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79)
- 2023(18073)
- 2022(15397)
- 2021(14135)
- 2020(11977)
- 2019(27552)
- 2018(27144)
- 2017(51678)
- 2016(27870)
- 2015(31603)
- 2014(31803)
- 2013(31522)
- 2012(29643)
- 2011(26984)
- 2010(27107)
- 2009(25289)
- 2008(24977)
- 2007(22426)
- 2006(19897)
- 2005(17919)
- 学科
- 济(133060)
- 经济(132851)
- 管理(76905)
- 业(73545)
- 企(59289)
- 企业(59289)
- 方法(53587)
- 数学(45706)
- 数学方法(45100)
- 中国(35191)
- 农(34983)
- 地方(32399)
- 财(29119)
- 业经(28683)
- 学(28124)
- 农业(23416)
- 制(21970)
- 贸(21700)
- 贸易(21683)
- 易(20897)
- 和(20144)
- 理论(19616)
- 环境(19138)
- 融(18857)
- 金融(18852)
- 银(18759)
- 银行(18708)
- 地方经济(18010)
- 行(17994)
- 务(17296)
- 机构
- 学院(408205)
- 大学(408123)
- 济(172078)
- 经济(168499)
- 管理(153179)
- 研究(145949)
- 理学(130898)
- 理学院(129328)
- 管理学(126886)
- 管理学院(126134)
- 中国(109676)
- 科学(90708)
- 京(87694)
- 财(77573)
- 所(75502)
- 农(72876)
- 研究所(68518)
- 中心(66336)
- 江(63332)
- 业大(61392)
- 财经(61120)
- 农业(56919)
- 范(55984)
- 师范(55413)
- 北京(55403)
- 经(55261)
- 经济学(52662)
- 院(52286)
- 州(49841)
- 经济学院(47096)
- 基金
- 项目(269229)
- 科学(211407)
- 研究(194550)
- 基金(194330)
- 家(170485)
- 国家(169046)
- 科学基金(143763)
- 社会(124530)
- 社会科(117236)
- 社会科学(117200)
- 省(105920)
- 基金项目(102544)
- 自然(92656)
- 自然科(90469)
- 自然科学(90441)
- 划(89526)
- 教育(89269)
- 自然科学基金(88795)
- 资助(79727)
- 编号(78433)
- 成果(64116)
- 发(61957)
- 重点(61619)
- 部(59404)
- 课题(55219)
- 创(55068)
- 科研(51875)
- 创新(51581)
- 国家社会(51235)
- 教育部(50437)
- 期刊
- 济(198449)
- 经济(198449)
- 研究(121712)
- 中国(84531)
- 农(66820)
- 学报(65695)
- 科学(61034)
- 财(60722)
- 管理(56708)
- 大学(49546)
- 学学(46731)
- 农业(45702)
- 教育(44000)
- 融(37597)
- 金融(37597)
- 技术(37029)
- 业经(31912)
- 经济研究(31569)
- 财经(30609)
- 经(26439)
- 问题(25998)
- 业(24775)
- 技术经济(21480)
- 统计(21146)
- 版(20076)
- 贸(19845)
- 资源(19453)
- 世界(19108)
- 策(18925)
- 图书(18895)
共检索到623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晶晶 赵凯 牛影影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和理念之一,其中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与平衡区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发展现状,从构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综合运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及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模型及其比较方法,并根据2004-2013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且主销区最高,主产区次之,平衡区最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内发展不平衡。因此,今后应建立粮食主产区商品粮调销补偿基金,完善其运行模式,激励耕地使用者不断提升土壤肥力,调整作物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晶晶 赵凯 牛影影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和理念之一,其中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与平衡区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发展现状,从构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综合运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及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模型及其比较方法,并根据2004-2013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且主销区最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沈琼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为研究对象,对利益补偿的原因、补偿和耕地用途管制导致了粮食主产区粮农和地方政府的福利损失,提出了粮原理比较单位面积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和园艺作物的净利润差主产区政府利益补偿标准;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的目标、对象和模标准和补偿方式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得出,国家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对象为粮农和主产区政府;依据平均利润率和机会成本距,以及土地转让收入和单位非农用地税收收入等,提出粮食主产区粮农和式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安全 利益补偿 成本收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明星
效应评价是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运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本文根据利益补偿行为或政策涉及区域、产业、主体、方式等多层面内容的特征,主要探讨如何科学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以综合衡量利益补偿的区域福利效应,系统评价利益补偿程度,合理划分利益补偿阶段,动态调控利益补偿行为,实现补偿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利益补偿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 效应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越 孔令宇 高丹桂 董生忠
为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收益,亟须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例,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确定粮食省际流通格局,基于生产要素视角核算粮食生产要素消耗量,通过改进功能价值法测算生产要素的利益补偿额度,以明确利益补偿标准,进而多维度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广东、浙江、山东、北京、上海、贵州、天津、江苏、海南、福建和广西是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受益省份,需要向东北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第二,2000-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生产要素消耗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资源消耗量和水资源消耗量增长近1倍,农业碳收支量和粮食运输损耗量均增长了近2倍。第三,仅从生产要素消耗角度考虑,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利益补偿标准为580.37亿元。因此,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隐含着巨大的生产要素消耗,有必要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消耗等投入成本纳入主产区利益补偿范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明星
本文基于农户视角,采取问卷调研方式分析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影响因素,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提供决策基础。结果显示,农民年龄、受教育年限、政治面貌、就业状况、家庭规模、地形、承包土地面积、粮食耕种面积、亩均补贴总额和亩均净收益等因素对利益补偿效应有积极影响,且利益补偿也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非农收入较低的纯农户尤其是偏远地区、条件较差的主产区农户,对利益补偿效应的感受更明显。因而,要从培育新型农民、加强主产区农村基础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着力增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 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珍彩
粮食主产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域,是国家战略功能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粮食主产区面临许多困难,已经成为我国关键的问题区域。而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具有普惠型,且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标准过低,支持已难以激发农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而针对粮食主产区的其他产业政策缺失,粮食主产区缺乏发展的动力,急需建立一套高效、可持续、动态的粮食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企业、粮农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把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国家粮食安全三方利益协调一致。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 区域协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彪 陈璐
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还是我国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二者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本文作者通过"积差相关系数"这一数理指标验证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与人均GDP差异、人均财政收入差异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异的负相关关系,并从粮食主产区耕地机会成本损失视角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反差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以期为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扬
粮食主产区是粮食的主要生产区和粮食提供的源泉地,但农业弱质性和比较收益低等原因造成主产区粮农收入低,影响到农民种粮积极性,政府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是政策的必然选择。确保理性粮农的收入不低于非农产业的收益是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的政策目的。但目前,国家颁布实施的各项反哺性补偿政策存在着补偿效率低等问题,从长远看,必须建立粮食主产区内生性补偿机制,做到"硬投入"与"软投入"补偿并重,政策公平与效率并举,体制机制与市场机制补偿相结合。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补偿机制 内生性补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洁蓉 何蒲明
本文从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及地位出发,阐述了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假设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是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再用实证对理论分析和模型假设进行验证,并提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相关对策建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洁蓉 何蒲明
本文从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及地位出发,阐述了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假设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是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再用实证对理论分析和模型假设进行验证,并提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相关对策建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波
中国粮食主产区建设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效应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是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全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导向意义,运用对比分析法对粮食主产区的现状做了剖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各种矛盾约束加剧,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如: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粮食生产能力差异明显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包袱沉重等。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要突破困境,必须在借鉴经济外部性理论,特别是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的公共政策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与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其中,包括健全与完善国家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守祯
我国粮食主产区包括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13个省区。近二十年来,这些省区以40%的国土面积和64.1%的耕地面积,提供了全国75.5%的粮食、80.7%的油料和80%以上的商品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粮食为弱势产业,粮食主产区为此也做出了许多牺牲。粮食主产区将大量耕地用于粮食生产,实际上对二三产业用地产生了挤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济益 王晓静
基于代际差异视角,结合安徽省11个粮食主产区(县) 283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Ologit模型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展开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外部因素对利益补偿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代际差异。其中,个体特征中的职业和粮食种植时间;家庭特征中的务农和务工收入;外部因素中的生态环境等因素对两代农户利益补偿满意度的差异性最明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建利 靳文学
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粮食生产的低效益及粮食调出的价值外溢,粮食主产区政府财政、种粮农民、农业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损失。同时,粮食主产区也面临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偏低、与主销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粮食补贴政策亟须改革与完善、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要建立现金补偿、实物补偿、服务补偿、干部利益补偿等综合补偿体系,并对粮食主产区、粮农补偿进行累进补偿方法,以期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抓粮、粮农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 主产区 利益 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