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4)
- 2023(5353)
- 2022(4664)
- 2021(4409)
- 2020(3462)
- 2019(7742)
- 2018(7621)
- 2017(13100)
- 2016(7649)
- 2015(8656)
- 2014(8595)
- 2013(8022)
- 2012(7262)
- 2011(6760)
- 2010(6867)
- 2009(6029)
- 2008(5863)
- 2007(4957)
- 2006(4535)
- 2005(4175)
- 学科
- 济(26479)
- 经济(26462)
- 管理(18129)
- 业(13236)
- 学(10392)
- 企(10140)
- 企业(10140)
- 地方(10071)
- 方法(9442)
- 环境(9383)
- 数学(7965)
- 农(7924)
- 数学方法(7771)
- 中国(7575)
- 生态(6658)
- 理论(6597)
- 业经(5729)
- 农业(5428)
- 教学(5187)
- 资源(5174)
- 和(5148)
- 划(5106)
- 地方经济(5084)
- 财(4921)
- 发(4602)
- 制(4456)
- 教育(4346)
- 贸(4323)
- 贸易(4314)
- 易(4079)
- 机构
- 学院(103441)
- 大学(102570)
- 研究(41905)
- 管理(34255)
- 济(34127)
- 经济(33062)
- 科学(30230)
- 中国(29955)
- 理学(28961)
- 理学院(28445)
- 管理学(27611)
- 管理学院(27448)
- 京(23741)
- 所(22149)
- 农(21308)
- 研究所(20753)
- 中心(19145)
- 业大(18751)
- 范(17093)
- 江(17053)
- 师范(16871)
- 农业(16679)
- 院(16322)
- 北京(15018)
- 财(14845)
- 技术(13896)
- 州(13871)
- 师范大学(13848)
- 省(13650)
- 科学院(13157)
- 基金
- 项目(77037)
- 科学(59696)
- 基金(54096)
- 研究(52940)
- 家(50049)
- 国家(49707)
- 科学基金(41087)
- 省(31190)
- 社会(30853)
- 基金项目(29346)
- 社会科(29182)
- 社会科学(29173)
- 自然(28939)
- 自然科(28104)
- 自然科学(28095)
- 自然科学基金(27482)
- 划(27329)
- 教育(24992)
- 资助(21316)
- 编号(21218)
- 重点(19254)
- 发(17264)
- 成果(16401)
- 课题(16152)
- 计划(16018)
- 创(15635)
- 部(15528)
- 科研(14796)
- 创新(14736)
- 科技(14603)
共检索到157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伟 刘红 袁兴中 张跃伟 齐静
利用三期遥感分类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野外地面核查和生态空间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格局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类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以森林和农田为主体生态系统;10a间,由于三峡水库蓄水淹没了大量农田和林地,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分别向湿地生态系统转化了179.99km2和191.27km2;其他生态系统(主要是人工表面)面积在时段内增加了506.63km2,主要是城镇建设占用部分森林和农田转换而来;时段内森林生态系统总的面积未发生较大减少主要是由于近年退耕还林、森林工程等生态工程的实施获得了大量补充;研究区后期的生态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伟龙 任平 曾雨晴
研究目的:全面认识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时空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测算了1998—2012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县(区、市)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并借助Geo Da和Arc GIS软件,分析了耕地涵养水源价值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1)1998—2012年间,成都平原经济区耕地涵养水源价值总体呈现急剧减少向缓慢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1998—2003年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从276.49×108元/a,减少到234.95×108元/a,年变化率为3.31%;2003—2012年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从234.95×108元/a,减少到223.77×1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婕 杨庆媛 唐璇
以三峡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运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度"、核密度、邻近距离测度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万州区农村居民点从三峡工程蓄水之前(1995年)到后三峡时代(2012年)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因此划分了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结果表明: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从"单点高值集中"向"多点中高值集中"转变,整体呈"西密东疏"的空间差异;交通的引导作用加强,地形的限制作用减弱;空间演变速度呈"东增西缓中减少"的特征。依据基础分析结合区域位置和生态条件将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投影在村级单位上,并分为自然演变、加剧演变、剧烈演变和三峡工程扰动四种类型。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的确定为后期驱动机制研究、空间重构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具备更好的操作性,未来的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则需要根据不同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的特点加以引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红兵 王庆礼
以三峡库区小集水区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 ,定量研究了其中不同子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动态过程。结果表明 :(1)平均径流系数是裸地 >草地 >菜地 >柏木林 >桔园 ;(2 )年养分流失量是裸地>桔园 >菜地 >草地 >柏木林 ,桔园和菜地的径流系数较小 ,但其径流中养分含量较高 ,导致其输出养分总量较大 ;(3)菜地和桔园由于输出果菜 ,导致系统N、P循环效率的降低 ;(4)各子系统中P的流失较厉害 ,而柏木林在防止该地区养分流失特别是P的流失上是要优于草地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楚鑫磊 李乐 曾立雄 黄志霖 刘常富 肖文发
基于六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及GIS空间统计方法,对三峡库区1990~2015年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森林面积增长率71.04%,森林覆盖率由31.27%增加到53.48%。库区整体的森林类型结构比较稳定,表现为针叶林>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时间上,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快-慢-快的增长特征。三峡库区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总体增长趋势下出现局部负增长趋势,各森林类型的单位面积价值与三峡库区整体的单位面积价值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特征。三峡库区各类型服务价值的贡献表现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森林防护。空间上,1990~2015年,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域分布大致以巫溪至武隆一线为界,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1990~2015年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呈现出"西增加快,东增趋缓"的格局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本书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3S技术,以长江三峡(本书简称三峡)库区TM影像及自然、社会和经济数据为基础,重点评价了三峡库区自然景观与环境特征,研究了三峡库区森林景观格局,探讨了森林景观恢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大菊 卫海燕 贺敏 辜清 马明国 李晶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对生态功能的一种经济性量化评价。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区,结合净初级生产力(NPP)、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遥感(RS)、气候、国家统计数据和GIS技术,采用替代花费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法、市场价值法和水量平衡法对三峡库区蓄水前后4个时期(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分析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异格局。结果显示:(1)从2000年到2015年,三峡库区生态服务总价值增加了269.37亿元,增长率为15.32%。(2)其中林地生态系统贡献较高,占48.14%,耕地次之,占44.04%。(3)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其面积的增长而增加。耕地生态系统面积减少了4.64%,但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却增加了14.54%,耕地存在不合理利用的现象。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减少了16.57%,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5.01%,应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总之,三峡工程的实施在整个研究区尺度上对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制定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计划,确保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东 祝昌汉 罗勇 高歌
利用1961—2007年的日照时数建模计算了三峡库区的太阳辐射,在此基础上对库区的太阳能资源作了全面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年总辐射量介于3 200~4 400 MJ/m-2,与德国等太阳能利用大国相当;"下游多,上游少"是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且在秋、冬季差异更为明显;资源的年变化具有"夏大冬小"的特点,同时呈典型"双峰结构",最大和次大峰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5月;库区上游太阳能季节差异大,而中、下游四季差异相对较小;库区太阳辐射以散射辐射为主(平均为64%),上游尤其明显;1961—2007年,资源量与直射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在夏、冬季下降尤为显著,分析表明这与轻雾日数和霾日数的增加有...
关键词:
太阳能 时空分布 三峡库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骏 马朋 李昌晓 彭月 魏虹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采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1986—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25年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降后增的V字型趋势,1986年为953亿元,1995年下降至948亿元,2000年持续下降至943亿元,2010年大幅增加至整个研究时段的最高值968亿元,其中林地是研究区内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大致以巫溪至江津一线为界,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研究时段内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心随时间总体上向东南迁移。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化进程,库首和库腹地区要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库尾地区则要"全面开花,整体优化",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重构基于流域发展的大三峡库区,以促进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士美 谢高地 张彩霞 盖力强
基于多年的定位监测数据,研究了亚热带5种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的流量过程。结果表明,里骆杉木林、西江坪常绿阔叶林的年内林冠截留量曲线呈现单峰型,而宜山龙桥的3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量曲线则呈双峰型。5种森林生态系统累积林冠截留价值的过程曲线基本一致。里骆杉木林和西江坪常绿阔叶林的水文调节量变幅较大,而龙桥3种类型的年内水文调节量变幅较小。5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月平均水文调节量依次为西江坪常绿阔叶林>里骆杉木林>龙桥柠檬桉马尾松混交林>龙桥马尾松林>龙桥杉木林。5种森林生态系统水资源供给功能过程曲线呈现与水文调节功能曲线相似的规律,对应的月平均水资源供给量分别是751.92、486.92、33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广纳 邵景安 王金亮 倪九派 谢德体
论文以三峡库区重庆段21个区县为实例,利用空间自相关及冷热点分析方法,在区县级尺度上,研究了化学肥料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农田土壤侵蚀等8个来源中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全氮(TN)、全磷(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从Moran’s I值判断,2005—2011年间,三峡库区重庆段的COD、BOD5、TN、TP在区域上一直处于较高的集聚状态,2005—2008年集聚减弱,2008—2011年集聚增强。2从COD、BOD5、TN、TP排放总量来看,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COD、BOD5、TN、TP绝对排放...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冷热点 三峡库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