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7)
2023(4566)
2022(3892)
2021(3666)
2020(3175)
2019(6976)
2018(7043)
2017(12532)
2016(7427)
2015(8404)
2014(8830)
2013(8358)
2012(8008)
2011(7368)
2010(7404)
2009(6982)
2008(6974)
2007(6309)
2006(5593)
2005(5250)
作者
(23544)
(19515)
(19243)
(18685)
(12624)
(9459)
(9020)
(7727)
(7674)
(6941)
(6739)
(6717)
(6641)
(6428)
(6408)
(5975)
(5866)
(5745)
(5745)
(5695)
(5274)
(4894)
(4803)
(4701)
(4503)
(4454)
(4345)
(4262)
(4148)
(4122)
学科
(26534)
经济(26477)
管理(18832)
(15290)
(13512)
(12983)
企业(12983)
方法(8683)
中国(7726)
(7510)
(7257)
理论(7161)
(6751)
数学(6261)
地方(6208)
数学方法(6113)
业经(6087)
(6035)
教育(5773)
(5180)
金融(5173)
(4999)
(4980)
银行(4961)
(4831)
农业(4656)
(4240)
(3899)
贸易(3893)
经济学(3833)
机构
大学(108641)
学院(105939)
研究(41488)
(37140)
经济(36157)
管理(35585)
中国(29879)
理学(29650)
理学院(29204)
管理学(28513)
管理学院(28300)
科学(27752)
(24555)
(23589)
(22486)
研究所(20644)
农业(18820)
(18191)
中心(18149)
业大(18115)
(18081)
(16186)
师范(15874)
北京(15270)
(14865)
技术(14162)
(13980)
财经(13811)
(13471)
师范大学(12795)
基金
项目(69341)
科学(52889)
研究(49410)
基金(48039)
(43455)
国家(43107)
科学基金(35024)
社会(28902)
(27874)
社会科(26994)
社会科学(26989)
基金项目(24499)
(23973)
教育(23653)
自然(23092)
自然科(22543)
自然科学(22533)
自然科学基金(22102)
编号(20371)
资助(20036)
成果(18625)
重点(16292)
课题(15558)
(14839)
(14782)
(14152)
计划(13598)
创新(13279)
科研(13094)
(12669)
期刊
(46023)
经济(46023)
研究(31864)
中国(26455)
学报(23537)
(21887)
科学(18421)
教育(17628)
大学(16729)
学学(15503)
农业(14483)
(14418)
管理(14414)
技术(9114)
(8674)
金融(8674)
(7568)
图书(7460)
业经(7267)
财经(7011)
经济研究(6983)
业大(6590)
(6516)
(6162)
问题(5986)
农业大学(5611)
书馆(5368)
图书馆(5368)
科技(5338)
(5178)
共检索到169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萍  吴小松  魏育红  陈立侨  
为探明三倍体和二倍体泥鳅的组织细胞学差异,运用血液涂片及组织切片方法,对三倍体、二倍体泥鳅的红细胞及其细胞核的长轴和短轴,血液中血细胞的组成及仔鱼眼部构造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泥鳅红细胞及其核的长轴均比二倍体的要大,其中前者红细胞核的长轴约为后者的1.12倍,红细胞体积、核体积分别约为后者的1.62和1.44倍。三倍体泥鳅红细胞的相对数量明显少于二倍体泥鳅,而嗜中性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则多于后者。此外,三倍体泥鳅眼部色素层细胞数量少于二倍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曙明  李思发  蔡完其  杨怀宇  
通过比较同源四倍体、倍间三倍体与二倍体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红细胞、红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差异,探讨不同倍性团头鲂的红细胞形态遗传特征。结果表明:(1)团头鲂多倍体(同源4n和倍间3n)的红细胞数量显著低于二倍体(2n)团头鲂(P<0.05)。其中,倍间三倍体团头鲂每毫升血液的红细胞数为二倍体的78.95%,而同源四倍体的红细胞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仅为2n团头鲂的56.87%。(2)团头鲂同源四倍体、倍间三倍体的红细胞短径和长径、核短径和长径、红细胞表面积、红细胞体积和核体积均依倍性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其中,又以核体积增大最为显著,同源四倍体、倍间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洁  陈伟兴  吴宏达  范兆廷  
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染色体数为150±的三倍体和染色体数为100的二倍体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的精巢组织学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三倍体和二倍体银鲫的精巢组织学结构基本相同,属于小叶型,都是由外膜和实质构成,各精小叶呈辐射状分布,一个小叶由数个精小囊组成。其精原细胞存在于精小叶内壁上,精母细胞和未成熟的精子细胞位于精小囊中,精子成熟后从精小囊进入小叶腔。三倍体银鲫成熟精子的体积为(11.8±2.8)μm3,二倍体平均为(6.8±1.8)μm3,二者的比例接近3:2。结果表明三倍体银鲫的精巢能够发育成熟,其精子发生过程正常,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的精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英  王琨  张澜澜  刘蔓  
对三倍体和二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红细胞大小(长、短径值和体积)、形态及部分血液指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脆性和白细胞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红细胞体积与二倍体比值为1.51∶1,细胞核大小与二倍体比值为1.49∶1,与理论值(1.5∶1)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63,呈现出椭圆形;三倍体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60,呈现出明显的长椭圆形,并有19%的红细胞有哑铃形或分裂的细胞核,这可作为区别二倍体鱼类的一个重要鉴定标志。三倍体虹鳟的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脆性明显小于二倍体(P<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曼曼  冯兵  罗双双  王卫民  周小云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修饰依赖性内切酶测序技术(MethylRAD-Seq)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泥鳅的DNA甲基化特点及倍性间的DNA甲基化变异。测序结果共得到302 111 684条Methyl-RAD序列标签。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结果显示,泥鳅的甲基化位点主要分布在基因体区(gene body),其次为内含子区(intron)和基因间区(intergenic),而在其他功能元件上的分布较少。四倍体泥鳅的整体甲基化水平比二倍体高,尤其是在第一外显子区(1st Exon)和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500bp至200bp区(TSS1500),且倍性间差异极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贾钟贺  徐革锋  谷伟  张永泉  王常安  王炳谦  
对二倍体和三倍体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的全血、血浆各种特征及结构进行血液学分析,结果表明,三倍体山女鳟的红细胞(RBC)体积与二倍体的比值为1.48±0.19。三倍体的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低于二倍体,但其血红蛋白(Hb)浓度与二倍体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血液生理学数据表明,二倍体与三倍体山女鳟可能具有相似的氧运输和有氧代谢能力。血液生化结果显示,二倍体和三倍体山女鳟的生化指标检测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二倍体和三倍体山女鳟血浆参透压(Osm)相关性最大的生化指标均为Na+浓度、血糖浓度和尿素氮浓度。虽然三倍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礼豹  周小云  崔蕾  阎里清  王卫民  
利用二倍体(D)、四倍体(T)泥鳅与大鳞副泥鳅(P)间的自交与杂交,获得9种细胞型子代,分别为(♀×♂):D×D、D×T、D×P、T×D、T×T、T×P、P×D、P×T和P×P。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分别对其进行了DNA相对含量测定和染色体组型分析。DNA相对含量结果显示:D×D、D×P、P×D和P×P属于二倍体;D×T、T×D、P×T和T×P属于三倍体;T×T属于四倍体,且3种类型DNA含量比值接近2∶3∶4。D×D的染色体数2n=50,核型为8m+6sm+36t,臂数NF=64;T×T染色体数为4n=100,抗型16m+12sm+72t,NF=128;P×P为2n=48,12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猛  虞炯莹  王卫民  
二倍体泥鳅与大鳞副泥鳅杂交能够顺利获得杂交后代,其正反交核型都为(2n=49),但杂交后代精巢表现出明显的发育迟缓现象,杂交泥鳅自交与回交实验表明,其雄性不可育。为了初步探究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杂交F1代雄性不育的原因,实验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活力分析系统(CASA)、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技术对二倍体泥鳅(DD)、大鳞副泥鳅(PP)、其正反杂交F1代(DP)和(PD)四种泥鳅精子的形态结构与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激活30 s时,DD和PP的精子运动率分别为76.50% ± 0.70%和75.17% ± 8.60%,极显著高于DP(3.65% ± 1.75%)和PD(2.68% ± 0.63%)(P < 0.01),且杂交泥鳅的VAP、VCL、VSL等运动参数也极显著低于DD和PP(P < 0.01),说明杂交泥鳅精子的活力及其低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四种泥鳅精巢内细胞进行倍性鉴定,发现DD和PP精巢内大多为1N精子,而DP和PD精巢内除了正常单倍体精子外,还有大量的2N和4N以及少量的8N细胞。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发现,DD与PP精巢内精子细胞致密,细胞结构完整,大小均匀,其全长分别为(33.71 ± 2.12)和(34.28 ± 1.83)μm。而DP和PD精巢内的精子其头长显著高于DD和PP的精子 ,其尾长、中片长和全长皆显著低于DD和PP的精子。研究表明,杂交泥鳅的的精子与正常精子相比,在精子形态和内部DNA含量方面表现出明显多态性。这可能是是造成杂交泥鳅雄性不育的原因。杂交泥鳅中出现了大量的异常精子,如多尾精子、双核精子以及大头精子,根据测量,其头部大小表现也出明显的多态性,根据头部体积大小测量估算其倍性,其中有正常的精子即单倍体精子,同时有二倍体精子、四倍体精子、八倍体精子甚至更高倍性的精子。这些杂交泥鳅的异常精子为其精子活力低下以及雄性不育提供了重要证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志南  林琪  吴建绍  陈朴贤  陈木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比较研究了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和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在卵黄形成期 ,二倍体卵母细胞呈椭圆形 ,细胞器发达 ,细胞外布满微绒毛 ,卵黄粒多并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 ,卵母细胞生物合成旺盛 ,代谢活动强 ;而三倍体卵母细胞多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形 ,细胞器少 ,不发达 ,细胞外未观察到微绒毛 ,卵黄粒少 ,有些细胞的卵黄粒畸型 ,卵母细胞生物合成及代谢弱。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卵子发生受阻已表现在卵黄形成期卵母细胞发育障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玲玲  张桂蓉  魏开建  邹桂伟  王卫民  梁宏伟  冉玮  
采用SRAP标记和线粒体DNA控制区测序方法对武汉和洞庭湖2个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同域分布区4个泥鳅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SRAP分析结果表明,18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在4个泥鳅群体中共检测到534个位点,每对引物组合检测的位点数为23~40个;各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0.205~0.218和0.324~0.341,4个群体间的h以及I差异不明显;基于Nei's无偏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树显示,洞庭湖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群体亲缘关系最近,先聚为一支,再与武汉四倍体泥鳅聚为一支,而武汉二倍体泥鳅聚为单独一支。测定了4个泥鳅群体40个个体线粒体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双双  高泽霞  冯兵  张曼曼  曹文怡  周小云  
为筛选在泥鳅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确保泥鳅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选取ACTB、TUBA、EF1A、GAPDH、TUBB和18SrRNA 6个常用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分别用BestKeeper、geNorm、NormFinder、ΔCt和RefFinfer软件分析这6个基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胚胎发育阶段、成鱼组织间以及倍性间表达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各阶段,TUBB和TUBA的表达最稳定,可作为胚胎发育阶段q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其中,TUBB在泥鳅倍性间的表达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作为泥鳅胚胎发育中跨倍性qRT-PCR研究的内参基因。在成鱼各组织中,ACTB和18SrRNA的表达最稳定,可用作组织间q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其中,18SrRNA在倍性间的组织表达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作为泥鳅组织间跨倍性qRTPCR的内参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晓然  詹凡玢  王卫民  
试验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Ma)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trim63a基因(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63,又名肌肉环状指基因1)的cDNA部分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atrim63a基因cDNA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为1 035bp,编码344个氨基酸,与硬骨鱼类相似度较高。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人工繁殖获得的二倍体(D×D)和四倍体(T×T)胚胎不同发育时期Matrim63a的表达量以及泥鳅二倍体(D)和四倍体(T)成鱼不同组织中Ma-trim63a的表达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Ma-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和四倍体成鱼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心脏;Ma-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和四倍体胚胎的13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但是不同倍性的胚胎表达差异较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志鸿  王清印  张岩  杨爱国  
从温度变化、个体大小和昼夜变化等 3个角度研究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i)三倍体与二倍体的排泄率。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三倍体与二倍体的排泄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不同壳宽排泄率 (N)与温度 (t)的关系为 :N =7.2 0 33e0 .12 15t,R2 =0 .84 4 1(三倍体s组 ,壳宽约 3.2cm) ;N =8.8153e0 .10 3 1t,R2 =0 .9863(三倍体b组 ,壳宽约 4 .3cm ) ;N =6.4 2 66e0 .132 3t,R2 =0 .870 5(二倍体s组 ,壳宽约 3.0cm) ;N =7.80 55e0 .10 79t,R2 =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小东  王如才  王昭萍  张海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一兵  宋坚  李晓艳  李海涛  张国范  
对一龄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和二倍体能量收支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在5~30℃下,二倍体摄入能量的32%为粪能、3.65%为排泄能、41.66%消耗于呼吸、22.81%用于动物生长;三倍体摄入能量的23%为粪能、7.54%为排泄能、40.65%的能量用于呼吸、28.78%为生长。经协方差检验,倍性和温度对牡蛎的生长能、同化能和排泄能影响显著,对代谢能和摄食能作用不明显。实验还表明,二倍体K2值平均33.9%;三倍体K2值平均37.4%。毛生长效率二倍体平均为22.8%;三倍体平均28.8%。经协方差检验,倍性和温度对K1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三倍体牡蛎性腺指数平均为5%;二倍体平均为25.6%,经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