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2)
- 2023(12113)
- 2022(10185)
- 2021(9163)
- 2020(7462)
- 2019(16656)
- 2018(16544)
- 2017(30241)
- 2016(17187)
- 2015(19007)
- 2014(19211)
- 2013(18679)
- 2012(17901)
- 2011(16259)
- 2010(16387)
- 2009(14765)
- 2008(14701)
- 2007(13269)
- 2006(11821)
- 2005(10909)
- 学科
- 济(69620)
- 经济(69536)
- 管理(41863)
- 业(40898)
- 企(30583)
- 企业(30583)
- 方法(23352)
- 中国(23325)
- 地方(21907)
- 农(21523)
- 数学(19737)
- 数学方法(19471)
- 学(17977)
- 业经(16712)
- 财(15160)
- 制(14668)
- 农业(14663)
- 银(13756)
- 银行(13693)
- 融(13479)
- 金融(13472)
- 行(13328)
- 地方经济(12071)
- 发(11879)
- 环境(11550)
- 贸(11524)
- 贸易(11511)
- 理论(11352)
- 易(11045)
- 技术(11028)
- 机构
- 学院(242508)
- 大学(239697)
- 研究(95121)
- 济(92606)
- 经济(90397)
- 管理(82285)
- 中国(70037)
- 理学(69377)
- 理学院(68354)
- 管理学(66869)
- 管理学院(66425)
- 科学(62963)
- 农(55724)
- 京(53404)
- 所(51473)
- 研究所(46965)
- 农业(44146)
- 财(43391)
- 业大(42348)
- 中心(42159)
- 江(40067)
- 范(34741)
- 院(34216)
- 师范(34192)
- 北京(33620)
- 财经(33077)
- 省(32973)
- 州(31755)
- 技术(31178)
- 经(29892)
- 基金
- 项目(162208)
- 科学(125761)
- 基金(114212)
- 研究(114101)
- 家(103156)
- 国家(102246)
- 科学基金(84747)
- 社会(69626)
- 省(67206)
- 社会科(65857)
- 社会科学(65840)
- 基金项目(59962)
- 划(56673)
- 自然(55852)
- 自然科(54524)
- 自然科学(54508)
- 自然科学基金(53539)
- 教育(52597)
- 资助(46020)
- 编号(45367)
- 发(40772)
- 重点(38093)
- 成果(37739)
- 课题(34469)
- 部(34003)
- 创(33999)
- 计划(32749)
- 创新(31849)
- 发展(31630)
- 科研(31210)
- 期刊
- 济(111466)
- 经济(111466)
- 研究(72929)
- 中国(60507)
- 农(52734)
- 学报(49618)
- 科学(41964)
- 农业(35567)
- 大学(35531)
- 学学(33708)
- 教育(33338)
- 财(33291)
- 管理(31767)
- 融(25273)
- 金融(25273)
- 技术(20999)
- 业经(19912)
- 业(18967)
- 经济研究(17937)
- 财经(16306)
- 问题(14325)
- 经(14135)
- 业大(13862)
- 版(13766)
- 科技(12742)
- 农业大学(11715)
- 图书(11420)
- 坛(10844)
- 论坛(10844)
- 资源(10808)
共检索到384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相福生 徐革锋 谷伟 黄天晴 刘晨斌 王炳谦
Cyp19a1b、Cyp11a1、Cyp11b2、Cyp17a1、Hsd3b1等细胞色素相关基因能够调节硬骨鱼类性类固醇的合成,对性腺发育和性别决定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全雌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研究对象,正常雌性二倍体虹鳟为对照,选取31~68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时间段的虹鳟仔鱼脑组织,采用q RT-PCR和酶联免疫的方法研究以上几种基因的表达状况和脑芳香化酶的活性变化,以期探明导致三倍体雌性虹鳟性腺发育异常的关键原因。q RTPCR结果显示,二倍体中Cyp19a1b在30~50 dpf时表达量上调并且维持在较稳定水平,但50~56 dpf时表达量逐渐下调,之后56~68 dpf表达量持续上调;三倍体中Cyp19a1b表达量在30~35 dpf开始上调,35~47 dpf逐渐下调,47~55 dpf开始第二次上调,之后维持在较稳定水平直至68 dpf,但三倍体Cyp19a1b的表达量显著(P
关键词:
虹鳟 性腺发育 脑芳香化酶 细胞色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进强 王晓谰 李永娟 吴深基 赵璐
前黑素小体蛋白a (premelanosome protein, pmela)基因是黑色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之一,对动物的体色有着重要影响。为探讨pmela基因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色变异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技术对pmela基因cDNA全长进行克隆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同时采用qRT-PCR比较pmela在野生型虹鳟(虹鳟)、黄色突变型虹鳟(金鳟)和杂交F_(1)代受精期至孵化后3个月不同发育时期及成鱼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研究获得pmela基因cDNA全长序列3476 bp,包含2532 bp开放阅读框,编码843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Pmela为疏水性蛋白且存在PKD功能结构域。同源性比对发现,虹鳟Pemla氨基酸序列与红鲑(Oncorhynchus nerka)的同源性高达97.75%;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虹鳟与红鲑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人类(Homo sapiens)和小鼠(Mus musculus)的亲缘关系最远。qRT-PCR结果显示,pmela基因在虹鳟与金鳟胚胎及出膜后各时期均有表达,在受精期至16细胞期中的表达为虹鳟高于金鳟,出膜后该基因在金鳟背部皮肤中的表达均高于虹鳟,且在4细胞期、16细胞期、原肠期、神经期、体节期、心跳期、1 day post-hatching (1 dph)、3 dph、5 dph、7 dph、10 dph、1 month post-hatching (1 M)和2 M时期中,虹鳟与金鳟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在各组织中,pmela基因在虹鳟与金鳟背部皮肤和眼睛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杂交F_(1)代中,pmela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双亲类似,且在大部分相同时期和组织中的表达与双亲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pmela基因的表达量高低与虹鳟体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可能参与其体色的形成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mela基因在虹鳟体色变异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英 刘蔓 张澜澜 李海龙
以4~35月龄三倍体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材料,以同源二倍体为对照,采用组织学和放射免疫方法,从性腺发育和生殖激素变化2个方面对其类雄性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类雄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的卵原细胞可正常发育至卵黄发育前期卵母细胞(8月龄左右),此后卵母细胞败育,基质细胞包围卵原细胞形成卵原细胞簇,17月龄后卵巢中卵原细胞簇减少,出现与雄性精小囊结构相似的类生精细胞囊结构;26~35月龄类生精细胞囊逐渐成为性腺的主要成分,在类生精细胞囊内出现大量坏死的细胞;13月龄后三倍体雌性虹鳟血清中GtH-Ⅰ、GtH-Ⅱ、17β-E2含量显著低于同期二倍体虹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东明 孙程婕 宣思鹏 韩飞 陈新军
阿根廷滑柔鱼是典型的头足类,资源生物量与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积累及生殖投入密切相关。为了获知雌性阿根廷滑柔鱼性腺发育各阶段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特点,研究采用氯仿甲醇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胴体、消化腺和卵巢的脂肪酸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雌性阿根廷滑柔鱼胴体、消化腺和卵巢3个组织的脂肪酸均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主,饱和脂肪酸(SFA)次之,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总含量最低。胴体组织的脂肪酸种类最全面,共检测出28种脂肪酸,消化腺和卵巢分别检测出21种和17种脂肪酸。检测发现3个组织中SFA均以C16∶0脂肪酸最为丰富,MUFA以C18∶1n9c和C20∶1脂肪酸为主,PUFA的DHA(C22∶6n3)最丰富,EPA(C20∶5n3)次之。胴体的SFA和MUFA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产卵期显著降低;消化腺的PUFA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但是其含量显著低于胴体和卵巢;卵巢持续积累脂肪酸,在产卵期时MUFA和PUFA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雌性阿根廷滑柔鱼胴体、消化腺和性腺3个组织的脂肪酸种类具有组织特殊性,而主要脂肪酸具有一致性。性腺发育过程中,胴体的SFA和MUFA可能转化为能量供给卵巢发育,消化腺的PUFA则向胴体和卵巢转移,卵巢则持续积累脂肪酸供给卵子发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雨晴 陈琦 郑欣宜 徐其征 庄子昕 王伟 曹小娟 周贺
以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进行观察,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不同发育时期(孵化后4、14、21、23、50、60和65d)和不同组织(性腺、肝脏、肌肉、肠、鳃、鳍、皮肤和脑)中性腺发育相关基因(hormad1、dmrt1-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发现:在早期不同发育时期,hormad1和dmrt1-a基因均为在4日龄中表达量最高,14日龄次之,在50日龄中表达量最低。在不同组织中,hormad1基因在雌鱼的鳍中表达量最高,肝脏中表达量最低;在雄鱼的性脑腺中表达量最高,肝脏中表达量最低。dmrt1-a基因在雌雄鱼的性腺中表达量最高,脑中表达量最低。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性腺的分化和发生与二倍体泥鳅无差别,可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和原始性腺的生成及性腺的分化等过程。研究结果表明,hormad1、dmrt1-a这2个基因与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性腺发育密切相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龙 赵荣荣 梁茜 谷德贤 许莉莉 张达娟
为准确掌握渤海湾雌性口虾蛄初次性成熟体长信息,以2018年4—11月渤海湾渔业资源科学调查期间逐月拖网渔获物为对象,通过观察雌性口虾蛄性腺的发育阶段,分别以性腺发育Ⅱ期、Ⅲ期和Ⅳ期作为性成熟的判别标准,采用2种逻辑斯蒂模型进行初次性成熟体长估算。结果显示,体长为7.00~7.99cm的雌性口虾蛄即可达到性成熟并完成产卵行为,体长为9.00~11.99cm的个体在数量上对繁殖亲体起着主要贡献作用。当逻辑斯蒂模型中性成熟比例渐近值为待估参数时,以性腺发育Ⅱ期、Ⅲ期和Ⅳ期作为性成熟标志得到的雌性口虾蛄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9.42±0.02) cm、(10.44±0.04) cm和(12.03±0.17) cm。当逻辑斯蒂模型中性成熟比例渐近值取固定值时,以性腺发育Ⅱ期、Ⅲ期和Ⅳ期作为性成熟标志得到的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9.44±0.02) cm、(10.50±0.04) cm和(11.74±0.08) cm。研究表明,采用可变性成熟比例渐近值逻辑斯蒂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采取固定值形式的模型。建议渤海湾口虾蛄的开捕最小体长不小于9.42cm。
关键词:
口虾蛄 初次性成熟体长 性腺发育 渤海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磊 李响 柳峰松 刘利平
为评估不同激素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的效果并探究促性腺激素在花鳗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比较了不同激素组合处理后花鳗鲡性体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雌鱼脑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基因Gt Hα(促性腺激素亚基),LHβ(促黄体生成素亚基)及FSHβ(卵泡刺激素亚基)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鲤脑垂体萃取液(CPE)与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组合能够有效促使雌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GSI平均达22.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单独注射雄烯二酮(ADSD)和注射ADSD、CPE、h CG混合制剂诱导效...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英 王琨 刘蔓 张澜澜 张贵学
观察和测定了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脏、脾脏、头肾和外周血液血细胞的发生过程。结果显示: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红细胞具有分裂的能力,外周血液是其进一步发育成熟的场所,其进一步发育成熟有核质非同步分裂(核分裂先于质分裂呈双核型)和核质哑铃型同步分裂两种形式。外周血液中未成熟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5.81%、4.14%、4.52%和3.38%,其4类未成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造血器官;外周血液中成熟红细胞为69.6%,与造血器官成熟红细胞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6.60%、4.71%和1.24%,三类细胞比例明...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施志仪 刘华
为了探讨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A基因在牙鲆不同变态发育阶段中的表达差异,以及甲状腺激素T4和硫脲处理对TRαA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了半定量RT-PCR法测定牙鲆不同发育阶段头部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A mRNA水平。结果显示,牙鲆不同变态发育阶段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A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从受精卵到变态期TRαA表达量呈缓慢增加趋势,到24日龄出现第一个表达高峰,随后表达量下降,30日龄之后随日龄增加表达量又逐渐增加,至变态高峰期38日龄出现第二个表达高峰,而且高于第一个表达高峰,至成鱼表达量再次下降至较低水平。甲状腺激素T4处理组和硫脲处理组与同日龄正常组相比,TRαA的表达也有明显差异,在甲状...
关键词:
牙鲆 变态 甲状腺激素受体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鹏飞 毕锡麟 王锴 景炅婕 吕丽华
【目的】探讨牛卵泡颗粒细胞中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ocaine-and amphetamine-regulated transcript,cart)的表达对牛不同阶段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牛卵泡转录组odF1(the largest onset oF deviation Follicle)和odF2(the second largest onset oF deviation Follicle)颗粒细胞(granulesa cells,gcs)构建rna文库,illumina hi seq 2000平台测序;采集屠宰牛双侧卵巢,通过黄体形态特征筛选处于第一卵泡波阶段的最大卵泡和第二...
关键词:
牛 卵泡 发育 CART 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碧侠 赵芳 付言峰 任守文 王金玉
【目的】分析去乙酰化酶SIRT1基因在猪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了解SIRT1基因在猪卵泡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猪卵巢,分离卵泡颗粒细胞,根据直径将其分为≤1.5mm,>1.5~≤3.0mm,>3.0~≤5.0mm,>5.0mm 4个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IRT1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SIRT1基因在不同直径卵泡颗粒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SIRT1蛋白在不同发育卵泡颗粒细胞中均有表达,随着卵泡的发育,SIRT1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其在原始卵泡中表达量最...
关键词:
SIRT1基因 猪 卵泡发育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 徐义平 鲍宝龙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可通过调节染色质结构和抑制特异性转录因子活性来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鉴于HDACs在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HDAC1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调查了其在牙鲆变态前和变态阶段的空间表达。牙鲆HDAC1全长cDNA序列为2 540 bp,包含长度为126 bp的5'UTR,1 470 bp的ORF和944 bp的3'UTR。HDAC1基因在牙鲆变态前以及变态阶段均有表达,这和蝌蚪中仅在变态前表达的现象不同。HDAC1在冠状幼鳍上的表达是随着幼鳍原基的生长发育逐渐增强的,直至冠状幼鳍分化成形后,基因表达减弱...
关键词:
牙鲆 HDAC1基因 变态 冠状幼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英 王琨 张澜澜 刘蔓
对三倍体和二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红细胞大小(长、短径值和体积)、形态及部分血液指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脆性和白细胞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红细胞体积与二倍体比值为1.51∶1,细胞核大小与二倍体比值为1.49∶1,与理论值(1.5∶1)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63,呈现出椭圆形;三倍体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60,呈现出明显的长椭圆形,并有19%的红细胞有哑铃形或分裂的细胞核,这可作为区别二倍体鱼类的一个重要鉴定标志。三倍体虹鳟的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脆性明显小于二倍体(P<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焱清 肖汉兵 张云辉
在大鲵繁殖季节 ,采用彩色多谱勒仪 (Acuson - 12 8) ,测定雌鲵卵径大小 ,确定产卵雌鲵卵径范围。
关键词:
彩色多谱勒仪 大鲵 性腺 观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色素关键基因在山羊皮肤和B16-F10细胞增殖、分化阶段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油桐 DGAT1 基因在不同品种及种子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
鸡胚NANOG、POUV和TWIST2基因不同发育阶段表达谱分析
肌动蛋白基因在豌豆幼苗的发育阶段和器官特异性表达
日本血吸虫β-catenin基因的克隆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
红枣提取物对虹鳟血清指标和头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油桐DGAT1基因在不同品种及种子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
黄条(鱼师) otx2和eya1基因克隆及其在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特性
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体表色素的变化和色素带的形成
神经介素B及其受体在不同发育阶段山羊睾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