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2)
- 2023(16132)
- 2022(13602)
- 2021(12662)
- 2020(10302)
- 2019(23477)
- 2018(22884)
- 2017(43204)
- 2016(23228)
- 2015(25818)
- 2014(25488)
- 2013(25720)
- 2012(24335)
- 2011(22534)
- 2010(22798)
- 2009(21182)
- 2008(20913)
- 2007(18738)
- 2006(17370)
- 2005(16116)
- 学科
- 济(119318)
- 经济(119190)
- 业(64118)
- 管理(58076)
- 农(49069)
- 企(40304)
- 企业(40304)
- 方法(38370)
- 中国(35912)
- 数学(33944)
- 数学方法(33618)
- 农业(32625)
- 地方(30209)
- 业经(26179)
- 贸(22521)
- 贸易(22501)
- 财(22499)
- 学(22330)
- 制(22194)
- 易(21829)
- 银(18935)
- 银行(18891)
- 行(18341)
- 融(18159)
- 金融(18159)
- 发(17756)
- 环境(16975)
- 地方经济(16824)
- 体(15483)
- 技术(14686)
- 机构
- 学院(340007)
- 大学(338897)
- 济(157921)
- 经济(155101)
- 研究(131582)
- 管理(123626)
- 理学(104713)
- 理学院(103472)
- 中国(102984)
- 管理学(101897)
- 管理学院(101275)
- 科学(77203)
- 农(75361)
- 京(73118)
- 财(68824)
- 所(68479)
- 研究所(61593)
- 中心(58721)
- 农业(58066)
- 业大(54421)
- 财经(53321)
- 江(52921)
- 经济学(49322)
- 经(48493)
- 北京(47235)
- 院(45819)
- 范(45265)
- 师范(44782)
- 经济学院(44211)
- 州(41377)
- 基金
- 项目(218307)
- 科学(171683)
- 基金(159195)
- 研究(158907)
- 家(140747)
- 国家(139495)
- 科学基金(117012)
- 社会(105613)
- 社会科(99937)
- 社会科学(99912)
- 省(84149)
- 基金项目(83220)
- 自然(72300)
- 划(70869)
- 自然科(70609)
- 自然科学(70587)
- 教育(70256)
- 自然科学基金(69334)
- 资助(64593)
- 编号(61926)
- 发(53519)
- 成果(50649)
- 重点(49818)
- 部(49288)
- 创(45067)
- 国家社会(45032)
- 课题(44167)
- 发展(43307)
- 展(42667)
- 创新(42287)
- 期刊
- 济(190652)
- 经济(190652)
- 研究(110722)
- 中国(77621)
- 农(75896)
- 学报(56627)
- 科学(52574)
- 农业(51060)
- 财(49798)
- 管理(45829)
- 大学(43178)
- 学学(40912)
- 融(39947)
- 金融(39947)
- 教育(33506)
- 业经(33076)
- 经济研究(30586)
- 技术(27898)
- 财经(27427)
- 业(26258)
- 问题(26146)
- 经(23894)
- 世界(21401)
- 贸(21228)
- 国际(19175)
- 技术经济(18319)
- 版(17162)
- 经济问题(16978)
- 农村(16107)
- 村(16107)
共检索到54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焦必方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三农问题依然严重。本文在对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进而,笔者就维护农民根本利益,重视农村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式集中转移,改变农民低组织化状况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中国经济 瓶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却遭遇到了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将从研究中国经济国情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国情 瓶颈因素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茜
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2012年开始北京等地持续的雾霾天气以及很多城市能见度接近于零等事实都说明了环境问题已愈演愈烈。在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我们也意识到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我国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路径遇到了瓶颈。本文从人口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来深度剖析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制约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的瓶颈。
关键词:
人口效应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进社 王红瑞 王天龙
一、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消耗特征(一)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1.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中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资源绝对数量可观。按资源总量计算,我国耕地、森林、草地、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都位居世界各国的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岩贵
本文叙述了因中国资源供给瓶颈制约而将出现的经济增长极限,中国增长极限的根源 在于只重视GDP增长的战略模式,本文还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供给瓶颈 增长极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扬
在高储蓄率背景下,如果投资率也能够相应提高,则经济将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展现出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鲜明特色,其中最显著者,当推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同时出现且内洽地持续数十年。这一现象是如此之独特,以至于国际社会将之称为"中国之谜"。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揭示的理论逻辑具有全球意义,因为它引领一个曾经"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大国,有效地冲破了长期困扰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致命瓶颈——资金短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家才
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二元经济结构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纵观二元经济国家,尤其是农耕国家的发展史,不外乎得益于三大需求的强劲推动,中国也不例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乐菲菲 朱孔来
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难题1.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大。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越来越严格,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与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山东情况看,目前平均每个县市每年只分配给200~300亩的建设用地指标,而多数县市每年的用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造成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很多,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结构性原因。其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着“瓶颈”障碍则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瓶颈”一般是指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亦称短线。本来,由于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规律,各个产业、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总会以不同的速度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单贵尧 黄彬彬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供应不足和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如何营造更好的用工环境,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瓶颈,服务好经济的健康发展,既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各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才能得以逐步破解。■东阳市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原因分析人力资源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燕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本文对1978-2008年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要素投入依赖性,尤其对资本、劳动等低级生产要素高度依赖。基于要素集聚的视角,目前中国自身要素及可集聚要素存在发展瓶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宜采取层次性策略。
关键词:
要素集聚 开放经济 发展方式 层次性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英胜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金融业发展经验,今年上半年,广安市人民政府考察团先后到福建厦门市、晋江市和江苏江阴市等地学习考察金融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培育工作。在学习三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加快广安金融业发展、推进企业上市的思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资本市场培育 考察报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国兴
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瓶颈因素是什么?本文从完善市场经济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市场经济下的农业主体缺位,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并由此分析了导致农业市场主体缺位的体制原因,提出了重塑农业市场主体的对策。从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农村经济的实际来看,最现实、最有效、成本最低、社会振荡最小的农业市场主体塑造途径,是对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改造。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市场主体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永哲
在农村,随着国有金融机构的不断撤出,农民贷款难的状况不断加剧,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我国农村信用担保机制的缺位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和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实成为完全的物权,并理顺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关系,使农民能够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