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7)
2023(10636)
2022(9439)
2021(8951)
2020(7522)
2019(17202)
2018(17393)
2017(32603)
2016(18205)
2015(20644)
2014(20753)
2013(20358)
2012(18576)
2011(16568)
2010(16383)
2009(14558)
2008(13942)
2007(11959)
2006(10267)
2005(8816)
作者
(52871)
(43808)
(43668)
(41445)
(27924)
(21094)
(19788)
(17295)
(16677)
(15696)
(15060)
(14667)
(13902)
(13708)
(13545)
(13428)
(13354)
(13230)
(12506)
(12496)
(11084)
(10778)
(10607)
(9947)
(9865)
(9751)
(9742)
(9587)
(8899)
(8724)
学科
(67746)
经济(67675)
管理(52015)
(50415)
(42324)
企业(42324)
方法(32952)
数学(28471)
数学方法(28122)
(18329)
中国(17459)
技术(16990)
(16088)
(15321)
业经(15271)
地方(14492)
理论(13909)
农业(12537)
(11689)
贸易(11683)
(11337)
(11333)
教育(11308)
环境(11003)
(10355)
(9971)
财务(9906)
财务管理(9886)
(9772)
企业财务(9347)
机构
大学(252446)
学院(252130)
管理(101544)
(92438)
经济(90193)
理学(88602)
理学院(87615)
管理学(85991)
管理学院(85559)
研究(83024)
中国(58063)
科学(55032)
(54357)
(42654)
(41984)
业大(41600)
(39430)
研究所(38802)
中心(37047)
(36209)
(34436)
北京(34186)
师范(34114)
农业(33587)
财经(32361)
技术(31148)
(30518)
(29745)
(29492)
师范大学(27449)
基金
项目(180834)
科学(140433)
研究(131910)
基金(128104)
(112364)
国家(111440)
科学基金(95057)
社会(79062)
社会科(74822)
社会科学(74799)
(72592)
基金项目(69216)
自然(63534)
自然科(62014)
自然科学(62001)
教育(61826)
(60953)
自然科学基金(60862)
编号(54808)
资助(52501)
成果(43641)
重点(40657)
(38968)
(38553)
课题(38367)
(38128)
创新(35870)
科研(34493)
项目编号(33655)
大学(33414)
期刊
(97645)
经济(97645)
研究(70843)
中国(48587)
学报(43443)
科学(39219)
(38436)
管理(36780)
教育(35680)
大学(32170)
学学(30204)
(28212)
农业(27518)
技术(26145)
业经(16174)
(16092)
金融(16092)
科技(14873)
经济研究(14805)
图书(14760)
财经(14752)
(14530)
技术经济(13353)
理论(12533)
问题(12472)
(12456)
(11815)
业大(11775)
实践(11775)
(11775)
共检索到356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大胜  熊英  席在星  梅进  
用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一年生实生苗,进行定植密度(X1)、施肥时期(X2)、施氮量(X3)、施磷量(X4)及施钾量(X5)五因素各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探讨三叶木通丰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三叶木通定植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及施磷量是影响三叶木通单位面积内茎及果实产量的显著或极显著因素;定植密度、施氮量、施钾量3个主效在[-2,2]内,茎长会随之增加而增加,氮、钾肥与密度互作对茎长的影响,当某一项为零水平取值以上时,三叶木通单位面积内茎长会随氮、钾施量增加而下降.通过模拟寻优计算表明,三叶木通最佳栽培密度为329~348株/(667 m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明全  
1988—1993年在湖北省郧县、四川省西昌、甘肃省武都县油橄榄试验园进行了丰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品种佛奥(Frantoio)、城固31号和32号(Chenggu,No.31&No.32)10~14 a即5 a的果实平均年产量为5 066.3 kg.hm-2,比对照区的产量提高2.6倍,并提出了油橄榄丰产稳产的土壤理化指标和相适应的水、肥及整形修剪的综合管理技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火树华  查多禄  
在调查昕水河流域现有杏树品种及栽培利用状况基础上,以仁用杏中的优良品种大扁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区布设各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无灌溉条件下大扁杏的速生、早实丰产配套技术为:①保证品种纯度,配置适宜的授粉树.②加强旱地果园以抗旱为主的高标准整地,修树盘,覆盖薄膜、秸秆,喷施保墒剂,苗木套袋或覆土等配套保墒措施.③采用密植、低干、小冠栽培方式,应用生长延缓剂PP333可使所栽半成苗与一年生苗当年成花,成花株率95%~100%,翌年结果,结果株率达85%以上,最多单株结果达35个.栽植密度以55~80株/亩为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2015年4月29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油菜丰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组织的技术验收。为稳定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保障食用油有效供给,国家科技部适时启动油菜丰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从早熟、机械化油菜新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机械化设备研制、高效低耗加工技术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浩元  田砚亭  
为了提高枣树的产量和枣果品质,该文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在枣树的矿质营养及水分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并针对当前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混杂、品质低劣等问题,提出今后应加强枣树良种选育研究,以及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金国庆  张均民  费学谦  吴云生  
从北美东部引进红花七叶树、光叶七叶树、黄花七叶树、欧洲七叶树等在浙江桐庐开展引种栽培试验。连续4a的引种试验表明,较之于浙江七叶树,北美产七叶树早期生长较慢,树高生长期较短。在引种的4种北美产七叶树中,黄花七叶树、红花七叶树和光叶七叶树生长表现较好,虽然在苗期和1-2年生时的叶和芽在夏季比渐江七叶树更易受高温灼伤,但随着树龄的增大,抗灼伤等适应能力增强,年生长量不断增加;而欧洲七叶树易受冻害,生长不良,不宜引种。观察发现,红花七叶树和光叶七叶树分别在1年生和3年生时就始花始果,黄花七叶树营养生长最旺,生长速度不亚于浙江七叶树。七叶树种子适时采收,并利用具有自动喷雾设施的温室大棚沙藏,可使七叶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沈良英  王福军  刘彦培  蔡明  罗富成  钟声  牟兰  黄必志  
为深入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在草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脉络,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该研究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白三叶草栽培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白三叶栽培技术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趋减”的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是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经过生成期、转折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白三叶栽培技术的研究主题逐步从牧草资源开发和生态适应性向果园生草转移,其主要研究趋势为提高牧草产量和发展草业是白三叶的研究基础,新西兰等国家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果园生草”及“果园碳氮循环”是未来白三叶牧草栽培的研究重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丽楠  刘淑华  冯志茹  赵淑芬  
为进一步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达到规范化种植模式的要求,文章总结了林西县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即大垄双行覆膜种植和直播种植两种模式,并对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耕翻整地、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进行了相关效益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刘跃钧  
研究结果表明,马兰种子采收后在常温下贮藏的时间不宜超过7个月,利用常温贮藏的马兰种子进行播种繁殖的最佳季节是种子采收后的第5~7个月即次年春季,平均出苗株数可达到364株.m-2。设施栽培全年可采收11次,平均每隔33 d采收1次,而露地栽培全年采收9~10次,平均每隔36~40 d采收1次,全年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多采收1~2次、平均每次采收时间缩短2~7 d。设施栽培年均产量达9.12 kg.m-2,平均比露地栽培的年均产量5.09 kg.m-2高出79%,且设施栽培的马兰茎叶嫩、鲜、绿、涩味轻、可食率高,露地栽培的马兰茎叶较老、较粗、涩味重、可食率低。设施栽培年均净收入15.03元.m-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晶  
黄河晋陕河谷东岸的山西省永和县系我国枣主产区之一.该县将发展枣树作为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主要内容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与引种优良品种,确定了3个主栽品种;采用归圃和嫁接育苗技术培育壮苗;应用隔坡水平沟坡面集流技术整地;利用枣树与农作物生长期交错特点,建立枣粮间作立体配置模式,其中枣×小麦、枣×油菜与枣×花生间作的产值分别为684元/亩、894元/亩和672元/亩;分别是一般农田的6.08倍、1.99倍和6.84倍;加强土壤管理、树体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目前,枣树栽培面积达10.5万亩,红枣产量达2 500t,人均红枣收入达227元,分别是1978年的4.6...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王大生,刘勇  
水稻稻茬小麦因水稻收获晚、适耕期短、整地困难、播种质量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适期播种,加之水稻稻茬土壤板化,理化性状差,导致稻茬小麦的单产长期低而不稳,在200kg上下徘徊。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以旱作水稻替代水稻,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比水稻早熟10天,并能调整土壤理化性状,旱作水稻稻茬小麦比水稻稻茬小麦增产100kg。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继红  袁国强  丁振稻  
信阳茶区为我国产茶历史悠久的茶区,信阳毛尖更是久负盛誉,屡获国内外大奖。结合该区的自然地域特点,着重就良种引进、无性繁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方面的问题作一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标志  
针对三尖杉生长缓慢的生物学特性,设置了有关苗木培育、幼林栽培和采收利用等试验,并结合生产经验,研究了三尖杉优质苗木培育、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和采收利用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及时催芽和提早至3月进行点播,出苗后适时遮阳(透光率为自然光照的10%),及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可突破1年生苗木生长慢的技术瓶颈,可使大面积培育的三尖杉苗木平均苗高达20 cm,平均地径达0.45 cm。选用药用优良种源和品种,配套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可实现三尖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若利用山地经营,可选择在Ⅰ、Ⅱ类立地的残次阔叶林林冠下或地形隐蔽、东向的山垅旱地,采用苗高21~25 cm,地径0.40 c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勋  李俊清  周宝顺  廉秀荣  
珙桐种子外壳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繁殖困难;该文研究了烘桐育苗和栽培等繁殖过程,提出了有效的人工繁殖培育措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蒋永祥  陈玉兰  董元华  田关森  
通过对菜用大叶枸杞扦插繁育与生长习性的研究,总结了枸杞菜丰产栽培技术。大叶枸杞扦插以8cm长硬枝插条效果最好。枸杞菜生长受肥水影响最大,扦插前宜施足基肥,在每次采收后,施速效肥以补充肥力,以后每7~10d用3g·L-1尿素水溶液喷施叶面追肥。在夏季高温季节(日均温≥25℃)宜搭建荫棚,以防高温危害。枸杞菜在30~40cm高时采收,采收时茎基部留1.0~2.0cm,用以萌发更新。收获期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分期采收7次。11月下旬留种,用原畦留种或埋于土下越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