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8)
2023(9574)
2022(8222)
2021(7988)
2020(6732)
2019(15366)
2018(15533)
2017(28584)
2016(16050)
2015(18257)
2014(18710)
2013(18229)
2012(17104)
2011(15306)
2010(15756)
2009(15184)
2008(15225)
2007(13524)
2006(12320)
2005(11707)
作者
(44566)
(37132)
(36916)
(35599)
(23459)
(17525)
(16988)
(14297)
(13930)
(13576)
(12601)
(12418)
(12083)
(12064)
(11921)
(11317)
(10899)
(10881)
(10688)
(10587)
(9672)
(9066)
(8963)
(8472)
(8435)
(8428)
(8403)
(8297)
(7520)
(7343)
学科
(56801)
经济(56703)
管理(51566)
(44364)
(37714)
企业(37714)
(31097)
(22550)
中国(22517)
方法(20835)
数学(17890)
数学方法(17737)
(17239)
(16197)
(15084)
财务(15052)
财务管理(15000)
(14574)
银行(14552)
财政(14308)
企业财务(14232)
(13872)
业经(13595)
体制(12869)
(12507)
金融(12500)
(11834)
(11476)
(11215)
贸易(11208)
机构
大学(222016)
学院(220474)
(92671)
经济(90577)
研究(80467)
管理(78623)
理学(65286)
中国(65192)
理学院(64568)
管理学(63631)
管理学院(63213)
(57919)
(48366)
科学(44631)
(41288)
财经(40294)
(36272)
研究所(36084)
中心(36041)
(35674)
(34084)
北京(31609)
财经大学(29388)
(29096)
(28881)
经济学(28826)
师范(28584)
业大(27935)
(27606)
农业(26370)
基金
项目(131452)
科学(102169)
研究(101873)
基金(93120)
(80089)
国家(79389)
科学基金(66505)
社会(63663)
社会科(60170)
社会科学(60159)
(50806)
基金项目(48131)
教育(48024)
(43039)
编号(42706)
自然(39606)
自然科(38585)
自然科学(38573)
成果(38215)
资助(38020)
自然科学基金(37869)
课题(31141)
(30619)
(30448)
重点(30303)
(28084)
(27972)
(27352)
教育部(26464)
项目编号(26316)
期刊
(113356)
经济(113356)
研究(79658)
中国(56234)
(50661)
学报(32619)
管理(32488)
教育(31619)
(31611)
科学(28808)
(27346)
金融(27346)
大学(25650)
学学(23573)
财经(21367)
农业(20660)
技术(19095)
经济研究(19059)
(18343)
业经(17207)
问题(14780)
(14008)
会计(13023)
国际(12217)
理论(12079)
财会(11575)
实践(10684)
(10684)
(10468)
(10373)
共检索到373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明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94年之前放权让利的财政体制改革和1994年之后的分税制改革。30年来,财政体制改革在建立新的财税体制、财政政策、财力结构和预算管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未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和建立适应市场化的公共财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制度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积极调整完善财政体制和预算制度,逐步探索形成一套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制度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要求,财政部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加力推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在财政体制和预算制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继东  
深圳市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与特点韩继东一、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以来,中央和省赋予的特殊优惠财政体制(尽管深圳市财政体制在逐渐演变过程中所享受的财政优惠愈益减少,但调整后的体制与内地相比,仍然是较优惠的体制),促进了全市整个经济改革体系的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项怀诚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经历了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昌盛的艰辛历程,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变。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和核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谱写了经济体制改革中最为华彩的一章,为经济体制改革攻坚克难,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齐守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转眼已经走过波澜壮阔的40年辉煌历程。回顾过往,与时俱进的中国财政人,牢记党和人民重托,自觉承担国家治理重要支柱和基础的特殊使命,勇立潮头、栉风沐雨,前赴后继、接力而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持续不断地探索推进体制改革,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洪友  
(一)初步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财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加之税收结构变化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全国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支水平均较低,“两个比重”逐年下降。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公共品供求缺口不断拉大、且显性化,财政收入相对量的下降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及其相应的财政支出责任范围过宽的矛盾,使得各级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和县级财政一直处于“紧运行”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财政经济发展差距呈不断拉大的趋势,连续实行了十几年的财政包干制,又形成了较为明确具体、稳定的地方既得利益,加之中央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君博  
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逻辑,有助于在实践层面确定推动改革的根本动力,在理论层面识别影响改革方向的变量与机制,在认识论意义上达成知识有效积累的前提。通过反思已有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责任建设"的逻辑,并回顾我国系列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案例,改革的基本逻辑可以建构为:改革行政体系以使其能够有效执行中国共产党旨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策略。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检视这一逻辑的启示,则"行政"的内涵应跳出狭义政府的局限,行政效能的提升必须依靠党的引领和统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国艳  
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初步建立起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得到明显增强,基层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所提升。但总体来看,现行财税体制更多地追求效率,在调节收入分配、兼顾公平方面却有所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未来十年迫切需要加大财税体制改革步伐。一、我国财税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云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至今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任重而道远。财政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在改革开放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保障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开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期专题仅以有限的篇幅,简略地展现了财政改革与发展三十年的历程,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下一步整个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基本趋向是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地方分级财政。其目的在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实现地方财政职能。本文认为,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需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赋予省一级适度的调控权,二是体制确定力求规范,三是合理调节省以下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据此,本文就如何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地方税体系建设和地方税种划分、地方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