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9)
2023(3572)
2022(3039)
2021(2813)
2020(2357)
2019(5073)
2018(5180)
2017(8917)
2016(5310)
2015(6014)
2014(6397)
2013(5943)
2012(5565)
2011(5092)
2010(5129)
2009(4657)
2008(4473)
2007(4108)
2006(3580)
2005(3265)
作者
(17719)
(14798)
(14703)
(14009)
(9504)
(7150)
(6706)
(5779)
(5734)
(5420)
(5117)
(5054)
(5030)
(4937)
(4719)
(4547)
(4388)
(4361)
(4324)
(4320)
(3870)
(3854)
(3729)
(3438)
(3359)
(3356)
(3251)
(3246)
(3225)
(3210)
学科
(15714)
经济(15681)
管理(12479)
(9599)
(7480)
企业(7480)
(6332)
中国(5716)
(5605)
(5586)
地方(5229)
(5142)
方法(4392)
(4248)
理论(4080)
业经(3738)
(3668)
教育(3648)
银行(3628)
(3544)
(3529)
金融(3522)
数学(3500)
农业(3404)
数学方法(3403)
体制(2921)
地方经济(2696)
(2657)
及其(2654)
(2644)
机构
学院(71983)
大学(70703)
研究(30864)
(22417)
科学(22137)
中国(21821)
管理(21806)
经济(21668)
(20362)
理学(17853)
(17656)
理学院(17560)
管理学(17014)
管理学院(16888)
(16745)
研究所(16308)
农业(16135)
业大(14980)
中心(13331)
(13107)
(12379)
(11794)
技术(11601)
(11423)
北京(10402)
(10245)
(10195)
(10194)
师范(10035)
农业大学(9879)
基金
项目(50184)
科学(36658)
研究(34033)
基金(32909)
(31402)
国家(31142)
科学基金(24111)
(21615)
社会(18609)
(18128)
社会科(17384)
社会科学(17379)
基金项目(17079)
自然(16527)
自然科(16111)
自然科学(16097)
教育(15774)
自然科学基金(15756)
编号(14085)
资助(13475)
成果(12239)
重点(12004)
课题(11424)
计划(11252)
科技(11247)
(11034)
(10759)
(10240)
(9866)
创新(9651)
期刊
(28850)
经济(28850)
研究(20735)
中国(20009)
学报(19829)
(19175)
科学(15049)
大学(13860)
学学(13263)
农业(12673)
教育(11951)
(9414)
管理(8829)
(6961)
技术(6737)
(6306)
金融(6306)
业大(6190)
林业(5969)
(5382)
业经(5309)
农业大学(4860)
科技(4529)
经济研究(4379)
职业(4203)
财经(3999)
图书(3908)
问题(3656)
(3526)
(3462)
共检索到118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正武  刘红梅  王家伦  
利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黔湄419号种子,经Co60-γ射线处理并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法培育成高产、高效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黔辐4号品种为大叶类,中偏晚生种,生长势极强,抗寒及抗病虫性强,主要生化成分与黔湄419相当,产量均超过对照黔湄419及福鼎大白茶,适制绿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罗凡  王小萍  唐晓波  张厅  马伟伟  李刚  郑淑琴  
茶树新品种—‘宜早一号’是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其品种性状突出,性状明显,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具有发芽特早,生长势强,叶色绿,叶片厚,持嫩性较强,芽肥大,年生长期长,其加工的的名优绿茶,具有条索紧细油润、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黄绿明亮等特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玫  王家金  包云秀  杨兴荣  李慧  谢瑾  孙雪梅  李友勇  刘本英  
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1978年以国家级良种云抗14号和福鼎大白茶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从杂交F1材料中单株选育。1997-2009年在保山和澜沧区试点完成区域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云茶春韵高香、优质、丰产、抗逆性强。栽培资料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氨基酸、低茶多酚,发芽早,优质等优良特性。云茶春韵是适制名优绿茶的新品种,可在云南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凡  王云  李春华  苏光明  董光洪  李明雍  
本文以野生南江大叶茶树群体为选育材料,经优良单株系统选育,获得高品质高产型茶树特色新品种‘云顶早’。结果显示,该品种发芽特早,生育期长,芽头肥厚壮实,鲜叶每公顷产量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高390.3 kg,增产幅度达19.32%,茶多酚含量比对照高12.03%,氨基酸含量比对照高37.18%,EGCG含量达到10.92%,高于10%,是一个适应性强、抗性好、既高产又优质的茶树新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罗凡  唐晓波  王小萍  张德勋  
茶树特色新品种——‘乌蒙早’是从乌蒙山野生大茶树群体品种中经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其品种性状突出,特色明显,与对照福鼎大白茶比较,具有发芽早,生长势强,产量高,发芽整齐,芽叶嫩绿肥壮,用其加工的扁形和毛峰形名优茶,其外形绿润显毫,香气栗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产品风格十分突出,是四川省近几年来新育成的早生、优质、高香和适制名优绿茶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渝嘉  钟渭基  彭萍  秦为杰  李廷元  魏芳华  胡启坤  
南江1号以南江大叶茶群体品种为原始材料,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历经10年的品比试验和6年的全国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南江1号为早生种,适制绿茶,品质、产量都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抗性强。2010年8月通过鉴定,成为新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之悌  
1 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选育背景及当前产业化进展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木材短缺。1998年以来,每年进口纸和木材近10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建一个长江三峡的投资,耗费实在惊人。1980年初,林业部和国家科委将解决木浆原料列入国家科技攻关,其中毛白杨专题交由北京林业大学朱之悌教授负责。朱之悌和他的弟子们经15年努力,针对毛白杨树种特性,采用染色体部分替换和染色体加倍技术,将传统38根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萍  李春华  马伟  王云  
本文分别采用14条RAPD引物和14条ISSR引物对福选9号,特早213、兰香早以及福鼎大白茶的DNA进行扩增,并对扩增谱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条引物共扩增出175条谱带,其中RAPD引物85条(75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率88.24%),ISSR引物90条(74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率82.22%)。茶树新品种特早213和福选9号能扩增出完全不同的谱带类型,从分子水平表明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云秀  黄梅  杨兴荣  张俊  刘德和  唐一春  李友勇  张艳梅  
于1988年至2001年对茶树杂交新品种佛香1号、佛香2号和佛香3号在保山点、澜沧点开展区域适应性试验,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定植成活率、生长势、产量、品质、抗逆性方面都优于2个对照,可在云南大叶茶种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亮  唐茜  李慧  王馨语  
为研究茶树新品种川茶2号的主要生化成分及绿茶的适制性,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川茶2号茶树新品种进行了芽叶性状、营养芽物候期、主要生化成分以及绿茶品质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萌芽较早、茶芽匀齐直立等优良性状,适宜采制名茶原料。分析主要生化品质成分含量,其内含物较丰富,水浸出物含量为(47.89±0.04)%(49.42±0.03)%,氨基酸总量范围为(3.68±0.11)%(6.67±0.12)%,其中,2015年春茶茶氨酸比照福鼎大白高46.58%。茶多酚含量范围为(15.65±0.21)%(1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丕忠  王家金  田易萍  周萌  孙雪梅  李友勇  刘本英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育成茶树新品种云抗47号,并以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作为对照进行区试试验,测定了相关的数据,之后制作了绿茶烘青样,并进行了审评。‘云抗47号’是从云南大叶群体种南糯大叶茶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绿茶新品种。属于乔木型,大叶类,树姿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多,制绿茶品质优。云抗47号是优质绿茶新品种,适宜在云南省茶区及气候条件类似的茶区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特木尔布和  肖燕子  
草原4号苜蓿(Medicago sativa cv.Caoyuan No.4)是对400余份苜蓿原始材料进行抗虫性鉴定,选择优良无性系,并结合抗虫性和配合力测定组配基础群体,通过3次轮回选择育成的抗蓟马苜蓿新品种(登记号:477)。该品种根直立,具有水平生长根;茎直立,有茸毛;叶为三出复叶,表面有茸毛;花紫色;荚果螺旋23回;千粒重1.862.35g。抗虫性强(为害点系数为0.26,虫情指数为0.33)、抗旱、抗寒、耐瘠薄。在呼和浩特地区可刈割3茬,干草平均产量在12 00016 000kg·hm(-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骆耀平  潘根生  
在3种土壤水分(高湿、中湿和低湿)条件下,研究了新育成品种浙农121、苹云、龙井长叶、浙农113、菊花春、碧云及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等7个茶树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浙农121和浙农113两个品种在各种供水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3个参数数值大,光合特性优;高湿条件下,苹云和龙井长叶也表现较优;中湿条件下,苹云与碧云光合特性较优;低湿条件下,福鼎大白茶显示出较好的光合特性。②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高湿与低湿条件下,Pn与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呈负相关;中湿条件下,Tr与Ci和Gs与Pn呈显著正相关,Ty与Pn和Gs与Ci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品武  盛忠雷  彭萍  王晓庆  林强  黄尚俊  胡翔  
通过田间鉴定法和室内接种法对15份茶树品种及新材料进行了茶云纹叶枯病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0310、0308、0302和乌牛早等4份供试材料,在田间自然感病与室内接种致病上均表现抗茶云纹叶枯病;同时采用田间鉴定法对茶跗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鉴定结果:0303、0304、0305、0306、0311、碧香早等6份材料抗茶跗线螨;但15份供试材料均表现出高感或易感假眼小绿叶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