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4)
- 2023(2292)
- 2022(2141)
- 2021(1962)
- 2020(1765)
- 2019(3863)
- 2018(3855)
- 2017(7220)
- 2016(4075)
- 2015(4671)
- 2014(4761)
- 2013(4820)
- 2012(4547)
- 2011(4210)
- 2010(4242)
- 2009(3982)
- 2008(3932)
- 2007(3526)
- 2006(3093)
- 2005(2777)
- 学科
- 济(19322)
- 经济(19300)
- 管理(10974)
- 业(10849)
- 企(9497)
- 企业(9497)
- 方法(8787)
- 数学(7455)
- 数学方法(7368)
- 学(5674)
- 地方(5366)
- 中国(4765)
- 农(4024)
- 贸(3931)
- 贸易(3928)
- 财(3870)
- 业经(3815)
- 易(3754)
- 制(3357)
- 地方经济(3273)
- 和(3048)
- 策(2928)
- 理论(2778)
- 融(2728)
- 金融(2728)
- 农业(2655)
- 银(2645)
- 银行(2622)
- 关系(2539)
- 行(2537)
- 机构
- 大学(60705)
- 学院(59841)
- 研究(26109)
- 济(23967)
- 经济(23462)
- 管理(21276)
- 中国(18861)
- 理学(18166)
- 理学院(17873)
- 科学(17506)
- 管理学(17453)
- 管理学院(17352)
- 所(14914)
- 京(14076)
- 研究所(13760)
- 农(12402)
- 业大(10792)
- 院(10618)
- 中心(10483)
- 财(10194)
- 江(9868)
- 农业(9492)
- 北京(9211)
- 省(8646)
- 研究院(8317)
- 范(8250)
- 师范(8150)
- 财经(7992)
- 州(7627)
- 科学院(7607)
- 基金
- 项目(41394)
- 科学(31641)
- 基金(29676)
- 家(27771)
- 国家(27580)
- 研究(26964)
- 科学基金(22316)
- 社会(16346)
- 省(15849)
- 自然(15838)
- 基金项目(15786)
- 自然科(15466)
- 自然科学(15460)
- 社会科(15394)
- 社会科学(15391)
- 自然科学基金(15216)
- 划(13809)
- 资助(12466)
- 教育(12246)
- 重点(10024)
- 编号(9635)
- 部(8811)
- 发(8784)
- 计划(8553)
- 创(8430)
- 科研(8224)
- 成果(8117)
- 科技(7999)
- 创新(7895)
- 课题(7649)
共检索到95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泉水 包奋强 王祥福 池秀莲 马超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组成大岗山三尖杉所属群落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通过计算重要值确定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在此基础上,研究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两树种间的联结性和种间协变。结果表明:三尖杉所属群落内的15个优势乔木树种总体间存在显著正关联;两树种间具有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是细枝柃-梾木、红楠-杉木,呈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是石栎-杉木;三尖杉与其他优势乔木树种的联结性均未达到显著程度,细枝柃-鹿角杜鹃、细枝柃-梾木、细枝柃-三尖杉、梾木-紫楠、红楠-杉木、红楠-拟赤杨等6个种对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变,鹿角杜鹃-柃木种对表现出明显的负协变;种对正协变的存在是由于这些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所致。
关键词:
三尖杉 种间联结 种间协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春玉 刘绍飞 喻理飞
采用2×2列联表、χ2检验、Ochiai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乔灌过渡阶段、乔林阶段和顶极阶段群落主林层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从乔灌过渡阶段、乔林阶段到顶极阶段,群落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无关联性→正关联性→显著正关联性,反映了树种间竞争分化的过程;树种种间联结性从负联结低关联度的种对为主,发展到以正联结高关联度种对为主的变化规律,反映了从乔灌过渡、乔林阶段和顶极阶段群落主林层树种间关系从相对独立、相互排斥的关系,经种间充分竞争,逐渐形成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过程。讨论了种间联结性形成原因,提出了高度异质、极端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群落种间联结性深入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宗慧 郎学东 李帅锋 苏建荣
通过对云南、贵州和江西3省天然分布的篦子三尖杉的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x2检验、联结系数和种间协变分析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是群落中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群。群落中重要值与Levins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重要值越大,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越大。Schoener指数表明,有92.63%的种对不存在生态位重叠或生态位重叠较弱,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x2-检验结果表明,中性联结的种对占64.74%,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的种间联结均为中性联结;群落所有优势种群之间正负联结系数种对的比率为0....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种间联结 种间协变 生态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晓娜 李湛东 马卓 李岩 李海涛 朱英超
为了对今后城区树种规划提供依据,调查了北京市城区37个公园的793个群落,统计出这些公园的数量优势树种75种,投影盖度优势树种78种,并对优势种进行重要值排序。结果表明:在793个群落中,优势种虽种类多达89种,但其中20种频次较高,反映出北京城区公园绿地规划中主要树种突出,群落结构变化大,植物景观丰富的特点。
关键词:
北京市 公园绿地 优势树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良辰 张健强 杨新兵 丁杰
为了给建立生态水源涵养林筛选抗旱节水的优势树种及植被营建合理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采用盆栽称重法对7种乔木树种蒸腾耗水规律及环境因子影响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油松、元宝枫T_r日变化为双峰曲线,侧柏、栓皮栎、槲树、刺槐、盐肤木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9:00—11:00或13:00—15:00;T_r日均值从大到小排序为:栓皮栎(4.40 mmol?m~(-2)s~(-1))>盐肤木(3.42 mmol?m~(-2)s~(-1))>槲树(3.13 mmol?m~(-2)s~(-1))>刺槐(1.95 mmol?m~(-2)s~(-1))>元宝枫(1.84 mmol?m~(-2)s~(-1))>油松(1.79 mmol?m~(-2)s~(-1))>侧柏(1.76 mmol?m~(-2)s~(-1)),阔叶乔木T_r日均值高于针叶乔木的。2)R_(WUE)主要表现为"V"型趋势,9:00—11:00出现最小值,油松、侧柏的抗旱性强于刺槐、元宝枫、栓皮栎、槲树、盐肤木。3)不同天气耗水量从大到小排序为:晴天>半晴天>阴天,7月、8月、9月的耗水量多于5月、6月、10月;不同树种耗水量ATWCA序为元宝枫(0.120 g·cm~(-2)d~(-1))>盐肤木(0.115 g·cm~(-2)d~(-1))>栓皮栎(0.098 g·cm~(-2)d~(-1))>槲树(0.090 g·cm~(-2)d~(-1))>油松(0.061 g·cm~(-2)d~(-1))>刺槐(0.053 g·cm~(-2)d~(-1))>侧柏(0.039 g·cm~(-2)d~(-1));表明阔叶乔木耗水量多于针叶乔木。4)影响树种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阻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晋仙 郭庆学 王玉平 何泽 张腾达 刘文丹 陶建平
研究凋落叶厚度、凋落叶类型和播种位置对4种冠层乔木香樟、栲树、喜树和罗浮柿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竹类凋落叶对森林更新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凋落叶上方和下方播种对4种乔木树种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幼苗发生率均产生显著影响,而凋落叶厚度和凋落叶类型对4个树种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不同。播种在凋落叶上方的种子萌发率都很低甚至萌发失败,而播种在凋落叶下方的种子萌发率较高。竹类凋落叶下方种子的萌发速率高于乔木凋落叶下方种子,但是竹类凋落叶下方的出苗速率和最终出苗率低于乔木凋落叶下方。研究表明:竹类凋落叶覆盖不利于乔木幼苗存活,且对落叶树种的影响更明显,从而会降低森林的物种多样性,进而影响森林的结构和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祥福 郭泉水 巴哈尔古丽 刘正宇 任明波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崖柏群落中15个优势乔木种群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崖柏种群的重要值和水平生态位宽度都显著高于其他种群,川陕鹅耳枥、高山栎和华千金榆等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虎皮楠、铁杉、中华槭和川鄂山茱萸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较小;各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与重要值呈显著正相关;崖柏种群对其他种群的水平生态位重叠值高于其他种群对崖柏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反映出崖柏种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崖柏群落优势乔木种群间水平生态位重叠值较小,说明现存崖柏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高山栎、乌岗栎和青榨槭的垂直生态位宽度值大于崖柏,原因在于崖柏结实母树少,林下更新幼苗、幼树少...
关键词:
崖柏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王瑞丽 刘泽彬 封晓辉 王晓荣 肖文发
对三峡库区栲属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重要值、方差比率、χ2统计量、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等种间联结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叶栲是三峡库区栲属群落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三峡库区栲属群落19个主要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反映了该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19个优势种群构成的171个种对中,12个种对具有显著正相关,7个种对具有显著负相关,而绝大多数种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
关键词:
栲属群落 种间联结 乔木种群 三峡库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微 陶建平 胡凯 李宗峰 宋利霞
在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中选取≤50m2、50~150m2和>150m2的林窗,每种类型内都包含3种华西箭竹盖度(≤20%、20%~50%和>50%),共调查林窗9个。通过野外群落学调查,研究林窗内岷江冷杉、糙皮桦和川滇长尾槭这3种主要乔木树种幼苗的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华西箭竹盖度大的林窗中,3个树种的各高度级幼苗都不多,林窗形成后,绝大多数林窗被华西箭竹植株定居,竹盖度对主要树种幼苗总密度以及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2)华西箭竹盖度对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最明显,主要是由于3个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存在差异,岷江冷杉在没有华西箭竹分布或箭竹盖度小的地方优先更新;3)3种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松发 郑德璋 廖宝文 李云 郑馨仁 王恭礼
采用种群保存及生长指标综合指数,以间伐灌木后引进的乔木种群作为对照标准,以直接引进的乔木种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不作间伐的灌木环境对于乔木种群的适宜度对比分析;再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和方法,以乔木种群优势和良好的林相、尽快发挥防风消浪效果、改造后所形成的半人工小群落合理的乔灌比例和最大的生产力、合理的乔木种群结构、群落的可持续性更新和长期发挥效益等方面进行多目标综合决策,从中选出了改造我国普遍存在的次生桐花树+角果木灌木群落的较好乔木树种和确定较佳的改造方式。结果表明:不作任何间伐的灌木环境对三个乔木种群的适宜度大小依次为:红海榄>木榄>海莲;相对于直接引进方式而言,块状间伐灌木后引进乔木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思祖 黄世国 洪伟
分析了杉阔混交林中杉木与 1 2个主要混交树种分别在不同资源空间 (土壤物理与化学营养 )中的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 :在同一资源空间中 ,杉木与混交树种的竞争结局依树种不同而异。杉木与同一混交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具有不同的竞争结局。建议在不同立地条件或采用不同混交树种时杉木与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应不同。
关键词:
杉阔混交林 杉木 混交树种 种间竞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霞 牛树奎 康东伟 康文 王晓丽
以北京地区的17种主要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树种抗火性的4项理化性质指标(绝对含水率、热值、灰分含量、抽提物含量)和9项生物学及生态学指标(物候期、树冠浓密度、叶子特征、树皮状况、萌芽力、幼年生长速度、自然整枝度、地被物结构和林分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各树种抗火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种乔木的抗火性能由强到弱依次是榆树、栾树、暴马丁香、柳树、核桃楸、刺槐、杨树、糠椴、黑桦、小叶朴、山杏、元宝枫、辽东栎、白梨、华山松、华北落叶松、油松。其中,榆树、栾树、暴马丁香、柳树和核桃楸的抗火性较强;油松、华北落叶松、华山松、白梨、辽东栎和元宝枫的抗火性较弱;而刺槐、杨树、糠...
关键词:
北京 乔木树种 抗火性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建虎 甄学渊 雷卫斌
【目的】调查研究陕南野生乔木树种资源,为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线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南乔木树种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区类型和观赏特点等进行研究。【结果】1)陕南地区乔木树种共计57科139属344种,其中槭树科、蔷薇科、壳斗科和桦木科为优势科,槭树属、李属、栎属和鹅耳枥属为优势属;常绿乔木83种,落叶乔木261种;单子叶植物7种,双子叶植物337种。2)该区乔木树种属于11个地理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类型居首位,占28.06%。3)该区乔木树种按观赏特点可分为5大类,以观叶类最多,占28.49%;其次为观花类和观冠类,分别占25.58%和21.51%;观...
关键词:
乔木树种 区系成分 观赏特点 陕南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惠妍 张志伟 李海奎
森林生物量是评估区域森林碳储量的重要参数,也是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标志,而生物量方程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主要途径。收集了自1996年至2012年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66篇文献中的乔木生物量方程,包括44个乔木树种、612个分量方程,涵盖了中国主要的乔木树种。通过对自变量的选择、方程的形式、样本数量的多少、决定系数的大小、样本采集地区等方面对收集到的生物量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物量方程多以胸径(D)、树高(H)或两者的组合作为自变量,方程决定系数(R~2)较高,方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2)树木生物量方程主要采用幂函数、对数函数、多项式函数以及指数方程的形式,其中以幂函数W=a(D2H)b形式的方程居多;3)建立方程的样木数量从3~399不等,样本数量在3~10株的方程数量最多;4)样本采集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森林植被丰富的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
关键词:
乔木树种 生物量 生物量方程 中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一波 詹潮安 杨海东 肖泽鑫 彭剑华
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是广东南澳岛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代表物种,其群落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保护和恢复其群落变得越来越紧迫。种间联结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群落结构和演替趋势,对植物群落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脆弱生境下南澳岛华润楠群落种间联结特性,在华润楠次生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数PC的计算及DCA排序,对华润楠群落乔木层中重要值较高的12个主要树种、66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生态种组的划分。结果表明:12个主要树种间总体关联性表现为不显著负联结,反映了该群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