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5)
2023(14251)
2022(12040)
2021(10892)
2020(8890)
2019(19937)
2018(19294)
2017(36253)
2016(19638)
2015(21737)
2014(21613)
2013(21223)
2012(20389)
2011(18898)
2010(19043)
2009(17706)
2008(17254)
2007(15235)
2006(14110)
2005(13241)
作者
(61679)
(51907)
(51356)
(48816)
(32954)
(24860)
(23114)
(19990)
(19909)
(18310)
(17941)
(17176)
(17102)
(16544)
(16500)
(15889)
(15170)
(15102)
(14994)
(14868)
(13166)
(12897)
(12535)
(12087)
(11800)
(11432)
(11410)
(11266)
(10656)
(10167)
学科
(102084)
经济(101957)
管理(52536)
(48202)
(36053)
企业(36053)
方法(31580)
地方(28353)
中国(28192)
数学(27547)
数学方法(27279)
(25557)
(23672)
业经(21036)
(18723)
(18412)
农业(17661)
地方经济(16720)
(16649)
贸易(16634)
(15997)
环境(15538)
(15443)
金融(15442)
(15264)
银行(15208)
(14782)
(14314)
(12876)
(12572)
机构
大学(289466)
学院(288488)
(127081)
经济(124569)
研究(114177)
管理(102667)
理学(86759)
中国(86475)
理学院(85613)
管理学(84139)
管理学院(83632)
科学(71347)
(63969)
(60284)
(59358)
(55812)
研究所(54703)
中心(50435)
业大(47115)
农业(46562)
(45598)
财经(43154)
(41513)
北京(41061)
经济学(39798)
(39078)
(38865)
师范(38342)
(37026)
(35763)
基金
项目(190517)
科学(148544)
基金(137864)
研究(132470)
(124342)
国家(123297)
科学基金(102648)
社会(86400)
社会科(81854)
社会科学(81836)
(73969)
基金项目(72384)
自然(66871)
自然科(65050)
自然科学(65025)
自然科学基金(63867)
(63462)
教育(58305)
资助(55699)
编号(50356)
(47083)
重点(44160)
(41179)
成果(40520)
(39059)
课题(36910)
发展(36862)
创新(36773)
国家社会(36529)
计划(36392)
期刊
(153816)
经济(153816)
研究(90931)
中国(67727)
(54921)
学报(53068)
科学(48450)
(40774)
管理(39595)
大学(39071)
学学(37224)
农业(36879)
(30202)
金融(30202)
教育(27054)
经济研究(25540)
业经(24292)
技术(23199)
财经(22383)
问题(20013)
(19639)
(19493)
(15433)
资源(15061)
世界(14971)
技术经济(14788)
国际(14448)
(14188)
科技(13898)
业大(13702)
共检索到46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万村  
坡度和高程是土地资源固有的二个重要环境因子 ,对土地利用和土地生产力有直接作用。在山区 ,坡度和高程基本上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向和利用方式 ,从而影响到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三峡库区面积 6 2 6 4 0km2 ,为丘陵、低中山区 ,山高坡陡。按坡度和高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0~ 7°、7~ 15°、15~ 2 5°、>2 5° ;80 0m以下 ,80 0m以上。在编制的 1:10万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分级图及土地利用图的基础上获取各坡度、高程级及其土地利用类型和数据。 4个坡度级土地面积随坡度的增加而加大 ,随海拔的增高而减小。耕地大部分集中在 80 0m以下 7~ 15°和 1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慧  邓伟  刘邵权  
在1∶10万三峡库区DEM的基础上,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提取了地形起伏度,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确定三峡库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是0.15km2。首次绘制了基于最佳统计单元的三峡库区地势分布图,确定地形起伏度是影响三峡库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系统分析了三峡库区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基础上,选择城镇化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等指标,定量揭示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的地形总体以起伏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地势起伏度大的区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生活相对贫困。地势起伏度小的区域,人口密度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福庆  刘福松  
在阐述三峡工程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有效途径:努力转变和创新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发展农村、城镇低碳经济,加大植树绿化力度、提高碳汇能力,有序实施生态移民,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碳交易机制;提出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建议: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推进法规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统筹规划、实施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强宣传教育、凝聚共识、共同参与和实施低碳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洁  张京祥  
随着三峡工程即将顺利竣工,三峡库区移民投资和建设规模逐步缩减,库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趋显化。文章从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库区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的分析,认为三峡库区正面临着"贫困恶性循环"的困境,而破解恶性循环的方法在于减少人口、增加投资和争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进而针对现阶段的工作提出了鼓励创业、促进劳动力转移等策略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凌云  
在决策研究领域,三峡库区移民计划的确立包含着这样一个重要的辩证否定:过去一切有关三峡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或政策主张,无论是科学的,或者是非科学的,客观上都要求重新作出审慎的安排和调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天炜  李丽君  
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以三峡库区的经济与企业发展为案例,从产业发展规律入手,对地区资源配置状况、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工业和农业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库区龙头企业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的延伸的作用与影响做了重点分析,并对提高库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顺国  周孝华  杨秀苔  
分析了发展三峡库区经济的主要障碍,提出了库区经济发展要符合三峡库区实际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举措和战略步骤,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型区域经济。最后阐明了发展三峡库区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益章  
本文认为,三峡库区属于落后的地区,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库区要实现其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须抓住机遇,扩大对对外开放。一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改革外贸体制,建立新的协调机制,三是制定完善和落实对外开放的鼓励和优惠政策,扩大对外经济技术联合和协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凌云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在三峡库区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一组重要的二元经济目标——安全移民与经济超常规增长;二元目标的最终实现,不仅取决于库区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状况,更重要的则取决于能将库区各种经济要素协调起来,并顺应经济发展本质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库区经济秩序的选择,或者是市场协调,或者是行政协调;而经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三峡库区应建立市场协调型的经济秩序,以决策分权、利益驱动和市场导向为主要特征。并辅之以有节制的政府干预和区际贸易保护政策,从而最终实现库区移民与经济超常规增长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嘉国,雷洪  
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首批移民的调查,比较了三峡移民搬迁前后经济状况的变化;通过了解发展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及发展家庭经济的投资意向,考察了三峡移民对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各方面适应性相关程度的统计,考察了移民其他各方面的适应性对经济发展适应性的替代效应;最后概括了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亦指出了三峡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的实质、基本特征以及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德国  
农产品的销售现已成为制约三峡库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在影响着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此背景下,发展地理标志,将有利于调整库区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品销售,解决移民就业,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农特产品中的精品,具有品质表彰功能和溢价能力,对农产品销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摸清库区地理标志发展现状,通过调研实践对地理标志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地理标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远江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以及低碳经济之路面临的诸多压力与挑战。提出了三峡库区助推森林重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珂珊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基本战略彭珂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干流三峡河段的西陵峡,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下距葛洲坝水利枢纽38km。是解决长江中下游洪水威胁的诸多措施中的一项关键性工程;又是全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它将为华中、华东、西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春燕  薛鹏  刘邵权  
经济发展可决定一个地区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格局,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为评价单元,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将其划分为最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最低5个等级,进而运用多元变量回归分析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趋势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地形、区位及交通3者是造成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远离重庆主城区、海拔高、坡度大的山区,交通通达性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而,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锡桐  
三峡库区指三峡工程建坝成库后,水库两侧从坝址以上到库尾的狭长地带,即从湖北宜昌回水到四川江津长江两岸20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库区东西长630多公里,土地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奇异,开发前景广阔。随着世界上最雄伟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随之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