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7)
- 2023(14246)
- 2022(12165)
- 2021(11841)
- 2020(9603)
- 2019(22396)
- 2018(22356)
- 2017(40986)
- 2016(22933)
- 2015(26185)
- 2014(26275)
- 2013(25464)
- 2012(23523)
- 2011(21494)
- 2010(21285)
- 2009(19061)
- 2008(18438)
- 2007(15945)
- 2006(14056)
- 2005(12673)
- 学科
- 济(88945)
- 经济(88851)
- 管理(61402)
- 业(57980)
- 企(47367)
- 企业(47367)
- 方法(41068)
- 数学(35817)
- 数学方法(35435)
- 中国(30535)
- 农(23822)
- 教育(22949)
- 学(20909)
- 财(19692)
- 技术(18995)
- 业经(18965)
- 贸(17834)
- 贸易(17824)
- 易(17403)
- 理论(17290)
- 地方(16594)
- 农业(15924)
- 制(15063)
- 和(13930)
- 环境(13845)
- 发(12784)
- 银(12701)
- 银行(12661)
- 行(12161)
- 融(12136)
- 机构
- 大学(327186)
- 学院(319641)
- 济(127826)
- 经济(125119)
- 管理(123219)
- 研究(115138)
- 理学(106903)
- 理学院(105630)
- 管理学(103902)
- 管理学院(103290)
- 中国(80628)
- 京(72073)
- 科学(69637)
- 所(57518)
- 财(55072)
- 研究所(52868)
- 范(50952)
- 师范(50602)
- 中心(49893)
- 农(47983)
- 北京(46746)
- 江(45789)
- 业大(45465)
- 财经(44832)
- 师范大学(41824)
- 院(41500)
- 经(41079)
- 教育(39113)
- 经济学(38783)
- 农业(37438)
- 基金
- 项目(219351)
- 科学(174139)
- 研究(167146)
- 基金(158261)
- 家(137799)
- 国家(136587)
- 科学基金(116176)
- 社会(104255)
- 社会科(98633)
- 社会科学(98608)
- 省(83330)
- 基金项目(83151)
- 教育(82004)
- 自然(73289)
- 划(72997)
- 自然科(71597)
- 自然科学(71582)
- 自然科学基金(70304)
- 编号(68618)
- 资助(64714)
- 成果(57993)
- 部(51067)
- 重点(50329)
- 课题(49742)
- 发(47619)
- 创(46132)
- 教育部(44444)
- 创新(42834)
- 国家社会(42720)
- 大学(41944)
- 期刊
- 济(135769)
- 经济(135769)
- 研究(104285)
- 中国(67883)
- 教育(62589)
- 学报(49010)
- 科学(46798)
- 管理(44877)
- 农(43084)
- 财(39344)
- 大学(37990)
- 学学(34275)
- 技术(32508)
- 农业(30813)
- 融(23158)
- 金融(23158)
- 经济研究(22013)
- 财经(21982)
- 业经(19834)
- 经(18879)
- 图书(18024)
- 问题(17718)
- 业(16909)
- 技术经济(16320)
- 科技(15975)
- 职业(15524)
- 坛(15177)
- 论坛(15177)
- 贸(14971)
- 理论(14626)
共检索到475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玄远程
就研究范式而言,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与普通教育史不同。因此,照搬普通教育的研究范式将会背离技术与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基于二者之间的差异,从知识、人才、模式、文化四个方面提炼出"默会向度、匠器向度、隐性向度"三个向度的学科特殊属性,并以此作为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研究的逻辑主线。
关键词:
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 逻辑主线 向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广山
范式作为一种特定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接受的总和,反映在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中是"治事"、"安身"的追求。"治事"、"安身"的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范式,是在古代早期知识生产过程中实用技术知识与思想知识分离及其思想对技术知识的统领下,社会分工与职业分化中形成的,是在自在性教育制度中发展和通过强制性教育制度不断强化的。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式在古代职官教育、职医教育、艺徒制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中,体现为"治事、成物"、"试验候症"、"以技安身"、"人为物本"等思想与实验观测、取象比类、问难论辩、观察模仿、示范推广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实学思想总结,使"中体西用"成为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
关键词:
治事 安身 职业技术教育 范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俊明
"批判地继承"是新中国处理文化、教育和历史问题的指导原则。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编写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教材设计中的研究者立场、对中国教育的基本评价、研究目的等方面都体现出"批判地继承"的思想困扰,教材文本以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为基本内容,通过"唯物(先进)与唯心(落后)"的阶级分析话语和"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的叙述模式来具体落实"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对此原则的把握、二元对立的思维、研究者心态等是导致该教材以批判取代继承的原因。
关键词:
批判地继承 历史逻辑 中国古代教育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毅
农业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央集权统治和政治——伦理本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因此,儒学依赖成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纲领,政治主宰构成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品性,而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基石,则是绵延不绝的中国式小农文化。
关键词:
文化逻辑 儒学 政治 小农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广山
范式作为一种特定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反映在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中是"治事"、"安身"的追求。"治事"、"安身"的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范式,是在自在性教育制度中发展和通过强制性教育制度不断强化的。在古代职官教育、职医教育、艺徒制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中,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式体现为"治事、成物"、"试验候症"、"以技安身"、"人为物本"等思想与实验观测、取象比类、问难论辩、观察模仿、示范推广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实学思想总结,使"中体西用"成为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文化力量,对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关键词:
治事 安身 职业技术教育 范式 中国古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桂生
20世纪60年代初期孟宪承教授受命选编文科教材中两部中国教育历史教材。编者原本参照发达地区同类选本的先例,选编专业性质的教育历史文集,力求按照现代教育思维和学术规范,解决教育历史资料选择与编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中国教育历史状况相当特殊,就连历史上教育专文、专论的寻求,也成为文稿选择中的难题,更何况作为文科教材,还存在适合现代中国教育时宜问题。因此,客观上存在专业研究的方向同按照专业标准与学术规范选择文稿可能性的矛盾。鉴于《文选》编辑过程中遇到和解决或有待解决的难题,也属一般教育历史研究中无法规避的问题,故在此意义上,《文选》编辑的实践,堪称行动中的"教育史学"问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琦
自秦末商鞅废除井田制到清末鸦片战争,近两千两百年的时间内中国土地所有制形式经历了土地国有制占主导地位,土地国有制与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相对峙,最终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发展历程。其间自耕农小土地私有制在艰难中发展,国家、封建地主、农民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博弈关系。研究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发展的进程,对当前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中国古代私学在教育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吴霓一、中国古代私学承担了蒙养教育阶段的任务就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它大体上可划分为程度较低的蒙养教育阶段的私学和程度较高的专门研习经籍阶段的私学。中国古代的蒙养教育,几乎完全是在程度较低的私学中完成的。无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群忠
论“孝”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启示●肖群忠《孝经》引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伦理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关于孝为德之本,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拟论“夫孝,……教之所由生也”。所谓“生”,以笔者之理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倪莉
戏曲目录研究无论对戏曲史的发展,或是对于目录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我国目前古代戏曲目录研究的现状进行全面总结,并分析其薄弱之处。
关键词:
戏曲目录研究 中国古代戏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林东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人们反思、评析史学家们的史学活动、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清朝中叶,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活动经历了两千五六百年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前后衔接、上下贯通的七个阶段,以揭示其发生、发展、兴盛、拓展和高峰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史学批评家,撰写了大量的史学批评著作,创造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和观念,为形成中国史学传统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爬梳并分析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中提出的重要问题,阐发它在沟通史学与社会的联系、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史学理论的积累、生成和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史学批评史上有关的概念、观念作出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可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扎实的文献根据和深刻的理论指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锐 季慧慧
作为高校从事音乐艺术教育的工作者来说,积极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对当代我国音乐理论教育有着很大的意义。由修海林撰写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书,为高校音乐教师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理论及发展史研究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和作用。这部传统音乐教育类图书经典著作是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的丛书之一,这套艺术教育研究丛书为中国艺术与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其中中国学校音乐教育部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我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成就及其经验进行系统化的、全面的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岳德虎
在关于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探讨过程中,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可能不存在职业技术教育,至于"兴盛"的质疑更大。然而大量的文献记载和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长期存在并繁荣兴盛且成果辉煌,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职业技术教育 兴盛 商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桂生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进行专业性质的研究,虽属于"中国古代教育史专业"使然,由于作为现代专业研究对象的"教育"是专业分化意义上的专门领域,专业性质的"教育"概念属于逻辑范畴,同我国古代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两者之间同中有别、异中存同,故在此类课题中,源于西方现代的专业思维,同我国古代教育的历史实际难以对接。孟宪承教授在选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过程中,知难而上,志在使其成为专业性质的文本。其中"专门的教育文章"的寻求,即遇到了"教育"概念、教—学理论、教育制度的文化等问题。所以,对中国古代教育历史进行专业性质的研究,实际上是在时代前后、中国内外的夹缝中颇费踌躇的探求。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倪莉
古代戏曲目录的提要内容和形式均极为丰富,如元《录鬼簿》为目录中人立传,是古代传录体提要的一种,如《曲品》、《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以批评方式评论戏曲创作的状况,是典型的叙录体提要,又如《今乐考证》的提要内容采取了辑录体提要的形式。本文重点分析各时代戏曲目录提要的体例结构、内容及其客观性,以及与普通目录提要的区别。
关键词:
古代戏曲目录 提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