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95)
2023(19832)
2022(16595)
2021(15432)
2020(12631)
2019(28704)
2018(28443)
2017(54154)
2016(29906)
2015(33128)
2014(33211)
2013(32751)
2012(30240)
2011(27508)
2010(27477)
2009(25011)
2008(24509)
2007(21612)
2006(19185)
2005(17372)
作者
(90220)
(75108)
(74553)
(70938)
(47795)
(36241)
(33622)
(29359)
(28697)
(26874)
(25654)
(25409)
(24201)
(23760)
(23425)
(23206)
(22387)
(22227)
(21727)
(21529)
(18959)
(18549)
(18316)
(17173)
(16907)
(16814)
(16655)
(16650)
(15247)
(14948)
学科
(122778)
经济(122645)
管理(81135)
(79054)
(62378)
企业(62378)
方法(49193)
数学(42208)
数学方法(41742)
中国(38110)
(35617)
地方(31540)
(29204)
(29049)
业经(28516)
农业(24422)
(23646)
(22296)
贸易(22278)
(21534)
(20179)
银行(20095)
环境(19581)
(19289)
(19278)
金融(19274)
理论(18928)
技术(18833)
(18652)
(17602)
机构
大学(425957)
学院(423556)
(167065)
经济(163321)
管理(160238)
研究(154057)
理学(137992)
理学院(136277)
管理学(133703)
管理学院(132946)
中国(112825)
科学(99073)
(93130)
(81034)
(79974)
(75285)
研究所(73239)
业大(69104)
中心(68295)
农业(63702)
(63614)
财经(59889)
北京(59041)
(58052)
师范(57343)
(55974)
(54542)
(51800)
经济学(50262)
(47258)
基金
项目(292489)
科学(228228)
基金(210796)
研究(206720)
(187964)
国家(186390)
科学基金(157327)
社会(130090)
社会科(123202)
社会科学(123170)
(114503)
基金项目(111994)
自然(104213)
自然科(101774)
自然科学(101741)
自然科学基金(99879)
(97916)
教育(93910)
资助(86103)
编号(82407)
成果(66758)
重点(66681)
(65771)
(63027)
(60084)
课题(58160)
创新(56235)
科研(56021)
计划(55226)
国家社会(53692)
期刊
(186347)
经济(186347)
研究(126176)
中国(86155)
学报(77649)
(74329)
科学(69185)
管理(58802)
大学(57063)
(55235)
学学(53925)
农业(50700)
教育(47239)
(38598)
金融(38598)
技术(34695)
业经(31513)
经济研究(29832)
财经(29045)
(26632)
问题(25910)
(24971)
图书(22360)
科技(21788)
(21633)
业大(20514)
资源(19511)
技术经济(19481)
现代(19017)
理论(18831)
共检索到632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峻慧  
本文阐述了人口外迁对三峡库区城市化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即:人口外迁减少了人口过多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压力;三峡库区人口外迁呈现出人口结构性外迁的特点,这对三峡库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据此,本文指出,当前三峡库区人口的非均衡性结构性迁移,即大量的年轻型和技能型优质劳动力的外迁,使得非优质人口沉淀在三峡库区,这会造成未来三峡库区城市的城市化畸形发展。最后,提出了改善三峡库区劳动力素质、促进库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涤源  刘佑年  
三峡工程移民是国内外水库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巨大的跨世纪移民工程,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国人民极大的关注。李鹏总理多次强调:“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任务十分艰巨。”鉴于以往水库移民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的作者们以库区长期和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对三峡工程移民及其安置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综合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嘉国,雷洪  
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首批移民的调查,比较了三峡移民搬迁前后经济状况的变化;通过了解发展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及发展家庭经济的投资意向,考察了三峡移民对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各方面适应性相关程度的统计,考察了移民其他各方面的适应性对经济发展适应性的替代效应;最后概括了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亦指出了三峡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的实质、基本特征以及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朱农  
三峡水库库区发展目标与移民安置研究王冰朱农库区的发展目标与移民安置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移民安置的指导思想及安置方式不同,库区会出现不同的发展后果;而不同的发展目标,则要求有不同的移民安置思想及安置方式与其相适应。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三峡水库库区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慧  邓伟  刘邵权  
在1∶10万三峡库区DEM的基础上,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提取了地形起伏度,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确定三峡库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是0.15km2。首次绘制了基于最佳统计单元的三峡库区地势分布图,确定地形起伏度是影响三峡库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系统分析了三峡库区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基础上,选择城镇化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等指标,定量揭示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的地形总体以起伏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地势起伏度大的区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生活相对贫困。地势起伏度小的区域,人口密度较...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鲍蕾  任宏  
开县是三峡库区移民搬迁重点城市。作为区县级市场,开县新城商业地产有其自身特点。要确保开县新城商业地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注重业态定位和后期经营,促进商业物业开发与旅游休闲地产相结合,形成开县新城与万州区域经济互补互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湛敏  姚建玉  张云怀  杨雄柱  李婷  
三峡蓄水后的支流回水区平均流速在0.01m/s以下,因此将其近似视为静止水体,通过构筑光照对蓝藻种群垂直迁移影响理论模型,分别以1a和1d为研究期限,对蓝藻种群的垂直迁移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蓝藻垂直迁移过程具有明显季节特征,每年冬季,蓝藻处于休眠期,并停留在水底;4月蓝藻开始复苏,11月处于休眠期的过渡阶段,这两个月具有微弱浮力;5和10月蓝藻开始接近水表,易发生垂直迁移;6~9月蓝藻垂直迁移速率增加,易发生水华。计算表明:6和9月蓝藻上升/下沉速率较大,易发生快速的上浮/下沉垂直迁移运动,宏观上表现为水华的急剧暴发/消退;6月易暴发水华的时间为早上8点到10点,9月易暴发水华的时间为早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达源  任朝霞  何太蓉  葛兆帅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 ,三峡库区的发展基础发生变化 ,库区的产业结构必然地要有所调整。百万移民促进新的城镇体系的建立。加入WTO对三峡库区的发展产生新的冲击 ,库区产业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以大力发展林业为主 ,其次加强牧业的发展 ,再次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加强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同时要合理调整城镇体系。根据三峡工程和入世对库区的影响 ,提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 ,立体开发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商品率 ,确保经济的发展 ;(2 )提高人才素质 ;(3)培养人们的生态价值观 ;(4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强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树伟  
三峡库区地处三峡水库周边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敏感区域。目前,三峡库区主体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但是库区后续发展将面临着一些特殊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生态屏障功能亟待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消落区治理、污染物排放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库区移民与水土流失问题直接影响到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未来三峡库区发展的方向是: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落实移民扶持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绍友  何微微  
本文概述了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进入、库区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的形成及新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从中央的重视与积极调控、援助单位的大局意识、援建项目的双赢与多赢、对口支援拉动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总结。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和优化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重新明确库区工作的重心,增强机遇意识与服务意识,以市场和发展重心为引导,强化结构优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纪根  牛俊  陈兰  
坡地磷素迁移过程与调控机理研究是目前三峡库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保护库区耕地以及水库水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总结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磷素迁移的途径、形态最新进展,介绍了降雨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坡面管理措施等因素对磷素迁移的影响;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磷素流失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沈建英  
研究开发性移民安置方式,探索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作——评《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沈建英宏伟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当代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这项跨世纪工程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库区百万移民能否得到合理的安置。三峡库区移民现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孝华  叶泽川  杨秀苔  
全面分析了三峡库区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了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提出了经济与人口、资源及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冰,黄岱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P-E-R"环境人口容量模型是指导测定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基本理论。该模型主张既要从环境资源角度又要从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问题。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兴建前三峡库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已经不足,三峡工程的兴建在短期内将使库区环境人口容量更加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