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5)
- 2023(16798)
- 2022(14313)
- 2021(13459)
- 2020(10940)
- 2019(25430)
- 2018(25482)
- 2017(48637)
- 2016(26487)
- 2015(29935)
- 2014(30303)
- 2013(29888)
- 2012(27588)
- 2011(25184)
- 2010(25556)
- 2009(23361)
- 2008(22687)
- 2007(20132)
- 2006(18148)
- 2005(16211)
- 学科
- 济(115533)
- 经济(115418)
- 业(75722)
- 管理(69125)
- 企(52536)
- 企业(52536)
- 农(52056)
- 方法(46811)
- 数学(40920)
- 数学方法(40217)
- 农业(34718)
- 中国(32486)
- 地方(29786)
- 业经(28907)
- 学(24008)
- 财(22595)
- 制(20772)
- 贸(19483)
- 贸易(19465)
- 易(18806)
- 发(18061)
- 理论(17743)
- 技术(17526)
- 环境(17400)
- 银(17293)
- 银行(17249)
- 和(16708)
- 行(16635)
- 融(16474)
- 金融(16471)
- 机构
- 学院(378331)
- 大学(375499)
- 济(150653)
- 管理(149013)
- 经济(147234)
- 研究(131359)
- 理学(128508)
- 理学院(127070)
- 管理学(124581)
- 管理学院(123919)
- 中国(99540)
- 科学(82716)
- 京(81412)
- 农(77697)
- 所(66663)
- 财(64975)
- 业大(62381)
- 研究所(60641)
- 中心(60500)
- 农业(59443)
- 江(57386)
- 范(51979)
- 北京(51585)
- 师范(51515)
- 财经(51192)
- 院(47330)
- 州(46736)
- 经(46537)
- 经济学(42897)
- 省(41360)
- 基金
- 项目(256727)
- 科学(201177)
- 研究(188984)
- 基金(183644)
- 家(160389)
- 国家(158986)
- 科学基金(135895)
- 社会(117591)
- 社会科(111057)
- 社会科学(111027)
- 省(102103)
- 基金项目(97313)
- 自然(88023)
- 自然科(85931)
- 自然科学(85912)
- 教育(85910)
- 划(85172)
- 自然科学基金(84307)
- 编号(79142)
- 资助(75704)
- 成果(63737)
- 发(58567)
- 重点(57521)
- 部(55717)
- 课题(54495)
- 创(52861)
- 创新(49249)
- 科研(48403)
- 国家社会(47599)
- 教育部(47058)
- 期刊
- 济(175040)
- 经济(175040)
- 研究(110804)
- 中国(80355)
- 农(77936)
- 学报(61057)
- 科学(57468)
- 管理(53368)
- 农业(53158)
- 大学(46779)
- 财(46049)
- 教育(45509)
- 学学(44083)
- 融(35746)
- 金融(35746)
- 技术(35120)
- 业经(33947)
- 业(25986)
- 经济研究(25540)
- 财经(23598)
- 问题(23535)
- 图书(20845)
- 经(20111)
- 版(19736)
- 技术经济(19102)
- 科技(19069)
- 资源(18395)
- 理论(17513)
- 业大(17250)
- 现代(17216)
共检索到571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晓光,樊杰,张文忠
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峡库区主体地处我国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广大农村耕地资源有限 ,人口密度很大 ,人地关系十分紧张 ,致使库区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对三峡工程构成极大威胁。在库区发展农村工业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转移 ,缓解库区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本文在对库区 1 9个区县农村工业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 ,运用一般类型分析的方法将库区农村工业分为城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离中心城市的平原型农村工业区 ,山区型农村工业区四种类型 ,并针对每种类型区提出具体的发展模式。这不但对解决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而且对我国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村工业 发展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廖和平 卢艳霞 彭留英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以山丘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三峡大坝蓄水、移民后靠安置,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的压力更大。因此,遵循山地自然分异规律,基于"比较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原则,以库区坡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为重点,深入研究库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资源开发重点与主导产业模式,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卫东 汪军
重庆三峡库区实施低碳农业战略对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现的现状、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针对重庆三峡库区资源和环境特点,提出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展必须采取全过程控制,即从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碳排放固化等源头、过程和终端进行控制。建议建立低碳农业建设的引导机制,建立碳交易平台,建立低碳农业的市场基础;完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提升对低碳农业的吸引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科技创新;强化财政支持。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低碳农业 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凤太 苏维词
本文首先阐述了三峡库区岩溶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大,人地矛盾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大,旱涝灾害频繁,植被严重破坏、森林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进而提出了节水型、经济林型、草场改良为主畜牧业型、生态观光农业型、庭院型、小流域治理型六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岩溶山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宇平 盛三化
三峡库区农村小额信贷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小额信贷的发放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承担,凸显独木难支的境况;农户能用于贷款抵押的财产缺乏,且其价值也远低于贷款额;专门为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服务的小额信贷担保公司极为有限。为此,应在三峡库区组建多种形式的专营小额信贷业务的新型金融机构;建立与多方利益主体紧密联系的小额信贷新模式;创新小额信贷抵押机制,用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来替代不动产抵押;构建不同形式的小额信贷担保机构;设立小额信贷偿还预垫付基金。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村小额信贷 障碍 多元化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素环
本文认为,发展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发展“三农”的必由之路。文章提出,三峡库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现阶段的产业选择要注意规划,加大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发展设施农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培植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产业化领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生态工业园区;调整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方式,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的自力更生和自强不息;鼓励发展中小企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朝霞 杨达源
坡地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库区坡地资源的地表层质地、植被、气候、水文等环境特征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坡地的开发利用关系到三峡库区是否可持续发展。由于人们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坡地资源开发日益增加,文章从坡地系统的物质能量出发,针对稳定坡面、较稳定坡面、较不稳定坡面与强烈不稳定坡面提出四种开发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玉宝
文章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可供选择的4种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了库区发展循环农业应该采取的措施,对指导库区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世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分析三峡库区农业资源状况的前提下,论文探讨了建设生态农业及旅游农业的发展方向,使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以促进三峡库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农业 旅游农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西君 郑苗 吴倩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过去10年来,三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创琳 冯仁国 黄金川
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把库区建成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开发、高水平发展、高起点安置移民的新型产业密集经济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必须把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最有效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为此,论文提出了5种不同类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沿江河谷区果→粮→菜→猪→沼→渔水陆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浅山丘陵区桔→粮→经→畜→桑→沼共生互惠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低山区林→粮→油→薯→草→畜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中高山区干果→药→茶→烟→菜→草名优土特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和庭院果→菜→花→禽→沼→渔小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逖 马智利
随着国家对三峡重庆库区二期移民全面验收的结束,重庆库区三期移民工作正式启动。同时,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产业薄弱问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重庆三峡库区移民后期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移民 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勇
重庆三峡库区农村后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移民安稳致富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生态农业发展、库区产业"空心化"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该文通过综合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归纳演绎和分析比较的方法,从整体思维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角度,提出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关键是农村发展的动力不足。文章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解决库区农村发展动力不足的核心问题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并从6个方面创新库区农村发展的动力机制给出思路性对策建议:建立库区农村改造和新城建设的统筹规划机制;健全库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机制;推动库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经营机制;以特色休闲乡村旅游为抓手,充分发挥...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动力机制 创新 重庆三峡库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远新 张华忠 周维 李军朝
利用2007年三峡库区就地后靠农村移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根据农村移民收入来源理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移民户和非移民户,以及不同安置方式移民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移民搬迁和不同安置方式对移民收入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存在结构性的影响,即移民搬迁主要影响移民户的家庭经营收入,同时,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抵消了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的影响;不同的安置方式对移民户收入也存在显著的影响,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对移民收入的不利影响较小,而非农业安置对移民户收入的影响较大;非移民安置户享受到的惠农政策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好处也相对要少;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来讲,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的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