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6)
- 2023(16062)
- 2022(13544)
- 2021(12646)
- 2020(10836)
- 2019(24882)
- 2018(24473)
- 2017(46155)
- 2016(24677)
- 2015(28220)
- 2014(28148)
- 2013(27882)
- 2012(26123)
- 2011(23680)
- 2010(23442)
- 2009(22074)
- 2008(21521)
- 2007(18893)
- 2006(16493)
- 2005(15180)
- 学科
- 济(121311)
- 经济(121176)
- 管理(68680)
- 业(64251)
- 企(51107)
- 企业(51107)
- 方法(50507)
- 数学(45227)
- 数学方法(44697)
- 中国(31242)
- 农(29633)
- 财(27240)
- 地方(25515)
- 学(23162)
- 业经(23003)
- 贸(21859)
- 贸易(21847)
- 制(21450)
- 易(21231)
- 农业(19646)
- 融(17194)
- 金融(17191)
- 银(17117)
- 银行(17087)
- 环境(16449)
- 行(16390)
- 和(16227)
- 务(15990)
- 财务(15939)
- 财务管理(15894)
- 机构
- 大学(360480)
- 学院(358484)
- 济(161751)
- 经济(158735)
- 管理(135956)
- 研究(127382)
- 理学(116812)
- 理学院(115481)
- 管理学(113494)
- 管理学院(112798)
- 中国(98389)
- 京(75864)
- 科学(74605)
- 财(72464)
- 所(64040)
- 中心(58545)
- 研究所(58019)
- 农(57635)
- 财经(57629)
- 江(53060)
- 经(52385)
- 经济学(51501)
- 业大(50530)
- 北京(48221)
- 经济学院(46219)
- 范(46117)
- 院(45749)
- 师范(45692)
- 农业(44972)
- 财经大学(42651)
- 基金
- 项目(237178)
- 科学(187551)
- 基金(175004)
- 研究(172383)
- 家(152786)
- 国家(151603)
- 科学基金(129820)
- 社会(112484)
- 社会科(106694)
- 社会科学(106670)
- 基金项目(91522)
- 省(89662)
- 自然(82649)
- 自然科(80748)
- 自然科学(80720)
- 自然科学基金(79313)
- 教育(79173)
- 划(76445)
- 资助(72697)
- 编号(67870)
- 成果(55166)
- 重点(53996)
- 部(53961)
- 发(51690)
- 创(48463)
- 国家社会(47860)
- 课题(47163)
- 教育部(46602)
- 科研(45877)
- 创新(45526)
- 期刊
- 济(179636)
- 经济(179636)
- 研究(109088)
- 中国(69334)
- 财(56788)
- 学报(53946)
- 农(52005)
- 科学(51108)
- 管理(50382)
- 大学(41418)
- 学学(39140)
- 农业(35080)
- 融(34351)
- 金融(34351)
- 教育(32466)
- 技术(31768)
- 经济研究(30156)
- 财经(29320)
- 业经(26421)
- 经(25355)
- 问题(23705)
- 贸(20711)
- 统计(20149)
- 业(19333)
- 技术经济(19006)
- 世界(18856)
- 国际(18501)
- 策(17451)
- 版(16202)
- 理论(16105)
共检索到542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都 李钢
本次调查通过《中国经济学人》问卷系统,收集了全国各地各类机构共219名经济研究者对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学人经济景气指数在四连涨后微幅调整,外贸景气指数回调,物价指数保持平稳。表明经济学家们对三季度宏观经济和出口进一步增长的乐观态度减弱,判断社会物价可能保持平稳。经济学家们预判2017年全年GDP增速为6.7%。
关键词:
经济预测 物价指数 景气指数 GDP增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都 李钢
本次调查通过《中国经济学人》问卷系统,收集了全国各地各类机构共131名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判断。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学人经济景气指数连续四季度上涨,外贸景气指数涨幅扩大,物价指数有所回调。这表明,经济学家们对二季度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信心稳固,对进出口进一步增长态势更加乐观,判断社会物价可能在高位调整。经济学家们预判2017年全年GDP增速为6.6%。
关键词:
经济预测 物价指数 景气指数 GDP增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欧美 李钢 程都
通过《中国经济学人》调查系统,收集了全国各地各类机构,共130名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发现经济学家们对2017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回暖信心高涨,对进出口增长态势也呈乐观态度,判断社会物价将持续走高。中国经济学人经济景气指数、外贸景气指数和物价指数快速回升,走出"V"形反弹态势,反映出明显的经济扩张迹象。但对2017年全年经济增速的估计,经济学家们持谨慎态度,综合预判2017年GDP增速为6.5%。
关键词:
经济预测 物价指数 景气指数 GDP增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欧美 李钢 程都
通过《中国经济学人》调查系统,收集了全国各地各类机构,共130名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发现经济学家们对2017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回暖信心高涨,对进出口增长态势也呈乐观态度,判断社会物价将持续走高。中国经济学人经济景气指数、外贸景气指数和物价指数快速回升,走出"V"形反弹态势,反映出明显的经济扩张迹象。但对2017年全年经济增速的估计,经济学家们持谨慎态度,综合预判2017年GDP增速为6.5%。
关键词:
经济预测 物价指数 景气指数 GDP增速
[期刊] 预测
[作者]
1 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1 生产速度逐月加快国民经济继去年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之后,今年上半年又呈现超常规增长的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6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达1666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其中6月份增速超过30%。轻重工业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欧美 李钢
《China Economist》2017年第一季度针对"新经济"主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形态和颠覆性科技成果的产生是"新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标志性特点,创新驱动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新时期,产业发展要以制造业转型再升级为重点,就业环境的紧张局面要通过加深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的融合来缓解。在"新经济"的形成阶段,应重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注重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下一阶段服务创新竞争做好准备。经济学家建议,继续推行减免税收政策以鼓励全民参与"
关键词:
新经济 产业经济 颠覆性创新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欧美 李钢
《China Economist》2017年第一季度针对"新经济"主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形态和颠覆性科技成果的产生是"新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标志性特点,创新驱动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新时期,产业发展要以制造业转型再升级为重点,就业环境的紧张局面要通过加深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的融合来缓解。在"新经济"的形成阶段,应重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注重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下一阶段服务创新竞争做好准备。经济学家建议,继续推行减免税收政策以鼓励全民参与"新经济",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监管等机制,护航"新经济"发展。
关键词:
新经济 产业经济 颠覆性创新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都 李钢 李欧美
《China Economist》在2016年第四季度通过对经济学家群体的调查发现,经济学家对总体经济形势进一步保持乐观的态度,但对外贸增长信心不足并。对于社会物价走势,经济学家认为已经进入上升通道。预计在2017年,美国、印度和东盟将加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平稳,而韩国、日本和欧盟则可能陷入衰退。调查组建议,在2017年,应该继续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改革不动摇,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经济增长新动力;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进一步做强实体经济。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对外贸易 物价指数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都 李钢 李欧美
《China Economist》在2016年第四季度通过对经济学家群体的调查发现,经济学家对总体经济形势进一步保持乐观的态度,但对外贸增长信心不足并。对于社会物价走势,经济学家认为已经进入上升通道。预计在2017年,美国、印度和东盟将加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平稳,而韩国、日本和欧盟则可能陷入衰退。调查组建议,在2017年,应该继续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改革不动摇,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经济增长新动力;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进一步做强实体经济。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对外贸易 物价指数 供给侧改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根钱
2013年三季度,随着流动性紧张影响减弱和保下限政策效果显现,我国经济初步摆脱增速下滑走势,经济运行态势低位回稳,经济增长速度略有提高,工业购销价格降幅缩小。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在保下限政策和内需稳定等因素支撑下,将延续基本稳定的态势,向下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关键词:
2013年三季度 经济监测报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根钱
2011年三季度,在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走低的影响下,加之上年翘尾因素逐步减弱,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终于见顶回落,价格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但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也呈下行态势,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小幅回落。虽然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内需保持较快增长,汽车市场明显回暖,但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也有所增加,持续调控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有所显现,房地产市场走弱的风险增大,外部环境动荡不稳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将增大。四季度,通货膨胀水平将继续回落,2012年二、三季度将可降至适度水平;但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回落的风险不能排除。下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政策已没有进一步收缩的必要,但也不能马上放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景 李钢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效率比较历年来备受关注,但是仅以企业营业收入等效益指标来判断企业效率有失偏颇,忽略了企业为劳动者带来的非工资效用也是企业效益的一部分。由于劳动者获得的非工资效用难以量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中国经济学人》(China Economist)编辑部在2019年第四季度通过就业者择业参考标准、员工对企业所有制的偏好、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效率与能力、国有企业的工资溢价等视角研究分析了受访者对企业所有制的选择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福利与效率的判断,探究受访者对企业所有制的偏好原因,从而间接刻画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率问题。调查发现,福利、薪酬和社会评价是就业者选择就业单位的重要参考标准,国有企业更符合就业者的偏好。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工作能力与效率差距不大,其中国有企业略优;且若员工从国有企业更换至非国有企业存在工资溢价,国有企业为员工带来工资收入以外的效用也是企业效益的一部分,不能简单以经济绩效衡量企业效率。
关键词:
就业偏好 企业所有制 工作效用 工资溢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课题组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6.9%的良好成绩。一季度高投资的带动作用在二季度进一步减弱,终端需求的拉动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显现。三季度是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增长动力的转换造成一定的数据波动。总体看,经济平稳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短期制约消费较快增长的因素逐渐凸显,前期调控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可能会影响投资增速,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增强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制约出口的影响会逐渐凸显,工业持续回暖存在压力。建议一是深化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财政政策要积极有为,三是金融货币政策要注重防风险,四是通过完善体制机制环境促
关键词:
动力转换 平稳增长 稳中有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贾铁真 朱红艳 董积生 许秋起
一季度,全球经济继续复苏态势,国内经济平稳发展,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为抑制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特别是多数城市房价仍在上涨等突出问题,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货币信贷平稳回调。后三季度,在主权债危机、地域冲突、自然灾害等外部风险因素影响下,在我国政府已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政策作用下,经济增速将有所放慢,社会流动性增长趋缓,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增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房价和物价涨幅将逐步回落,货币政策将由趋紧转为适度。在调控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和市场平稳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拓展存款、理财、投资银行和金融市场业务,把握人民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宇 李钢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显著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贸易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然而,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平衡也在逐步显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中国经济学人》(《China Economist》)杂志在2017年12月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维度考察中国在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就业、消费、收入分配、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调查发现,中国已基本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进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攻坚阶段,但距离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还存在不小差距。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在教育、健康、收入、就业、生活环境、人口流动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但高房价、教育及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成为现阶段制约中国充分而平衡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民生 主要矛盾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