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0)
2023(7318)
2022(6258)
2021(6032)
2020(5035)
2019(11148)
2018(11084)
2017(22041)
2016(12293)
2015(13521)
2014(13666)
2013(13601)
2012(12773)
2011(11693)
2010(12085)
2009(11066)
2008(11306)
2007(10600)
2006(9707)
2005(8878)
作者
(35542)
(30381)
(29647)
(28450)
(19055)
(14775)
(13276)
(11509)
(11332)
(10897)
(10411)
(9991)
(9739)
(9603)
(9521)
(9002)
(8923)
(8614)
(8598)
(8560)
(7612)
(7542)
(7392)
(7085)
(6838)
(6809)
(6799)
(6693)
(6272)
(6084)
学科
(51869)
经济(51809)
(46366)
(45229)
管理(30921)
农业(30110)
(25492)
企业(25492)
业经(16549)
方法(16228)
中国(14163)
数学(13884)
(13753)
数学方法(13618)
地方(12646)
(12177)
(10484)
农业经济(10219)
(9800)
(9793)
(9669)
贸易(9661)
(9587)
(9462)
(9400)
银行(9391)
(9016)
农村(9010)
(8995)
发展(8117)
机构
学院(177743)
大学(171346)
(74285)
经济(72658)
管理(66860)
研究(62876)
理学(57037)
理学院(56417)
管理学(55461)
管理学院(55124)
(51451)
中国(50280)
农业(39141)
科学(38145)
(35813)
(33275)
(33148)
业大(32736)
中心(29749)
研究所(29588)
(29406)
财经(25601)
农业大学(23578)
(23433)
师范(23236)
(23214)
(23072)
(22753)
北京(22064)
(21227)
基金
项目(111848)
科学(87766)
研究(83875)
基金(80159)
(69963)
国家(69242)
科学基金(58478)
社会(53034)
社会科(49801)
社会科学(49784)
(45365)
基金项目(42255)
教育(37271)
(36990)
自然(36933)
自然科(36066)
自然科学(36058)
编号(35827)
自然科学基金(35425)
资助(32291)
(29714)
成果(29304)
(25650)
(25107)
重点(25033)
课题(24550)
(23876)
(23113)
(21962)
创新(21496)
期刊
(94171)
经济(94171)
(56967)
研究(52353)
中国(40017)
农业(38278)
学报(28553)
科学(27145)
(24819)
管理(22552)
(22523)
金融(22523)
大学(22256)
业经(21904)
学学(21294)
教育(18420)
(18151)
技术(14411)
农村(13986)
(13986)
农业经济(13879)
问题(13832)
财经(12521)
经济研究(11793)
(11009)
世界(10904)
(10722)
经济问题(9995)
农村经济(9060)
资源(8891)
共检索到281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强  王钊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瓶颈问题,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始终把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问题放在一起思考和寻求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三农问题的恶性循环。事实上,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问题存在根本的独立性,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在三农中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路,而实施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问题分别解决的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鄂玉江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重点在深化改革,为民确权上。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卜祥来  
党的十六大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放到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位置来认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来部署。现结合学习十六大报告,对“三农”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一、“三农”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三农”问题主要是一个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产业基础不牢,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磊  
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才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三农问题”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其实是内在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之中的;农民的破产、农业的凋敝、农村的衰落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展开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国情和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消灭小农经济的道路选择并没有最优解,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只能是标本兼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山  陈爽英  贾连峰  
本文分析了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市场亲善观”和“政府发展观”,指出三农问题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制度失灵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市场增进观”,即认为政府不是对市场机制的简单的替代,而是在于政府可以提供这样一种机制,以促进和补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依靠这样的市场增进思路应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婉玲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令人堪忧,这与其庞大的数量特征很不相称。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农业快速增长无不得益于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全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知识经济主导化的新形势下,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珊  
“城乡联动”主要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促动作用、引动作用和互动作用。首先是“促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城市对农村的促动。就整体而言,城市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的阶段,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较高阶段。在产业、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鲁轶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关键性的重大任务。为有效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定,抽调机关干部进驻全省1万多个贫困村,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结合我们在开封市尉氏县驻村工作实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铮  董亚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关键的一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大中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弹性幅度下降较大的前提下,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解宇  
城市化的本质含义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基础上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形成,城市化的方式可分为本地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异地城市化是落后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思路。异地城市化的主要障碍是对农民工的就业与教育歧视,发展异地城市化的主要对策就是对农民工实施“国民待遇原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建华  卢胜乾  谭立勤  
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使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是某一方面的突破。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要有一个体系化解决方案,支撑该体系化方案的基本理论是发展哲学视野中的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理论。科学的发展观、三个文明、“三个代表”是体系理论的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洪银兴  
农民增收,不是孤立的农民收入问题,而是一个要在农业、农村、农民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寻求三农内生性增长的途径: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的农业;要解决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问题,使等量资本在农村能够得到等量收益;要改善城乡基本生活条件,特别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政策和权利;还需要解决工业和城市对三农的反哺等,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诠路  
本文在对2001-2005年农村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难题的关键,也就是要在政府的关注和干预下,振兴“农村职业教育”,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从而为农村城镇化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中  田源  
农地配置机制市场化是创新和改革的目标,农地所有者集体组织的主体资格有缺陷是现实。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础和前提,以党的政策为指针,提出了农地"两权市场"的概念,在建立"两权市场"过程中要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或改造,以落实农地产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分析了农地行政配置机制的弊端,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优势,也提出了建立"两权市场’的路径。肯定了"两权市场"和三权分置是相容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