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2)
2023(11951)
2022(10065)
2021(9534)
2020(8241)
2019(19172)
2018(18779)
2017(36776)
2016(19571)
2015(22130)
2014(21972)
2013(21657)
2012(19773)
2011(17512)
2010(17111)
2009(15764)
2008(15624)
2007(13746)
2006(11379)
2005(9955)
作者
(53953)
(45297)
(45173)
(43186)
(28766)
(21820)
(20900)
(17821)
(17120)
(15922)
(15371)
(15193)
(14256)
(14050)
(14018)
(13902)
(13901)
(13450)
(13046)
(12989)
(11084)
(10992)
(10843)
(10419)
(10248)
(10113)
(9979)
(9859)
(9005)
(8945)
学科
(81760)
经济(81672)
管理(56493)
(55524)
(46206)
企业(46206)
方法(42660)
数学(38249)
数学方法(37784)
(22512)
(21543)
中国(20199)
业经(16707)
(15507)
贸易(15503)
地方(15223)
(15100)
(15096)
财务(15055)
财务管理(15021)
(15015)
农业(14344)
企业财务(14264)
(14113)
理论(12453)
(12124)
(11838)
金融(11835)
(11831)
银行(11800)
机构
大学(276089)
学院(275380)
(115051)
经济(112858)
管理(110380)
理学(96599)
理学院(95601)
管理学(93892)
管理学院(93364)
研究(85461)
中国(64597)
(55561)
(51771)
科学(51676)
(42874)
财经(42555)
中心(41556)
(41355)
业大(40329)
(39529)
(38807)
研究所(37943)
经济学(36453)
(34681)
师范(34315)
农业(33903)
北京(33797)
经济学院(33189)
财经大学(32033)
(31116)
基金
项目(191239)
科学(151878)
基金(141212)
研究(138786)
(122351)
国家(121373)
科学基金(105660)
社会(89616)
社会科(85031)
社会科学(85007)
基金项目(75152)
(74089)
自然(68880)
自然科(67357)
自然科学(67338)
自然科学基金(66148)
教育(65222)
(62532)
资助(57785)
编号(56219)
成果(44458)
(43306)
重点(42885)
(40125)
(40108)
教育部(37837)
科研(37581)
国家社会(37521)
课题(37411)
创新(37404)
期刊
(116151)
经济(116151)
研究(73649)
中国(47349)
(41505)
学报(41256)
管理(38390)
科学(38011)
(37669)
大学(31886)
学学(30202)
农业(25441)
教育(25325)
技术(24778)
(23404)
金融(23404)
财经(20938)
业经(19655)
经济研究(19518)
(17973)
问题(15930)
统计(14186)
(13781)
技术经济(13659)
(13100)
(12964)
理论(12931)
商业(12890)
(12816)
财会(12248)
共检索到383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周期取代全球失衡成为国际金融研究中新的焦点,"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的争论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热议的话题。本文重点研究了汇率制度在全球风险冲击影响跨境资本流入波动中发挥的作用,基于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的视角探讨"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首先,本文使用因子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入波动数据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特征,共同因子的解释程度达到80%左右,且全球风险变量VIX与共同因子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其次,本文使用面板模型回归的方法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数据的个体特征进行分析,特别是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全球风险水平较低时,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具有削弱作用,而随着全球风险水平的提高,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的削弱作用减弱。最后,本文分别从测量误差和模型设定等方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率的缓冲作用依赖于全球风险水平,是介于"三元悖论"与"二元悖论"的中间状态,在全球风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我国不宜过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绍宸  杨诗琦  
在“二元悖论”理论框架中,全球金融周期作为重要的冲击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有着重要影响。中心国家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风险承担渠道和基金渠道传导,导致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信贷增长共振,从而产生全球金融周期的现象。全球金融周期冲击导致投资组合流动和信贷流动产生强烈的顺周期性,这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更加明显。同时,危机引发的“涡轮增压效应”放大了全球金融周期的冲击作用。为有效防范外部冲击,需在宏观经济基本面、金融发展和浮动汇率制度等方面不断着力,并运用资本管制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杠杆率限制等政策工具,提升资本流动管理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小云  陈雷  祝哲  
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争论的焦点是更加浮动的汇率制度是否会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本文梳理了浮动汇率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的理论逻辑,发现浮动汇率能够吸收外部冲击,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是过度的汇率波动则会通过经常项目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宏观经济,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下述命题,即随着汇率制度的更加浮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先增强,之后增强效应减弱甚至变为削弱作用。本文使用二次项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利用Aizenman et a1(2010)编制的三元悖论指标等跨国面板数据证明了命题的成立,即基于货币政策独立性视角,存在最优汇率制度。本文进而研究了影响最优汇率制度的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范小云  刘粮  陈雷  
本文通过梳理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发现传统的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通常将对经济区域、货币区域和决策主体的简化假设统一起来进行建模分析,政策制定者关注重点在于对"货币三元悖论"的选择上。本文在探讨金融因素在理论分析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假设下对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的弊端,以及对金融全球化、金融政策独立性和金融稳定,即"金融三元悖论"的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新思路应该打破经济领域界限,考虑国际货币的重要地位以及多元决策主体的差异性,从跨国银行和跨国非金融企业的联合资产负债表入手,以总资本流动为分析重点,探索总外部头寸背后暗含的流动性总量和金融不稳定特征,从而为一国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出实现国内金融稳定提供合理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和跨国银行流动性管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张菀庭  徐宁  
现有关于资本开放的研究多聚焦于资本项目自由化、利率及汇率市场化顺序的探讨,却忽视了资本开放顺序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实际上,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同时能否保持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效力,决定了货币当局对危机的反应能力,更是一国能否开放资本账户的关键条件。有鉴于此,文章首先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测量出中国的实际资本开放度,随后利用引入含有交互项的回归模型评价不同汇率制度下,资本账户开放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差异,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汇率制度变迁不会动摇资本开放对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因此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第二,考虑近期全球避险情绪高涨,现阶段二元悖论与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更加吻合;第三,受国际不稳定因素影响,近期不宜加快资本账户开放,这可能会诱发产出调控失灵、资本泡沫膨胀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夏  戴金平  汪亚楠  
基于DSGE模型讨论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的搭配问题,以及进一步采用TVP-SV-VAR方法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后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显著影响了中国的利率水平、产出缺口、通货膨胀与汇率水平;随着冲击时间的后移,中国利率水平遭受的影响逐渐下降,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给中国其他经济变量带来了更大的波动性,损害了中国居民的福利水平。中国不应轻率地放开资本管制,应致力于降低金融杠杆,减小金融市场存在的价格泡沫,让非理性的资产价格逐渐回归理性,使资产价格真正围绕其标的价值上下波动;待中国金融市场逐渐回归常态后,再逐渐放开资本管制措施,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姝彤  
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各国自主选择的市场化趋势,三元悖论对于一国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基于74个国家1980~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基于三元悖论分析的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因素,研究表明:资本开放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于汇率稳定性有负向作用,各国进行汇率制度选择时,三元悖论仍然是可信的指导原则。贸易开放度越高、国内金融发展程度越低,一国越倾向于采用固定汇率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与一国汇率稳定性选择呈现倒U型关系,即仅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一国才会采用更加浮动的汇率制度。外汇储备规模越高,央行维持汇率稳定的能力越强,一国汇率稳定性越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红   苗蕊  
本文利用2001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43个经济体数据,基于“三元悖论”有效性视角,采用带有交乘项的probit模型,研究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周期是引起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原因,全球金融周期“繁荣”时期,可能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激增;全球金融周期“萧条”时期,可能会引发资本流动中断和撤回;汇率制度弹性提高能够削弱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通过提高汇率制度弹性防范外部冲击的举措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更为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对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影响不同,这与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以及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有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陆简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新因素和新机制不断涌现,以"三元悖论"为代表的传统开放经济分析框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近期,国际上有学者结合现实观察提出了"二元悖论"的新观点,即只要存在资本自由流动,一国的货币政策就不可能自主有效,而与该国采取何种汇率制度无关。为阐明"二元悖论"背后的经济学机理,我们构建并推导融入全球避险情绪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而提出了一个有关"二元悖论"成因的理论假说:全球避险情绪上升可能削弱国内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特别地,当全球避险情绪导致的风险溢价影响超过国内货币扩张程度时,货币政策甚至可能完全失效。随后,我们建立了以浮动汇率国家为样本的面板数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该文从三元悖论中的政策选择出发,通过分析开放经济中的一般性政策选择,并结合中国当前面对的挑战——流动性过剩、高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指出,我国最初的政策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自主权"在外贸结汇体制的影响下,已受到了极大挑战,并难以为继,我国最终将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勇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凸现出来的经济现象。文章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外汇储备对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得出我国流动性过剩与现行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下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外汇占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要彻底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要深化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钟永红  王雪婷  
本文综合分析即期名义汇率、汇率预期与汇率制度弹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综合净额、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和新增外债的影响。研究发现,即期汇率在金融危机前后对跨境资本流动综合净额均无影响,而在金融危机后与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显著相关,与新增外债在金融危机前后都显著正相关;汇率预期在金融危机后与跨境资本流动综合净额、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关系均变得更加复杂,但是与新增外债的负相关关系在金融危机后未变;汇率制度弹性对跨境资本流动净额的影响在金融危机后变得非线性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毕家新  
亚洲金融危机后,"三元悖论"被明确提出,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论断。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汇率稳定及资本管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控制资本项目开放的节奏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忱阳  刘园  
由于"三元悖论"的客观存在,2005年之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谨慎追求资本开放,从而找到了"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之后中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也逐渐放开,同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也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本文构建"三元悖论"三指数验证"三元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探讨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账户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联动效应从而证实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最终选择,即中国在"三元悖论"情况下不是"三选二"而是"三选一"(1)。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忱阳  刘园  
由于"三元悖论"的客观存在,2005年之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谨慎追求资本开放,从而找到了"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之后中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也逐渐放开,同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也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本文构建"三元悖论"三指数验证"三元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探讨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账户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联动效应从而证实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最终选择,即中国在"三元悖论"情况下不是"三选二"而是"三选一"(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