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9)
2023(12420)
2022(10346)
2021(9357)
2020(7474)
2019(17046)
2018(16482)
2017(31663)
2016(17154)
2015(19123)
2014(19055)
2013(18971)
2012(18417)
2011(16902)
2010(17525)
2009(16098)
2008(15696)
2007(14192)
2006(13140)
2005(12278)
作者
(51815)
(43215)
(42883)
(40797)
(27734)
(20647)
(19392)
(16621)
(16554)
(15802)
(14790)
(14412)
(14149)
(14043)
(14015)
(13474)
(12974)
(12637)
(12587)
(12522)
(10948)
(10811)
(10619)
(10048)
(9768)
(9745)
(9739)
(9686)
(8897)
(8702)
学科
(78880)
经济(78798)
管理(46509)
(45817)
(35371)
企业(35371)
中国(25459)
地方(24691)
方法(24487)
(23450)
数学(20508)
数学方法(20223)
业经(19359)
(17241)
(15857)
贸易(15841)
农业(15737)
(15476)
(15435)
金融(15435)
(15319)
(15271)
(14713)
银行(14671)
(14351)
环境(13953)
地方经济(13843)
(13223)
产业(12898)
(12774)
机构
学院(247372)
大学(244469)
(107897)
经济(105609)
研究(97231)
管理(89205)
中国(74822)
理学(74448)
理学院(73526)
管理学(72330)
管理学院(71875)
科学(57557)
(54137)
(50548)
(50343)
(45431)
研究所(45327)
中心(43411)
(41198)
财经(37505)
业大(35576)
(35546)
农业(35452)
北京(35235)
(34361)
师范(33969)
(33957)
经济学(32771)
(32582)
(30868)
基金
项目(156962)
科学(123344)
研究(116564)
基金(111352)
(97786)
国家(96947)
科学基金(81667)
社会(73736)
社会科(70089)
社会科学(70077)
(62779)
基金项目(56994)
(52969)
教育(52104)
自然(50930)
自然科(49683)
自然科学(49667)
自然科学基金(48785)
资助(46468)
编号(46272)
(41149)
成果(38971)
重点(36432)
课题(34847)
(34174)
发展(33421)
(33171)
(32859)
创新(31070)
国家社会(30352)
期刊
(132838)
经济(132838)
研究(82775)
中国(59141)
(43376)
学报(37937)
管理(36698)
(36444)
科学(35698)
(31671)
金融(31671)
教育(31086)
农业(29716)
大学(28833)
学学(27016)
业经(22513)
技术(21742)
经济研究(21465)
财经(18551)
问题(17324)
(16241)
(16211)
国际(15972)
(15826)
世界(13829)
技术经济(12177)
(11776)
论坛(11776)
科技(11765)
现代(11563)
共检索到409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木其坚  
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等三大绿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同时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稳定性和配套性不够、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强化政策法规倒逼的同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拓展第三方服务市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财税金融扶持力度,扶持绿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水峰  
本文分析国际绿色电力发展经验,包括相关政策与市场概况,加上国内现况评估,包括电业市场、相关法规等,探讨自愿型绿色电力制度若要引进国内,可能遇到的瓶颈以及应克服的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该制度推动的条件与配套措施,为国内发展自愿型绿色电力制度的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亚景  罗玉辉  
当前,"绿色金融"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重要子命题。在我国政府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可以实现以下目标: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金融机构自身安全发展及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等。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及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发展"绿色金融",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机构的数量少、种类少,"绿色金融"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性等。因此,本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实现"绿色金融"法规化、增强产业政策的配合度、加大产品服务创新性及树立行业发展新方向等方面作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詹小颖  
随着国际市场低碳意识与绿色投资理念的逐渐清晰,募集资金投向环境友好行业、带有政府"绿色信用"背书、符合低碳环保发展趋势的绿色债券自2013年来呈爆发式增长。在资源能源短缺、污染严重的背景下,我国应借鉴国际市场绿色债券发展经验,协调监管,统一绿色项目界定范畴,加快推进绿色认证与信息披露制度,出台激励政策,提升绿色债券吸引力,完善绿色金融制度,积极推进绿色债券发展以助推我国经济结构改革、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可持续低碳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雪亚  林梦  路红艳  
大力发展绿色基建国际合作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国际基建市场来看,基建领域面临绿色基建项目持续攀升、绿色低碳技术不断涌现、能源供给绿色化转型加速等发展前景。面对绿色基建发展的重大发展机遇期,我国应当在绿色电力、绿色交通等优势领域和生物能、氢能源等新兴领域共同发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在国际合作领域中的应用,推动绿色基建与“新基建”融合发展,创新与绿色基建相配套的金融产品,逐步提升我国绿色基建国际合作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剑辉  王一峰  张丽云  
一、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认知,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借助当下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指导,从战略高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加强战略认知和规划执行。同时,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广泛共识和良好氛围。二、强化产品创新,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剑辉  王一峰  张丽云  
一、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认知,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借助当下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指导,从战略高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加强战略认知和规划执行。同时,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广泛共识和良好氛围。二、强化产品创新,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  
"绿色经济"概念最早于1989年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兼顾。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大量污染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军燕  
绿色金融是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要素。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分析山西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山西特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背景,探索山西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连平  仇高擎  武雯  鄂永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国家战略,近期七部委已联合下发相关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指导意见,顶层设计已初具雏形。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更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未来一个时期绿色监管将趋严,创新交易市场逐步开启,商业银行有必要在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客观、深入分析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落实现有绿色信贷政策,抓住大机遇,加快适应服务绿色治理和绿色增长的需要,推动自身经营战略转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代冬芳  俞会新  
与传统物流相比,绿色物流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全球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仍然存在运输效率不高、污染严重,仓储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下,加工过程资源浪费严重、废弃物处理不当以及包装过度、包装材料不够环保等问题。从政府、企业和环境层面对影响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海  孟琦  
发展绿色金融是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之一,绿色金融债券则是一项主要的绿色金融工具。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制度建设始于2015年年末,并且在2016、2017年高速发展,成为全球绿色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绿色金融债券发展存在制度瓶颈,亟待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债券的相关制度,推进第三方认证的本土化、出台降低融资成本的激励政策,拓宽发行人范围,完善投资者队伍建设,以实现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茂林  
中国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将加剧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逐渐形成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不只是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更主要是出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长三角地区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进行经济转型上有独特的优势,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及结构转型的压力,绿色消费是转变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购买力与消费需求的增加,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将会是未来中国城市能源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界定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献萍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资源短缺等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献萍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资源短缺等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