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8)
- 2023(13944)
- 2022(11823)
- 2021(10923)
- 2020(9360)
- 2019(21340)
- 2018(20905)
- 2017(40019)
- 2016(22359)
- 2015(24849)
- 2014(24964)
- 2013(24504)
- 2012(22720)
- 2011(20747)
- 2010(21043)
- 2009(19567)
- 2008(19434)
- 2007(17792)
- 2006(15681)
- 2005(13713)
- 学科
- 济(95763)
- 经济(95603)
- 业(63959)
- 管理(58820)
- 农(48099)
- 方法(43012)
- 企(42132)
- 企业(42132)
- 数学(38909)
- 数学方法(38375)
- 农业(31704)
- 业经(22838)
- 中国(22618)
- 学(21606)
- 财(21368)
- 地方(21115)
- 贸(18194)
- 贸易(18187)
- 易(17686)
- 制(17596)
- 环境(16831)
- 发(13549)
- 技术(13381)
- 银(13367)
- 银行(13296)
- 和(12909)
- 行(12626)
- 划(12494)
- 融(12340)
- 金融(12336)
- 机构
- 学院(325170)
- 大学(321768)
- 济(130216)
- 经济(127537)
- 管理(122509)
- 研究(112501)
- 理学(106989)
- 理学院(105718)
- 管理学(103429)
- 管理学院(102867)
- 中国(84091)
- 农(83441)
- 科学(75558)
- 京(67359)
- 农业(65296)
- 业大(62014)
- 所(59891)
- 研究所(55168)
- 财(54918)
- 中心(52903)
- 江(49315)
- 财经(44127)
- 范(41960)
- 农业大学(41427)
- 师范(41403)
- 北京(41291)
- 经(40119)
- 州(39183)
- 院(39158)
- 经济学(38776)
- 基金
- 项目(226165)
- 科学(175840)
- 基金(163196)
- 研究(156281)
- 家(146286)
- 国家(145044)
- 科学基金(121973)
- 社会(98999)
- 社会科(93469)
- 社会科学(93434)
- 省(91145)
- 基金项目(87192)
- 自然(81645)
- 自然科(79664)
- 自然科学(79634)
- 自然科学基金(78170)
- 划(76327)
- 教育(70496)
- 资助(66175)
- 编号(62964)
- 重点(51397)
- 发(49562)
- 成果(49422)
- 部(48629)
- 创(46603)
- 计划(44649)
- 科研(44167)
- 创新(43633)
- 农(43375)
- 课题(42852)
- 期刊
- 济(142952)
- 经济(142952)
- 研究(84023)
- 农(82415)
- 学报(63300)
- 中国(62243)
- 农业(55541)
- 科学(54581)
- 大学(46240)
- 学学(44339)
- 财(40317)
- 管理(38170)
- 业经(29521)
- 融(28883)
- 金融(28883)
- 业(28188)
- 教育(27703)
- 技术(26050)
- 经济研究(21151)
- 财经(20710)
- 问题(20587)
- 版(19572)
- 业大(18289)
- 经(17722)
- 资源(17078)
- 统计(16897)
- 科技(16368)
- 技术经济(16316)
- 策(15635)
- 农业大学(15510)
共检索到469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姚阳 刘智超 蒋琳琳
向区外转移一定数量的过载人口是三峡生态屏障区土地生态功能建设的前提。基于农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对三峡库区典型生态屏障区内的涪陵、奉节、秭归、夷陵4区县的农户转移意愿进行了抽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转移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1.3%的被调查户愿意转移,影响农户转移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户主文化水平、家庭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村社距集镇距离和村社环境,户主的文化水平越高、家庭非农收入比重越大、人均耕地面积越多,所处村社距集镇的距离越远、环境越差,则农户向外转移的意愿就越强烈。另外,地区因素对农户的转移意愿也存在一定影响,4个样本区县中农户转移意愿强度从大到小依次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乾宇 司庆扬 周振
研究人口自愿性转移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有利于转移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实现人口转移目标。本文基于对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村人口转移的实地调查,运用有序Logit模型,从家庭基本情况、家庭资本、家庭社会保障水平、对以往移民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其他社会因素等五个方面对其转移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年龄、家庭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对三峡移民政策了解程度、是否为原三峡移民和现有居住环境及对环境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村人口的转移意愿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馨越 魏朝富 倪九派
三峡生态屏障区的建设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能够起到保护三峡水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作用。然而,库区内过度的人类活动和尖锐的人地矛盾给生态屏障区的建设任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在分析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迁-安-融"三个方面建立了人口转移的运行机制,并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探讨了实施保障的构建。研究表明:迁移阶段主要是权益折算、差额置换构建补偿机制以及重点推进机制;安置阶段主要以货币化等住房方式和就业方式进行安置;融合阶段要从产业化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等方面推动产业发展,以及从户籍改革等方面加快城镇建设,同时从就业培训等方面培育安置人口,从而保证生态屏障区人口...
关键词:
三峡水库 生态屏障区 人口生态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京蓉 李炯光 李庆
基于三峡库区427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农户转入土地的行为特征,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农户转入土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甄别,并对农户转入土地行为的主观解释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自身及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特征、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农户转入土地行为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耕地面积和地理条件是影响农户是否转入土地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户 土地转入 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娟 刘玥
文章借鉴德国环境经济账户中的生态效率指标,构建了测度三峡库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三峡库区25个区县的农业生态效率值,结果表明:库首地区除夷陵区外,整体在库区中较为落后;库中地区除巫溪县外,明显整体生态效率较差;而库尾地区除渝北区以外排名整体靠前,农业生态效率较高。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限制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瓶颈因素。城市化率增加、城乡差异缩小与农业经济相对增速持续提高能促使三峡库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红兵 鲁杏 吴兆娟
生态农业园是推进库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唯一选择,建好、管好、运营好生态农业园项目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库区生态农业园项目的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法人主导型、事业单位法人主导型、"机关法人+企业法人"联建型3种建设方式,以及"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销售企业"、"企业+基地+农户+科研院校"4种运营模式,并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方式和不同运营模式的优劣势,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模式借鉴和改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立 王安 杨布朗 张志涛 朱烈夫
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湖北省生态屏障区内的秭归和巴东2县5镇12村359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生态林管护、生态林转经济林、抛荒地造林、生态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政策、生态政策执行面临的财政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从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管护制度、生态产业配套政策、经济林产业发展措施、解决抛荒地造林问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屏障区 生态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志涛 蒋立 张鑫 张海鹏 郜亮亮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是维护三峡水库生态安全的的重要屏障。2010年以来,生态屏障区内开展了以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和三峡库区后续植被恢复项目等生态恢复工程,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重庆市屏障区内的涪陵、忠县、云阳和奉节等区县开展了实地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区内创新工程营造林机制,经济林产业呈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各级生态建设政策全面保障。政府向退耕农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租地补贴,才能保持生态林现状。从事柑橘生产的农户面临着技术、市场等风险。为了生态屏障区内增绿增收,建议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巩固生态屏障区...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屏障区 生态建设 区域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立 王安 杨布朗 张志涛 朱烈夫
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湖北省生态屏障区内的秭归和巴东2县5镇12村359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生态林管护、生态林转经济林、抛荒地造林、生态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政策、生态政策执行面临的财政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从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管护制度、生态产业配套政策、经济林产业发展措施、解决抛荒地造林问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屏障区 生态建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杨云彦
基于丹江口库区3145户和巴东三峡库区416户居民的抽样调查,文章重点研究了不同年代搬迁的移民当前的经济恢复状况,并对影响移民经济恢复的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移民搬迁后的经济水平,经过10年或者近30年的恢复,与未搬迁的当地居民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研究还表明,移民家庭的经济恢复受到家庭因素和户主个人因素特征的影响,但是家庭因素和户主的个人因素对丹江口库区和三峡库区移民家庭经济恢复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家庭劳动力总数、家人中有无自办企业和耕地质量这三个家庭因素对两地的移民家庭经济发展有着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越多,家人中有自办企业且家庭耕地质量越好的移民户,其家庭经济恢复状况越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杉 吴胜军 周文佐 吕明权 张德微 黄平
受酸沉降和化肥施用等外源性酸输入的影响,三峡库区土壤面临着严重的酸化威胁。通过选取三峡库区两种典型土壤(紫色土和黄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酸碱滴定法对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 H范围内,紫色土(p H 6.5~2.5、6.2~11.5)和黄壤(p H 5.6~2.8、5.5~10.7)的p H变化与外源性酸、碱加入量均呈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分段拟合获取的缓冲容量结果显示,紫色土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为101.3、34.6 mmol/kg;而黄壤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为105.3、38.0 mmol/kg。黄壤和紫色土主要受碳酸钙与阳离子交换的缓冲作用;缓冲体系及初始p ...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黎源 徐芳 甘宇
本文作者利用对三峡库区的返乡农民工家庭的调查数据,探究返乡农民工家庭进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家庭比其他家庭更愿意进入城镇定居;人力资本在返乡农民工家庭进城镇定居的选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家庭整体受教育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居民的进城镇定居意愿;家庭社会阶层地位的主观认知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其通过家庭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发挥着其对进城镇定居意愿的正向影响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旭 池辰 何伟军
三峡屏障区环保整治中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反应情形,是有效构筑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内生动力。基于该区域重点移民县中608名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了该区域特有主体(原住民和水库移民)对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水体质量、生物多样性、旅游景观等环保属性及其组合方案的接受与支付意愿。研究表明:经济条件不同的原住民与移民均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但迫于发展的压力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环保行为;两类群体在库区生态修复中更重视植被改善与水源涵养(104.93元),而对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物种保护和旅游景观(30.88元)关注较少;移民与原住民愿意支付的最佳方案为优先恢复植被并进行水土保持(方案5),但前者(392.97元)的支付水平是后者(128.02元)的3倍;后靠安置的移民从屏障区中未能获得足够的生态资源支持,再次进行生态移民可能比单一的生态补偿更有效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家军 朱乾宇
本文基于三峡湖北库区4区县444户农村移民家庭2006年和2010年的入户监测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并比较了迁移初期和迁移后期农村移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变化。研究表明:从迁移初期到迁移后期,三峡农村移民家庭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但相对贫困仍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在迁移初期,移民的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区位特征都对移民家庭的相对贫困状态有显著影响,但到了迁移后期,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时间总和成为影响家庭相对贫困的首要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家军 朱乾宇
本文基于三峡湖北库区4区县444户农村移民家庭2006年和2010年的入户监测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并比较了迁移初期和迁移后期农村移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变化。研究表明:从迁移初期到迁移后期,三峡农村移民家庭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但相对贫困仍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在迁移初期,移民的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区位特征都对移民家庭的相对贫困状态有显著影响,但到了迁移后期,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时间总和成为影响家庭相对贫困的首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