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7)
- 2023(17345)
- 2022(14123)
- 2021(12701)
- 2020(10573)
- 2019(24103)
- 2018(23756)
- 2017(45546)
- 2016(24713)
- 2015(28065)
- 2014(28326)
- 2013(28078)
- 2012(26228)
- 2011(23659)
- 2010(24307)
- 2009(22505)
- 2008(22749)
- 2007(20769)
- 2006(18583)
- 2005(17414)
- 学科
- 济(116464)
- 经济(116330)
- 业(91939)
- 管理(81313)
- 企(80753)
- 企业(80753)
- 方法(44496)
- 农(35312)
- 业经(34596)
- 数学(34547)
- 数学方法(34265)
- 中国(33142)
- 财(32217)
- 地方(27933)
- 贸(27354)
- 贸易(27334)
- 易(26502)
- 农业(24479)
- 制(22426)
- 务(22161)
- 财务(22124)
- 财务管理(22079)
- 企业财务(20829)
- 技术(20806)
- 和(20623)
- 学(20301)
- 环境(19515)
- 理论(18927)
- 融(18740)
- 金融(18738)
- 机构
- 学院(365127)
- 大学(359971)
- 济(158386)
- 经济(155286)
- 管理(138853)
- 研究(127971)
- 理学(117166)
- 理学院(115879)
- 管理学(114231)
- 管理学院(113548)
- 中国(99647)
- 京(77443)
- 科学(75461)
- 财(73127)
- 所(65762)
- 农(64308)
- 研究所(59012)
- 江(58634)
- 中心(58010)
- 财经(56815)
- 业大(52117)
- 经(51338)
- 农业(50217)
- 北京(49372)
- 经济学(48060)
- 范(47046)
- 师范(46585)
- 州(46324)
- 院(45975)
- 经济学院(43466)
- 基金
- 项目(229744)
- 科学(180829)
- 研究(171505)
- 基金(164814)
- 家(143288)
- 国家(141755)
- 科学基金(120992)
- 社会(109359)
- 社会科(103709)
- 社会科学(103679)
- 省(91629)
- 基金项目(86706)
- 教育(77178)
- 划(75911)
- 自然(75497)
- 自然科(73690)
- 自然科学(73669)
- 自然科学基金(72389)
- 编号(70004)
- 资助(66451)
- 成果(56952)
- 发(55187)
- 重点(52257)
- 部(50440)
- 创(50163)
- 课题(48904)
- 业(46243)
- 创新(46234)
- 国家社会(45196)
- 发展(44830)
- 期刊
- 济(187221)
- 经济(187221)
- 研究(111383)
- 中国(77847)
- 农(60695)
- 财(59667)
- 管理(56023)
- 学报(53472)
- 科学(51024)
- 农业(41229)
- 大学(40803)
- 教育(38652)
- 学学(38407)
- 融(38242)
- 金融(38242)
- 技术(33914)
- 业经(32291)
- 经济研究(29116)
- 财经(28402)
- 问题(25690)
- 业(24887)
- 经(24660)
- 贸(24091)
- 国际(22486)
- 技术经济(20496)
- 世界(19859)
- 商业(18131)
- 现代(17622)
- 版(16878)
- 科技(16321)
共检索到575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琪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玉香 孟祥云
首先分析了低碳物流的相关研究成果、内涵及其主要功能环节,接着剖析了制约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物流服务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物流服务企业 低碳化 发展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向云 陈瑞照
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环境价值观与低碳物流显著相关,物流企业低碳投入环境行为受社会规范等情境因素影响最大,低碳投入主要是外部推进型行为,而低碳行为能力等企业个性因素是物流企业低碳化运营的驱动因素,低碳运营主要是内部驱动型行为。要加强环境宣传以确立企业环境价值取向,积极发挥政策法规在低碳物流中的作用,继续提高企业的低碳环境能力和意愿。
关键词:
低碳物流 低碳投入行为 低碳运营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向云 陈瑞照
探究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与管控要素的识别是探讨企业低碳化发展路径的关键。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和公众的外部压力等情境因素成为企业低碳投入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企业低碳投入主要是外推型行为;而低碳运营中低碳行为能力等企业个性因素影响最大,低碳运营主要是内拉型行为;环境价值观与两种低碳环境行为显著相关。因此,应加大企业环境宣传以构建自然和谐的环境价值观,加强企业环境能力的培养和增强环境行为意愿,积极发挥政策法规在企业低碳行为中的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华 陈晓雪 陆玉梅
本文在简单回顾江苏低碳经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工业低碳化发展的3个阶段;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方法,估算了1986~2009年江苏工业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江苏工业碳排放量呈指数形式增长,而碳排放强度呈对数形式下降;基于对各种可能的工业增长速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的设定,对江苏工业低碳化的情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江苏应当选择工业增长保持在12%左右,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保持在7%左右的工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为保证这一排放情景的实现,就必须推进能源效率提高、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和加强重点行业管理。
关键词:
工业 低碳 情景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旺 赵先超
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过程中的中国城市,向低碳化发展是其必由之路。基于DPSIR模型,从低碳化基础、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建筑低碳化、交通低碳化、环境低碳化、碳汇能力和社会低碳化8个方面构建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线性加权法对我国36个城市进行了测度。结果分析表明:城市总体低碳化发展水平不高,还没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将之划分为3个准低碳城市、22个中碳城市、11个高碳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到北逐渐减小的分异态势;低碳化发展指数与城市财富和城市规模都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低碳化发展在各个方面还不平衡,薄弱之处需要提高。该研究试图为各市统筹兼顾、因地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作聚
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际化进程步入更高阶段,为此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目标。物流业作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与层次直接影响着世界城市目标的实现。当前,北京市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法律法规、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以及国外世界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文章提出,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物流业发展,把北京建设成为物流服务水平一流,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和国际商务服务功能的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应成立专门的物流职能部门,制定并落实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构建无缝...
关键词: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物流业 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龙
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其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低碳经济 政策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永
低碳农业可以为碳交易定价市场提供自愿减排量,从而实现"三农"发展的低碳转型和碳交易定价市场的核证减排量抵消机制供给。因此,有必要根据低碳农业和碳交易顶层设计思路,探明碳交易抵销机制与低碳"三农"的关联。本文在借鉴国际碳交易市场经验的基础上,阐释了农业碳交易在中国的现状,并研究了国际碳市场与农业CER项目的关联、我国农业CER项目与国际碳市场供给侧的关联、国内碳市场与我国农业CCER项目的关联,进一步架构了碳交易市场抵消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之间的关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小彦
北京商务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北京已成为全国城市中最重要的消费市场和全国主要的商贸流通交易中心之一,商贸国际影响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北京商贸已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北京已经具备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诸多有利条件。为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提出了北京商务发展的11个目标,重点介绍了6个主要的发展战略,即加快消费市场转型升级,打造城市安全运行流通保障体系;扩展高端交易领域,提升国际话语权;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增强商贸影响力;加快特色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展商务发展新领域;全力举办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助推北京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北京商务 国际商贸中心 战略规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海
以广州市星级酒店、餐饮企业为例,站在企业战略高度,对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实施低碳化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指出了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旭东 王若男 郑风田
能人带动型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创新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三个能人带动型合作社的案例剖析表明,"能人"能够以出众的经营能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以突出的企业家才能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主导合作社发展。合作社作为农户联结主体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户生产经营创新、农产品提质增效以及产业区域性集聚,作为经营主体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从而在产业规模化经营与三产融合方面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持,政策环境则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便利。应进一步推动合作社发展壮大,强化其社会化服务供给,并以高质量农产品生产为契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也要警惕能人带动型合作社可能对小农户的利益侵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展眉
加入WTO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较快,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但是出口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有待提高。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碳关税、碳标签、低碳认证等低碳壁垒的影响下,我国出口贸易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加快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参与国际低碳"游戏规则"的制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毅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我国顺势推出了碳金融服务,这一举措盘活了碳排放资源,使得物流企业能够将剩余碳排放量用于交易,从而获得更多金融资金支持。因此,物流企业将通过多种措施达成节能减排目标,从而使其为获得更多金融资金而进行低碳化发展。然而目前,碳金融能否切实促进低碳化发展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碳中和目标下碳金融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以期为传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贷款融资率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中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贷款利率在滞后一期中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股票融资率在滞后四期中将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碳排放交易水平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碳排放交易水平显著正向作用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滞后一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显著负向作用于碳排放交易水平,滞后二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显著正向作用于碳排放交易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千里
面对当前国际商贸波诡云谲的博弈、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通过商贸、制造、物流等产业联动,从微观到宏观形成的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等由境内网链延伸到境外链网,构建起稳定的集成场系统结构及功能升级体系。按照国际市场供需渠道、产业逻辑和信息系统等再组织优化构成的同态网链系统,伴随着企业、产业、区域商贸物流发展进程,以集成场合成场元构成稳定的网链及网链升级系统,使得网链升级获得稳定性、抗干扰性等自组织特征,其集成体的集成力以及集聚与辐射能力的稳定性,通过国际海港与陆港间的产业联动网链布局同时影响着我国中西部产业布局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主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商贸源头、通道及物流服务的稳定性。中欧班列的网链集聚区,是国际物流链网选择的相对平衡领域,为识别陆上“一带一路”物流薄弱环节并进行优化、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国内大循环并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商贸物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