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39)
- 2023(3292)
- 2022(2817)
- 2021(2618)
- 2020(2211)
- 2019(4994)
- 2018(4857)
- 2017(8528)
- 2016(4847)
- 2015(5474)
- 2014(5275)
- 2013(5138)
- 2012(4903)
- 2011(4438)
- 2010(4430)
- 2009(3843)
- 2008(3901)
- 2007(3299)
- 2006(3010)
- 2005(2704)
- 学科
- 济(17311)
- 经济(17295)
- 管理(9064)
- 学(8487)
- 业(7975)
- 地方(7495)
- 方法(5753)
- 企(5408)
- 企业(5408)
- 农(5268)
- 数学(5090)
- 数学方法(4964)
- 中国(4332)
- 地方经济(3874)
- 农业(3775)
- 业经(3369)
- 环境(3353)
- 生态(3343)
- 财(3342)
- 制(3256)
- 税(3106)
- 贸(3104)
- 贸易(3098)
- 和(2958)
- 易(2890)
- 税收(2875)
- 收(2847)
- 森(2708)
- 森林(2708)
- 林(2607)
- 机构
- 大学(66429)
- 学院(66048)
- 研究(30132)
- 科学(23273)
- 中国(21915)
- 济(21655)
- 经济(21038)
- 管理(20713)
- 农(18204)
- 理学(17528)
- 理学院(17160)
- 所(17062)
- 管理学(16472)
- 管理学院(16360)
- 京(16194)
- 研究所(16061)
- 业大(14688)
- 农业(14194)
- 中心(13594)
- 院(11942)
- 省(11203)
- 江(11195)
- 室(10783)
- 范(10656)
- 师范(10514)
- 北京(10336)
- 科学院(10057)
- 实验(9957)
- 实验室(9576)
- 研究院(9532)
- 基金
- 项目(51457)
- 科学(39269)
- 基金(36922)
- 家(35922)
- 国家(35721)
- 研究(31254)
- 科学基金(28448)
- 自然(21462)
- 自然科(20838)
- 自然科学(20831)
- 自然科学基金(20423)
- 基金项目(19860)
- 省(19779)
- 划(18149)
- 社会(18090)
- 社会科(17104)
- 社会科学(17100)
- 资助(14950)
- 教育(13211)
- 重点(13063)
- 计划(12130)
- 编号(11637)
- 发(11603)
- 科技(11577)
- 科研(10531)
- 部(9994)
- 创(9737)
- 专项(9460)
- 创新(9333)
- 课题(8743)
共检索到101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程 姚婧 肖文发 张守攻 黄志霖 曾立雄 潘磊
基于森林植被GIS数据库和群落调查,对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分布的地形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200 m,随海拔上升和坡度增大,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海拔为400 m以下区间森林覆盖率最低。(2)不同海拔级的优势森林类型分别为灌木林(400 m以下、1 200~1 600 m、1 600~2 000 m和2 000 m以上)、马尾松林(400~800 m和800~1 200 m)。各森林类型分布面积占该类型总面积百分比在不同海拔级上的分布都为单峰型,海拔由低到高出现峰值的森林类型依次为竹林、经济林和柏木林(800 m以下)、暖温性针叶林(1 600 m...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森林植被 地形 分异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文发 雷静品
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在空间上发展不均匀,无明显垂直分带,且分布分散,人为干扰严重。目前,在70多个植被类型中,森林类型占25个,江岸两侧海拔800m以下地区森林已经很少。森林类型中,马尾松、柏木林的分布面积最大,并在许多疏林中成为主要树种,主要是飞播或人工种植。库区大于25°的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7.5%。库区薪炭林仅能满足农村用能总需求量的10.78%。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对森林的不合理砍伐导致脆弱的土壤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库区土壤年侵蚀量达到2.9亿t。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对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将是长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亮中 谢宝元 肖文发 黄志霖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按主要优势树种和分布面积将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划分为马尾松针叶林、栎类混交林、灌木林等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基于196个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大小和分配特征。研究发现,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存在较大差异.二者总体上都随土层加深而降低。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中以杉木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达16.0 kg/m~2,温性松林下土壤碳密度最小,仅为7.9 kg/m~2。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贮量在土层中的分配比例也不同,以灌木林和柏木林土壤碳贮量在土层间的差异最大。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平均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肖文发
应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CA)对三峡库区森林植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WINSPAN将森林植物群落分成了巴山松林、华山松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柏木林、马尾松-栓皮栎林、马尾松-栲林、马尾松-大头茶林、杉木-栲林、短柄栎林、栓皮栎林、白栎林、槲栎-栓皮栎林、西南槲树林、亮叶水青冈林、茅栗林、化香林、红桦林、糙皮桦林、四照花林、枫香林、华中樱桃-刺叶栎林、连香树-细齿稠李林、灯台树林、朴树林、包槲柯-锥栗林、化香-曼青冈林、石栎林、甜槠林、红豆树林、润楠林、大头茶林与刺叶栎林33种类型;DCA排序结果基本上反映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1排序轴主要反映热量的...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植物群落 分类 排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珂 李翀 段辛斌 陈大庆 廖文根 汤滔
为了解三峡库区春季鱼类分布特征,于2007年至2009年每年春季分别采用HTI Model241和SIMRADEY60鱼探仪对三峡库区秭归至重庆江段进行了声学调查,并于2008年和2009年春季对巫山、忠县和长寿江段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声学调查显示:鱼类在秭归至重庆段分布不均匀,基本表现为从三峡库区的下游到上游密度越来越大,并且春季鱼类喜居于上游长寿至重庆的几处江段。渔获物调查显示:巫山江段优势种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忠县江段优势种为鲢、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关键词:
资源调查 三峡库区 鱼类分布 渔获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肖文发 王晓荣 封晓辉 王瑞丽
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分析三峡库区植被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正向演替,土壤pH值逐步降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针叶林,水解性氮含量表现为针叶林>灌丛>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有机质、水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植被演替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表聚性;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3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都与土层极显著负相关;植被演替进程与土壤pH值极显著负相关、与水解性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植被演替 土壤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立雄 王鹏程 肖文发 万睿 黄志霖 潘磊
在调查104块样地的基础上,利用95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数据,选择主要生物量生长模型,对三峡库区主要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树种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44.46%~63.07%,而皮、枝和根生物量比例间的大小关系因树种不同而有所差异;2)所有树种干生物量比例与枝和叶生物量比例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而枝和叶生物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随着单株林木生物量增加,针叶树种干和皮生物量比例会随之增加,但枝、叶和根的生物量比例则有所下降;3)各林分生物量为75.38~191.82t.hm-2,乔木层(67.57~179.00t.hm-2)>枯落物层(3.9...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将 李勇 邓富银 雷家立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研究了三峡库区土壤中硒、碘、氟等生命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地貌、植被覆盖条件下对其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土壤的硒、碘含量较低,而氟含量较高,是低硒、低碘、高氟地区。地质背景是土壤硒、碘、氟的主要来源,灰岩分布区土壤中硒、碘、氟含量均高于其它类母岩分布区土壤,泥岩分布区硒、碘含量最低,砂岩分布区的氟含量最低。除受地质背景控制外,碘、氟还受土壤分布高程、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分布高程越低,地形坡度越小,土壤中碘、氟含量越低。针叶林覆盖对土壤碘、氟起富集作用。土壤硒含量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土壤碘、氟小。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元素 分布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晓虹 王蓥燕 王舒 郑杰炳 王丹 王子芳 高明
[目的]水田作为三峡库区重要的耕地类型与湿地景观,对保障该区的粮食和生态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水田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为农业结构调整、水田经营政策的制定以及保障库区生态系统的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0、2005、2015年土地利用图像,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以及景观指数模型等方法,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在不同时段水田的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结果]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为5 267.94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70%,平均坡度为11.87°,其中丘陵地区水田面积分最大,不同区县间水田面积差异显著。(2)近25 年草地、建设用地和水田间发生显著转移,1990—2005年间水田主要转向旱地,2005—2015年水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且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水田的总面积持续减少。(3)近25年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的核密度分布呈现“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1990年水田分布的聚集区表现为江津和长寿2个核心分布带;2005—2015年间,江津的核密度值由高密度区转变为低密度区,水田分布的聚集区仅剩长寿核心分布带。(4)在7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田的景观优势度居于中间位置,随着水田面积不断减少,水田景观的破碎化进一步扩大。[结论]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必须稳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田面积,充分发挥水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正洪 万素琴 毛以伟
根据三峡水库坝区周边10个气象站1992~2002年逐日降雨资料,先用比值法将短期考察资料延长,再通过对比、回归等方法,客观分析降雨量、降雨日数、暴雨量、暴雨日数等指标随时间(年内、年际)和地形(高度、坡向)的变化,其特点如下:三峡坝区冬干、夏雨、秋雨明显,近年降雨增多;与武汉市相比,有降雨日多但降雨量、暴雨日及大暴雨日少的特点;降雨量、降雨日数、暴雨量、暴雨日数等多随高度上升而递增;由于受南北边山地阻挡和峡谷的影响,长江以南降雨大于长江以北;水体抑制库周降雨,且夜间比白天明显,强降雨过程比弱降雨过程明显。三峡地区降雨周边山地多于谷底,蓄水后差异将更明显,使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建霞 彭刚志 王建柱
研究三峡大坝蓄水10a后香溪河消落带不同高程区域植被的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中的物种选择、植被群落重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香溪河消落带植被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物种组成比较简单。植物种群空间分布分析表明,优势种种群均属于聚集分布;(2)随着高程的增加,α多样性指数中Patrick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呈增加趋势,而Simpson优势度则与其它三个指数相反呈递减的趋势;而β多样性指数中Cody指数、Wilson-Shmida指数、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均呈增加趋势;(3)推荐狗牙根、马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超 黄志亮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385个小城镇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测度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及均等化程度,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分化及均等化程度差异显著。库尾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明显优于库腹区;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多较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最高,其次为工矿产业,然后是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现象明显,并在库尾区、库腹西区和库腹东区呈现出三级类聚分化特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超 黄志亮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385个小城镇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测度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及均等化程度,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分化及均等化程度差异显著。库尾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明显优于库腹区;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多较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最高,其次为工矿产业,然后是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现象明显,并在库尾区、库腹西区和库腹东区呈现出三级类聚分化特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超 黄志亮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385个小城镇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测度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及均等化程度,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分化及均等化程度差异显著。库尾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明显优于库腹区;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多较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最高,其次为工矿产业,然后是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现象明显,并在库尾区、库腹西区和库腹东区呈现出三级类聚分化特征。应将三峡库区小城镇及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重庆市城镇体系大格局,并赋予其"固本强基"的地位,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高,以集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益,以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亮 陈世俭 蔡晓斌 刘惠
基于250m分辨率的MODIS-NDVI数据,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两方面分析2000年2015年三峡库区植被变化特征,运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和F检验方法对三峡库区NDVI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6a来三峡库区NDVI总体上趋于波动增长,年均增长率为0.17%,但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同的变化特点.从季节差异上看,春季NDVI增长最快,其次是秋季和冬季,夏季NDVI变化趋势较平缓.从NDVI的空间变化格局上看,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整个库区面积的14.47%,轻微增加占55.77%,
关键词:
时序NDVI 植被覆盖 监测 三峡库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