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2)
- 2023(7886)
- 2022(6576)
- 2021(6062)
- 2020(4944)
- 2019(11014)
- 2018(10887)
- 2017(19068)
- 2016(9943)
- 2015(10802)
- 2014(10942)
- 2013(10185)
- 2012(9392)
- 2011(8477)
- 2010(8612)
- 2009(7885)
- 2008(7496)
- 2007(6975)
- 2006(6057)
- 2005(5471)
- 学科
- 业(34857)
- 济(33964)
- 经济(33905)
- 管理(33873)
- 企(30199)
- 企业(30199)
- 技术(17084)
- 中国(13081)
- 技术管理(12239)
- 农(11071)
- 方法(10406)
- 业经(9443)
- 制(9380)
- 财(9189)
- 地方(8809)
- 学(8259)
- 数学(8060)
- 数学方法(7941)
- 银(7935)
- 银行(7909)
- 融(7825)
- 金融(7818)
- 行(7687)
- 体(7656)
- 理论(7549)
- 农业(7447)
- 策(6260)
- 教育(6221)
- 划(6156)
- 和(5828)
- 机构
- 学院(135767)
- 大学(135045)
- 管理(53045)
- 济(52971)
- 经济(51752)
- 研究(49167)
- 理学(45044)
- 理学院(44493)
- 管理学(43805)
- 管理学院(43513)
- 中国(36532)
- 科学(30110)
- 京(29188)
- 财(24854)
- 所(24262)
- 农(22925)
- 江(22562)
- 中心(22552)
- 研究所(22066)
- 业大(19655)
- 财经(18807)
- 范(18593)
- 院(18405)
- 师范(18348)
- 北京(18245)
- 农业(17684)
- 技术(17597)
- 州(17520)
- 经(17045)
- 省(15332)
- 基金
- 项目(93661)
- 科学(74853)
- 研究(71435)
- 基金(65979)
- 家(58950)
- 国家(57975)
- 科学基金(49438)
- 社会(44952)
- 社会科(42486)
- 社会科学(42476)
- 省(39092)
- 基金项目(34800)
- 划(32524)
- 教育(32407)
- 自然(30548)
- 自然科(29908)
- 自然科学(29896)
- 自然科学基金(29395)
- 编号(28335)
- 创(26482)
- 资助(24560)
- 成果(23670)
- 创新(23649)
- 重点(21221)
- 课题(21136)
- 发(20909)
- 部(19687)
- 业(18787)
- 国家社会(18627)
- 制(18311)
共检索到218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道林
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是国家科技活动和科技创新的三大主体,由于功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它们在专利产出上也呈现不同的特点。文章通过比较我国三大科技主体的专利产出及其应用情况,一方面探讨它们科技活动的各自特点;另一方面寻找它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异及其原因之所在,提出提高与改进之对策。
关键词:
高校 科研机构 企业 发明专利 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查道林
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三大主体力量,它们目前与已达到创新性国家水平的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何差距、多大差距?本文将主要从投入和功能活动两个方面,通过"十五"期间的大量数据展开比较研究,客观反映国内外的差距和主体功能的差异,提出挖掘创新潜能和增强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研机构 高等学校 企业 R&D 比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冀新
高新区创新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及中介机构。创新的内容(功能要素)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在创新主体与创新内容之间进行转化,由此构成"双四"网络结构模型。依托主体的市场导向与竞争效应、创新联结与技术倾向、价值网络与协调效应的运行机理,建立主体间产学研合作的点对点、点对链和网络创新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付立宏 李平辉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医学图书馆和国家农业图书馆网站的隐私政策涉及用户信息收集的内容与目的、收集方法、个人信息的共享性、用户的选择与拒绝权、儿童隐私、网站链接以及网络交通安全,具有许多可取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仍对我国图书馆界保护用户隐私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国家图书馆 网站 隐私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新男
本文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以及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性,指出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直接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文章最后提出了强化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建设创新型国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邹炀 薛蕾 申云
城市群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城市创新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2004—2020年中国十大国家级城市群样本数据,结合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编制的创新创业指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探究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多中心城市群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群分工协作和城市经济集聚是城市群空间结构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关键机制。多中心城市群空间结构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其中,对中小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比大城市更显著。此外,同侪政府竞争在城市群多中心结构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表现出负向调节效应。因此,需不断优化多中心城市群空间结构,着力促进区域分工协作和经济集聚,助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汉平 白永秀
制度创新主体可以分为三种,即宏观主体、中观主体以及微观主体。通过对不同制度创新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各种制度创新主体在制度创新时各有利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应有所不同。在西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及不同资源配置方式下,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启动期,宏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开发期,中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发展期,微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现阶段,西部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最具有比较优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亮 王再进 郭明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十六条“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民营科技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钢 徐玖平 李颖
本文探讨了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管理理论。在阐释科技价值链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从科技创新源到成果产业化全过程中科技价值链的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科技价值链七类组织节点及其链接模式,指出六种基本链接单元是构建科技价值链复杂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研究了三种关键创新环及其与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的关系,对企业科技价值链与多元化创新主体及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多种链接方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科技价值链 系统创新 组织节点 链接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勇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作用。企业的自主创新包括管理制度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和技术、产品研发创新,技术、产品研发创新是基础,运营模式创新是工具,管理制度创新是动力。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成长的决定性因素。现代企业运营模式创新就是要通过调整优化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配置结构,开展资产重置与重组,按照新的组织结构和比例关系,形成新的运营模式,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技术、产品研发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是指一项新工艺、新产品从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清泉 卢珊珊 李懿东
本文以国家创新系统为背景,研究了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与政府R&D补贴的角色定位。结论是:为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间接补贴是更有效的方法;对竞争性行业,应采用间接补贴,对公共品性质的行业,应采用直接补贴;在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政府对企业有创新补贴,就对企业创新活动和创新项目的规模、市场定位和实施方式等进行直接的干预,而应通过企业按照市场机制去选择符合企业经营模式和经营战略的创新项目,这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中应保持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创新补贴 角色定位 补贴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目前有关环北部湾经济圈的论述几乎都是针对广西或某些地区的发展战略展开的,这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应当站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将它纳入到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去。换言之,要把环北部湾经济圈开发与中国国家大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第一,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结合起来。第二,与中国的能源战略结合起来。第三,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结合起来。第四,与中国加强周边国家次区域合作开发的战略结合起来。第五,与中国开放战略结合起来。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开发不仅是相关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的重点,而且是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最高决策层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
环北部湾 经济圈 开发 国家战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晓博
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在这份文件里,首次全面提及了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6个"重大国家战略","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被正式纳入!"意见"的第17条说:"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已经跟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一起,列入了"重大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本文按照生命周期阶段对国家高新区创新主体间功能转换进行纵向分析,探讨不同阶段高新区的功能定位。运用PAEI模型和隶属度函数分析表明,在初创阶段政府的功能相对较强,在成长期企业的功能较强,在成熟期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需共同发挥功能,在衰退期,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功能更需加强。最后提出主体功能转换的路径对策,即从资源型优势向功能型优势转变,从空间聚集向交互型集聚转变,从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曦
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契合我国当前科技发展阶段实际。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巩固,体制机制保障不断增强。同时应看到,企业创新能力仍相对较弱、引领型创新主体不足、相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建议围绕优化主体结构、突出主体地位、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的思路,进一步壮大更具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队伍,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主体地位,不断改善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持续完善围绕企业配置创新资源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主体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