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7)
- 2023(11660)
- 2022(10321)
- 2021(9798)
- 2020(8106)
- 2019(18600)
- 2018(18574)
- 2017(35376)
- 2016(19446)
- 2015(21777)
- 2014(21858)
- 2013(21536)
- 2012(19689)
- 2011(17672)
- 2010(17596)
- 2009(15762)
- 2008(15162)
- 2007(12926)
- 2006(11297)
- 2005(9810)
- 学科
- 济(77093)
- 经济(77016)
- 管理(54542)
- 业(47884)
- 企(39275)
- 企业(39275)
- 方法(34326)
- 数学(29728)
- 数学方法(29378)
- 地方(21770)
- 农(20207)
- 学(19234)
- 中国(18988)
- 财(16826)
- 业经(16735)
- 环境(15758)
- 制(14284)
- 农业(13848)
- 和(13429)
- 贸(12713)
- 贸易(12704)
- 银(12418)
- 理论(12382)
- 银行(12377)
- 易(12217)
- 融(12057)
- 地方经济(12055)
- 金融(12055)
- 行(11846)
- 划(11450)
- 机构
- 大学(269585)
- 学院(268413)
- 管理(107937)
- 济(100104)
- 经济(97657)
- 理学(93900)
- 理学院(92773)
- 研究(91771)
- 管理学(91032)
- 管理学院(90567)
- 中国(67579)
- 科学(61175)
- 京(58194)
- 所(46434)
- 农(44737)
- 财(43926)
- 研究所(42950)
- 业大(42778)
- 中心(41907)
- 江(38498)
- 范(37131)
- 师范(36789)
- 北京(36690)
- 财经(35727)
- 农业(35066)
- 院(34380)
- 经(32494)
- 州(32026)
- 师范大学(30038)
- 技术(28893)
- 基金
- 项目(194713)
- 科学(152017)
- 研究(140095)
- 基金(139856)
- 家(123377)
- 国家(122404)
- 科学基金(104253)
- 社会(86218)
- 社会科(81556)
- 社会科学(81534)
- 省(76513)
- 基金项目(75737)
- 自然(69681)
- 自然科(67908)
- 自然科学(67889)
- 自然科学基金(66604)
- 划(65225)
- 教育(63023)
- 编号(57419)
- 资助(56827)
- 成果(45436)
- 重点(44070)
- 发(42107)
- 部(41688)
- 创(39964)
- 课题(39329)
- 创新(37316)
- 科研(37312)
- 计划(36014)
- 大学(35288)
- 期刊
- 济(107877)
- 经济(107877)
- 研究(74756)
- 中国(49071)
- 学报(46069)
- 科学(42133)
- 农(39684)
- 管理(37581)
- 大学(33841)
- 学学(31923)
- 财(30711)
- 教育(29315)
- 农业(28276)
- 技术(22393)
- 融(21771)
- 金融(21771)
- 业经(18132)
- 经济研究(16080)
- 财经(16001)
- 图书(15752)
- 资源(15323)
- 业(14592)
- 科技(14363)
- 问题(13912)
- 理论(13685)
- 经(13486)
- 实践(12864)
- 践(12864)
- 版(12750)
- 技术经济(12051)
共检索到381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志华 王天巍 蔡崇法 赵春华 杨开望
论文利用多时相LandsatTM E/TM影像、文献和野外调查资料,从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等方面对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生态修复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5年的生态修复,乐天溪流域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80.6%增加到2002年的83.23%,不仅林草覆盖率增长,而且林地质量有较大提高,覆盖度较高的林地和灌丛面积增幅达18.1%和9.1%,相反,疏林面积减少37.9%。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明显有好转,结构基本合理,相对合理指数由0.76上升到0.81。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善使得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大为降低,微度、中度和强度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减少11.49、26.43和4.61km ...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遥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然 彭道黎 李云霄 王雪军 黄国胜
抽样调查和遥感技术已成为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抽样方法是影响监测结果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合适的抽样方案为遥感抽样技术的基础。为了确定最适合三峡库区林地面积遥感监测的抽样方案,在覆盖三峡库区的林地一张图上,确定3 km×3 km、4 km×4 km、5 km×5 km 3种样方大小,分别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3种不同方式,共9种方案进行抽样,分别重复25次,分析抽样结果,对八大地类的总体精度及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样方大小为5 km×5 km的系统抽样估测效果最精确且稳定,4 km×4 km系统抽样次之。但结合遥感图像及解译成本,最终确定样方大小为4 km×4 km的系...
关键词:
抽样 林地面积 八大地类 遥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晓霞 张继贤 刘正军
三峡工程的建设在带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对库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选取库区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5年近30年共5个时间序列(1977、1988、1995、2000、2005年)的Landsat TM或MSS影像,对整个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时序变化进行了动态遥感监测,并根据已有的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各时段的变化监测结果,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取其它各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特征指数,从不同侧面研究与分析了三峡库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特征,以期对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管理与规划提供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地利用 遥感监测 变化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伟萍 曾源 吴炳方 张磊 赵炎 王强
基于2007~2009年的Landsat5-TM、HJ-1A/1B-CCD遥感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对三峡水库156m蓄水位消落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消落区植被恢复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植被恢复时空变化的影响因子。2007、2008、2009年3a156m蓄水位消落区植被覆盖度分别为51.2%、51.5%、49.2%,其中支流消落区的植被覆盖度高于干流,这与地形条件有关,坡度的大小决定了消落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差异。2008年与2007年消落区植被覆盖状况基本一致,而2009年的植被覆盖度低于之前两年,这与三峡大坝水位调度方案不同有关,退水较晚时,植被生长时间较短,其植被覆盖度较低。研究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岩洁 李阳兵 冯永丽
研究以草堂溪小流域1990年、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四期TM和CBER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ArcGIS9.3软件,通过图层叠加、统计分析等,提取草堂溪小流域不同类型土壤侵蚀与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等相应数据,计算出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五种侵蚀类型在研究期内相互转化,轻度侵蚀面积增加最多,达2.61km2,集中分布在草堂溪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1990年-2000年明显增加,2000年-2007年逐渐下降,但高于1990年。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高程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正相关,在高程0~500m,坡度0~25°范围内土壤侵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冬梅 曾伟生 智长贵 施鹏程
以三峡库区为例,利用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和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分析了遥感因子和地形因子与森林郁闭度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最小二乘回归、主分量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构建了郁闭度定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TM1、TM2、TM3、TM5、TM7、TM7/3、TM4*TM3/TM7、亮度和湿度9个因子与森林郁闭度具有极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建模的自变量;所建4种森林郁闭度估测模型的各项统计指标差异不显著,但检验结果反映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效果略差;从参数可解释性和模型实用性角度考虑,主分量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本研究为今后森林郁闭度定量估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其它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阳园燕 何永坤 罗孳孳 范莉 姚永红
高温热害是三峡库区水稻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从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生物学角度出发,筛选影响气象的主要因子(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建立水稻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结合天气预报,在动态监测水稻高温热害危害的同时,发布水稻的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预警,对水稻防御高温热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预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爱军 赵春华 张学兵 杨开望 史志华 王天巍 蔡崇法
以三峡地区的乐天溪流域为例,利用多时相LandsatTM/ETM影像、文献和野外调查资料研究了替代能源对流域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影响。通过几年替代能源措施实施,乐天溪流域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80.6%增加到2002年的83.2%;不仅林草覆盖率增长,而且质量也有较大提高,覆盖度较高的林地和灌丛面积增幅达18.1%和9.1%,相反疏林面积减少37.9%。强度、中度和轻度侵蚀面积分别减少了4.6km2、26.4km2和11.5km2;流域的土壤侵蚀总量由507259t减至371592t,减少26.8%;流域的平均侵蚀模数由1241t/km2减至909t/km2。
关键词:
替代能源 土地覆盖 土壤侵蚀 遥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煜星 严恩萍 夏朝宗 党永锋
实施三峡工程以来,三峡库区森林空间分布及其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非常值得关注。研究以三峡库区遥感解译的1990、2002、2011年3期森林分布数据为基础,建立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运用ArcGIS10.0和Fragstars4.0软件,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对库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和破碎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间,三峡库区森林斑块面积和数量明显增加,斑块间异质性减弱;2011年森林面积比例超过70%的地理网格单元达40%,比1990年提高15%;森林景观聚集度、优势度升高,团聚性不断增强,破碎化程度明显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由此证明,在长期的人工造林等植被建设和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善勤 郭宏俊 周勇 王庆云
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持 ,提出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研究的方法和体系。并在此基础上 ,使用遥感图像提供的信息和数据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 ,采用数学统计、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灰色预测等手段 ,对秭归县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动态地分析和预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鑫源 李阳兵
三峡库区坡耕地如何实现功能转型,及其转型过程的作用机制对库区未来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利用0.51 m高清遥感影像数据,以草堂溪流域为研究区,结合野外实地考察,通过分析坡耕地向经果林的农地用途转换过程来揭示三峡库区坡耕地功能转型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草堂溪流域的耕—果转换重心在2012年后,以高程800 m为拐点由西南部低海拔平坝地区向东北部高海拔、坡耕地覆盖地区转移,变化发生点均在坡度15°~30°范围内;(2)研究区耕—果转换的集聚特征一般发生在8.5 km左右的特征尺度上,且空间分布随时间推移愈发均匀;(3)耕—果转换现象与人为活动关系密切,多发生在河流、道路及农村居民点附近;(4)耕—果转换可在微观与宏观尺度上总结为六种变化模式,受社会经济与自然因素驱动,库区耕—果转换的本质为坡耕地功能转型,且转型重点倾向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昌广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汪涛 黄子杰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三峡库区2000—200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并在像元尺度上分析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植被覆盖度,并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大于60%的区域占92.35%;近10年来,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其中呈显著增加或降低趋势的像元数仅占7.16%,在20个区县中石柱、江津和丰都的植被覆盖度存在退化风险;降水是影响库区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主导因子,当年5—8月降水量与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最高,但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于库区西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谧 熊高明 谢宗强
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动态监测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之一。陆生植物监测实验站作为长江三峡工程生物与环境监测系统的重点站,完成了大量的野外监测样地建立工作,为今后的长期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米心水青冈及曼青冈组成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的相关研究为例,介绍了陆生植物观测实验站现阶段关于监测方面的部分研究工作。在多个尺度下对米心水青冈及曼青冈两种优势种进行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为聚集分布,米心水青冈的聚集强度高于曼青冈。按1~4cm,4~8cm及8cm以上3个径级对曼青冈分布格局进行比较,各径级间聚集强度相似,这与群落年龄、特殊的地形环境及种群的生态习性有关。群落的地形异质性研究表明0.96hm2范围内坡度...
关键词:
神农架 生物多样性 固定样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莉 罗孳孳
以重庆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OD IS-NDVI为遥感特征参量,分析水稻关键生育期的长势并对产量进行预测。考虑到NDVI数据饱和的局限性,选取库区各区县0.2~0.8范围内的NDVI值与作物产量建立水稻估产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估算出的水稻产量表明,各关键生育期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75以上,且与实产数据对比表明,各区县预测精度均在90%以上,可见利用MOD IS-NDVI能够有效的进行水稻监测和估产。
关键词:
NDVI 遥感 水稻 估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红霞 邵景安 张雪清
利用Landsat-5TM影像,采用辐射传导方程对三峡库区腹地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在辐射传导方程中,对于地表比辐射率的估算,考虑到库区腹地复杂的地形和地表覆被类型的多样性,采用结合地形、水、建筑和自然表面等因素作用的经验公式进行。结果表明:①地表温度随海拔的升高呈降低趋势,其空间展布与山脉走向一致;②不同的地表覆被格局下,近地面水热交换差异较大,地表温度作为其中重要的参数也展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呈现建筑>自然表面>水体的基本格局。在相同海拔高度下,地表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地表覆被的类型及其转换;③同一覆被类型间在不同海拔下的地表温度间的变化幅度因覆被类型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