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87)
- 2023(21024)
- 2022(17995)
- 2021(16619)
- 2020(14161)
- 2019(31884)
- 2018(31347)
- 2017(59832)
- 2016(32844)
- 2015(36556)
- 2014(35757)
- 2013(34905)
- 2012(31782)
- 2011(28531)
- 2010(28540)
- 2009(25960)
- 2008(25203)
- 2007(22111)
- 2006(19232)
- 2005(16473)
- 学科
- 济(128978)
- 经济(128844)
- 管理(94634)
- 业(90767)
- 企(76051)
- 企业(76051)
- 方法(62409)
- 数学(54680)
- 数学方法(53827)
- 农(33731)
- 中国(33617)
- 财(32542)
- 业经(29071)
- 学(28450)
- 地方(27271)
- 技术(25207)
- 农业(23164)
- 贸(23050)
- 贸易(23037)
- 理论(22475)
- 易(22328)
- 制(21846)
- 务(20897)
- 财务(20808)
- 财务管理(20763)
- 企业财务(19674)
- 环境(19513)
- 和(19409)
- 银(18793)
- 银行(18708)
- 机构
- 大学(454926)
- 学院(454534)
- 管理(177821)
- 济(176475)
- 经济(172752)
- 理学(155451)
- 理学院(153657)
- 研究(150957)
- 管理学(150396)
- 管理学院(149582)
- 中国(110598)
- 科学(98115)
- 京(96376)
- 农(80192)
- 财(78773)
- 所(75941)
- 业大(73558)
- 研究所(69934)
- 中心(69214)
- 江(66380)
- 财经(64049)
- 农业(63307)
- 北京(59927)
- 范(59431)
- 师范(58694)
- 经(58534)
- 院(55409)
- 州(53496)
- 经济学(53495)
- 技术(51512)
- 基金
- 项目(321925)
- 科学(252669)
- 基金(233027)
- 研究(227628)
- 家(206776)
- 国家(205110)
- 科学基金(175574)
- 社会(142947)
- 社会科(135602)
- 社会科学(135565)
- 省(127321)
- 基金项目(122852)
- 自然(117405)
- 自然科(114808)
- 自然科学(114777)
- 自然科学基金(112715)
- 划(107733)
- 教育(106462)
- 资助(96735)
- 编号(91422)
- 重点(73004)
- 成果(72253)
- 部(69551)
- 创(69075)
- 发(68196)
- 创新(64183)
- 课题(63625)
- 科研(62344)
- 计划(60363)
- 大学(59455)
- 期刊
- 济(182098)
- 经济(182098)
- 研究(124246)
- 中国(86872)
- 学报(80236)
- 科学(70790)
- 农(70783)
- 管理(65288)
- 大学(60116)
- 财(59721)
- 学学(56793)
- 教育(53029)
- 农业(48935)
- 技术(42521)
- 融(35459)
- 金融(35459)
- 业经(30518)
- 财经(30432)
- 经济研究(30345)
- 业(26948)
- 经(26119)
- 科技(24149)
- 问题(23401)
- 图书(23287)
- 统计(22875)
- 技术经济(22770)
- 版(22714)
- 策(21575)
- 业大(21379)
- 商业(20019)
共检索到648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吉 党兴华
作者采用随机边界模型方法,分析比较了2001~2010年我国三大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要素状况、需求状况、对外开放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存在统计上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金融支持、地方工业环境和地方政府行为却限制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我国技术创新效率整体上保持持续增长,但在区域层面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却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
关键词:
技术创新效率 随机边界分析 区域差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张泽君 胡婧
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区域层面对公司治理水平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地区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外向性、外商投资、信贷规模以及技术产出效率的差异之后,省级股东治理指数与省级R&D资本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省级经理层治理指数与省级R&D技术创新资本积累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随着地区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总值的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地区经理层治理的影响不断增强,技术创新促进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鹏 李鑫 张剑 薛雅伟
在传统经济学下,环境规制往往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降低企业利润。然而,波特则提出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可能会推动技术创新。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引入技术密集度的门槛效应对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技术创新水平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2)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中西部地区则不明显;(3)存在技术密集度门槛,当某地区(省份)的技术密集程度达到一定门槛值以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波特假说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技术密集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孟霏 鲁志国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内部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为促进城市间协同融合发展,采用极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ESDA等方法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模式,并通过SPDM模型剖析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结合门限面板模型进一步探讨在经济发展水平门限效应下,核心创新要素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后增速加快,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均衡发展;②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中心—外围”特征明显,“中心”城市位于区域东南部沿珠江口东岸地带,空间关联模式主要表现为H-H型和L-L型;③人力资本、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研发经费投入的负向溢出效应不明显;④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单一门限效应下,人力资本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先升后降,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而不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湘云 周铚翔
利用SFA随机前沿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6—2017年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技术创新效率的波动原因,进而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如产业结构、金融规模和政府规模等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湾区总体上技术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广州、东莞地区最接近生产前沿面,深圳地区增速最快,珠海、澳门地区显著低于湾区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会降低湾区技术创新效率;金融规模对湾区技术创新效率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对湾区技术创新效率贡献度不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宗和 彭昌奇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理论界尚未系统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技术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过改进的格瑞里茨和杰菲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2005—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三大技术创新主体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把市场化因素首次设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考察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二次产出存在多样化差异,R&D在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和内部的配置,以及创新主体内外制度性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优化R&D配置和进行技术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和 周可
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是衡量军民融合创新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军转民数据不可得,所以本文从民参军角度,以2010-2017年中国27个省国防专利申请数量以及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各省军民融合研发创新效率,并分析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研发直接主体,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研发间接主体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军民融合创新效率偏低,仍有很大进步空间。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影响,而金融机构对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宇 沈坤荣
采用中国省级层面2002-2006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信任对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两项技术创新投入指标都具有正面影响;信任对两个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影响不同,信任对专利申请数没有影响,但对技术市场成交额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是不同的,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人员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表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技术市场成交额表现出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宁 丛雅静 李卓
本文以非径向、非导向基于松弛变量的SBM-DDF模型构建工业节能减排指数评估2005—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的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并重点分析了内生创新努力、本土创新溢出、国外技术引进三种类型技术创新对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呈现"东部较高、中西部较低"的局面;内生创新努力、本土创新溢出、国外技术引进三种类型技术创新对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且影响程度上,内生创新努力在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作用都是最大;本土创新溢出在创新环境优异的东部地区更显著,而国外技术引进在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作用更突出;环境规制对节能减排效率的作用有限,产业结构对节能减排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西部产业集聚地区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流入;费用型规制、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流入东北地区。因此,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组合以实现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淑云 杨建坤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通过区分一般人口集聚和人才集聚两个指标,研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区域之间两者关系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口集聚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呈"正U型关系",同时人才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在不同区域层面,一般人口集聚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正U型"关系,且对于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大,但在中部地区,两者关系并未呈现"U型"关系,而是呈持续负向影响。此外,相比东部地区,人才集聚对于中部和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米运生 谭莹
帕累托式的信贷区域配置对协调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对信贷资本的区域配置效率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宏观经济严重依赖银行信贷,但信贷配置效率差强人意;信贷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为省际层面而非区域层面。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大区域之间的信贷配置效率并无实质性差异。省际层面上,信贷配置效率差异非常显著,西部大多数省份和东部的浙江、江苏对信贷依赖程度较大;东部的上海、广东因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而降低了对信贷的依赖;中部和东北的信贷配置效率较低且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关键词:
信贷资本 配置效率 地区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技术创新是经济与贸易内生型增长的核心环节。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30省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市场开放程度、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和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都有正向影响,只不过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等环节上下功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技术市场发展对创新的驱动作用——来自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对外开放与区域技术创新——基于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融资渠道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分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与区域碳减排——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与区域技术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影响就业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省际差异——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技术交易市场视角和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