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9)
- 2023(6105)
- 2022(5028)
- 2021(4379)
- 2020(3605)
- 2019(7905)
- 2018(7426)
- 2017(13666)
- 2016(7693)
- 2015(8098)
- 2014(7728)
- 2013(7527)
- 2012(6706)
- 2011(6041)
- 2010(5783)
- 2009(5134)
- 2008(5087)
- 2007(4195)
- 2006(3577)
- 2005(2878)
- 学科
- 济(28529)
- 经济(28498)
- 管理(20926)
- 业(20809)
- 企(15927)
- 企业(15927)
- 方法(14721)
- 数学(13543)
- 数学方法(13423)
- 农(8455)
- 学(8086)
- 财(7468)
- 贸(7325)
- 贸易(7325)
- 易(7166)
- 中国(6786)
- 业经(6628)
- 农业(6005)
- 环境(5418)
- 技术(5303)
- 务(4738)
- 财务(4733)
- 财务管理(4728)
- 产业(4537)
- 企业财务(4523)
- 制(4280)
- 划(4234)
- 地方(4211)
- 银(3931)
- 银行(3882)
- 机构
- 大学(110508)
- 学院(109825)
- 济(43496)
- 经济(42852)
- 管理(40615)
- 研究(39683)
- 理学(36725)
- 理学院(36287)
- 管理学(35514)
- 管理学院(35346)
- 农(30528)
- 科学(29024)
- 中国(27607)
- 农业(24858)
- 业大(24838)
- 京(22401)
- 所(21677)
- 研究所(20648)
- 中心(17402)
- 财(17056)
- 农业大学(17054)
- 江(15259)
- 财经(14698)
- 院(14673)
- 室(13806)
- 经济学(13633)
- 经(13596)
- 省(13369)
- 北京(13161)
- 实验(13149)
- 基金
- 项目(86088)
- 科学(66554)
- 基金(63808)
- 家(60631)
- 国家(60161)
- 研究(52662)
- 科学基金(49697)
- 自然(35444)
- 社会(34767)
- 自然科(34679)
- 自然科学(34665)
- 基金项目(34588)
- 自然科学基金(34098)
- 省(34007)
- 社会科(33120)
- 社会科学(33110)
- 划(29680)
- 资助(25028)
- 教育(23688)
- 重点(20113)
- 计划(19662)
- 创(18464)
- 发(18172)
- 部(18124)
- 编号(18050)
- 科技(17935)
- 科研(17842)
- 创新(17362)
- 业(17046)
- 国家社会(15271)
共检索到142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吕芳 吴海一 丁刚 詹冬梅 郭文
为探讨三十烷醇对铜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0、0.1、 0.5、1.0和2.0 mg/L)的三十烷醇连续施用20 d,或用三十烷醇浸泡处理24 h后,再恢复正常条件培养20 d,分别测定了铜藻的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岩藻黄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连续施用5 d时,各组藻体的比生长速率(RGR)、叶绿素a(Chl.a)、类胡罗卜素(Car)、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 d时,2.0 mg/L浓度组的铜藻生长受到抑制,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下降;20 d时,除了0.1 mg/L浓度组的铜藻生长仍有促进外,其他3个较高浓度的施用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三十烷醇的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经三十烷醇浸泡处理的藻体恢复正常条件培养5 d时,各组藻体的RGR、Chl-a、Car、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上升;10 d时,0.5和1.0 mg/L浓度组的铜藻生长速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但15 d时已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综合各项生理生化指标,1.0 mg/L组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这种促生长的作用能持续到处理后10 d左右。岩藻黄素的含量除连续施用2.0 mg/L组在实验20 d时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在培养20 d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1.0 mg/L三十烷醇浸泡处理24 h恢复培养10 d,可使岩藻黄素的含量提高79.5%。研究表明,连续施用低浓度的三十烷醇(0.1 mg/L) 20 d或以1.0 mg/L三十烷醇每10 d浸泡处理24 h,对铜藻的生长和岩藻黄素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小芳 蒋永毅 侯钦帅 苗钧魁 冷凯良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海藻中岩藻黄素的定量分析,并对新鲜及干制褐藻中岩藻黄素含量进行测定,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褐藻岩藻黄素的影响。样品经甲醇提取、C18柱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150 mm,5μm),流动相采用水与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450 nm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在该条件下,岩藻黄素在0.115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38.46X+0.8899,R2=0.9999),检测限为0.03 mg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小芳 蒋永毅 侯钦帅 苗钧魁 冷凯良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海藻中岩藻黄素的定量分析,并对新鲜及干制褐藻中岩藻黄素含量进行测定,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褐藻岩藻黄素的影响。样品经甲醇提取、C18柱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150 mm,5μm),流动相采用水与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450 nm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在该条件下,岩藻黄素在0.115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38.46X+0.8899,R2=0.9999),检测限为0.03 m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群 王明学 闫洪海 高红梅
探讨了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对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菱形硅藻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这3种单细胞藻的细胞增殖、叶绿素a和光合放氧量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小球藻、栅藻和硅藻的促生长最佳浓度分别为2 mg/L、5 mg/L和0.01 mg/L。
关键词:
三十烷醇 小球藻 栅藻 硅藻 生长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兆新 刘晋湘 耿霞 王慧 刘莹 李兰生 刘彬 张剑诚
以木瓜蛋白酶水解比色法测定刺参中岩藻聚糖的含量。水解液经次甲基蓝染色,在56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与刺参中岩藻聚糖含量成正比。测定的刺参酸性粘多糖回归方程:y=-0.0189+0.0345x;r=0.9991。并研究了6种不同产地的刺参中岩藻聚糖的含量。
关键词:
刺参 岩藻聚糖 次甲基蓝 含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蒙 李纯厚 戴明 吕国敏 韦芳三 梁福全 周岩岩 杨慧英 胡维安 杨进 李琦
以牟氏角毛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1∶1、2∶1、3∶1、4∶1和5∶1等5种不同C/N比值培养液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N比值为2∶1时,牟氏角毛藻的相对生长率最高,达到每天1.98,C/N比值为3∶1时,相对生长率最低,为每天1.69;C/N比值为5∶1时,总脂含量百分比达到最高,为31.26%,C/N比值为2∶1时,总脂含量百分比最低,仅为28.39%;C/N比值为2∶1时,总脂日增量最高,达到0.84,C/N比值为3∶1时,总脂日增量最低,仅为0.64;5种C/N比值对牟氏角毛藻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C/N比值为5,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达最高。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洪琪 S.M.Renaud d.L.PaRRy K.C.Woo
作为虾、蟹、贝幼体以及海水仔鱼的生物饵料,新月菱形藻和铲状菱形藻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20∶5(n-3),杷夫藻提供的主要是22∶6(n-3),在本试验条件下既能使微藻快速生长,又能合成较多脂肪以及(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最适温度因藻种而异,新月菱形藻为20℃、铲状菱形藻为15℃、杷夫藻为20℃。
关键词:
微藻,生长,总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温度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谢群 王明学 闫洪海
研究了液体和固体复合氨基酸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氨基酸对小球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放氧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液体复合氨基酸和固体复合氨基酸对小球藻促生长的最佳浓度分别为40 mg/L和11.12 mg/L。当液体复合氨基酸浓度为40 mg/L,相对生长率(RGR)较对照组增加了81.58%,平均倍增时间(G)缩短了45.08%,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放氧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72.25±1.69)%和(38.05±2.58)%;当固体复合氨基酸浓度为11.12 mg/L,相对生长率较对照组增加了17.31%,平均倍增时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颂东 徐建荣 郁金芳
将淡水小球藻在含有不同浓度稀土元素铕的培养基中培养 ,每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培养液在662nm和 632nm的吸光度值 ,计算小球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小球藻叶绿素在可见光范围内有 2个吸收峰 ,分别在波长 661 8纳米和 431 6纳米 ;稀土元素Eu在低浓度 (0 5mg/L)时 ,对淡水小球藻的增殖有短期的促进作用 ,浓度大于或等于 1 0mg/L时 ,迅速抑制藻体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艺峰 郭小强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研究N、P、Si含量与接种密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 ,8d藻生长率和 8d密度差不受N含量 (质量浓度 1.0~ 89.4mg/L)影响 ,但随P含量 (质量浓度 0 .1~ 2 8.6mg/L)和Si含量 (质量浓度 0 .5~ 2 0 .1mg/L)增加而增加。当P质量浓度 2 8.6mg/L、Si质量浓度 2 0 .1mg/L ,接种密度分别为 8.4× 10 4 ml- 1和 143.1× 10 4 ml- 1时 ,藻生长率和密度差可达 0 .778d- 1和 869.7× 10 4ml- 1。 11d藻生长率主要受接种密度的影响 ,N质量浓度起次要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林进添 周利娟
闹羊花素 Ⅲ (Rhodojaponin Ⅲ ,简称R Ⅲ )能显著降低 5龄菜青虫血淋巴和肌肉海藻糖含量。R Ⅲ以每虫 1~ 10 μg处理试虫后 6 0h ,血淋巴海藻糖酶活性明显受抑制。R Ⅲ对肌肉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依剂量不同而异。处理后 6 0h内 ,10 μg处理时无明显影响 ,3~ 5 μg处理则有可逆性激活作用 ,1μg处理则在 6 0h内保持激活作用
关键词:
闹羊花素-Ⅲ 菜青虫 海藻糖 海藻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姗 李帅 张彬 李洪刚 万方浩 郑长英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中国的重要外来入侵和检疫性害虫,对各地的蔬菜和花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极端高温(45℃)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繁殖力以及体内海藻糖、山梨醇含量的影响,为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5℃条件下高温热激西花蓟马当代成虫、2龄若虫2h,经过24 h变温模式22℃(4 h)-25℃(8 h)-28℃(4 h)-25℃(8 h)培养后再进行一次45℃2 h的热激处理。研究热激处理后其亲代、F_1代和F_2代的种群参数(亲代各虫态存活率、雌成虫寿命,F_1和F_2代种群数量、存活率、性比)以及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海藻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亮亮 黄旭雄
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60、180和540 μg/mL的硫酸链霉素(STRS),研究STRS作用下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Chlorella pyrenoidosa SHOU-1002)生长、细胞组成及α-亚麻酸含量。结果表明:前6 天,对照组藻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各STRS处理组,第10 天对照组生物量及单个细胞干重均显著大于各STRS处理组。STRS处理组的生物量随培养液中STRS浓度的升高不断降低。对照组、20、60和18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54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前4 天快速下降随后趋于稳定。α-亚麻酸是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细胞脂肪酸组成中的优势脂肪酸,且4 天后各STRS处理组藻细胞中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第10 天,18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α-亚麻酸的绝对含量(mg/g)最高(52.09 mg/g),较对照组提升了108.19%;同时180 μg/mL STRS处理组的α-亚麻酸产量(35.34 mg/L)也最高。藻细胞色素(%DW)和脂肪酸(%)的相关性分析显示α-亚麻酸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培养液中STRS降低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叶绿素a含量和生物量的同时促进了藻细胞中α-亚麻酸的蓄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青峰 赵雪妃 陈俊山 赵贺 仝振祥 李宏 谌苗苗 宋策 李喜升 钟亮
海藻糖作为柞蚕体内的血糖,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复合物,越冬期保护机体蛋白质免受损伤,并参与营养储存与代谢过程,对柞蚕滞育-越冬生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柞蚕蛹解除滞育后海藻糖含量、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对柞蚕越冬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旨在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增加育种选择压,获得海藻糖含量更高的育种材料。结果表明:“J”材料在低温保存的海藻糖含量高于常规保存,表明“J”的海藻糖受温度变化影响更大,而“D”材料变化不明显,雄蛹海藻糖含量大于雌蛹;海藻糖酶活性在低温保存环境高于常规保存环境,“D”材料在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雄蛹海藻糖酶活力大于雌蛹的规律。“J”材料正好相反,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雌蛹大于雄蛹的规律;ApTreh1A,ApTreh1B和ApTreh2和ApTPS这4种基因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低温保存环境下,只有“D”材料的雄蛹体内ApTreh1A的表达量和雌蛹的ApTreh1B较其他处理有差异,其他基因差异不显著,但“D”相对表达量更高。试验结果证明改变保存温度能够影响海藻糖等物质的含量,达到提高育种选择压的目的,有利于筛选海藻糖含量高的柞蚕材料及亲本组配形式,为柞蚕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辅助。
关键词:
柞蚕 海藻糖 酶活力 表达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蔡敬 王星宇 曾蓓蓓 黄旭雄 穆亮亮 危立坤
采用L_9(3~4)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盐度(3、6、9)、光照强度[20、40、60μmoL/(m~2·s)]和温度(10、20、30℃)3因素对半咸水小环藻(CyCLoteLLa sp.)sHoU-B108生长及细胞中aRa和ep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10 d后小环藻在盐度6、光照强度40μmoL/(m~2·s)和温度30℃组具有最大生物量(干重)。盐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小环藻细胞aRa和epa含量的影响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温度是影响藻细胞aRa和epa含量的主要因素。低的盐度(3)和高的温度(30℃)有利于小环藻细胞积累aRa;而高的光照强度[60μmoL/(m~2·s)]则有利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