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99)
2023(20279)
2022(17625)
2021(16484)
2020(13898)
2019(32229)
2018(31937)
2017(60518)
2016(33145)
2015(37524)
2014(37936)
2013(37451)
2012(34919)
2011(31739)
2010(31909)
2009(29537)
2008(29276)
2007(25919)
2006(22685)
2005(20642)
作者
(97675)
(81653)
(80876)
(77180)
(51654)
(39166)
(37010)
(31957)
(30839)
(29236)
(27632)
(27536)
(25931)
(25861)
(25314)
(25203)
(24468)
(24134)
(23400)
(23347)
(20247)
(20205)
(19908)
(18638)
(18327)
(18167)
(18152)
(18103)
(16602)
(16201)
学科
(140121)
经济(139952)
管理(93190)
(89825)
(73172)
企业(73172)
方法(60627)
数学(52528)
数学方法(51824)
中国(39880)
(38928)
(34438)
地方(32462)
业经(31558)
(30830)
(27601)
农业(25784)
(25628)
贸易(25611)
(24792)
(22249)
银行(22179)
理论(21744)
(21442)
金融(21438)
(21287)
(21240)
技术(20896)
(20849)
环境(20791)
机构
大学(474510)
学院(472984)
(190261)
经济(186026)
管理(182427)
研究(164508)
理学(156799)
理学院(154972)
管理学(152036)
管理学院(151184)
中国(123895)
科学(103012)
(102458)
(87613)
(84281)
(81852)
研究所(76615)
中心(75111)
业大(72102)
(71487)
财经(68952)
北京(65252)
农业(64036)
(63950)
师范(63268)
(62551)
(59820)
(57766)
经济学(56913)
经济学院(51150)
基金
项目(317548)
科学(248010)
研究(230129)
基金(227997)
(199722)
国家(198052)
科学基金(168590)
社会(142991)
社会科(135388)
社会科学(135353)
(124831)
基金项目(120518)
自然(110260)
自然科(107654)
自然科学(107623)
教育(105981)
自然科学基金(105655)
(105486)
资助(94841)
编号(94487)
成果(77418)
重点(71849)
(70154)
(69356)
课题(65800)
(65230)
创新(60942)
科研(60904)
教育部(58917)
大学(58564)
期刊
(213099)
经济(213099)
研究(139772)
中国(97230)
学报(77570)
(74590)
科学(70412)
(67401)
管理(67293)
大学(58081)
教育(54500)
学学(54359)
农业(51108)
(42724)
金融(42724)
技术(42710)
业经(35728)
经济研究(33808)
财经(33449)
(28724)
问题(28022)
(27163)
图书(26310)
技术经济(23333)
理论(22516)
(22449)
统计(22258)
科技(22257)
(21679)
商业(21381)
共检索到713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晓云  
本文基于2000-2008年相关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对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计算,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匹配程度。认为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就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为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发特色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传统第三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以及发展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冉启秀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和谐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地方,就业结构演变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在考虑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问题时,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美玲  赵旭强  潘晔  
产业升级需要劳动力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产业和就业二者的协调与否是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关注的问题。选取太原市经济和就业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得出太原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的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华  官金华  侯秀芳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河北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31.06%下降到2009年的13%;第二产业则呈现起伏缓慢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丰  
文章从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的角度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指出现有研究在分析工具、滞后时间测度、国际比较方法、作用机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应该继续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机理、如何衡量二者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算以及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鹏  潘秋鸿  
以青岛市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和相关性进行剖析,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理论,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志敏  丁峰  郭露  
通过构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1994~2013年长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的三大产业结构与产业内就业的分布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3年间,长三角16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区域分异现象仍较为突出;就业结构水平较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且市域间差异逐步扩大。1994~2013年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度整体有所提升,但提升程度有限且呈现出局部极化、分异突出的现象;在对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的相对发展度研究中得出,协调发展较好的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区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表现为同步发展,而就业结构发展相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孝华  叶泽川  杨秀苔  
全面分析了三峡库区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了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提出了经济与人口、资源及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措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化进程,库首和库腹地区要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库尾地区则要"全面开花,整体优化",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重构基于流域发展的大三峡库区,以促进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智奎  肖新成  
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了三峡库区重庆段1992-2009年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经济增长是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且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生活三大类污染源排放量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都具有协整关系;②短期内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引起三类农业污染源排放量的同方向变动,长期来看,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面源污染有减缓作用,这与传统的环境—经济增长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所揭示的一般规律相同;③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养殖业的污染排放量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但是经济发展是农村生活污染排放量增长的原因,农村生活污染排放量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之间是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莉  范徐飞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协调发展这一视角,分析我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19792014年数据对我国的就业结构与城镇化进行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关系不明显,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而第二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显著。此外,本文对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否协调发展进行研判,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偏差的原因及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力宏  
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江西省1978~2008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情况,得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非协调性关系的结论。并以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