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8)
- 2023(8440)
- 2022(7247)
- 2021(6423)
- 2020(5306)
- 2019(11797)
- 2018(11188)
- 2017(21739)
- 2016(11845)
- 2015(12594)
- 2014(12012)
- 2013(12059)
- 2012(11137)
- 2011(9903)
- 2010(9719)
- 2009(8815)
- 2008(8710)
- 2007(7513)
- 2006(6778)
- 2005(5905)
- 学科
- 济(48689)
- 经济(48634)
- 管理(32869)
- 业(32289)
- 企(24369)
- 企业(24369)
- 方法(22624)
- 税(22129)
- 数学(20724)
- 税收(20685)
- 数学方法(20555)
- 收(20519)
- 财(16863)
- 农(13925)
- 中国(11939)
- 学(10630)
- 地方(10376)
- 贸(10091)
- 贸易(10086)
- 业经(10034)
- 农业(10023)
- 易(9829)
- 务(8564)
- 环境(8564)
- 财务(8562)
- 财务管理(8548)
- 企业财务(8143)
- 制(7935)
- 收入(7700)
- 技术(7054)
- 机构
- 大学(166054)
- 学院(165340)
- 济(71678)
- 经济(70602)
- 管理(60976)
- 研究(59002)
- 理学(53911)
- 理学院(53292)
- 管理学(52390)
- 管理学院(52106)
- 中国(42753)
- 科学(38021)
- 财(37049)
- 农(36770)
- 京(33675)
- 所(30888)
- 业大(29783)
- 农业(29284)
- 财经(28573)
- 研究所(28274)
- 经(26150)
- 中心(25779)
- 江(24879)
- 经济学(23263)
- 经济学院(21439)
- 财经大学(21250)
- 院(20796)
- 省(20612)
- 北京(20359)
- 农业大学(19752)
- 基金
- 项目(117861)
- 科学(92156)
- 基金(88105)
- 家(80794)
- 国家(80167)
- 研究(77987)
- 科学基金(67190)
- 社会(52888)
- 社会科(50415)
- 社会科学(50402)
- 基金项目(46891)
- 省(45070)
- 自然(44763)
- 自然科(43815)
- 自然科学(43798)
- 自然科学基金(43078)
- 划(38905)
- 资助(35157)
- 教育(34712)
- 编号(28483)
- 重点(27136)
- 部(25757)
- 发(25218)
- 创(24996)
- 计划(23757)
- 创新(23548)
- 国家社会(23475)
- 科研(23320)
- 成果(21863)
- 教育部(21688)
共检索到240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冬生
尽管营改增有减税效果,但是影响税负的,不仅仅是税制。市场影响税负,业务影响税负,管理影响税负。影响营改增减税效果的,最起码有以下三个非税收因素:一是市场竞争地位。市场竞争地位,影响税负能否转嫁,影响税负轻重。试点纳税人在提供服务时,如果是卖方市场,可以在原价格基础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远慧 罗颖
本文以2010-2016年度北京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营改增减税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营改增后,企业流转税税负、所得税税负和总税负显著降低。然而,不同板块上市公司之间营改增减税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相比创业板和中小板,主板上市公司营改增减税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新纳入营改增的金融、房地产、建筑和生活服务业的减税效应较为显著。总体看,营改增在北京取得了显著的减税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创新性企业、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
关键词:
营改增 上市公司 减税效应 税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江涛 陈江红 李卓
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改革阶段,营改增的政策效果不同。在改革试点阶段,由于分步式改革的局限性,产业间没有形成完整的抵扣链条,营改增并没有达到减税效果。随着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各行业各地区全面推广后其减税效应得以实现,整体而言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除此之外,本文还分行业讨论了营改增的微观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受营改增政策影响差别较大。试点阶段各行业普遍没有减税效应,但全面改革阶段,营改增政策减轻了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税收负担。
关键词:
营改增减税效应 DID 模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宝锋
全面营改增的意义在于打通全行业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并最终实现纳税人及负税人税负的降低。营改增减税效应需要基于整个产业链视角,关注税改对上下游企业及最终消费者的整体影响,以利润为衡量指标,考虑不同身份纳税人(包括营业税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方法,对税改企业及下游客户的总体税负及利润进行测算,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理解营改增的减税机理,厘清其对各行业的具体影响,避免认识误区。研究表明,总体上营改增具有明显的减税效应,但不同纳税人身份下的减税效应不同,其对各行业的具体影响也不同,既有降也有升。应针对营改增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
关键词:
营改增 减税效应 产业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昊
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间接税性质,对于高达1万亿的营改增减税,居民几乎感受不到。如此大规模的减税究竟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有何影响?本文以间接税归宿的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基尼系数、MT指数、累进性指数等重要指标进行测算与分解。研究显示,营改增后,居民平均税收负担下降1.63%,居民平均收入上升1.57%,消费品平均价格下降1.33%,但不同居民从中受益不同。营改增后,全国、城镇和农村的基尼系数均下降,收入分配得到改善。改革对收入分配产生一个不利的影响:增值税的累退性增加。但由于平均税率下降对收入分配的正效应,抵消了增值税累退性增加的不利影响,二者综合后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13个月直接减税8500多亿元,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是8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关部门汇报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成绩单"。会议明确指出,要根据营业税实际不再征收的情况,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进程,把营改增试点成果用法律规范确定下来,使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数据显示,从2012年1月份起在上海交通
关键词:
营改增 营业税 进项税额 行业税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伟 朱建元 谭婷元
目前,理论界存在调整建筑业增值税政策的呼声,理由是行业税负较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建筑业税制转换后,部分企业虽然纳税额有所提高,但由于增值税特殊计税机理,其盈利也在提高,因此其实际税负是下降的。本文通过分析税制转换后建筑业存在的减税效应传导不足和失灵问题,重点论述了传导失灵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认为建筑业增值税政策仅存在微调的可能性或合理性。同时,本文不赞成以差额征税或虚拟进项税额抵扣等方式解决减税效应传导失灵问题。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志峰 陈平
"中国的增值税改革,无论是在政策还是管理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是一次非常伟大的转轨",6月15日,在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和中国税务报社联合举办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周年国际研讨会"上,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欧文斯教授如是赞叹。"中国增值税改革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就是可以进行试点,其他国家如印度等没有试点,那么改革中的缺憾和错误就无法纠正。我30多年前就关注中国的税制建设和改革情况,这次营改增是挑战最大的一次,一定意义上可以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志峰 陈平
"中国的增值税改革,无论是在政策还是管理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是一次非常伟大的转轨",6月15日,在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和中国税务报社联合举办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周年国际研讨会"上,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欧文斯教授如是赞叹。"中国增值税改革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就是可以进行试点,其他国家如印度等没有试点,那么改革中的缺憾和错误就无法纠正。我30多年前就关注中国的税制建设和改革情况,这次营改增是挑战最大的一次,一定意义上可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上海市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开启了对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变革的探索。随后,在上海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逐步扩大,2016年5月1日试点全面推开。上海试点是营改增全面改革的先行军,也是观察评价营改增改革的最佳样本。如今试点已经过5年,成效如何?企业反映怎么样?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莉 刘念 蔡至欣
基于2012年投入产出表和各行业一般货物劳务税总税负测算模型,本文研究发现金融业营改增不仅有利于降低金融业本身的税负,也使其他相关行业的税负下降。由于金融服务广泛地成为其他行业的直接或间接的投入品,金融业对全行业总税负的贡献在所有行业中居于前列,金融业营改增对其他行业降低税负的意义更为重大。但由于当前购入贷款服务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规定,切断了金融业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向其他行业传导的通道,明显削弱了金融业营改增的总体减税效应。因此,为消除融资成本和税收成本叠加对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宜尽早对金融业实行更为彻底的营改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彧 李汉文
由于"营改增"后计税方式的变动以及不动产沉淀成本存在差异,使得"营改增"政策对行业税负的影响有所差别。本文通过构建税负变化数理模型利用投入产出法测度"营改增"对房地产下游产业的减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名义税率之差、能够进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外购商品、劳务及服务的价值占整个房地产业购买商品和服务价值总额的比重、投入产出比重影响房地产增值税税负;税前扣除项目的变化以及收入确认方式的改变影响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税负;导致房地产业流转税税负降低,所得税税负增加,但总税负率下降;从投入产出测算结果来看,房地产业对于第三产业向前的关联度较高,意味着房地产业对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供给推动效应更大。房地产业"营改增"短期具有减税效应,而长期具有产业分工效应。
关键词:
营改增 房地产 税收负担 投入产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彭飞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的重要举措,能够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和深化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但是其作用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上下游企业要有足够强的关联,二是上游企业必须是增值税纳税企业。本文基于中国135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服务业和上游行业之间的产业互联程度,将其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进行匹配,采用三重差分法(DDD)评估了"营改增"对企业减税和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1)"营改增"的减税效应严重依赖于产业互联和上游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营改增"企业的平均税负没有出现显著下降,但在具备产业互联的企业中产生了明显的减
关键词:
“营改增” 产业互联 减税效应 分工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彭飞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的重要举措,能够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和深化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但是其作用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上下游企业要有足够强的关联,二是上游企业必须是增值税纳税企业。本文基于中国135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服务业和上游行业之间的产业互联程度,将其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进行匹配,采用三重差分法(DDD)评估了"营改增"对企业减税和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1)"营改增"的减税效应严重依赖于产业互联和上游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营改增"企业的平均税负没有出现显著下降,但在具备产业互联的企业中产生了明显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2)"营改增"之后,服务业企业可以将中间投入在纳税时扣除,因此有效地推动了跨地区的分工与协作。(3)"营改增"还促进了企业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营改增"制度有直接的启示作用,包括税率的设定等。
关键词:
“营改增” 产业互联 减税效应 分工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上海市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开启了对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变革的探索。随后,在上海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逐步扩大,2016年5月1日试点全面推开。上海试点是营改增全面改革的先行军,也是观察评价营改增改革的最佳样本。如今试点已经过5年,成效如何?企业反映怎么样?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