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7)
2023(7282)
2022(6518)
2021(6373)
2020(5481)
2019(13298)
2018(12919)
2017(23532)
2016(13579)
2015(16019)
2014(16621)
2013(16065)
2012(15345)
2011(14033)
2010(14374)
2009(13666)
2008(14018)
2007(12418)
2006(10591)
2005(9756)
作者
(38988)
(32579)
(32438)
(31340)
(20704)
(15597)
(15294)
(12890)
(12121)
(11732)
(11037)
(10983)
(10393)
(10258)
(10235)
(10172)
(10107)
(9542)
(9446)
(9384)
(8188)
(8128)
(7868)
(7557)
(7472)
(7469)
(7439)
(7178)
(6599)
(6567)
学科
(54513)
经济(54455)
管理(34220)
(32360)
方法(26100)
(25519)
企业(25519)
数学(23073)
数学方法(22827)
中国(16260)
(15085)
(14306)
(12419)
(10851)
贸易(10850)
教育(10570)
(10547)
业经(10262)
农业(9965)
(9958)
地方(9931)
理论(9740)
(8828)
(8824)
财务(8808)
财务管理(8782)
(8771)
金融(8769)
(8678)
银行(8653)
机构
大学(200281)
学院(193133)
(78592)
经济(76777)
管理(69453)
研究(69072)
理学(59428)
理学院(58601)
管理学(57430)
管理学院(57048)
中国(51061)
(43230)
科学(41757)
(36384)
(35511)
(34113)
研究所(32239)
中心(31547)
(30295)
师范(30069)
(29804)
业大(28844)
财经(28635)
北京(27894)
农业(27007)
(25970)
经济学(24642)
师范大学(24453)
(24318)
(23534)
基金
项目(122698)
科学(95456)
研究(92878)
基金(86512)
(74502)
国家(73804)
科学基金(61765)
社会(56719)
社会科(53400)
社会科学(53379)
(48010)
教育(45923)
基金项目(45560)
(41594)
编号(39670)
自然(38701)
自然科(37712)
自然科学(37699)
自然科学基金(37041)
资助(35703)
成果(34820)
(28511)
重点(28384)
课题(28246)
(26409)
大学(25671)
(25356)
教育部(24476)
(24199)
项目编号(23832)
期刊
(85663)
经济(85663)
研究(62501)
中国(43539)
教育(35611)
学报(31533)
(30732)
(29965)
科学(27306)
大学(24623)
管理(23106)
学学(21414)
农业(20971)
(17164)
金融(17164)
技术(16603)
财经(14556)
经济研究(14103)
业经(13062)
(12548)
(12461)
图书(11972)
问题(11684)
(10917)
(9902)
世界(9542)
技术经济(9502)
理论(9484)
国际(9426)
商业(8637)
共检索到29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变化而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价值核心由群体本位向个人本位变迁,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变迁,价值目标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性变迁。影响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因素有: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变化,意识形态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文化与社会思潮,高校改革与个体心理因素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点抓住以主导价值统领主体价值和主流价值;确定恰当的价值观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价值观教育途径和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涛  戴均  
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先后经历了反思与觉醒期、多元分化与价值冲突期、理性与世俗化时期、多元整合与回归超越期。社会变迁特别是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动力,多维价值冲突以及社会主导价值整合是其变迁的次生动力和外在表现形式,外来文化的辐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浸润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催化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永斌  郭思智  
行为是显示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的符号,要研究行为,价值观的分析就比较重要。文章对云南、上海、山西的四所大学学生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物质观(对物质生活的态度)进行因子分析,然后把与生活满意度明显相关的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物质观方面存在冲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翟小铭  郭玉英  
借助Bib Excel、Pajek、Hist Cite等软件对国际物理教育研究领域740篇文献进行了信息可视化分析,找出2005-2014年10年间的10个热点共词及其相关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8个热点主题,并结合其关键文献进行了分析介绍。同时,对国内硕博论文库及《课程·教材·教法》等相关期刊中5007篇物理教育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国内外热点研究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莉  左停  唐丽霞  
本文基于150个村庄调查,对1978年到2008年间村庄环境变化的感知和评判,分析了村庄农业气候资源、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变迁。文章认为,变化的环境影响了村民日常的生产生活,村民自身的行为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璐  白光林  王俊  
基于演化变迁视域,文章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发展脉络和变化规律,发现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演化变迁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新生代大学生"目的性/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模型",报告了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运用计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范围2533份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之前各时代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关系,同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得出:"自我实现、地位追求、家庭维护"是其择业最深层次的驱动力,"匹配相容、薪酬声望、福利待遇、轻松稳定"是其择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迪  史春林  
毛泽东同志的生命价值观深受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影响,并且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观思想的合理内容。毛泽东同志认为生命作为自然的存在物,生与死遵循着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要以乐观进取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看待生命,形成了以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为人民利益而死为生命价值评价标准的生命价值观。立足哲学价值论角度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生命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毛成  
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促成核心价值观内化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代目标。当前形势下,大学生价值教育的现实效应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日益受到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曾向红  
2021年是中亚国家独立三十周年的特殊年份。回顾中亚地区的治理历程可发现,该地区的治理模式大体经历了规则治理为主到关系治理为主的演进。中亚国家独立后的优先任务在于学习并接受国际规范与规则,提升自身的国际生存能力,而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中亚国家间的互动及其对国际事务的参与。这种态势,导致中亚地区治理具有浓郁的规范治理的特征。而"9·11"事件后,尤其是当2003~2005年间"颜色革命"波及后苏联空间时,中亚国家意识到处理好与域外大国的关系极为重要,因其直接影响到各国的政权生存,由此导致各国将实现对各种关系的大致平衡视为国家优先任务,这使中亚地区治理的关系治理特征凸显。中亚地区治理模式的转型,反映了参与中亚地区治理的行为体逐渐增多、地区治理议题日益繁杂、治理主体间关系日益复杂等现实。中亚地区治理模式的转型有多重影响,如中亚国家自主性得到显著提高,地区治理成效好坏参半,各国寻求关系平衡增大了大国主导中亚事务的难度,使中亚地区逐渐形成了后自由主义的地区秩序类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云  詹丹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人才培养需求层次变化、社区学院优势凸显、各自为政的高等教育系统为转学带来诸多困难、转学课程要求复杂多样等原因,美国社区学院转学功能再次引起各州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广泛关注,转学衔接由院校间行为向州级行为转变。各州推进转学系统建设的措施包括:创建州层面转学委员会,加强转学政策的宣传与交流,聚焦课程衔接与学分互认,开展多种形式的追踪评估,提供多方面支持与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建慧  梁泽光  
大学毕业生就业取向是内在价值观驱动下做出的职业选择,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迁受到多因素影响,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体现了不同时代年轻人的职业态度和价值取向,有着很深的历史根源。应分析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迁,探索其内在原因,通过正确引导树立正确其就业价值观,以促进大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皮天雷  
以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呈现为路径依赖下的强制变迁的典型特征,约束条件下中国选择了一条渐进转型、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的变迁轨迹。这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由于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常锁定在低效率状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白晓丽  姜永志  
职业价值观作为大学生价值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行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文章对近年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职业价值观与相关心理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价值观的历史变迁三个方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内容的发展变化,也对高校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高校深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接受机制研究,调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策略,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阳春  
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制改革对于改善我国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创新国有企业基本制度,搞活国有经济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制度供求因素为核心解释变量,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制度变迁的历程,并对指导改革实践的理论创新进行梳理和述评,可总结出对未来股份制改革实践的有益启示:在未来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应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手段,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外部环境为保障,进一步深化企业股份制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开放3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对外逐步开放的特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布局以及我国各地区对外资吸引力的差异等因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呈现不平衡和动态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FDI在华投资30年的回顾,总结FDI进入中国不同区域三个阶段的特点、在华投资区域产业分布的特点以及不同来源地FDI区域分布的特点,指出中国政府的政策性因素、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因素和地方发展的禀赋性因素是造成FDI在华投资区位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