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3)
- 2023(15202)
- 2022(13088)
- 2021(12017)
- 2020(10153)
- 2019(23105)
- 2018(22960)
- 2017(44395)
- 2016(24439)
- 2015(27308)
- 2014(27210)
- 2013(26882)
- 2012(24732)
- 2011(22424)
- 2010(22811)
- 2009(21561)
- 2008(21317)
- 2007(19670)
- 2006(17353)
- 2005(15699)
- 学科
- 济(98304)
- 经济(98170)
- 业(74565)
- 管理(70104)
- 企(53558)
- 企业(53558)
- 农(48944)
- 方法(39508)
- 数学(34058)
- 数学方法(33686)
- 农业(32263)
- 财(29135)
- 业经(26270)
- 中国(26211)
- 制(25461)
- 地方(20292)
- 学(20110)
- 贸(18609)
- 贸易(18599)
- 易(18103)
- 务(17692)
- 财务(17648)
- 体(17639)
- 财务管理(17588)
- 银(16896)
- 银行(16860)
- 企业财务(16624)
- 行(16051)
- 融(15498)
- 金融(15494)
- 机构
- 学院(348030)
- 大学(342167)
- 济(142279)
- 经济(139149)
- 管理(129893)
- 研究(115685)
- 理学(110910)
- 理学院(109686)
- 管理学(107781)
- 管理学院(107132)
- 中国(90524)
- 农(73409)
- 京(71573)
- 科学(70784)
- 财(68540)
- 所(59465)
- 农业(56676)
- 江(56100)
- 业大(55478)
- 中心(54951)
- 研究所(53203)
- 财经(53057)
- 经(47863)
- 范(45084)
- 师范(44620)
- 北京(44437)
- 州(43769)
- 经济学(43306)
- 院(40972)
- 省(39237)
- 基金
- 项目(224663)
- 科学(175849)
- 研究(167939)
- 基金(160802)
- 家(139508)
- 国家(138256)
- 科学基金(117779)
- 社会(105603)
- 社会科(99610)
- 社会科学(99578)
- 省(90104)
- 基金项目(85317)
- 教育(77310)
- 自然(74495)
- 划(74268)
- 自然科(72657)
- 自然科学(72636)
- 自然科学基金(71336)
- 编号(70774)
- 资助(64627)
- 成果(57539)
- 重点(51018)
- 部(50106)
- 发(49519)
- 课题(48696)
- 创(47035)
- 制(45592)
- 创新(43970)
- 性(43320)
- 国家社会(43188)
- 期刊
- 济(167421)
- 经济(167421)
- 研究(102138)
- 中国(73766)
- 农(73168)
- 财(55820)
- 学报(54447)
- 科学(49870)
- 农业(48955)
- 管理(45162)
- 大学(41655)
- 学学(39394)
- 教育(38092)
- 融(35797)
- 金融(35797)
- 业经(32646)
- 技术(30783)
- 财经(26396)
- 业(25021)
- 经济研究(24702)
- 问题(23025)
- 经(22697)
- 版(19033)
- 技术经济(17209)
- 世界(16591)
- 农村(16054)
- 村(16054)
- 贸(16051)
- 商业(15843)
- 理论(15716)
共检索到529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燕 熊玉双 盛璐
本文以农地流转与农业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之困境,即农地产权主体缺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剖析了农地流转困境之原因: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收入二元分割。从农地产权制度、农村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结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资本、劳动力三元结构协调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三元结构 资金供给 人力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学兵 姚志 叶云
科学的流转价格有利于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之下,对农地流转价格偏离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阐释,对农地流转定价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度剖析。研究发现:从利益相关主体看,农户分化导致了农地流转要价差异,转入主体差异引致了流转价格差异,政府干预诱发了流转价格高位失灵,中介组织实现了流转价格市场化;而理论指导缺乏、评估市场不完善以及定价方式不科学等问题造成了农地流转定价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地流转定价机制:遵循以“市场定价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原则,建立农地流转信息公开机制,加强事前事后流转价格监管,完善评估机制和价格调整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文俊 席超超 吕世辰
农地流转是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发达国家的农地治理经验中,农地流转的期限长、面积大,是农业现代化、高效化的基础。中国农地流转期限短的原因在于,流出方的推力不够、流入方的拉力不足、政府的给力不充分。针对这些分析,提出了推动中国农地长期流转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农地 流转 期限 长效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非 刘鸿伟
我国的金融抑制决定了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路径,正规金融制度的信用渗透力不足,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诱导"了民间金融的兴起。本文从我国金融市场的诱导性制度变迁角度,分析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农信社、民间金融三元并立的结构,并提出只有商业银行、农信社、民间金融之间的"三方机制"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农信社 民间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志峰 王会欣 马喜珍
目前,河北省农地流转在流转目标、行为中都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流转利益分配方面。由于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加之地方政府的权利寻租行为,地方政府和农民利益博弈的结果通常是农民利益被侵占,农地非农化流转愈演愈烈。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农护农政策,并通过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改变了土地经营的外部环境,土地流转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从分析农地流转中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出发,基于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探索促进农地流转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产权制度 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庆华 邓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西玉
近年来,各地除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宏观环境外,土地制度安排上也出现了一些调整和变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不同方式促进农地流动和集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以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农村改革实践,分析建立有效的农地流转机制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文彬
本文集中探讨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金融政策组合三元悖论条件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案的选择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缺陷;其次考察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金融政策组合的三元悖论,分析了我国面临的事实上是两种组合的择优而非三种方案选择,并指出最适解可能是一个中间解而非角点解。基于此笔者认为,资本账户管制和固定汇率制是相辅相成的,在资本管理没有放松的前提下讨论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并无意义,因此,合理的改革进程安排必须是资本流动逐步放松和人民币汇率逐渐弹性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最后给出若干现有汇率制度(制度内而非制度本身)框架下的具体改革措施建议。
关键词:
三元悖论 政策组合 汇率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建华
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具有相互促进的动态机制:一方面,农地确权可推动农地流转健康有序地进行;另一方面,农地流转也可促进农地确权的稳步推进。本文初步探索了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地流转 互动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地流转利益主体主要有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各利益主体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进行交织复杂的利益博弈,作出各自的决策。本文对农地流转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农地流转,必须处理好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户转出农地获得的总报酬不低于自己经营农地;转入方转入农地获得的报酬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降低交易成本,能增加农地转出方和转入方的报酬。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利益主体 博弈 城乡统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和平 张晓晓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平衡与协调园区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文献和理论分析,梳理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存在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农户为视角,对"市场+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双重入股"五种类型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对比阐述与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要以农村、农户为建设根基;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先导性产业;反哺农户,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转变职能,发挥监督引导作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园 利益联结 机制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遂全 韩作轩 涂开均
农地"三权分置"让经营权独立出来上市流转,需要关注的是农地流转主体的最终行动策略。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理论思辨发现,农地"三权分置"下的制度供给对流转双方的激励约束各不相同,双方基于不同利益考量就会出现利益冲突。面临这些利益冲突,农地流转双方也就有不同的行动策略。未来,制度供给要满足流转双方对确定性预期的需求,建立对流转主体双方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引导合作博弈、实行农地功能分区以及集体集中成片流转经营权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沃林 曹壹帆 邹宝玲
农地流转是改造小农户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农民普遍将农地流转给亲友邻居的行为并未完全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对此,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解构农户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发生学机理。研究表明,(1)农地的产权属性导致农户形成农地心理账户,并根据交易对象的差异性,分割成熟人心理账户和陌生人心理账户。(2)根据心理账户的核算规则,农户将农地流转给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构成)大于损失(由显性成本构成);转给陌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构成)小于或等于损失(由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构成)。为此,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提高陌生人心理账户的收益或者降低损失。基于江西绿能公司的案例及“广东千村调研”的实证检验发现:以村委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农地流转,帮助农户“土地入股参股”,搭建农地流转服务平台或集中流入农户土地再流转出去是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沃林 曹壹帆 邹宝玲
农地流转是改造小农户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农民普遍将农地流转给亲友邻居的行为并未完全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对此,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解构农户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发生学机理。研究表明,(1)农地的产权属性导致农户形成农地心理账户,并根据交易对象的差异性,分割成熟人心理账户和陌生人心理账户。(2)根据心理账户的核算规则,农户将农地流转给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构成)大于损失(由显性成本构成);转给陌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构成)小于或等于损失(由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构成)。为此,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提高陌生人心理账户的收益或者降低损失。基于江西绿能公司的案例及“广东千村调研”的实证检验发现:以村委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农地流转,帮助农户“土地入股参股”,搭建农地流转服务平台或集中流入农户土地再流转出去是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