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9)
2023(8343)
2022(7207)
2021(7009)
2020(5643)
2019(13008)
2018(12666)
2017(24718)
2016(13503)
2015(14898)
2014(14742)
2013(14675)
2012(13892)
2011(12731)
2010(13085)
2009(12155)
2008(12001)
2007(11060)
2006(10392)
2005(9355)
作者
(37860)
(32638)
(31844)
(30379)
(20682)
(15609)
(14370)
(12360)
(12306)
(11717)
(11034)
(10771)
(10397)
(10319)
(10215)
(9779)
(9562)
(9374)
(9217)
(8970)
(8119)
(7975)
(7798)
(7615)
(7383)
(7363)
(7211)
(6946)
(6562)
(6476)
学科
(59902)
经济(59839)
(48779)
(47119)
农业(33050)
管理(32361)
(23846)
企业(23846)
地方(19411)
业经(16854)
中国(16069)
方法(15741)
数学(13860)
(13684)
数学方法(13641)
(12888)
(12238)
土地(11714)
(11301)
(11220)
(11187)
贸易(11176)
(10855)
农业经济(10810)
及其(10517)
收入(10080)
(9528)
政策(9518)
农村(9513)
方针(9097)
机构
学院(191659)
大学(183805)
(82809)
经济(81090)
管理(74550)
研究(70511)
理学(63311)
理学院(62600)
管理学(61672)
管理学院(61296)
中国(56052)
(52270)
科学(41724)
农业(39511)
(39100)
(35815)
(35671)
中心(34011)
业大(33945)
(32142)
研究所(32062)
(27503)
财经(27057)
(26541)
师范(26386)
(24983)
(24863)
(24405)
北京(24049)
农业大学(24019)
基金
项目(124628)
科学(98206)
研究(96126)
基金(89131)
(77359)
国家(76577)
科学基金(64789)
社会(61008)
社会科(57285)
社会科学(57272)
(49603)
基金项目(47085)
编号(41964)
教育(41355)
(40875)
自然(39817)
自然科(38743)
自然科学(38731)
自然科学基金(38019)
资助(34931)
成果(34194)
(30292)
(29985)
课题(28297)
重点(27744)
(27718)
(25511)
(25224)
国家社会(24810)
发展(24743)
期刊
(105222)
经济(105222)
(57330)
研究(57254)
中国(45657)
农业(38604)
科学(28800)
学报(27068)
(24365)
金融(24365)
(24236)
管理(23797)
业经(23376)
大学(21325)
学学(20410)
教育(19073)
(18443)
技术(15545)
问题(15227)
农村(14960)
(14960)
农业经济(14665)
经济研究(13280)
财经(12402)
资源(12226)
世界(11938)
经济问题(10983)
(10982)
(10665)
现代(9883)
共检索到306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茂坤  朱建雄  蔺全录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型、生存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待改善型深度贫困地区,加快该地区农户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实地调研发现,地理环境险要、土地碎片化、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地方基层政府职责不到位等因素阻碍了土地流转,提出解决土地碎片化、明确农户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等土地流转对策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苏荣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学校办学质量较差,导致当地贫困人口缺乏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和技能。通过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云南省怒江州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专业设置与地方民族特色产业不匹配,职业教育在当地的认可度很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等发展困境。需要紧扣地方民族特色产业来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启龙   陈嵩  
中职学生的升学行为是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的方式之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基于青海、云南、四川、新疆、西藏、甘肃6个省24个地市州21980名中职在校学生的调查数据,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就当前相对贫困地区中职学生升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述地区中职学生升学意愿普遍较强,其中女生意愿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地区学生升学意愿和求学地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中职学校总体水平以及学费减免政策等因素对学生升学意愿均存在显著性正向回归效应。据此提出:当地中职学校要有效激发学生升学意愿,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升学行为;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合理统筹当地和外部高等教育资源,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升学诉求;加大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同步提高学生和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技术能力基础;优化助学政策供给方式,缓解学生求学和升学的后顾之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哲  陈玉萍  丁士军  
疾病尤其是大病对农户生计往往产生重大影响。农户家庭成员一旦患大病,不仅产生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而且劳动时间损失可能引起收入下降。农户是风险规避者,在疾病发生前农户可能利用各种资源形成预防和缓解疾病风险的策略。本文基于湖北两个贫困县的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估算贫困地区农户大病风险,探讨农户回避风险的策略类型及其有效性。大病农户的经济风险大,农户预防大病风险意识不强,收入多样化和参加医疗保险起到了一定的分散和转移大病风险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哲  陈玉萍  丁士军  
疾病尤其是大病会对农户产生重大影响,农户在与其抗争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缓解疾病风险冲击的策略。本文基于湖北两个贫困县的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探讨贫困地区农户应对大病风险的策略类型和层次,并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农户主要依赖自身资源、扩展家庭和社区资源系形成的非正规机制应对大病冲击;贫困农户因受到非正规资源的限制,更需要来自正规机制的帮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俊杰  宋来胜  
"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典型的极端贫困地区,是民族地区扶贫减贫的重点和全国脱贫攻坚的关键。研究表明,恶劣的外部环境和脆弱的主观因素多重叠加造成"三区三州"贫困人口收入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容易陷入贫困陷阱。在给予钱、财、物扶持具备直接效应却缺少持久、长远功效的情境下,加强贫困人口的能力、知识、技能和精神建设,通过实行教育扶贫助推"三区三州"跨越贫困陷阱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教育扶贫研究进行述评后发现,已有文献的局限性为:(1)聚焦于一般贫困山区或农村地区,而对于国家深度帮扶的"三区三州"未给予特别关注;(2)过于强调经济意义上的由贫变富,相对忽略扶贫对象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取向上的增长和进步。因此,本文从"三区三州"教育扶贫的视角,研究教育何以能助推"三区三州"跨越贫困陷阱,教育助推"三区三州"跨越贫困陷阱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从知识、技能和精神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丰富和拓展教育扶贫的相关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卓  李玉恒  刘愿理  廖和平  朱琳  
农户脱贫稳定性研究可为深度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文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进一步厘定了“农户脱贫稳定性”概念,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5个维度构建了农户脱贫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地处深度贫困地区的贵州省天柱县为研究区,测算1295户样本农户脱贫稳定性指数,基于不同方法共同识别影响因素并探究影响机理,提出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脱贫稳定性指数整体水平偏高,脱贫稳定性较强,但农户个体差异性显著,其中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维度的脱贫稳定性较高,金融资本其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维度的脱贫稳定性较低,返贫风险较大;(2)农户脱贫稳定性类型主要以一般型或稳定型为主,脱贫稳定性综合指数中各类型占比分布从高到低大致呈“水滴”特征,有12.44%的样本农户处于临界型,返贫风险较大;(3)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口占比、土地流转、转移性收入占比、到乡镇政府距离和到主干道距离是影响研究区农户脱贫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4)构建了能力提升、产业培育、激发动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拓展就业“五位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农户脱贫稳定性长效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一鸣  
扶正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对策邓一鸣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生产行为偏差农户生产行为是经济行为结构的主体,消费和积累行为都以生产行为为基础。因此,农户生产行为是否合理,对农户经济乃至宏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封闭性自给半自给经济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红  Clement Tisdell  李文静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建设作为边疆深度贫困地区的社会无形资产,对边疆地区精准扶贫实现"两个回流"及边民生计可持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6年7月新疆克州的田野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估计边疆深度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对于边民生计策略以及脱贫的影响效应,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研究表明,地区社会资本有助于边民减贫,这种正向效应主要通过两个路径实现:一是边民借助社会网络提高对正规金融的可得性进而实现养殖扩大再生产;二是边民通过集体公共活动付酬增加转移支付收入。但社会资本通过生计策略多样化机制提升边民生计能力的减贫路径尚未形成。在边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既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边民收入增收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需配套其他措施破解社会资本引导边民建立多样化生计的主要障碍,强化社会资本的能力扶持路径,实现精准脱贫的可持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基于深度贫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实证考察了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正规金融有效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但这一增收效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精英农户"的增收效应远高于"贫困农户";(2)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贫困农户"群体当中。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益富"特征。因此,必须提高深度贫困地区金融资源投入的精准性,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夯实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增收的基础性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瑞芹  
来自湖北省丹江口市、郧县和河南省淅川县3个贫困县的3145户农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是一种较封闭的传统型乡村网络。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社会网络资本关系种类比较单一;无论情感性社会网络资本还是工具性社会网络资本,亲缘关系依然是主要构成;中国现代农村社会依然存在差序格局,但家庭中占支配地位的轴心从传统的纵向亲子关系转变为横向的夫妻关系,不仅妻子而且包括妻子一方的亲戚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基于社会福利函数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18年中国深度贫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实证检验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正规金融显著降低了农户内部收入差距,而农村非正规金融则扩大了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从内部结构差异来看,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收入不平等效应主要表现为扩大了农户的非农收入差距与财产性收入差距。建议深度贫困地区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过程中切实保障金融扶贫资源的精准投入,合理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培育深度贫困群体的发展能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林  李光浩  
新疆南疆三地州是少数民族聚集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具有边境性、民族性、典型性等特征。采用2011年和2012年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数据(RHS),从收入、生活水平、教育、健康4个维度测算该连片特困区少数民族农户的多维贫困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运用面板排序模型估计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对减贫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多维贫困状况得到较好改善,且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加均能有效较少多维贫困,其中社会资本积累的减贫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林  李光浩  
新疆南疆三地州是少数民族聚集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具有边境性、民族性、典型性等特征。采用2011年和2012年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数据(RHS),从收入、生活水平、教育、健康4个维度测算该连片特困区少数民族农户的多维贫困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运用面板排序模型估计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对减贫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多维贫困状况得到较好改善,且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加均能有效较少多维贫困,其中社会资本积累的减贫效应最为显著;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在微观层面主要是通过农户的人力资本发挥减贫作用。应鼓励贫困农户通过积极参加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积累社会资本及人力资本,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基层扶贫工作应抓落实、讲实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佳丽  王志章  王汉杰  
本文以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F指数及BP神经网络法测度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要明显优于非劳动力流动家庭;(2)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除了教育维度之外,对于其它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作用尚不显著;(3)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呈现"U形"关系;(4)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多维贫困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