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5)
- 2023(4605)
- 2022(3907)
- 2021(3544)
- 2020(2876)
- 2019(6274)
- 2018(5882)
- 2017(10652)
- 2016(6088)
- 2015(6775)
- 2014(6623)
- 2013(6487)
- 2012(6101)
- 2011(5597)
- 2010(5364)
- 2009(4743)
- 2008(4579)
- 2007(4058)
- 2006(3668)
- 2005(3256)
- 学科
- 济(28785)
- 经济(28762)
- 地方(13727)
- 管理(12615)
- 方法(9817)
- 业(9534)
- 学(9178)
- 数学(9012)
- 数学方法(8865)
- 地方经济(8713)
- 中国(6576)
- 企(6381)
- 企业(6381)
- 农(6356)
- 环境(5640)
- 业经(4870)
- 农业(4781)
- 财(4090)
- 贸(3920)
- 贸易(3915)
- 生态(3811)
- 和(3765)
- 易(3654)
- 制(3556)
- 资源(3503)
- 发(3491)
- 融(3401)
- 金融(3400)
- 划(3241)
- 森(3233)
- 机构
- 大学(84510)
- 学院(84452)
- 研究(36090)
- 济(32135)
- 经济(31419)
- 管理(27971)
- 科学(26621)
- 中国(25881)
- 理学(23850)
- 理学院(23416)
- 管理学(22754)
- 管理学院(22600)
- 所(19730)
- 京(19582)
- 农(19534)
- 研究所(18501)
- 业大(16765)
- 中心(15994)
- 农业(14883)
- 院(14539)
- 江(13741)
- 范(12875)
- 师范(12700)
- 省(12515)
- 财(12484)
- 北京(12416)
- 室(11732)
- 科学院(11732)
- 研究院(11631)
- 州(10870)
- 基金
- 项目(65332)
- 科学(51221)
- 基金(47094)
- 家(44376)
- 国家(44127)
- 研究(42857)
- 科学基金(36127)
- 社会(26455)
- 省(26324)
- 自然(25209)
- 社会科(25108)
- 社会科学(25103)
- 基金项目(24981)
- 自然科(24494)
- 自然科学(24485)
- 自然科学基金(23984)
- 划(23056)
- 资助(18688)
- 教育(18210)
- 重点(16275)
- 发(15916)
- 编号(15872)
- 计划(14346)
- 科技(13328)
- 科研(13064)
- 创(12949)
- 部(12764)
- 创新(12409)
- 发展(12067)
- 课题(11942)
共检索到126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龙 朱金兆 齐实 朱国平
2 0 0 2— 2 0 0 3年期间 ,作者选择三峡库区响水溪流域 1 1块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林地 ,在野外小区径流实验基础上 ,通过曼宁公式 ,对地表糙率系数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地表糙率系数介于 0 0 1 82~ 0 2 5 75之间 ,其中板栗林地小区糙率系数值最小 ,杉木、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地小区糙率系数值最大 .大小依次排序为杉木、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 >尖杉、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 >石栎纯林 >柳杉纯林 >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 >柳杉、楠竹混交林>尖杉纯林 >荒草地 >楠竹林 >杉木纯林 >板栗林 .
关键词:
森林流域 枯落物 地表糙率系数 渗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实 王云琦 孙阁 朱金兆 肖玉保 杨海龙 Steve Mc Nulty
为给三峡库区理水调洪型植被建设提供方法和依据,该文以四面山响水溪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主持开发的MMS(模块化模型系统),构建适合于三峡库区的分布式暴雨水文模型PRMS_Storm,模拟暴雨产流过程.结果表明:①PRMS_Storm用来模拟响水溪森林流域暴雨产流过程满足国家乙级洪水预报标准,可用来发布洪水预报;②综合不同森林群落水文功能评价结果,提出流域3种森林群落配置情景:针阔混交林型(情景1)、阔叶混交林型(情景2)、综合配置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情景3);③对各森林群落配置情景的模拟表明,各配置情景都可使地表径流减少20%以上,壤中流增加1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本书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3S技术,以长江三峡(本书简称三峡)库区TM影像及自然、社会和经济数据为基础,重点评价了三峡库区自然景观与环境特征,研究了三峡库区森林景观格局,探讨了森林景观恢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付甜 朱建华 肖文发 曾立雄
利用林分生长收获模型预测林分生长收获量是森林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早在200年前欧洲学者就编制了林分产量表,根据林分年龄预测林分产量。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系统,80年代后趋于成熟[1]。林分水平的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是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雅如 肖文发 冯源 滕明君
[目的]以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1992—2012年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为森林景观恢复、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利用5期代表三峡工程不同建设阶段的遥感影像,揭示三峡库区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过程,并从斑块面积分级和景观指数两个角度分析景观格局的破碎化过程。[结果]1992—2012年间,耕地和林地始终是三峡库区最主要景观类型,耕地大幅减少,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森林景观结构比较稳定,呈现出针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的态势。森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时空演变 破碎化过程 三峡库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楚鑫磊 李乐 曾立雄 黄志霖 刘常富 肖文发
基于六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及GIS空间统计方法,对三峡库区1990~2015年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森林面积增长率71.04%,森林覆盖率由31.27%增加到53.48%。库区整体的森林类型结构比较稳定,表现为针叶林>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时间上,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快-慢-快的增长特征。三峡库区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总体增长趋势下出现局部负增长趋势,各森林类型的单位面积价值与三峡库区整体的单位面积价值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特征。三峡库区各类型服务价值的贡献表现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森林防护。空间上,1990~2015年,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域分布大致以巫溪至武隆一线为界,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1990~2015年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呈现出"西增加快,东增趋缓"的格局特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左太安 苏维词 张凤太 宋增伟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工程费用法等研究方法,核算了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4.802亿元/a,其中减少土地损失的价值为203万元/a、减轻泥沙淤积的价值为1196万元/a、土壤肥力保持价值为14.662亿元/a。为正确的核算三峡库区绿色GDP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晓娟 肖文发 刘晓东
以GIS为平台,充分利用我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定位监测网络体系,扩展监测内容,从森林景观安全格局角度出发,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对三峡库区森林景观安全格局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多样性、完整性和稳定性对区域森林景观安全格局的影响,其主要目标是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的灾害或事件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损伤,根据景观安全综合评价值结果,兴山县居库区各县之首,综合评价值达11.553,景观安全程度最高,石柱县、武隆县、秭归县评价值也超过了10,巴东、奉节、夷陵相对较高,重庆市区及周边地区只有5.788,其景观安全程度最低。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森林景观 安全格局 定量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雪莹 邵景安 徐新良
道路作为人为扰动介质被认为是短时空尺度森林景观演化或用途转换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体现为明显的"通道-阻隔"效应。论文以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为例,以3期遥感影像和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的缓冲叠加功能,基于路网动态变化角度,从类型、林龄、起源等主要森林结构方面分析路网变化对森林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道路数量先增加后减少,道路质量以等外公路和村级公路的改善为主。2)道路对森林景观干扰性明显。森林从类型、起源、林龄三方面在道路缓冲区内的破碎度均高于非缓冲区内的破碎度。1992—2002年及2002—2014年两个时期相比,前一时期其他灌木林、幼龄林以及萌生林大幅减少,基本表现为道路缓冲区内减少量大于非缓冲区内减少量。后一时期乔木林、中龄林以及萌生林有所增加,其他灌木林和成熟林轻微减少,其中,乔木林在道路缓冲区内增加量大于非缓冲区内增加量,中龄林及萌生林则表现为道路缓冲区内增加量弱于非缓冲区内增加量。3)道路影响域范围内,在无政策性干预条件下,道路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导致森林景观的退化,低级路段的消失则有助于森林景观的恢复。
关键词:
乡村路网 森林结构 社区水平 三峡库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雪莹 邵景安 徐新良
道路作为人为扰动介质被认为是短时空尺度森林景观演化或用途转换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体现为明显的"通道-阻隔"效应。论文以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为例,以3期遥感影像和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的缓冲叠加功能,基于路网动态变化角度,从类型、林龄、起源等主要森林结构方面分析路网变化对森林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道路数量先增加后减少,道路质量以等外公路和村级公路的改善为主。2)道路对森林景观干扰性明显。森林从类型、起源、林龄三方面在道路缓冲区内的破碎度均高于非缓冲区内的破碎度。1992—2002年及20
关键词:
乡村路网 森林结构 社区水平 三峡库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文发 雷静品
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在空间上发展不均匀,无明显垂直分带,且分布分散,人为干扰严重。目前,在70多个植被类型中,森林类型占25个,江岸两侧海拔800m以下地区森林已经很少。森林类型中,马尾松、柏木林的分布面积最大,并在许多疏林中成为主要树种,主要是飞播或人工种植。库区大于25°的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7.5%。库区薪炭林仅能满足农村用能总需求量的10.78%。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对森林的不合理砍伐导致脆弱的土壤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库区土壤年侵蚀量达到2.9亿t。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对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将是长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
利用1990~2011年NOAA卫星中国区域OLR资料、以及2000~2011年MODIS全球5km分辨率地表反照率产品,对库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OLR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对比了2003年蓄水前后库区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03~2011年(蓄水后)与2000~2002年(蓄水前)库区四季地表反照率变化量为:春季+0.089%、夏季+0.08%、秋季-0.03%、冬季+0.44%(冬季较大的主要原因为库区西部多为云覆盖,反照率资料受云影响而不准确),地表反照率变化微小,表明了库区土地类型、土壤湿度、植被生长等生态环境蓄水前后变化不大;而从OLR年代际变化来看,2003年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玉虎 袁克侃
该文针对鄂西三峡库区森林变化及河川径流泥沙的特点,采用流域自身对比法,以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为主要森林指标,分析研究了森林变化与年径流、枯水期径流、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的关系,并在鄂西三峡库区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年径流深与森林覆盖率呈正或负相关;森林覆盖率与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呈负相关;活立木蓄量与枯水期径流深呈正相关.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陈雅如
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受三峡大坝工程建设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环境承载力降低、人地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工程建设重要时点1992年(前期论证)、1996年(大江截流)、2002年(水库正式蓄水)、2006年(全面建成)和2012年(全面运行),分析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探讨库区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响应,揭示19922012年库区森林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破碎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同时,运用本地参数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三峡库区各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远江 杨勇
文章从资源环境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及低碳经济之路面临着的诸多压力与挑战,通过对目前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研究,提出了在三峡库区提高森林质量、扩大森林面积是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