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2)
2023(8907)
2022(7659)
2021(7211)
2020(6008)
2019(13080)
2018(12796)
2017(24458)
2016(13472)
2015(14742)
2014(14699)
2013(14216)
2012(13452)
2011(12291)
2010(12541)
2009(11372)
2008(11287)
2007(10136)
2006(9363)
2005(8672)
作者
(39411)
(33130)
(32930)
(31475)
(21269)
(16018)
(14822)
(12659)
(12626)
(11956)
(11404)
(11351)
(11170)
(10697)
(10644)
(10209)
(9833)
(9819)
(9696)
(9594)
(8326)
(8295)
(8089)
(7662)
(7510)
(7464)
(7455)
(7197)
(6673)
(6670)
学科
(55884)
经济(55841)
管理(35823)
(32682)
(25637)
企业(25637)
地方(19833)
方法(18794)
(16473)
数学(15305)
中国(15230)
数学方法(15046)
(12914)
(12674)
业经(12134)
农业(11390)
(11294)
地方经济(11063)
环境(10636)
(10573)
(10216)
贸易(10204)
(9808)
及其(9188)
(8868)
银行(8849)
(8826)
(8564)
(8181)
金融(8180)
机构
学院(188213)
大学(184507)
(74680)
经济(72820)
研究(71866)
管理(69396)
理学(58246)
理学院(57414)
管理学(56367)
管理学院(55968)
中国(54763)
科学(45883)
(40167)
(36907)
(35687)
研究所(33633)
中心(32773)
(32108)
(31568)
(28605)
师范(28361)
(27261)
财经(26954)
业大(26419)
北京(25359)
(25115)
农业(24824)
(24297)
(23611)
师范大学(22937)
基金
项目(126306)
科学(99839)
研究(91449)
基金(90923)
(80766)
国家(80163)
科学基金(67667)
社会(57584)
社会科(54685)
社会科学(54675)
(50056)
基金项目(48184)
自然(44205)
自然科(43043)
自然科学(43027)
(42528)
自然科学基金(42243)
教育(40375)
资助(37253)
编号(36832)
(30292)
成果(29750)
重点(29648)
(26735)
课题(26602)
(25486)
发展(24037)
创新(23976)
科研(23882)
国家社会(23766)
期刊
(90000)
经济(90000)
研究(56196)
中国(38851)
科学(29375)
学报(29309)
(29046)
管理(25890)
(25158)
大学(21618)
学学(20430)
(19867)
金融(19867)
农业(19683)
教育(19526)
业经(15057)
技术(14950)
经济研究(13502)
财经(12388)
资源(12155)
问题(11735)
(10809)
(10779)
(10256)
(9354)
国际(9227)
科技(9005)
现代(8796)
图书(8760)
(8642)
共检索到295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丽婧  郑丙辉  李子成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运行以来,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面源污染防治愈发受到关注。依托2004、2005年生态环境调查成果,在分析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简称三峡地区)面源污染负荷特征、面源污染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面源污染防治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入库污染负荷总量组成中,面源贡献占绝对优势;空间分布上,上游长江干流、嘉陵江及乌江流域贡献占绝对优势,库区区间贡献较小;形态特征上,氮对水体的影响以溶解态为主,磷对水体的影响以颗粒态为主。从面源污染发生过程来看,三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不合理为土壤侵蚀、污染物迁移转化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农村经济增长迅速、耕作管理技术落后亦增大了面源污染的风险。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飚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长662.9 km,面积1045 km2的巨型水库,水库的蓄水会使库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降低。而目前重庆市辖区内船舶总数已达6 000艘左右,旅客日均流量在6万人左右。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等对库区水质造成破坏:其中油类排放量将为 5 694t/a, CODcr为 1533 t/a, BOD5为 766.5t/a, SS为 1840 t/a,生活垃圾为 5 000 t/a,会严重影响整个三峡库区水生态系统。近年来虽然国家重点执行对船舶油污水排放实行控制,船舶垃圾进行接收处理等多项措施,但据调查,随着航运业的发展,现有船舶污染治理主要还在管理、宣传、执法、港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光德  李其林  黄昀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垂直分布明显,耕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库区耕地环境质量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库区沿江工厂星落棋布,落后的生产工艺和小规模生产,使大量废水没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库区各大河流。虽然目前长江流域水体的自净作用能将污水稀释,但随着三峡大坝的正式蓄水,部分区域水体污染将不可避免。通过对库区部分区域水体近几年的连续监测,水体总P、非离子氨、CODcr等指标有恶化趋势。库区土壤重金属监测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d、As含量明显增加,并且远大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库区农畜产品蔬菜、茶叶、鱼Pb、Cd超标较严重。土壤N、P流失率较高。有效防止库区面源污染的对策一方面是控制工业点源、线源污染造成的面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广纳  邵景安  王金亮  倪九派  谢德体  
论文以三峡库区重庆段21个区县为实例,利用空间自相关及冷热点分析方法,在区县级尺度上,研究了化学肥料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农田土壤侵蚀等8个来源中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全氮(TN)、全磷(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从Moran’s I值判断,2005—2011年间,三峡库区重庆段的COD、BOD5、TN、TP在区域上一直处于较高的集聚状态,2005—2008年集聚减弱,2008—2011年集聚增强。2从COD、BOD5、TN、TP排放总量来看,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COD、BOD5、TN、TP绝对排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广纳  邵景安  王金亮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三峡库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水资源安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21个区县为实例,在区县级尺度上,研究了2005—2011年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全氮(TN)、全磷(TP)所导致的水质的变化。并借助地统计学中的空间插值方法,对30个水质监测站点的数据进行插值分析,最后利用内梅罗综合水质指数,通过核算和实测的数据来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从库区平均水质浓度分析得出,2005、2008、2011年3个时间断面的TN、TP的浓度已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2)从核算数据所反映的水质综合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俊尧   宋福忠   吴鑫   唐显枝  
三峡库区山地小流域种植业生产呈区块化分布,种植区块可以作为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基本单元。山地小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发生风险评估包括区块划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4个子过程,通过构建以风险因素筛选与量化为核心的风险评价模型,建立源因子和迁移因子2个维度的支撑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分地块面源污染发生风险评估并进行等级划分,依据单指标影响程度,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3个方面提出种植业面源污染针对性管控措施,指导生产和管理过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小清  肖邦定  方涛  郑利  
介绍了非线性延迟的环境效应的概念、危害及其预测和防治对策。针对三峡库区的污染现状 ,与浙江千岛湖 (新安江水库 )建库 4 0年后蓝藻水华暴发的环境状况比较 ,强调三峡水库局部水域可能存在人为富营养化污染引起的非线性延迟的环境效应 ,特别是水库蓄水后库区支流香溪河水域蓝藻水华暴发的风险性极大 ;根据三峡水库毗邻武陵山汞矿带高汞背景区 ,燃煤的硫和汞含量较高 ,以及库区酸沉降和汞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的状况 ,提出库区存在汞甲基化和酸沉降引起的非线性环境效应。讨论了相应这些效应的控制对策和措施 ,并建议现在应充分重视这些非线性环境效应 ,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考虑这些影响的防治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腊美  龙天渝  李崇明  
为有效控制三峡水库上游流域因水土流失产生的非点源颗粒态磷污染,改善库区水质,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从影响土壤流失年际变化的水文条件和人类活动两个主导因素着手,并从地形指数的角度考虑泥沙输移比的空间分布,提出了能反映流域输沙量逐年动态变化的新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颗粒态磷污染年负荷模型。在GIS辅助下,应用所建模型,对研究流域1990~2006年颗粒态磷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分布模拟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所建年输沙量模型和颗粒态磷年负荷模型有良好的模拟精度;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雅砻江中下游流域和岷江的大渡河流域是颗粒态磷污染的主要源区,嘉陵江流域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和颗粒态磷流失情况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温兆飞  吴胜军  陈吉龙  吕明权  王小晓  肖艳  
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通过遴选影响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关键因子,获得了3大类8小类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从空间分布格局的角度对这些典型区做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土壤类型是导致不同典型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已在库区内开展农田面源污染研究工作的相关研究区进行了典型性分布现状评价,研究认为:(1)目前针对"紫色土-旱地-林地-水田"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的研究区设置较完善,在整个库区中的分布格局也较合理,有利于相关研究成果在该区推广应用;(2)对"黄壤-旱地-林地"典型区研究较少,无法满足整个库区尺度下的应用需求,需加强对库区中部和库尾相关区域的研究区配置;(3)由于对"石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峰  祁士华  
在长江三峡库区采集了111件水体样品,并用气相色谱(GC-ECD)内标法分析其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探讨了研究区水体中OCPs的残留水平、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水体中OCPs指标,检出率为100%。HCH四种同分异构体含量范围分别为α-HCH 0.10~6.08ng/L,β-HCH 0.48~10.20ng/L,γ-HCH 0.09~8.43ng/L,δ-HCH 0.07~10.53ng/L;DDT类化合物检出率普遍较低,含量范围是:p,p'-DDE 0.01~19.14ng/L,p,p'-DDD0.04~2.13ng/L,p,p'-DDT 0.07~1.64ng/L。两类农药中HCH...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刚  冉光和  张波  
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倍受世人关注的跨世纪工程。2008年三峡大坝蓄水,江水流速将大大减缓,长江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急剧下降,库区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将不断增加。三峡工程的生命力不仅仅决定于三峡工程本身的工程质量,最终决定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库区的环境质量越高,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长,库区的环境质量越差,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短。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是三峡工程寿命周期的致命因素。应高度重视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尽快制定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大库区水资源保护资金的投入,完善库区水污染治理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是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派出机构,驻地湖北省宜昌市,其主要职责是完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验收,以及应急调查和其他工作,负责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是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派出机构,驻地湖北省宜昌市,其主要职责是完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验收,以及应急调查和其他工作,负责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的前身是国土资源部长江三峡链子崖和黄腊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指挥部,成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晓晖  徐祥德  
较为准确地预估三峡库区9月份来水流量,对于安全而有效地完成三峡水库蓄水任务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三峡库区9月的来水流量与长江流域(Yangtze River Valley,YRV)上游大多数气象站点的8月降水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据此定义了影响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长江流域上游前期降水关键区。计算关键区内各气象站点8月降水量的算术平均值,并对比其与三峡库区9月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年际变化,发现两者的变化较为一致,同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长江流域上游前期降水关键区的8月降水量可以作为预估9月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一个重要因子,这可以为三峡水库蓄水计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还分析了相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银超  鲍玉海  唐强  贺秀斌  朱宏伟  郭丰  
运用AnnAGNPS模型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2002~2004年的径流量、输沙量、氮磷负荷量进行模拟估算,并分别采用宝塔窝水文站(控制范围占流域面积的62%)2002~2004年实测数据对径流和泥沙模拟值进行校准和验证,采用小江流域出口2002~2004年实测年均数据对总氮、总磷模拟负荷进行校准和验证,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相对可靠,适合于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价。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模型对径流输出的模拟精度高于对泥沙和养分的输出模拟,小江流域多年年均泥沙输出量为261.89万t,总氮输出为8 335.23t,总磷输出为436.86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