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8)
- 2023(8571)
- 2022(7207)
- 2021(6384)
- 2020(5016)
- 2019(11191)
- 2018(11092)
- 2017(20596)
- 2016(10911)
- 2015(12228)
- 2014(12459)
- 2013(12546)
- 2012(12412)
- 2011(11586)
- 2010(11949)
- 2009(11108)
- 2008(10800)
- 2007(9809)
- 2006(9334)
- 2005(8912)
- 学科
- 济(73509)
- 经济(73455)
- 管理(26294)
- 地方(25511)
- 业(24675)
- 中国(20580)
- 方法(17591)
- 企(17063)
- 企业(17063)
- 农(16668)
- 地方经济(15903)
- 数学(15131)
- 业经(15073)
- 数学方法(15024)
- 学(13109)
- 农业(11926)
- 发(11480)
- 融(10869)
- 金融(10869)
- 环境(10430)
- 银(10067)
- 银行(10054)
- 制(9932)
- 行(9931)
- 贸(9440)
- 贸易(9428)
- 财(8925)
- 易(8914)
- 产业(8274)
- 发展(8273)
- 机构
- 学院(166810)
- 大学(164383)
- 济(80320)
- 经济(78721)
- 研究(68862)
- 管理(57460)
- 中国(52921)
- 理学(46813)
- 理学院(46157)
- 管理学(45481)
- 管理学院(45165)
- 科学(39816)
- 京(36497)
- 所(35877)
- 财(34161)
- 研究所(32036)
- 中心(29610)
- 农(27790)
- 江(27677)
- 经济学(25662)
- 财经(25620)
- 院(24763)
- 北京(24111)
- 范(24011)
- 师范(23790)
- 经(23012)
- 经济学院(22554)
- 省(22253)
- 州(22002)
- 业大(21857)
- 基金
- 项目(100093)
- 科学(78054)
- 研究(75603)
- 基金(69817)
- 家(60372)
- 国家(59816)
- 科学基金(50203)
- 社会(49019)
- 社会科(46466)
- 社会科学(46454)
- 省(40913)
- 基金项目(36104)
- 教育(33127)
- 划(32870)
- 编号(29853)
- 发(29345)
- 自然(29200)
- 资助(28560)
- 自然科(28432)
- 自然科学(28425)
- 自然科学基金(27887)
- 成果(24750)
- 发展(24293)
- 展(23882)
- 重点(23401)
- 课题(22961)
- 部(21247)
- 创(20299)
- 国家社会(20262)
- 创新(19124)
共检索到288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严玲
分析了湖北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利因素,阐述了三峡工程所具有的防洪、发电、航运等主要功能的发挥以及工程建设的连带效应将带来的巨大效益对湖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影响。提出了选择长江沿江为重点开发轴线,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经济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国安 熊心康
三峡工程建设的巨额投资及由此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犹如核极的巨大能量,成圈层状由三峡地区扩展至宜昌、恩施等鄂西地区,辐射到武汉、荆州、荆门、襄樊、黄石、鄂州等鄂中、鄂北、鄂东地区,拉动了湖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湖北省内四大市场的发育和壮大,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2002年,包括秭归、兴山、巴东、夷陵四县区的湖北三峡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1992年增长7.36倍,年均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31亿元,增长10.42倍,年均增长26.4%;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7.41亿元,增长4.67倍,年均增长16...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湖北省 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江波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社会效益.除防洪、发电、航运以外.三峡工程对湖北宏观经济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主要方面:1、经济实力将迅速增强,产业结构重新组合三峡工程建设时期正是湖北经济积蓄力量助跑起飞之时,三峡工程为湖北经济的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根据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求,结合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湖北经济上台阶的需要,我们认为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国民收入年均增长7.5%.这是全国经济"千帆竞发"大势所趋,也是湖北经济缩小与先进省市差距的迫切需要,随着三峡工程在湖北兴建,到2004年和2013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将大幅度增加.其中三峡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纯志
三峡工程与沿江经济发展刘纯志专栏按语: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由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正式开工、这项工程的建设将对大半个中国特别是沿江带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为了跟踪这一跨世纪工程动语向,本刊特辟"三峡采风"专栏,将连续报道有关三峡工程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永柏
可持续发展观念应该正确理解,研究可持续发展不能脱离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在分析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频繁的洪水灾害、偏低的防洪能力、落后的社会经济水平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三峡工程效益发挥的可持续性方面,研究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论述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为三峡工程的建设符合我国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工程。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来娅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福庆 刘福松
在阐述三峡工程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有效途径:努力转变和创新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发展农村、城镇低碳经济,加大植树绿化力度、提高碳汇能力,有序实施生态移民,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碳交易机制;提出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建议: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推进法规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统筹规划、实施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强宣传教育、凝聚共识、共同参与和实施低碳经济。
关键词:
环境经济 三峡库区 低碳经济 探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儒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沈建英
研究开发性移民安置方式,探索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作——评《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沈建英宏伟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当代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这项跨世纪工程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库区百万移民能否得到合理的安置。三峡库区移民现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晓华
分析了湖北省电力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电力结构不合理 ;二是调峰容量严重不足 ;三是重开发轻节能 ;四是电价偏高 ,市场需求回落。三峡电站建成投产后 ,大大改善全省电网运行条件和电能质量 ,有利于全国联合大电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获得联网效益 ,但是将进一步加剧湖北电网季节性电能偏多的矛盾 ,而且三峡电站上网电价将直接影响全省电力价格。最后提出湖北省电力工业结构调整 4条对策 :1.优化电源结构 ;2 .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同步发展 ;3.搞好三峡电站调峰电源建设 ;4 .切实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能源方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阳 胡继亮
运用熵值法研究了宜昌市工业结构调整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宜昌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首位,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应大力推进其发展;食品产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较前,属于第二梯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应得到有效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大部分位列前10位,属于第三梯队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和工业中坚力量,在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应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发展;宜昌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纺织等轻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也比较靠前,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竞争能力;宜昌市化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靠后,对其应采用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手段;宜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信武 刘有权 曹光毅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一个几十年的梦想和几代人努力的三峡工作就要动工兴建,全国人民为之振奋,湖北人民为之欣慰,宜昌人民感到自豪。作为宜昌的林业工作者更是感到,服务三峡工程,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炯光 何凌云 崔广平 徐素环
论三峡工程对万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四川三峡学院李炯光何凌云崔广平徐素环万县市位于三峡水库的腹心地带,是整个三峡库区淹没损失最大、移民迁建任务最重的地区,可以说在全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没有一种外在的力量比三峡工程的带来的影响更巨大。本文将从三峡工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开工建设至今17年来,中央财政在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建设,以及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给予了长期不懈的巨大支持。2009年,三峡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全面竣工,开始转入"后三峡"时期,全面发挥出了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海山 汪阳
稳定的外部自然环境是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易洪涝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通过构建2000-2013年的地区平均夜间灯光亮度指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防洪功能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的发挥显著提高了易洪涝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土地开发强度的提升,以及随后产生的工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是促进易洪涝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三峡工程从整体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充分发挥了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还保障和助力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防洪功能 经济效益 长江经济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