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6)
- 2023(11180)
- 2022(10100)
- 2021(9630)
- 2020(8191)
- 2019(19002)
- 2018(18863)
- 2017(36082)
- 2016(20072)
- 2015(22689)
- 2014(22571)
- 2013(22209)
- 2012(20254)
- 2011(18140)
- 2010(17974)
- 2009(16321)
- 2008(15684)
- 2007(13330)
- 2006(11538)
- 2005(9862)
- 学科
- 济(77826)
- 经济(77746)
- 管理(55144)
- 业(51556)
- 企(43772)
- 企业(43772)
- 方法(39965)
- 数学(35141)
- 数学方法(34564)
- 学(20295)
- 农(19139)
- 中国(18122)
- 地方(17808)
- 财(17290)
- 业经(16300)
- 理论(13839)
- 农业(12982)
- 贸(12818)
- 贸易(12808)
- 和(12807)
- 技术(12569)
- 环境(12439)
- 易(12365)
- 制(11875)
- 务(11086)
- 财务(11009)
- 财务管理(10985)
- 划(10840)
- 企业财务(10386)
- 教育(9902)
- 机构
- 大学(278548)
- 学院(277551)
- 管理(111703)
- 济(101643)
- 经济(99257)
- 理学(97881)
- 理学院(96768)
- 管理学(94574)
- 管理学院(94107)
- 研究(93527)
- 中国(66096)
- 科学(64031)
- 京(60046)
- 农(50641)
- 所(48193)
- 业大(47968)
- 研究所(44835)
- 财(43480)
- 中心(41687)
- 农业(39679)
- 江(39282)
- 北京(37871)
- 范(36849)
- 师范(36440)
- 财经(35712)
- 院(34688)
- 州(32525)
- 经(32505)
- 技术(30995)
- 师范大学(29434)
- 基金
- 项目(202672)
- 科学(157407)
- 基金(145200)
- 研究(141961)
- 家(129556)
- 国家(128552)
- 科学基金(108888)
- 社会(85583)
- 社会科(80998)
- 社会科学(80976)
- 省(80667)
- 基金项目(77919)
- 自然(75133)
- 自然科(73353)
- 自然科学(73334)
- 自然科学基金(71910)
- 划(68769)
- 教育(65317)
- 资助(60769)
- 编号(57513)
- 重点(45955)
- 成果(45406)
- 部(43006)
- 发(42684)
- 创(42053)
- 课题(40057)
- 计划(39538)
- 科研(39479)
- 创新(39190)
- 大学(36898)
- 期刊
- 济(105353)
- 经济(105353)
- 研究(74675)
- 学报(51845)
- 中国(48950)
- 科学(45619)
- 农(44448)
- 管理(39368)
- 大学(37607)
- 学学(35660)
- 教育(31156)
- 农业(31065)
- 财(30863)
- 技术(24649)
- 融(18117)
- 金融(18117)
- 业经(18080)
- 业(16879)
- 经济研究(16246)
- 财经(16025)
- 科技(15883)
- 图书(15802)
- 林业(15376)
- 问题(14059)
- 业大(13963)
- 资源(13776)
- 经(13521)
- 版(13511)
- 技术经济(13365)
- 理论(13325)
共检索到387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目兴 杜文正 张海林
利用环刀入渗法,观测了三峡库区山地不同海拔地段森林土壤的入渗过程,对比分析了典型林型下土壤各发生层的入渗率和常用入渗模型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土壤入渗能力的差异在各发生层内表现不一致;腐殖质层和淋溶淀积层的入渗率差异相似,温性落叶阔叶林山地棕壤<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黄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黄壤母质风化度低,土壤密度大,渗透性能较差;同一林型土壤的不同发生层相比较,山地棕壤和山地黄棕壤的入渗能力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腐殖质层<淋溶淀积层<母质层,而山地黄壤则呈相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肖文发 王晓荣 封晓辉 王瑞丽
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分析三峡库区植被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正向演替,土壤pH值逐步降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针叶林,水解性氮含量表现为针叶林>灌丛>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有机质、水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植被演替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表聚性;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3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都与土层极显著负相关;植被演替进程与土壤pH值极显著负相关、与水解性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植被演替 土壤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天 程瑞梅 肖文发 曾立雄 沈雅飞 王丽君 孙鹏飞 张萌 李璟
[目的 ]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已成为全球气候正在面临的挑战,为了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对三峡库区森林土壤氮动态的影响,以期为预测该地区土壤养分循环变化和制定提升森林生产力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马尾松-栓皮栎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将土壤筛分为大团聚体、中团聚体、小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粒径为:2 000~8 000、1 000~2 000、250~1 000和<250μm),以室内培养方法观察团聚体净氮转化在土壤水分为40%、60%和80%田间最大持水量(命名为0.4 FCW、0.6 FCW和0.8 FCW),和温度为5、15、25和35℃下的差异。[结果 ]比表面积较大的小粒径团聚体中有机质、总氮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更高,而其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大团聚体。随粒径减小,团聚体净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逐渐增加,其中净硝化贡献了超过85%的净氮矿化。团聚体净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随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值出现在0.6 FCW和25℃。不同粒径团聚体的净氨化、净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整体在0.60FCW和15℃/25℃时对温度上升最敏感;通过建立二元二次方程,估算出净氨化最大速率出现在土壤水分和温度为0.70 FCW和23.0℃,净硝化和净氮矿化最大速率出现在土壤水分和温度为0.58 FCW~0.60 FCW和24.5~27.5℃。[结论 ]团聚体的物理结构保护了三峡库区人工林土壤有机氮免受微生物分解,而温度上升和降水增多促进了该地区马尾松-栓皮栎针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净氮转化,这将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氮供应能力。但长期来看,这种变化催生土壤有机质和氮的流失,增加磷限制的风险,必要时应开展长期监测和施用磷肥措施。
关键词:
团聚体 氮矿化 三峡库区 温度 水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艳春 王鹏程 肖文发 曾立雄 黄志霖 雷静品
以三峡库区2类典型的森林类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与不同季节酶活性,以揭示土壤酶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酶活性最低值均出现在冬季(1月),除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夏季(7月)外,其余4种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秋季(10月)。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一致,从夏季到冬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季节变化则呈现从春季到秋季持续升高再降低的动态规律。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4种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4种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桂英 李平 高立洪 马强 蒋滔 朱金山 张清平
本文以三峡库区重庆丰都县为例,从作物养分需求及土壤环境角度出发,利用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丰都县山区农用地土壤-作物系统的禽畜粪污消纳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丰都县69.83%农用地土壤-作物系统对畜禽粪便氮养分消纳能力处于一般水平以下,区域内的氮养分消纳能力表现为分布图块状混合分布,整体呈现为南部较强、北部较弱的趋势。其中,武平镇等位于平坝地区的土壤消纳能力较强,适宜于发展大规模禽畜养殖;南天湖镇等位于山区的土壤消纳能力较弱,不适宜于发展大规模禽畜养殖。因而,本研究为丰都县科学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关键词:
土壤-作物系统 畜禽粪便 负荷能力 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亮中 肖文发 唐万鹏 潘磊 史玉虎
Through comparing the concentration and inventor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the soil profiles under several reafforestation pattern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afforestation patterns on SOC in the 0~60 cm soil layer located in Lanlingxi drainage area of ...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退耕还林模式 三峡库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刘楠
以三峡工程库区典型植被类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灌木林、农地对照)为研究对象,从抗蚀性、抗冲性和抗剪性3个角度进行林地土壤抗侵蚀性能研究,并采用判断矩阵获得指标权重,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团聚度为三峡库区林地土壤最佳抗蚀指标;土壤团聚度平均值表现为灌木林(37.2%)和农地(42.4%)最优,楠竹林(10.6%)最差,针阔混交林(26.2%)优于常绿阔叶林(19.4%)。在最易被径流冲刷的土壤A层,抗冲刷系数为:常绿阔叶林(6.933L·min/g)>灌木林(4.205L·min/g)>针阔混交林(3.783L·min/g)>农地(3.046L·min/g)>楠竹林(...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林地土壤 抗侵蚀性 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刘泽彬 肖文发 王娜 王晓荣 沈雅飞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化学性质,为深入揭示消落带水土环境变化及为植被恢复与物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设置固定监测样地,通过2008年(未水淹)和2012年(经历4次水位涨落)的监测,研究库区典型消落带土壤化学元素的变化特征。【结果】相比2008年,2012年消落带各土层pH均显著增加(P<0.05),pH趋于中性;与2008年未水淹相比,2012年消落带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36.9%53.3%,12.0%23.5%,4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将 李勇 邓富银 雷家立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研究了三峡库区土壤中硒、碘、氟等生命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地貌、植被覆盖条件下对其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土壤的硒、碘含量较低,而氟含量较高,是低硒、低碘、高氟地区。地质背景是土壤硒、碘、氟的主要来源,灰岩分布区土壤中硒、碘、氟含量均高于其它类母岩分布区土壤,泥岩分布区硒、碘含量最低,砂岩分布区的氟含量最低。除受地质背景控制外,碘、氟还受土壤分布高程、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分布高程越低,地形坡度越小,土壤中碘、氟含量越低。针叶林覆盖对土壤碘、氟起富集作用。土壤硒含量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土壤碘、氟小。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元素 分布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芳 孙志伟 高红涛 郭劲松 李哲
应用C2H2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腹地忠县境内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N2O排放及反硝化速率的变化及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消落带土壤N2O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农耕区消落带土壤N2O排放速率均值为23.71±31.61g N/hm2·d,为人工植被恢复区土壤N2O排放速率均值的3.48倍,农耕区反硝化速率均值为105.51±126.60g N/hm2·d,为人工植被恢复区反硝化速率均值的5.39倍,二者反硝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但低高程消落带土壤反硝化作用相对较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睿 周李磊 彭瑶 嵇涛 李军 张虹 戴技才
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重要组成,在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径流泥沙与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研究得到了2000~2013年时间序列区域土壤保持服务"流量"结果,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重庆段多年平均土壤保持量为604.39 t/hm~2·a,沿长江干流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区域差异显著;(2)三峡库区的土壤保持服务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随着高程的增加,以300 m与900 m为节点,出现递减-递增-递减的分段规律,与人类活动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3)增加森林覆被面积是改善区域土壤保持、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友进 韩国辉 余端 李燕 廖敦秀 谢永红 魏朝富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r(81.45 mg·kg~(-1))>Zn(71.6 mg·kg~(-1))>Ni(31.54 mg·kg~(-1))>Pb(25.27 mg·kg~(-1))>Cu(23.53 mg·kg~(-1))>As(7.39 mg·kg~(-1))>Cd(0.21 mg·kg~(-1))>Hg(0.06 mg·kg~(-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和Cr含量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Ni、Zn和Cu含量则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Hg、Pb和As则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均表明大部分样品(>84.9%)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或轻度污染水平,只有少数样品(<15.1%)达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这些样品主要采集于巫山、涪陵、忠县境内。综合分析,认为忠县和涪陵境内土壤出现中度或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其工业生产的影响,巫山境内则主要受到其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劲松 肖敏 方芳 刘京 付川 凌宏
以三峡库区重庆忠县石宝镇新政村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不同土地种植模式下坡地土壤营养物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种植模式下,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林地和旱地土壤TN和有机质显著低于水稻田,TP显著高于水稻田;林地和旱地土壤营养物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2)在小流域从坡上经果林到坡下水稻田顺坡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壤TN的含量依次增加;土壤TP含量曲折降低,且变化幅度较小。(3)与其它地区小流域研究结果相比,新政村小流域土壤TN、TP水平与三峡库区其它小流域情况相当,低于太湖流域和滇池流域,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小流域 坡地 土壤营养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杉 吴胜军 周文佐 吕明权 张德微 黄平
受酸沉降和化肥施用等外源性酸输入的影响,三峡库区土壤面临着严重的酸化威胁。通过选取三峡库区两种典型土壤(紫色土和黄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酸碱滴定法对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 H范围内,紫色土(p H 6.5~2.5、6.2~11.5)和黄壤(p H 5.6~2.8、5.5~10.7)的p H变化与外源性酸、碱加入量均呈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分段拟合获取的缓冲容量结果显示,紫色土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为101.3、34.6 mmol/kg;而黄壤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为105.3、38.0 mmol/kg。黄壤和紫色土主要受碳酸钙与阳离子交换的缓冲作用;缓冲体系及初始p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