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3)
- 2023(7475)
- 2022(6266)
- 2021(5687)
- 2020(4663)
- 2019(10301)
- 2018(9947)
- 2017(17905)
- 2016(10122)
- 2015(10783)
- 2014(10441)
- 2013(10368)
- 2012(9670)
- 2011(8607)
- 2010(8522)
- 2009(7765)
- 2008(7675)
- 2007(6797)
- 2006(5982)
- 2005(5016)
- 学科
- 济(38862)
- 经济(38821)
- 管理(29642)
- 业(26266)
- 企(19883)
- 企业(19883)
- 方法(15872)
- 数学(14259)
- 数学方法(14133)
- 农(12265)
- 地方(11506)
- 中国(10330)
- 学(9248)
- 财(9077)
- 业经(8968)
- 农业(8737)
- 贸(8504)
- 贸易(8500)
- 易(8210)
- 环境(8179)
- 资源(7098)
- 制(6606)
- 技术(6324)
- 和(6230)
- 地方经济(5938)
- 划(5854)
- 发(5525)
- 人事(5471)
- 人事管理(5470)
- 产业(5411)
- 机构
- 大学(140717)
- 学院(140609)
- 济(55035)
- 管理(54656)
- 经济(53967)
- 研究(51437)
- 理学(47458)
- 理学院(46874)
- 管理学(46054)
- 管理学院(45819)
- 中国(37404)
- 科学(35654)
- 农(33613)
- 京(30581)
- 江(27713)
- 业大(27600)
- 所(27232)
- 农业(26964)
- 研究所(25465)
- 中心(23352)
- 财(22632)
- 省(19250)
- 院(19030)
- 财经(18344)
- 范(17959)
- 农业大学(17795)
- 师范(17597)
- 北京(17535)
- 州(17299)
- 经(16724)
- 基金
- 项目(105109)
- 科学(81555)
- 基金(76245)
- 家(70388)
- 国家(69811)
- 研究(69271)
- 科学基金(58464)
- 社会(44732)
- 省(42749)
- 社会科(42454)
- 社会科学(42438)
- 基金项目(41403)
- 自然(40623)
- 自然科(39503)
- 自然科学(39484)
- 自然科学基金(38807)
- 划(35776)
- 教育(30643)
- 资助(29880)
- 编号(26128)
- 重点(24438)
- 发(23073)
- 部(22412)
- 创(21968)
- 计划(21836)
- 科研(20688)
- 创新(20653)
- 科技(19665)
- 业(19268)
- 江(18969)
共检索到205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柯福思 危起伟 罗俊德 杨文华
三峡工程的兴建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旅游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然而,大坝建成后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也将对长江渔业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长江鱼类的生态学、生物学和繁殖生态学等方面出发,结合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了三峡工程对长江珍稀名贵鱼类、洄游性鱼类、半洄游性鱼类影响的程度,提出了保护与补救的对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柯福恩 危起伟 罗俊德 杨文华
三峡工程对长江渔业资源的影响与补救措施柯福恩,危起伟,罗俊德,杨文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接上期)(三)三峡工程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长江水系的泪游性鱼类除了珍稀水生动物外,还有鲥时、鳗鲡、东方、银鱼、凤尾鲚和长颌鲚6种,其中除了鳗鲡为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邱顺林 陈大庆 黄木桂 刘绍平
本文根据长江渔业资源监测数据,结合长江渔业统计和生物学资料,综合分析了长江截流前渔业资源状况。目前长江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长江渔业资源的保护。
关键词: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渔业资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3年9月27日,成立了中国长江二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并作为三峡工程项目业主,全面负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负责建设资金(含移民工程所需资金)的筹措和偿还。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木桂 邱顺林 陈大庆 刘绍平
长江三峡库区是我国传统养殖优良品种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天然产卵场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产卵规模占全江的24%。三峡库区又是多种珍稀鱼类的栖息场所。三峡水利枢纽的兴建将改变江河原有的生态条件,并产生一系列生态效应。从而,库区鱼类资源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贲克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立 吴门伍 张俊勇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下游来沙量大大减少,直接影响长江口的径流来沙量。依据实测资料,统计计算了宜昌、大通及中间水文站各粒径组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考虑到沿程冲淤变化及区间支流来沙,建立了上下游水文站各粒径组泥沙输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探讨了宜昌和大通两站不同粒径组泥沙输沙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一维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宜昌站各粒径组泥沙的来沙量的减少及大通站各粒径组泥沙输沙量相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输沙总量上,大通站输沙量中的70%来自宜昌上游河道,其余的则来自区间的补充;如果考虑不同粒径组,则细颗粒对上游来沙的依赖程度高于中等粒径泥沙,三峡建库后,在不考虑沿程冲刷恢复...
关键词:
三峡工程 输沙量 粒径组 长江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永柏
可持续发展观念应该正确理解,研究可持续发展不能脱离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在分析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频繁的洪水灾害、偏低的防洪能力、落后的社会经济水平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三峡工程效益发挥的可持续性方面,研究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论述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为三峡工程的建设符合我国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工程。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陆佑楣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多目标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经过长达七十余年的规划、设计、论证和决策,三峡工程于1993年进入实施阶段。十一年来的建设管理实践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大胆地运用先进的工程科学技术,既从实际出发,又努力开拓创新。2003年三峡工程已按原定计划实现了水库初期蓄水、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的阶段性目标。目前工程已实施三期导流阶段的施工,进入工程建设与运行经营并举阶段,整个工程将于2009年竣工。
关键词:
长江三峡工程 建设管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炳方 刘远新 臧小平 程温鸣 张静 周维
针对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基于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17年工程建设过程中,库区及上游开展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力得当,移民及工矿搬迁环境压力降低,干流水质基本稳定,地质灾害防控得当,库区及上游生态恢复加速,库底清理清漂彻底,媒介生物密度下降,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好。鉴于库区"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滞后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特从管理、技术与经济三方面对三峡水库运行管理期内的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旨在为相关管理部门...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燕然然 蔡晓斌 王学雷 朱龙腾
下荆江作为长江最不稳定的江段之一,三峡工程的运行必然会对该江段的水文过程产生深远影响。以监利水文站日均流量数据为基础,研究分析了1983~2012年近30a来下荆江年径流量、各月月均流量的变化趋势。结合三峡工程的阶段性蓄水,以蓄水前流量的自然波动幅度为基础,定量分析了三峡工程对下荆江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趋势性分析结果显示,近30a来下荆江年径流量呈波动性变化,无显著趋势。1~3月月均流量有极显著的增加趋势,10月份有极显著的下降趋势。从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各月份月均流量的绝对变化量来看,10、7和8月的变化量最大,但结合三峡工程蓄水前各月月均流量的自然波动幅度,相对变化率最大的月份为1、2和10月...
关键词:
三峡工程 下荆江 径流 月均流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惠君 栾震宇 许新发
三峡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三峡工程的运用不可避免地会对原有江河湖泊水文情势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建立长江中下游(宜昌~大通)水沙模拟模型,定量分析了三峡工程运用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期(9月中下旬~11月),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比水库运用前减少3 000~6 000m3/s,湖区各站水位最大降幅为0.7~1.9m,平均降幅0.4~0.9m。以此为基础,通过典型调查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对鄱阳湖区农田灌溉用水和城镇供水的影响,提出了消除或降低影响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鄱阳湖综合治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儒述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 ,举世瞩目 ,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 ,总库容 393亿m3 ,防洪库容2 2 1.5亿m3 ,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 ,削减中游地区洪峰流量 ,提高防洪能力 ,防止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 ,降低中下游平原地区 75 0 0万人口和 6 0 0万hm2 耕地及大中城镇的洪水淹没损失 ,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装机 2 6台 ,总装机容量 182 0万kW ,年发电量 847亿kW·h ,能参与西电东送 ,提供清洁能源。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将淹没耕地 2 ...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平
长江干流的渔业捕捞量从1954年的43万t下降到2011年的8万t,降幅达81%,而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渔业捕捞量分别在2~4万t之间波动。三峡大坝对洞庭湖三口径流量的影响有限,但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天数和水量进一步降低。长江来水占洞庭湖径流量的30%,而在鄱阳湖中仅有0.1%,因此,对维持长江干流的渔业资源(特别是产漂流性卵鱼类)来说,洞庭湖的重要性远超鄱阳湖。干流渔业资源的衰退主要是江湖阻隔的结果,虽然过度捕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即使在干流休渔十年,也未必能使长江的渔业资源大幅回升。如果在两湖建闸,长江渔业资源的衰退将会进一步加剧,江豚的灭绝可能难以避免,因此,维持两湖与长江的生态联系,对长江干流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