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2)
- 2023(4075)
- 2022(3672)
- 2021(3425)
- 2020(2955)
- 2019(6777)
- 2018(6677)
- 2017(12253)
- 2016(7212)
- 2015(8134)
- 2014(8223)
- 2013(8118)
- 2012(7887)
- 2011(7262)
- 2010(7338)
- 2009(6804)
- 2008(6953)
- 2007(6022)
- 2006(5577)
- 2005(5013)
- 学科
- 济(29455)
- 经济(29414)
- 管理(17700)
- 业(16757)
- 企(13224)
- 企业(13224)
- 方法(12886)
- 数学(11178)
- 数学方法(10999)
- 学(10556)
- 地方(8993)
- 税(7969)
- 农(7834)
- 税收(7472)
- 收(7444)
- 财(7187)
- 中国(6484)
- 贸(5607)
- 贸易(5602)
- 农业(5543)
- 业经(5471)
- 易(5317)
- 制(5066)
- 地方经济(4950)
- 环境(4853)
- 和(4660)
- 理论(4235)
- 壤(3857)
- 土壤(3843)
- 融(3831)
- 机构
- 大学(109810)
- 学院(108108)
- 研究(44497)
- 济(37162)
- 经济(36266)
- 管理(35118)
- 科学(32799)
- 中国(31144)
- 理学(30225)
- 理学院(29700)
- 农(28767)
- 管理学(28751)
- 管理学院(28590)
- 所(25585)
- 京(24503)
- 研究所(23899)
- 农业(23046)
- 业大(21964)
- 财(18695)
- 中心(18534)
- 江(17496)
- 省(16293)
- 院(15745)
- 范(15451)
- 科学院(15339)
- 师范(15240)
- 北京(15236)
- 农业大学(14739)
- 财经(14600)
- 室(14251)
- 基金
- 项目(76340)
- 科学(58206)
- 基金(55265)
- 家(52767)
- 国家(52428)
- 研究(47624)
- 科学基金(41646)
- 自然(30478)
- 自然科(29681)
- 自然科学(29662)
- 基金项目(29371)
- 省(29371)
- 自然科学基金(29113)
- 社会(28402)
- 划(26933)
- 社会科(26763)
- 社会科学(26755)
- 资助(22751)
- 教育(21304)
- 重点(18608)
- 计划(17732)
- 编号(17446)
- 发(16583)
- 科技(16384)
- 部(15950)
- 创(15371)
- 科研(15180)
- 成果(14780)
- 创新(14592)
- 课题(13285)
共检索到162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朝富 高明 车福才 欧阳柬 罗长寿 谢德体
三峡库区中低产土壤的Hg、As、Cr、Pb、Cu五个重金属含量(除渝北区外),均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内,属自然背景值一级标准。Cd和Zn高于全国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和背景值含量,属二级标准。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母质类型、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无定形铁和物理性粘粒有关,同时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布。重庆近郊的土壤所有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土壤重金属的可给态或有效性含量极低,锌和铜不是过量,而是不足。小麦籽粒中As、Cr、Pb、Zn、Cu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对重金属限量标准和小麦籽粒的背景值标准,Hg、Cd含量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籽粒中的Cu、Zn含量是小麦茎叶中的2.0~2.2倍,而茎叶中的Hg、Pb...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友进 韩国辉 余端 李燕 廖敦秀 谢永红 魏朝富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r(81.45 mg·kg~(-1))>Zn(71.6 mg·kg~(-1))>Ni(31.54 mg·kg~(-1))>Pb(25.27 mg·kg~(-1))>Cu(23.53 mg·kg~(-1))>As(7.39 mg·kg~(-1))>Cd(0.21 mg·kg~(-1))>Hg(0.06 mg·kg~(-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和Cr含量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Ni、Zn和Cu含量则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Hg、Pb和As则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均表明大部分样品(>84.9%)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或轻度污染水平,只有少数样品(<15.1%)达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这些样品主要采集于巫山、涪陵、忠县境内。综合分析,认为忠县和涪陵境内土壤出现中度或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其工业生产的影响,巫山境内则主要受到其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沛 朱强 王素梅 胡红青 胡莲 万成炎 张志永
采集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样,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化学分析,考察土壤理化性质和消落带土壤淹水前后重金属(Fe、Mn、Cu、Zn)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导致Fe2+、Mn2+、有效铜等重金属含量增加,平均含量分别从58.88、35.26、0.96mg/kg增加到1 383.8、782.7、1.73mg/kg;淹水15d后,部分样品有效锌含量增加10.15%~12.18%,部分样品有效锌含量减少3.69%~7.12%;淹水30d后,有效锌的含量增加10.9%~46.6%。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也有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对三峡库区典型林分林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特征及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效应进行研究,以期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SOC含量表现为表层(A层)土壤(12.06~45.18g/kg)明显大于下层土壤,大一个数量级。从土壤表层到底层,SOC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由相同立地条件的灌木林改造而来的农地土壤(改造年限8a)各层土壤SOC含量都有所降低,土壤表层SOC含量降低了10%,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降到为灌木林地的66%。三峡库区SOC含量与土壤物理性质直接相关,SOC含量与土壤容重和土壤毛管孔隙度存在最为明显的线性关系(R2=0.83,0.83,n=19,p<0.0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劲松 贺阳 付川 方芳 李哲 杨艳
消落区土壤中氮磷是上覆水体营养物质的潜在来源之一。在2008年底三峡蓄水至172 m之前,采样分析了小江(澎溪河)等库区5条典型支流淹没前的消落区土壤氮磷含量分布情况。在研究样区范围内,消落区土壤全氮均值为1.317±0.484 mg/g,变化范围在0.459~2.735 mg/g,而土壤全磷均值为0.676±0.282 mg/g,变化范围在0.314~2.799 mg/g。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消落区土壤全氮含量有明显差异,耕地消落区和园林地消落区的全氮值明显高于河滩地消落区。不同流域之间氮素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朱衣河和大宁河流域消落区土壤氮素要明显高于其他3条支流。但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消...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土壤全氮 土壤全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图锦 杨清伟 刘雪莲
从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两年,对三峡库区涪陵至巴东段水体溶解态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分析三峡水库自2008年首次以172m高水位试验性蓄水以来水体溶解态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体溶解态重金属含量在丰水期低水位时含量较高,而在平水期和枯水期高水位蓄水时,水体重金属含量较低,丰水期时水体溶解态重金属含量虽然相对较高,但仍然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域标准。重金属在水体与沉积物和消落带土壤中含量并无明显相关性,沉积物和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对水体溶解态重金属含量分布影响较小。库区水环境因素在丰水期和平水期、枯水期呈现出明显差异特征,特别是汛后水体悬浮...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体 重金属 悬浮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小辉 冯大兰 朱恒星 耿养会 陈道静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青冈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2种马尾松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各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易氧化有机碳(ROO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均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各土层土壤呼吸强度也分别比马尾松纯林显著高出18.4%、14.7%和17.3%,而马尾松青冈混交林1 d土壤释放的CO2-C占土壤总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却总体上低于马尾松纯林;2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混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葛晓改 曾立雄 黄志霖 肖文发 谭本旺 周本智
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540天后,20,30和46年生林分凋落物叶干质量剩余率分别为63.57%,59.80%和65.50%,30年生林分与20,46年生林分差异显著;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P0.05),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呈极显著三次函数关系(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劲松 肖敏 方芳 刘京 付川 凌宏
以三峡库区重庆忠县石宝镇新政村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不同土地种植模式下坡地土壤营养物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种植模式下,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林地和旱地土壤TN和有机质显著低于水稻田,TP显著高于水稻田;林地和旱地土壤营养物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2)在小流域从坡上经果林到坡下水稻田顺坡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壤TN的含量依次增加;土壤TP含量曲折降低,且变化幅度较小。(3)与其它地区小流域研究结果相比,新政村小流域土壤TN、TP水平与三峡库区其它小流域情况相当,低于太湖流域和滇池流域,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小流域 坡地 土壤营养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建伟 王里奥 赵建夫 张军 袁辉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主要以填埋为主,且大部分为简易填埋或堆放,形成众多的垃圾堆放场。它们不仅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而且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特别是不少堆存的生活垃圾受到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任意放置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评价生活垃圾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助于垃圾堆放场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的提出。以三峡库区为例,通过测定三峡库区各个区县主要垃圾堆放场堆存生活垃圾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包括砷、铅、铬、镉和汞,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法确定三峡库区堆存生活垃圾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库区的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活垃圾 重金属 污染程度评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会元 董纯 杨志 朱其广 罗安红 朱正强 陈小娟
为探究不同生境条件下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响应,在三峡库区及上游共4个江段,采集2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利用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重金属与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研究江段沉积物细菌群落共检出65门179纲446目784科和1 926属;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2.35%~54.56%和12.65%~28.30%;细菌群落多样性表现为:库区江段>库区上游江段,但没有显著差异;重金属As、Pb、Cr和Cu含量与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成五 熊元 秦松
为了弄清红枫湖水库消落区土壤养分状况,以期为消落区土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最大的人工湖泊红枫湖水库消落区典型土壤为对象,调查了消落区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及重金属含量。调查结果表明,消落区调查点的典型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不高,重金属含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在重视引导、适量利用、正确管理的原则指导下,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重金属不会大量向水体迁移,不会对水库水源带来污染。
关键词:
红枫湖 消落区 土壤养分 重金属 贵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Through simulated soil dynamic submergence in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four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 treatment we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 of the nutrient changes in soils of Taxodium distichum seedlings. The water treatments were normal growth water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珂 蔡海生 张学玲 何庆港
【目的】探究土壤中Se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袁州区为研究区域,采集162份表层土壤样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土壤中Cd、Hg、As、Pb、Cr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双变量莫兰指数分析Se和重金属空间相关性,并基于地理探测器,选择土壤性质、距离、NDVI、地形等10种因子为自变量,以双变量局部莫兰指数为因变量,探究土壤Se与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研究区土壤样品中Se含量的平均值为0.5,整体处于富硒水平。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与江西省土壤背景值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Cr、Pb、As,比值分别为4.20、1.88、1.59、1.29、1.16倍;As、Pb总体处于无污染状态,Hg、Cr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Cd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除Cd外均低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②Se与5种重金属的空间聚类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Se与Cd、Hg、Cr三种重金属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③通过因子探测发现,全氮(TN)、速效钾(AK)、pH、有机质(SOM)、距水源距离和距铁路距离对Se元素与重金属元素空间聚类情况的解释力最显著;④交互作用探测发现,土壤性质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是Se与重金属空间聚类的主导影响因素。【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袁州区安全合理利用富硒土壤资源、开展土壤修复、发展富硒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琪 席颖 罗玉红 袁喜 张久红 张军 黄应平 刘慧刚
[目的 ]明晰磷对干湿交替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与释放的影响,对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防治具有很大的意义。[方法 ]本文选取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内6个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消落带及上缘土壤样品,对水体磷和土壤重金属铅(Pb)和镉(Cd)含量进行为期4个季度(2020年6月—2021年3月)的采样监测。依据香溪河水体磷浓度范围,在水体不同外加磷浓度添加下,进行室内干湿交替模拟试验。[结果 ]香溪河水体总磷含量与土壤的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效态Pb与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湿交替试验结果显示,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水体总磷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在第2次淹水落干期间,水体外加磷浓度≤0.2 mg·L-1时,淹水期土壤总磷含量高于落干期;土壤中的Pb和Cd呈现由迁移性强的可交换态向迁移性弱的残渣态的转变趋势;水体外加低浓度磷(0.05 mg·L~(-1))时,土壤P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土壤Cd含量随水体磷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 <0.05),尤其是Cd的形态变化更加显著且与水体磷含量相关。[结论 ]干湿交替过程中,磷在水与土壤之间存在迁移转化,水体磷促进土壤Pb向水体迁移,而抑制土壤Cd向水体的迁移。
关键词:
香溪河 消落带 磷 重金属 迁移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