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2)
2023(11899)
2022(10104)
2021(9589)
2020(7848)
2019(17886)
2018(17282)
2017(32811)
2016(17560)
2015(19607)
2014(18820)
2013(18640)
2012(17233)
2011(15818)
2010(15781)
2009(14836)
2008(14533)
2007(12707)
2006(11439)
2005(10585)
作者
(48593)
(40457)
(40309)
(38683)
(26110)
(19371)
(18199)
(15586)
(15535)
(14425)
(14021)
(13548)
(13155)
(13020)
(12910)
(12768)
(12086)
(11898)
(11823)
(11644)
(10110)
(9969)
(9836)
(9415)
(9185)
(9088)
(8994)
(8841)
(8175)
(8072)
学科
(70419)
经济(70339)
管理(47157)
(45002)
(34798)
企业(34798)
方法(29342)
数学(26393)
数学方法(26083)
中国(24250)
(21889)
(19095)
(18016)
贸易(18005)
(17683)
(15029)
业经(14748)
农业(14321)
(13468)
(13123)
银行(13098)
(12690)
(12688)
(12460)
金融(12459)
地方(12457)
(10794)
财务(10772)
财务管理(10747)
环境(10315)
机构
大学(244482)
学院(244417)
(110922)
经济(108920)
研究(92412)
管理(88851)
理学(75432)
理学院(74575)
中国(73516)
管理学(73390)
管理学院(72937)
科学(52752)
(52291)
(51702)
(46818)
研究所(42336)
中心(41136)
财经(40264)
(39903)
(36908)
经济学(36051)
(35998)
北京(33562)
(33176)
业大(32450)
经济学院(32403)
(31946)
师范(31594)
农业(31413)
财经大学(30035)
基金
项目(158741)
科学(125897)
研究(117736)
基金(117631)
(103233)
国家(102420)
科学基金(86680)
社会(77025)
社会科(73000)
社会科学(72990)
基金项目(59521)
(58288)
教育(54116)
自然(54030)
自然科(52800)
自然科学(52781)
自然科学基金(51886)
(50870)
资助(49868)
编号(46555)
成果(39254)
(36741)
重点(36419)
(35079)
课题(33372)
(33065)
国家社会(33033)
教育部(31863)
中国(31440)
创新(30986)
期刊
(123760)
经济(123760)
研究(80238)
中国(51427)
(38497)
(37630)
学报(36768)
科学(35433)
管理(34606)
(30506)
金融(30506)
大学(28250)
教育(27033)
学学(26584)
农业(25820)
经济研究(22465)
财经(20866)
技术(19344)
业经(18717)
(18184)
(16759)
问题(16058)
国际(15626)
世界(14561)
(14136)
技术经济(11167)
统计(10899)
(10777)
现代(10644)
理论(10223)
共检索到382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再勇  
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大的"三元悖论"困扰,即在维持有限的汇率制度弹性以及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同时,持续面临着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入。实证研究发现,在面临大规模的外汇资本积累后,央行的外汇冲销水平在2006年第3季度后下降了,但总体上看,中国货币供应还存在一定的自主性。由于外汇冲销存在一定成本,央行应提高成本较低的回购操作比重,降低成本较高的央行票据操作比重。考虑到"十二五"规划已经制定了扩大内需战略,来自经常项目盈余的外汇流入会持续下降,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控制和引导,限制热钱流入应该是中国今后应对外汇资本流入的重点。而只有人民币成为国际信贷货币,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外汇积累的货币效应以及货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祥君  黄武俊  
文章梳理了三元悖论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并利用具有政策指导意义的扩展的"不可能三角"对货币政策选择进行了分析。具体到中国而言,人民银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时又被迫接受了资本流动日益增强的现实,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日渐丧失。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从汇率制度出发,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给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促使人民币汇率回归合理水平,改变汇率低估状态;二是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并逐渐走向自由浮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月  扈震  
本文从"三元"发展逻辑角度出发,对新经济环境下"三元"赋予新的理解;认为"三元悖论"中三者线性关系假设是不全面的,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三个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其本身存在发展逻辑并且具有方向性,违背发展规律可能带来经济发展紊乱;政策目标间的边际替代率并非恒等于1,而是随着两个政策目标相对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新兴经济体的实践经验表明,"三元悖论"中三元总效用至多为2的约束可以被突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前进  
本文考察了美国次贷危机后,在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三元悖论"问题,认为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操作,有效化解了外汇储备上升对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及资本项目有限开放等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在资本有限管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效果需要考虑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非传统货币创新及外汇占款的综合影响,人民银行主动的货币数量性操作只有对冲掉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后才能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美国加息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三元悖论"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范小云  刘粮  陈雷  
本文通过梳理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发现传统的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通常将对经济区域、货币区域和决策主体的简化假设统一起来进行建模分析,政策制定者关注重点在于对"货币三元悖论"的选择上。本文在探讨金融因素在理论分析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假设下对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的弊端,以及对金融全球化、金融政策独立性和金融稳定,即"金融三元悖论"的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新思路应该打破经济领域界限,考虑国际货币的重要地位以及多元决策主体的差异性,从跨国银行和跨国非金融企业的联合资产负债表入手,以总资本流动为分析重点,探索总外部头寸背后暗含的流动性总量和金融不稳定特征,从而为一国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出实现国内金融稳定提供合理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和跨国银行流动性管理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锦虹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是一个国家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互协调促进 ,是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资本市场并没有摆脱三者不可调和的“三元悖论”。逐步开放资本项目 ,完善外汇监管体系 ,改革汇率决定制度 ,实现浮动汇率制度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忱阳  刘园  
由于"三元悖论"的客观存在,2005年之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谨慎追求资本开放,从而找到了"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之后中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也逐渐放开,同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也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本文构建"三元悖论"三指数验证"三元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探讨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账户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联动效应从而证实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最终选择,即中国在"三元悖论"情况下不是"三选二"而是"三选一"(1)。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忱阳  刘园  
由于"三元悖论"的客观存在,2005年之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谨慎追求资本开放,从而找到了"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之后中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也逐渐放开,同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也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本文构建"三元悖论"三指数验证"三元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探讨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账户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联动效应从而证实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最终选择,即中国在"三元悖论"情况下不是"三选二"而是"三选一"(1)。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盛华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认为,一国只能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个目标中选择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我国现阶段在这“三元”中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同时未完全放弃资本完全流动目标(人民币只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不开放资本帐户),因此货币政策独立性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央银行如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同时,货币政策也将从以内部均衡目标兼顾,相应地必须建立适应开放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礼卿  钟茜  
全球金融周期存在的背景下"三元悖论"是否依然成立充满争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与金融摩擦的两国DSGE模型,为考察全球金融周期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传导到外围国金融市场,使外围国信贷利率、银行风险承担以及杠杆率与美国银行趋同,形成全球金融周期。金融渠道的传导速度快于实体经济渠道导致外围国国内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相背离,外围国想要稳定经济就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同向的政策利率变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不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估值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浮动汇率制度并不能隔离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也无法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外围国金融市场越不发达,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越不独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小云  陈雷  祝哲  
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争论的焦点是更加浮动的汇率制度是否会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本文梳理了浮动汇率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的理论逻辑,发现浮动汇率能够吸收外部冲击,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是过度的汇率波动则会通过经常项目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宏观经济,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下述命题,即随着汇率制度的更加浮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先增强,之后增强效应减弱甚至变为削弱作用。本文使用二次项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利用Aizenman et a1(2010)编制的三元悖论指标等跨国面板数据证明了命题的成立,即基于货币政策独立性视角,存在最优汇率制度。本文进而研究了影响最优汇率制度的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张菀庭  徐宁  
现有关于资本开放的研究多聚焦于资本项目自由化、利率及汇率市场化顺序的探讨,却忽视了资本开放顺序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实际上,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同时能否保持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效力,决定了货币当局对危机的反应能力,更是一国能否开放资本账户的关键条件。有鉴于此,文章首先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测量出中国的实际资本开放度,随后利用引入含有交互项的回归模型评价不同汇率制度下,资本账户开放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差异,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汇率制度变迁不会动摇资本开放对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因此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第二,考虑近期全球避险情绪高涨,现阶段二元悖论与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更加吻合;第三,受国际不稳定因素影响,近期不宜加快资本账户开放,这可能会诱发产出调控失灵、资本泡沫膨胀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飞鸣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凸显了以美国为核心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和以美元为核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改革现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建立货币区是较为现实的选择。但在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下,货币区不可避免处于"三元悖论"困境。本文提出的贷款准备金政策框架模型能够解决货币区在保证其内在要求的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基本前提下,区内各个成员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国华  
一、芒德尔—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 基本内涵和政策意义 芒德尔通过芒德尔——弗莱明模型所证明的基本观点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适当地选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有可能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无需改变汇率或改变其他支出政策。其基本结论是,在小国经济中,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浮动汇率条件下的收入效应大于固定汇率下的收入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条件下的收入效应大于浮动汇率下的收入效应。在极端情况下,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小国(小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