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6)
2023(9870)
2022(8388)
2021(7741)
2020(6299)
2019(14023)
2018(13603)
2017(25776)
2016(14321)
2015(15288)
2014(15096)
2013(14554)
2012(13738)
2011(12376)
2010(12523)
2009(11517)
2008(11530)
2007(10267)
2006(9270)
2005(8143)
作者
(43443)
(36264)
(36251)
(34206)
(23264)
(17402)
(16189)
(13970)
(13907)
(13032)
(12501)
(12058)
(11896)
(11536)
(11386)
(11125)
(11089)
(10845)
(10639)
(10533)
(9279)
(8856)
(8796)
(8377)
(8256)
(8112)
(8031)
(7987)
(7312)
(7243)
学科
(52677)
经济(52608)
管理(43901)
(40020)
(31726)
企业(31726)
方法(21736)
数学(19028)
数学方法(18737)
(17183)
(15384)
中国(14387)
环境(13721)
(13191)
(12644)
贸易(12640)
(12296)
业经(12182)
地方(11550)
农业(11326)
(10539)
(10333)
(9949)
(9127)
财务(9110)
财务管理(9089)
技术(8873)
(8816)
银行(8771)
企业财务(8642)
机构
学院(204061)
大学(203819)
(82657)
经济(80985)
管理(77719)
研究(72986)
理学(67463)
理学院(66691)
管理学(65438)
管理学院(65099)
中国(53876)
科学(47215)
(42553)
(42232)
(37989)
(37877)
研究所(34949)
业大(34678)
农业(33624)
中心(32653)
(31534)
财经(29953)
(27273)
(26688)
(26604)
师范(26212)
北京(26127)
经济学(24761)
(24539)
(23014)
基金
项目(141795)
科学(111219)
基金(103792)
研究(98006)
(93508)
国家(92729)
科学基金(78190)
社会(63010)
社会科(59776)
社会科学(59760)
(55410)
基金项目(54806)
自然(52733)
自然科(51502)
自然科学(51479)
自然科学基金(50573)
(47702)
教育(44516)
资助(41891)
编号(37788)
重点(32488)
(30952)
(30705)
成果(30030)
(29705)
创新(27844)
计划(27717)
科研(27595)
课题(26818)
国家社会(26290)
期刊
(91298)
经济(91298)
研究(56944)
学报(38228)
中国(38018)
(37571)
科学(34011)
大学(27951)
(27862)
管理(27406)
学学(26715)
农业(25331)
(19087)
金融(19087)
教育(19074)
业经(15316)
技术(15290)
经济研究(14905)
财经(14293)
(13403)
(12257)
问题(11726)
(11213)
业大(10366)
科技(10357)
(10293)
资源(10033)
国际(9919)
技术经济(9366)
商业(9210)
共检索到299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儒述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 ,举世瞩目 ,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 ,总库容 393亿m3 ,防洪库容2 2 1.5亿m3 ,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 ,削减中游地区洪峰流量 ,提高防洪能力 ,防止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 ,降低中下游平原地区 75 0 0万人口和 6 0 0万hm2 耕地及大中城镇的洪水淹没损失 ,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装机 2 6台 ,总装机容量 182 0万kW ,年发电量 847亿kW·h ,能参与西电东送 ,提供清洁能源。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将淹没耕地 2 ...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  金涛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包括11个县、市,总面积3332.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25.9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2.94%,总人口970.98万。1988年,该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达165.5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1.44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4.71%。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占全省23.92%、50.18%、21.06%。既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帅红  李辉艳  李赛  李荣荣  
通过实地调查与水样检测,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法以及Shannon-Weaver指数分别评价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典型年(1986、1991、1998、2004、2006和2010年)洞庭湖水环境质量、营养化水平和水生生物状况。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典型年洞庭湖水质总体变差,各断面水质超标率有明显上升,呈现以氮、磷污染为主并伴有有机污染的特征;营养化指数有上升趋势,东洞庭湖2008~2010年综合营养指数超过50,出现轻度富营养;隐藻门代替硅藻门成为洞庭湖浮游植物优势种,其生物多样性下降;东洞庭湖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梨形环棱螺,而苏氏尾鳃蚓成为西、南洞庭湖的优势种,其种类和密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影响洞庭湖水质的因素除了"三口"、"四水"污染物聚集和湖区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外,三峡水库运行后入湖水沙量大幅减少以及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也是其关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平  
长江干流的渔业捕捞量从1954年的43万t下降到2011年的8万t,降幅达81%,而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渔业捕捞量分别在2~4万t之间波动。三峡大坝对洞庭湖三口径流量的影响有限,但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天数和水量进一步降低。长江来水占洞庭湖径流量的30%,而在鄱阳湖中仅有0.1%,因此,对维持长江干流的渔业资源(特别是产漂流性卵鱼类)来说,洞庭湖的重要性远超鄱阳湖。干流渔业资源的衰退主要是江湖阻隔的结果,虽然过度捕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即使在干流休渔十年,也未必能使长江的渔业资源大幅回升。如果在两湖建闸,长江渔业资源的衰退将会进一步加剧,江豚的灭绝可能难以避免,因此,维持两湖与长江的生态联系,对长江干流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谭柏枝  
三峡工程物资供应综合平衡的难点与对策谭柏枝(葛洲坝集团公司物资公司工程物资供应的综合平衡一般指在讲究效益的前提下,物资资源与使用上的协调一致。显而易见的是,物资资源大于供应量,必然造成积压,会占用资金、占用仓库、占用人力;物资资源小于供应量,必然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谭传俊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即将上马。作为三峡库区的县级图书馆,如何为其服务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1.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意识,把工作重点转到为三峡建设服务上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江三峡建设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必将促进库区县的各行各业的建设。服务三峡,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作为库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工作,为造福子孙的三峡工程作出一番贡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琦  欧伏平  张雷  卢少勇  
以入湖水系、湖体、出湖口为研究区域,基于20多年的监测数据,运用水质单因子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评价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洞庭湖水文、水质、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环境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1)洞庭湖入湖水量及沙量均明显降低、水位变幅减小。(2)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浮游植物等指标的时空分异特征较为明显,4个指标年均值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SD、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及密度自三峡工程运行后变化尤为明显。西洞庭湖的SD高于南洞庭湖,东洞庭湖的SD最低。ρ(TP)在湖体最高,ρ(TN)则在湖体最低。(3)入湖水系水质最好,出湖口水质最差。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鲁西奇  李雨民  
三峡工程对峡区风光影响的典型分析鲁西奇,李雨民武汉大学三峡工程对峡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将带来重大的影响,这已成为众多的研究者所共识,但对其影响的具体程度、区域差异等问题却各有不同的说法。峡区号称巨幅画廊,景点沿江呈带状分布,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又集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儒述  
三峡水利枢纽是在长江上修建的世界第一大水电站,它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能有效地抗御洪水和提供巨量的清洁能源;不利影响主要是在库区,将形成库区淹没和大量移民。众所周知,任何大型水利工程都会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三峡工程也不例外。三峡工程建设要充分发挥其效益,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不利影响得到减免。三峡工程将对中国的能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对长江流域最大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炳方  袁超  朱亮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针对三峡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建立的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综合性和研究性的监测网络,自1996年建立以来,监测系统按照规定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操作规范,对三峡生态环境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取得了大量生态与环境数据及资料,为三峡生态与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大型江河湖泊的综合性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随着水库逐步转入正式运行期,三峡监测系统的监测重点也由为工程建设服务转向为工程运行服务阶段。通过对三峡工程监测系统发展至现阶段进行总结研究,梳理了三峡工程监测系统的特点、运行成效、示范意义等,最后指出了监测系统今后一个阶段内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光远  
三峡工程的功能究竟是发电还是防洪,对类似影响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需要许多人从多学科的观点,客观冷静地思考、讨论和研究。三峡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靠整个国家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得靠地方,尤其是重庆想方设法运用其经济实力去帮助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3年9月27日,成立了中国长江二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并作为三峡工程项目业主,全面负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负责建设资金(含移民工程所需资金)的筹措和偿还。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平  毕大川  李致杰  
一、历史背景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投资巨大、具有多方面综合效益的超大规模工程。早在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曾提出过"三峡修坝"的设想。1932年,国民党政府提出过一个三峡筑坝的粗略方案。1944年,美国垦务局长萨凡奇亲到三峡考察,提出了以南津关为坝址的修坝计划。但这一切,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是纸上谈兵,国民党政府没有可能真正开展如此规模的工程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庆国  胡志育  
自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中提出三峡建坝以来,已近70载了。勘察、研究、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国民经济承受力的问题(也即三峡工程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问题)是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论证中,许多专家、名流都对我国目前财力是否能够承担三峡工程的投资、三峡工程投资是否会影响本世纪末我国经济目标的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