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9)
2023(11695)
2022(9983)
2021(9072)
2020(7846)
2019(18022)
2018(17976)
2017(33849)
2016(18863)
2015(21367)
2014(21769)
2013(21483)
2012(20157)
2011(18431)
2010(18692)
2009(17673)
2008(17994)
2007(16792)
2006(14748)
2005(13287)
作者
(56620)
(47583)
(47554)
(45436)
(29987)
(22816)
(21712)
(18320)
(17885)
(17016)
(16142)
(15924)
(15261)
(15069)
(15023)
(14859)
(14456)
(13999)
(13853)
(13762)
(11998)
(11847)
(11464)
(10837)
(10785)
(10695)
(10687)
(10655)
(9649)
(9420)
学科
(76668)
经济(76573)
管理(59909)
(52492)
(42534)
企业(42534)
方法(32880)
数学(28346)
数学方法(28065)
(23651)
(22683)
中国(21330)
(18964)
环境(18415)
地方(17489)
业经(17442)
(17402)
农业(15534)
(13688)
贸易(13683)
(13616)
财务(13571)
财务管理(13528)
(13253)
(13248)
(13175)
(12808)
企业财务(12801)
银行(12772)
(12466)
机构
大学(275248)
学院(274786)
(111467)
经济(108849)
管理(102438)
研究(94993)
理学(86636)
理学院(85611)
管理学(84161)
管理学院(83646)
中国(72481)
(59190)
科学(58917)
(54446)
(48982)
(48963)
(44955)
中心(44349)
研究所(44096)
业大(41860)
财经(41828)
农业(38245)
(37611)
北京(37239)
(36265)
师范(35900)
(35008)
(34459)
经济学(34425)
(31308)
基金
项目(178899)
科学(139438)
研究(131243)
基金(127605)
(111637)
国家(110713)
科学基金(93702)
社会(82317)
社会科(77850)
社会科学(77823)
(71316)
基金项目(67966)
教育(60554)
自然(59844)
(59747)
自然科(58296)
自然科学(58275)
自然科学基金(57209)
编号(53512)
资助(51535)
成果(44369)
重点(41469)
(39715)
(38806)
课题(38150)
(37016)
(36602)
创新(34821)
科研(34400)
国家社会(33812)
期刊
(131415)
经济(131415)
研究(80431)
中国(60494)
(45141)
(44819)
学报(44323)
科学(39861)
管理(37290)
大学(33396)
教育(31240)
学学(31125)
农业(29633)
(25335)
金融(25335)
技术(25025)
财经(21280)
业经(20924)
经济研究(19024)
(18272)
问题(17362)
(16205)
图书(14318)
(14314)
资源(13790)
技术经济(13722)
(12906)
理论(12868)
科技(12613)
财会(12021)
共检索到423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炳方  陈永柏  臧小平  尹锴  刘远新  
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等综合效益巨大,国内外广泛关注。同时,三峡工程建设期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多样,准确找出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潜在原因及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水文水质监测、遥感监测等手段,归纳总结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力的主要类型,对比分析了蓄水前后主要驱动力因子的差异,结果发现以三峡工程建设、移民迁建、库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江上游社会经济发展、污染负荷等五大人为驱动力是导致库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从多角度全面剖析了三峡工程建设期库区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炳方  刘远新  臧小平  程温鸣  张静  周维  
针对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基于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17年工程建设过程中,库区及上游开展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力得当,移民及工矿搬迁环境压力降低,干流水质基本稳定,地质灾害防控得当,库区及上游生态恢复加速,库底清理清漂彻底,媒介生物密度下降,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好。鉴于库区"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滞后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特从管理、技术与经济三方面对三峡水库运行管理期内的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旨在为相关管理部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谭少军  邵景安  邓华  张仕超  
[目的]为更加科学地分析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机制、整体情况以及时空关系,支撑区域国土空间优化战略实施,文章立足于县域尺度,使用三峡库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相关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投影寻踪模型探寻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分异格局与驱动机制。[结果](1)土地利用驱动力呈现出空间地域的稳定性和时间序列的动态性,且驱动机制逐渐由"生计—经济"主导驱动型转变为"多元协同"驱动型;(2)库尾重庆主城区附近及库首宜昌市区周围土地利用驱动力较强,表现为城镇用地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炳方  袁超  朱亮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针对三峡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建立的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综合性和研究性的监测网络,自1996年建立以来,监测系统按照规定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操作规范,对三峡生态环境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取得了大量生态与环境数据及资料,为三峡生态与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大型江河湖泊的综合性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随着水库逐步转入正式运行期,三峡监测系统的监测重点也由为工程建设服务转向为工程运行服务阶段。通过对三峡工程监测系统发展至现阶段进行总结研究,梳理了三峡工程监测系统的特点、运行成效、示范意义等,最后指出了监测系统今后一个阶段内的发展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平  
长江干流的渔业捕捞量从1954年的43万t下降到2011年的8万t,降幅达81%,而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渔业捕捞量分别在2~4万t之间波动。三峡大坝对洞庭湖三口径流量的影响有限,但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天数和水量进一步降低。长江来水占洞庭湖径流量的30%,而在鄱阳湖中仅有0.1%,因此,对维持长江干流的渔业资源(特别是产漂流性卵鱼类)来说,洞庭湖的重要性远超鄱阳湖。干流渔业资源的衰退主要是江湖阻隔的结果,虽然过度捕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即使在干流休渔十年,也未必能使长江的渔业资源大幅回升。如果在两湖建闸,长江渔业资源的衰退将会进一步加剧,江豚的灭绝可能难以避免,因此,维持两湖与长江的生态联系,对长江干流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儒述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 ,举世瞩目 ,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 ,总库容 393亿m3 ,防洪库容2 2 1.5亿m3 ,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 ,削减中游地区洪峰流量 ,提高防洪能力 ,防止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 ,降低中下游平原地区 75 0 0万人口和 6 0 0万hm2 耕地及大中城镇的洪水淹没损失 ,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装机 2 6台 ,总装机容量 182 0万kW ,年发电量 847亿kW·h ,能参与西电东送 ,提供清洁能源。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将淹没耕地 2 ...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效坡  
三峡工程是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到的跨世纪特大工程。它不仅是特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跨世纪的大范围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特大工程,如果把工程建设同协调上游的人地矛盾、同浦东的开发开放衔接,制定同三峡工程接轨的区域社会经济规划,对我国经济发展将起事半功倍的作用。1 协调长江流域人地矛盾,加强上游地区软机制研究和论证长江水患是长江流域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千百年来,中上游地区单一的种植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如毁林开荒、顺坡打垅等)、无节制的人口增长和在自然灾害基础上继发的灾荒以及战乱等等,都是导致全流域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雅如  肖文发  
文章基于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1992~2012年间驱动三峡库区森林面积和森林平均斑块面积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对森林面积与平均斑块面积均有显著负相关,弹性系数为-0.357和-0.346;林业投资完成额对森林面积与格局均有显著正相关,弹性系数为2.269和0.158。一方面,城镇人口增长引起对住房、交通和公共设施的需求加大,导致森林资源受到城镇化建设用地的挤压;另一方面,受宏观林业政策影响,大量非林地转化为林地,森林面积明显增加,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减轻。因此,在"后三峡"时期,应注意城镇化发展的规范性、合理性、集约性,同时,更应注重库区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成果的巩固,有效实施森林资源管理与经营措施,提高森林蓄积量,优化森林景观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敏  肖建红  于庆东  刘娟  
运用直接市场法(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影子价格法、恢复费用法)和模拟市场法(条件价值评估法)等资源环境经济价值评价方法,构建了水库大坝建设的经济价值与经济损失评价模型和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并进行了三峡工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防洪、水力发电产品和水力发电环境效益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三者分别占总经济价值的23.64%、46.84%和25.31%;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是三峡工程的两个主要负面影响,两者分别占总经济损失的62.78%和13.17%。2三峡工程建设6项正面影响的总经济价值为452.00×108元/a,10项负面影响的总经济损失为87.62×108元/a...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谭传俊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即将上马。作为三峡库区的县级图书馆,如何为其服务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1.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意识,把工作重点转到为三峡建设服务上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江三峡建设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必将促进库区县的各行各业的建设。服务三峡,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作为库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工作,为造福子孙的三峡工程作出一番贡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磊  吴炳方  袁超  朱亮  王鹏  周月敏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分析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城镇发展类型、时空过程,揭示库区城镇变化的驱动力,探索了城镇扩展与人口城镇化关系,研究城镇环境变化特征。三峡库区城镇规模发展不均衡,库尾城市规模庞大,库中、东部区县级城市规模较小,而乡镇的比例占城镇面积24%;在过去15a中,建城区规模扩大172%,高于全国省会城市发展水平72%;三峡库区城镇规模扩大的同时,东西城镇规模差距逐步缩小,三峡工程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发展以侵占了优质耕地资源为代价,耕地占城镇变化83%;城镇用地变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城镇空间发展快于人口城镇化过程,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及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在2007年城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印士勇  娄保锋  刘辉  兰静  袁琳  张琦  臧小平  
分析了三峡库区蓄水前后(1998~2009年)干流水质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同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库区干流水质变好,库区干流断面月度达标率均值由蓄水前的62.3%变为蓄水后的78.3%,库区干流超标污染物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铅等。蓄水后水质时空分布出现新的特点,近坝水体悬浮物、浑样高锰酸盐指数、总磷、铅等可吸附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蓄水后年内悬浮物及浑样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铅浓度仍然是丰水期>平、枯水期,但近坝水体不同水期间浓度差别比蓄水前明显减小。蓄水后,库区干流浑样高锰酸盐指数、总磷、铅浓度整体上表现为从库尾至库首沿程下降,尤以丰水期沿程下降最为突出。浑样高锰酸盐指数、总磷、铅浓度以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晓成  
本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认为生态移民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扶贫效率的作用。但要提高生态移民的政策绩效,达到既“移得出”又“稳得住”,必须协调处理好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迁出地与迁入地农户意愿、最低生活安置与最低生产安置的关系,并应根据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推行不同的移民安置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琦  欧伏平  张雷  卢少勇  
以入湖水系、湖体、出湖口为研究区域,基于20多年的监测数据,运用水质单因子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评价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洞庭湖水文、水质、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环境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1)洞庭湖入湖水量及沙量均明显降低、水位变幅减小。(2)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浮游植物等指标的时空分异特征较为明显,4个指标年均值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SD、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及密度自三峡工程运行后变化尤为明显。西洞庭湖的SD高于南洞庭湖,东洞庭湖的SD最低。ρ(TP)在湖体最高,ρ(TN)则在湖体最低。(3)入湖水系水质最好,出湖口水质最差。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鲁西奇  李雨民  
三峡工程对峡区风光影响的典型分析鲁西奇,李雨民武汉大学三峡工程对峡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将带来重大的影响,这已成为众多的研究者所共识,但对其影响的具体程度、区域差异等问题却各有不同的说法。峡区号称巨幅画廊,景点沿江呈带状分布,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又集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