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5)
2023(13940)
2022(11678)
2021(10829)
2020(8901)
2019(20366)
2018(20257)
2017(37049)
2016(20413)
2015(23161)
2014(23187)
2013(22568)
2012(21397)
2011(19895)
2010(19811)
2009(18785)
2008(18338)
2007(16427)
2006(15050)
2005(14204)
作者
(59522)
(49998)
(49474)
(47413)
(31832)
(23696)
(22404)
(19308)
(19108)
(17694)
(17334)
(16707)
(16443)
(16192)
(16163)
(15508)
(14817)
(14500)
(14282)
(14138)
(12851)
(12323)
(12180)
(11597)
(11226)
(11192)
(11163)
(10845)
(10094)
(9933)
学科
(98249)
经济(98125)
管理(57578)
(48641)
(40068)
企业(40068)
方法(32994)
中国(29071)
数学(28787)
数学方法(28563)
(23372)
(22832)
(22237)
地方(21314)
(20295)
业经(19929)
(17538)
(16781)
金融(16774)
(16672)
贸易(16661)
(16435)
银行(16397)
(16206)
(15917)
环境(14400)
农业(14012)
地方经济(13873)
体制(13152)
(12996)
机构
大学(296869)
学院(291957)
(134552)
经济(132037)
研究(116114)
管理(102474)
中国(89930)
理学(86153)
理学院(85084)
管理学(83770)
管理学院(83224)
科学(65895)
(65133)
(64980)
(59821)
研究所(53715)
中心(50835)
(49687)
财经(49518)
(45221)
(45080)
经济学(43738)
北京(42287)
(41633)
业大(39739)
经济学院(38947)
农业(38887)
(38461)
师范(38003)
财经大学(36665)
基金
项目(186432)
科学(147011)
研究(137001)
基金(136981)
(121143)
国家(120198)
科学基金(100831)
社会(90046)
社会科(85345)
社会科学(85327)
基金项目(70217)
(69148)
教育(63062)
自然(62127)
自然科(60631)
自然科学(60606)
(59978)
自然科学基金(59585)
资助(56790)
编号(52576)
成果(45501)
重点(43551)
(43449)
(41459)
国家社会(39161)
课题(38994)
(38285)
(38275)
教育部(37430)
中国(36663)
期刊
(159787)
经济(159787)
研究(100593)
中国(70543)
(51039)
学报(47865)
(46313)
科学(44007)
管理(43045)
大学(36944)
教育(35260)
学学(34498)
(32205)
金融(32205)
农业(31131)
经济研究(27075)
财经(26842)
技术(25098)
(23388)
业经(21048)
问题(20433)
(18954)
世界(18382)
国际(17960)
(17481)
技术经济(14657)
(13423)
统计(13165)
理论(12725)
现代(12520)
共检索到480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恒山  
3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起步试点、全面推进和逐步完善等重要阶段。30年的实践,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认识,积累了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现阶段,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因此必须站在更高的基点上,用更加缜密的思路,用更为科学的方式,花更大的力气,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所谓邓小平效应是指,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是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坚持走内生与渐进的道路,并且始终坚持把改革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遇到一些来之于基本制度方面的障碍,它们主要是:土地的国家所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国家控制。这样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遏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普遍的市场扭曲、带来了政府部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因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中国从1978年底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已整整20年。2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社会全面进步。由于中国原来太落后了,同其他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的差距太大了,尽管努力奋斗了20年,1997年人均GDP也只有730美元(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农村还有5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市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所以,我们还要急起直追,继续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为此,要认真总结2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便更好地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本文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层生产单位从政府附属物改造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对其中的国有经济还要实现从主要管企业到主要管资本的转变)两方面为基础,兼以描述发挥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价格机制在社会生产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总结了改革的成就。依据改革实践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炼了十二项重要经验。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的作用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划时代的伟大胜利三方面论述了改革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与展望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本文系作者提交1998年3月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召开的“中国经济改革:比较与展望”国际研讨会的论文。从1979年起改革开放,到现在已近20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回顾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的历程: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非国有经济到国有经济,从微观到宏观,从经济领域不断深化到其它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经济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还没有真正转换,许多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比较缓慢,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对滞后,这迫切要求我们继续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这一目标载入宪法,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辅  
一九九四年经济体制改革展望董辅1994年是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按照《决定》设计的蓝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键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将在金融、财政和税收、外汇、投资、企业制度等方面...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汪海波  
2018年9月/168.00元ISBN 978-7-5201-2516-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对1978~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以市场取向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菊红  邓可斌  
传统的分权理论将分权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忽视了转型经济中分权的内生性特质,因而难以回答分权因何而变迁这个根本性问题。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归纳与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增长、分权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式分权由经济发展内生而出,并且内生的分权通过对各级政府不同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分权的变迁直接影响着中国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变迁。由于中国的改革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路径依赖,在各级政府与经济主体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理性博弈的条件下,这种变迁的结果会促使政府体制进行更为有效的变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福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过了30年光辉历程。1978年至1992年为第一阶段,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渡阶段;1992年至2008年,即改革的后16年为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到逐步完善的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在六个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用渐进方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有效结合;在宏观调控中对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配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晓明  
1998年新一届政府提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工作目标,其中“三个到位,五项改革”是1998年以及今后3年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三个到位即:国有企业改革到位,金融改革到位,政府机构改革到位;五项改革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国光  王佳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着牵引作用。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制度基础,抓住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共富、民富与国富的关系。在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13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这条路线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亿万群众之中,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中,中国能够牢牢地站稳脚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经济稳步增长,正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结果。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