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9)
2023(12510)
2022(10747)
2021(10006)
2020(8330)
2019(18960)
2018(18731)
2017(35998)
2016(19456)
2015(21854)
2014(21455)
2013(21191)
2012(19298)
2011(17403)
2010(17461)
2009(16374)
2008(15897)
2007(14280)
2006(12367)
2005(10477)
作者
(53567)
(44923)
(44728)
(42826)
(28114)
(21780)
(20666)
(17442)
(16868)
(15783)
(15208)
(15107)
(14043)
(14030)
(14008)
(13685)
(13680)
(13069)
(12877)
(12856)
(10968)
(10815)
(10709)
(10295)
(10180)
(10042)
(10026)
(9857)
(9046)
(8948)
学科
(77519)
经济(77436)
(50081)
管理(49397)
(36574)
企业(36574)
(33004)
方法(32307)
数学(28423)
数学方法(28124)
农业(21819)
中国(21731)
地方(20089)
(20051)
业经(19179)
(15887)
(15506)
(14240)
贸易(14233)
(13739)
(11874)
环境(11515)
(11229)
银行(11207)
理论(11177)
(11151)
(11045)
财务(11021)
财务管理(10984)
(10790)
机构
学院(268685)
大学(264476)
(106036)
经济(103529)
管理(101155)
研究(88152)
理学(87171)
理学院(86067)
管理学(84545)
管理学院(83999)
中国(66345)
科学(55084)
(54865)
(49289)
(49188)
(43689)
中心(42517)
(41470)
业大(40534)
研究所(39665)
财经(38860)
(38413)
师范(38103)
农业(37754)
(35104)
北京(33499)
(33284)
经济学(32684)
(31637)
师范大学(30461)
基金
项目(181627)
科学(142441)
研究(136038)
基金(129750)
(112055)
国家(111051)
科学基金(95124)
社会(86277)
社会科(81398)
社会科学(81375)
(73209)
基金项目(70084)
教育(61994)
(60569)
自然(59636)
自然科(58206)
自然科学(58190)
编号(57926)
自然科学基金(57100)
资助(50753)
成果(46769)
重点(40727)
(40585)
(39440)
课题(39335)
(37715)
国家社会(35216)
创新(35139)
科研(34748)
项目编号(33999)
期刊
(122579)
经济(122579)
研究(75257)
中国(51789)
(49566)
学报(40687)
(38956)
科学(37903)
农业(32749)
管理(32494)
大学(30610)
学学(28753)
教育(28677)
业经(24163)
(23673)
金融(23673)
技术(22150)
经济研究(18462)
财经(18172)
问题(17143)
(15702)
(15693)
图书(15519)
(14516)
资源(13200)
商业(12424)
技术经济(12249)
现代(12026)
(11857)
理论(11809)
共检索到392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琼   秦时玥  
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论是分析村镇公共空间演变的重要理论依据,从三元空间论的认知视角出发,通过分析社会生产与空间演变的关系,可将荫城镇的发展历程概括为村落集聚、镇域衰落、新镇再造三个阶段。通过引入叙事分析的逻辑,利用叙事线索中故事层与讲述层的关系,将故事发生的背景、事件和人物与表述过程中的叙事结构、情境和语言逐一对应,从三元空间论中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生活的空间三个层面出发,来分析比较荫城古镇与新镇之间不同的叙事方式,并对当地乡村城镇化过程中新老空间发展的平衡提出相应策略。三元空间与叙事理论的结合,有助于人们从新角度审视当前的村镇空间,分析其中不断变化的物、事、人,以及由村民所叙述的空间故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楠  刘乃芳  石国栋  
叙事与设计相结合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叙事空间设计。本文分析了叙事空间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叙事空间设计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林   田健   徐晓楠   曾坚   辛儒鸿  
寻找新的理论视角,有效识别和解析村镇聚落空间分异特征及规律,可为谋划差异化的村镇聚落空间重构及乡村发展振兴路径提供基础支撑。论文以鲁西南单县442个村镇聚落单元为研究对象,构架“形态分异—功能分化—耦合分析”的论证逻辑,建立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的空间形态与功能量化评价方法,系统识别县域村镇聚落空间分异特征,并采用Spearman相关、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测度并解析村镇聚落空间形态与功能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单县村镇聚落呈现传统平原农区典型的“均散同质”空间格局特征。聚落单元表现为“散村广布、集村零簇”的布局特征;规模等级显现以乡镇驻地为中心的圈层式和沿主要交通线的点轴式两种空间结构模式;形状多数规则,不规则聚落呈道路和微地形指向。(2)生活功能等级以城镇驻地为中心圈层分布;生产功能优势聚落单元绕城或沿主要交通线呈点轴式分布;生态功能较优聚落单元亲水特征明显;综合功能强势聚落单元分布存在明显的中心地和道路空间指向性,与生态功能呈负相关。(3)“三维”形态与各功能间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关系主要表现在“三维”形态与生态功能之间;规模强度与各项功能均显著相关,而聚散程度、形状规则度和各项功能相关性较弱或不相关。形态—功能协同/权衡关系存在功能导向下的空间分异规律,传统平原农区村镇聚落空间重构和治理需以综合功能提升为核心目标,进而加强形态和功能的协同优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屈可馨  
《盗梦空间》作为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经典之作,在引进国内之初便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该片在叙事策略上,尤其是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表现方式,一直是学界热衷讨论的话题。文章认为该片采用了空间化的时间设置,用空间割断时间的叙事手法以及梦幻式套层结构的形式,使整部影片在叙事上呈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化特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智红  
教育叙事的深化需要视角的转换、方法的更新,空间理论的兴起、叙事研究的空间走向为教育叙事提供了空间化叙事的可能。应用空间并置、多视角叙述、空间句法和意象并置等空间叙事方法和结构,有利于把握叙事的动态性和节奏感,聚焦教育情境的"关键点",使教育事件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维度上呈现,实现叙事文本的灵活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达到叙事的深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奔腾  董卫  
首先从发展模式、空间结构和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村镇空间同质化现象,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造成同质化的原因。结合赤岸实践,提出面向发展的村镇空间保护理念,并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建筑设计三个层面制定实施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韶颖  杨爽  汤众  
传统信仰场所是城镇重要的公共活动场域,也是典型的记忆场所,蕴含着丰厚的社区情感、集体记忆与文化精神,但通常被"忽略"。以潮州古城为例,通过分析传统信仰场所承载的日常仪式与情节,提炼此类场所空间叙事的关键要素及其特征,并揭示其叙事要素的关联整合路径,以探索一套呈现传统信仰场所叙事信息的系统,从而为城镇记忆场所的叙事表征探索了一套有效方法,为地方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忠  焦爱英  
村镇空间结构是一定时期内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首先阐述了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和空间结构优化的内涵;其次,在城镇化背景下,以村镇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各类空间主体行为为线索,对城镇化以及三大空间需求主体行为对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予以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优化村镇空间结构的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蔡雅涵   韦倩云   戴晴琴   黄卓   李琳娜  
[目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和乡村空间的重构,在县域范围内优化村镇空间格局,可以有效促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提出县域村镇空间格局的优化步骤,即采用引力模型探究村庄交互格局,借助社会网络分析的凝聚子群揭示组团结构,利用位序规模法则量化各团块的极化程度,进而指出村镇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团块地域特征提出空间优化的途径。[结果]以湖南省石门县为案例区,实证研究表明:①石门县整体空间联系网络密度稳定性不高,村庄间联系较弱,表现为典型的圈层网络结构;②石门县村庄可划定5大发展团块,交互引力由东南团块向西北团块递减;③现阶段各团块的极化效应和要素集聚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推进要素的集聚。[结论]研究识别出石门县各村庄空间联系不足、现有行政区划单位不能满足村庄组团发展要求,未来要以村镇视角加强全县统筹,以团块为整体推进产业发展规划和生产要素沟通交流,有效发挥团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团块内部形成“一核心多中心”的空间分工发展模式,各中心吸引构建对应产业链环节的企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平  张楠  
空间句法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并发现各个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暗合了人类社会认知与组织空间的方式。在叙事环境量化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方法,将人类活动的事件、故事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对叙事环境的意义给予量化的解释,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历史城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为历史城区改造提供相应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平  张楠  
空间句法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并发现各个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暗合了人类社会认知与组织空间的方式。在叙事环境量化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方法,将人类活动的事件、故事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对叙事环境的意义给予量化的解释,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历史城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为历史城区改造提供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智强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30家村镇银行的实地调研,从村镇银行建设的"机构观"与"功能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机构路径下所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派生的限制村镇银行发展的"三个枷锁"。在当前的机构路径中,村镇银行的设立并没有考虑到农村地区的信息、文化和经济特征,因而不具备向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村镇银行建设应遵循"机构观"与"功能观"相融合的制度思路,将自身金融功能与农村金融需求相匹配,实现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陆邵明  
以醉白池为研究案例,运用几何学和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来描述和解析江南园林遗产空间中的复杂性特征:不规则的分形空间结构以及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特征。揭示了醉白池存在着不断迭代再现的"花园中的花园"结构特征,这种低语境的分形空间语言导致了醉白池局部与局部、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变异性,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复杂性;而多样化系统化的叙事词汇与情节结构体系是一种高语境的空间语言,蕴含了主题情感和思想,传达了一种文化语义上的复杂性。正是两种体系在不同层面上相互协作,系与解,不断营造文化意境。这种交叉学科视野下的空间分析方法不仅为创新继承传统园林文化、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塑造美丽家园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同时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岩  孙红蕾  郑建明  
文章从流动空间视角出发,围绕新型城镇信息化建设中涉及的基础设施空间、居住环境空间、信息资源空间、技术资源空间、经济资源空间和人力资源空间六个要素,对之前构建的城镇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进行修正、重组,建立新的城镇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江苏新型城镇信息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文艺  石薇  
认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的外部空间是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起始于视觉为中心的感知。以"人—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核心,综合运用理论和案例研究分析了旅游小城镇外部空间的系统构成,并从鸟瞰、平视和仰视三个视角对典型性旅游小城镇兴坪镇的外部空间进行了分析,从视觉感知角度进一步挖掘了中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资源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