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1)
2023(8613)
2022(7512)
2021(6774)
2020(5855)
2019(13769)
2018(13555)
2017(25646)
2016(14539)
2015(16582)
2014(16888)
2013(16963)
2012(16303)
2011(14760)
2010(14831)
2009(13472)
2008(13463)
2007(12103)
2006(10437)
2005(9378)
作者
(45672)
(38428)
(38238)
(36641)
(24427)
(18918)
(17427)
(15077)
(14779)
(13755)
(13269)
(13176)
(12575)
(12328)
(12275)
(12152)
(11909)
(11389)
(11366)
(11276)
(9813)
(9624)
(9507)
(8876)
(8780)
(8730)
(8694)
(8483)
(7841)
(7828)
学科
(62979)
经济(62924)
管理(37786)
(34211)
方法(28344)
(26106)
企业(26106)
数学(25524)
数学方法(25246)
(18242)
地方(17839)
(17527)
中国(15103)
环境(14626)
(14426)
(11883)
贸易(11876)
农业(11762)
(11404)
业经(11336)
(10685)
(10341)
地方经济(9246)
(8964)
(8581)
银行(8531)
(8506)
金融(8504)
资源(8184)
(8176)
机构
大学(211433)
学院(210390)
(83181)
经济(81289)
研究(78925)
管理(75857)
理学(65093)
理学院(64131)
管理学(62648)
管理学院(62237)
中国(58878)
科学(53738)
(46522)
(44938)
(42611)
研究所(39330)
(38214)
业大(37043)
(36974)
中心(36793)
农业(35729)
(29440)
财经(29160)
师范(29073)
(28732)
北京(28346)
(26439)
(26364)
(26262)
经济学(25170)
基金
项目(144977)
科学(112287)
基金(104268)
研究(99083)
(94044)
国家(93344)
科学基金(77526)
社会(60623)
(58111)
社会科(57358)
社会科学(57338)
基金项目(55976)
自然(53185)
自然科(51748)
自然科学(51731)
自然科学基金(50756)
(49525)
教育(44671)
资助(42766)
编号(39410)
重点(34392)
(32408)
成果(31546)
(31308)
计划(29442)
(28948)
科研(28938)
课题(28208)
创新(27312)
科技(26458)
期刊
(90653)
经济(90653)
研究(57461)
中国(41422)
学报(41005)
(38737)
科学(35986)
大学(28903)
(28499)
学学(27432)
农业(25778)
管理(24718)
教育(18455)
(18168)
金融(18168)
技术(17166)
(14966)
业经(14388)
经济研究(13847)
资源(13793)
财经(13694)
问题(12402)
(11739)
(11542)
统计(10452)
图书(10249)
业大(10200)
技术经济(10124)
科技(9909)
(9738)
共检索到313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景江  林初学  郭劲松  陈永柏  蒋滔  
2009年9月~2010年4月在三峡库区与小江交汇的回水区的典型段面测量了该区域水体表层水和水体内部两部分水体中的有关物理化学参数,并利用这些水化学特征值通过水化学平衡模型计算出该区域水体CO2的分压。得出该区域水体中的CO2分压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变化特征。并对该区域有关水质参数与CO2的分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其相关系数。指出了水体CO2分压与水体碳循环的关系。通过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这一典型回水区域水体的CO2分压的分析研究,可望为三峡库区及其它同类型区域水体的二氧化碳分压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案例,也为今后进一步从事水库温室效应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烽  
本文将中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数据进行了国际、区域、省区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为代价的;中国的能源效率不断提高,但是能源消耗总量仍持续攀升,提示中国能源消耗中可能存在着回弹效应;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美国,发达国家在完成其工业化的历史碳排放总量远大于中国;东部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俱乐部,而西部则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预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持续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状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周燕  
人口数量及其增长率常常被认为是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家庭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往往被忽视。基于此,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人口和家庭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并用方差分解法揭示其相互影响程度及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层面变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远大于人口总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考察人口总量、平均家庭规模以及家庭户变动三者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贡献差异发现,平均家庭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大于家庭户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且大于人口总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相对于人口总量,以家庭户为视角来研究人口因素对二氧化碳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中,应当更多倡导推广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户模式,家庭减排对于减排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更大的潜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罗时琴  吕文强  李安定  李坡  
中国贵州织金洞以美奇吸引全世界的游客。为了游客的健康,保护洞穴的空气质量显得至关重要。二氧化碳是影响洞穴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控制洞穴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对保护游客的健康十分必要。以织金洞3 a的定点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探索这些数据在洞穴中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洞穴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着游客数量、季节、海拔高度、距洞口深度、洞穴地表因素等的变化发生变化。游客数量的增加是织金洞内二氧化碳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毅  蔺凡  吴文广  武宁宁  张义涛  王巍  李敏  张继红  
为研究季节变化和养殖活动对桑沟湾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影响,尤其是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养殖活动对表层水pCO_2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海带收获前(2015年5月)、后(2015年8月)采用走航式二氧化碳分压仪对中国北方典型的贝藻筏式养殖海域——桑沟湾养殖区表层水pCO_2及有关环境参数进行了大面调查,探讨了季节、养殖模式以及海带收获前、后表层水pCO_2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春夏两季桑沟湾湾内表层海水中pCO_2的平均值分别为(346.78±13.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耿玉环  石金莲  
过去50年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显著的50年,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担负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任。文章采用表观能耗估算法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历史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每年递增,但是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却比较低,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也较低。文章研究结论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巴曙松  吴大义  
本文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总能源消费和四种主要能源消费(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对宏观经济变量(产出、投资、就业)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各种主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施行燃料转换政策对于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减排政策选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亚东  
在进行国际环境责任分担时,综合考虑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不仅符合责任分担的公平性要求,也能够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国际环境合作的达成。本文在Rodrigues等人指标模型基础上,利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数据库,实际测算了在综合考虑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原则下,2004年中国、美国、日本等全球十个主要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中、俄、印三国当年的碳排放责任被高估,而美、日等其他国家当年的碳排放责任被低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乌力吉图  王东亚  
通过投入产出SKYLINE分析法,探讨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贸易结构在国际分工中具有污染逆差特征。分行业看,净出口二氧化碳排放比例排在前八位的产业部门分别是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策之  赵瑞春  
二氧化碳颗粒气肥使用效果的分析评价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农经系王策之辽宁省风沙土壤改良利用研究所赵瑞春近几年,大棚蔬菜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而且给许多农民带来了实惠。坚定了农民科技致富的信心。实践证明:它确是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一条可行之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楠楠  
文章使用异质面板数据模型对城镇化与CO2排放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样本中是否包含中国,收入、人口和能源密度对CO2排放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但是在样本中包含中国的情况下,城镇化的弹性系数却由不显著变为显著,这一方面说明就全球范围来看,城镇化对于CO2排放的影响可能存在着相互抵消的因素,其既可以通过工业化增大环境的压力,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减轻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说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城镇化对于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谭飞燕  李孟刚  
基于中国1960—2010年的时序数据,结合环境学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建立定量分析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估计方程,采用ARDL法估计的结果表明,金融深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中国金融深化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反而降低了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长期来看,我国的碳排放主要由收入、能源消耗和贸易开放度决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华军  赵浩  
本文采用IPCC的方法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省际层面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根据Dagum(1997)提出的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及其演变态势。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地区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非均衡特征;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呈增大趋势,但并不明显;利用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地区分解,结果表明地区间差距对地区差异贡献率增加,地区内差距贡献率变化不明显,超变密度贡献率呈下降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辉  吴荣荣  张大伟  
文章基于我国西部11个省份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西部各省CO2排放量与GDP、人口、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GDP和能源强度对西部11个省份的CO2排放量有显著影响;人口对内蒙的CO2排放量有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的比重对四川、贵州、甘肃、宁夏和内蒙的CO2排放量有显著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建议:发展低碳经济;控制人口;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能源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家勇  吴承祯  洪伟  林君燕  
相邻原则构造空间邻接矩阵,以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研究我国省域2000~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空间差异性。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统计值由2000年0.159增大到2001年0.202 9,后减小到2007年的0.197 9,继续减小到2008年的-0.034 9,趋势分析表明:中国省域碳排放量在2000~2007年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且总体上呈减弱趋势,到2008年呈显著性很弱的负相关。对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分析确定了碳排放量的空间集聚模式及空间演变态势,其散点图揭示我国存在中东部碳排放量高而西部低的空间聚集现象。并对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走上低碳发展道路,实现全国经济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