耕作的影响,农耕地上土壤水分的稳渗率(fc)大于林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周常青  谭鹏  
在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地区的下岸溪典型小流域里,建立了5个代表不同土地利用现状(林地、灌草地和裸地)的径流观测场(5m×20m),同时进行了多次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通过对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泥沙搬运规律的研究,以Shen和Einstein提出的悬移质和推移质的搬运方程为理论依据,推导出了坡面产沙的数学模型,并编写了Qbasic程序,模拟实际产沙的动态过程。拟合中发现B_1是控制产沙数量的量,B_2是控制产沙过程(趋势)的量。分别以B_1、B_2为因变量,实际雨强I_]、雨前土壤含水量δ和(?)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得到了参数预测方程。通过检验,利用本方程预测单场暴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沙过程是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树文  蔡崇法  黄丽  董舟  蔡强国  张光远  
秭归盆地是侏罗纪紫红色砂页岩组成的红色盆地 ,为一开阔的向斜构造 ,断裂构造为北北东向。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对各时代地层岩土性质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侏罗纪地层具有粗—细—粗的沉积旋迥 ,其发育的土壤颗粒亦呈现粗—细—粗的变化趋势 ;紫色岩含钾较高、低磷、缺氮 ,由其发育的土壤也具有这一性质 ;盆地内部滑坡与岩性和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松散堆积体滑坡比重较大 ;与断层有关的滑坡 ,呈北北东向展布 ;与向斜有关的滑坡 ,东坡的滑坡发生向斜的西翼 ,西坡的滑坡发生向斜的东翼 ,与构造有关的滑坡规模较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明曙  张洪江  
本文通过实地模拟降雨实验,共选择6个小区进行了10场次降雨,初步得出了位于亚热带区域的花岗岩风化壳坡地(≤26°)产水、产沙基本特性及其趋势。证明此类坡地宜发展林业,尤宜营造针阔混交林,且保持林下地被物≥1000g/m~2,并保持均匀分布为优。若开发为农地或果园,必须配合坡面水土保持工程,否则水沙流失严重。且该类硬质粗砂粒流入河道型水库中,其危害性极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凯  马茂华  李文娟  冉义国  冉娇娇  吴胜军  黄平  
团聚体稳定性是维持土壤生产力与土壤健康的关键因素,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对消落带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三峡水库土质消落带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玉米地、水田、撂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0 ~ 10 cm、10 ~ 25 cm土层团聚体粒径分布与团聚体稳定性,并测定全土及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团聚体有机胶结物、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消落带中,土地利用方式在不同土壤深度对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含量的影响不同;(2)0 ~ 10 cm土层中,农田撂荒后显著提升了土壤大团聚体比重与团聚体稳定性;撂荒草地的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显著高于农田;> 0.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氮对全土有机碳、氮含量的相对贡献率显著提升;(3)10 ~ 25 cm土层中,农田撂荒后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氮含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路径系数为0.76)与全磷(0.58)对团聚体的稳定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pH(-0.42)对团聚体的稳定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全钾(0.23)与全氮(0.15)通过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形成而间接促进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容重(-0.11)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而间接削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及生态恢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凯  马茂华  李文娟  冉义国  冉娇娇  吴胜军  黄平  
团聚体稳定性是维持土壤生产力与土壤健康的关键因素,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对消落带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三峡水库土质消落带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玉米地、水田、撂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0~10、10~25 cm土层团聚体粒径分布与团聚体稳定性,并测定全土及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团聚体有机胶结物、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消落带中,土地利用方式在不同土壤深度对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含量的影响不同;(2)0~10 cm土层中,农田撂荒后显著提升了土壤大团聚体比重与团聚体稳定性;撂荒草地的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显著高于农田;>0.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氮对全土有机碳、氮含量的相对贡献率显著提升;(3)10~25 cm土层中,农田撂荒后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氮含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路径系数为0.76)与全磷(0.58)对团聚体的稳定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pH(-0.42)对团聚体的稳定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全钾(0.23)与全氮(0.15)通过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形成而间接促进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容重(-0.11)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而间接削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及生态恢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段跃芳  张绪宝  
三峡库区发展生态产业是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库区后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的现状,分析了三峡库区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对三峡库区、重庆和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并以秭归县农业产业变化状况为例,构建了以蔬菜、柑橘、生猪、沼气等产业为主的生态产业链循环体系。提出了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沟通信用、风险共担等稳定机制,保证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瑞梅  肖文发  李新新  李建文  
对三峡库区柏木林的实地调查和分析表明,三峡库区柏木林可分为11个群落类型,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规律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无规律性,这可能与库区内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有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光德  李其林  黄昀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垂直分布明显,耕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库区耕地环境质量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库区沿江工厂星落棋布,落后的生产工艺和小规模生产,使大量废水没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库区各大河流。虽然目前长江流域水体的自净作用能将污水稀释,但随着三峡大坝的正式蓄水,部分区域水体污染将不可避免。通过对库区部分区域水体近几年的连续监测,水体总P、非离子氨、CODcr等指标有恶化趋势。库区土壤重金属监测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d、As含量明显增加,并且远大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库区农畜产品蔬菜、茶叶、鱼Pb、Cd超标较严重。土壤N、P流失率较高。有效防止库区面源污染的对策一方面是控制工业点源、线源污染造成的面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