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
- 2023(1051)
- 2022(1013)
- 2021(890)
- 2020(861)
- 2019(2125)
- 2018(1981)
- 2017(3728)
- 2016(2172)
- 2015(2433)
- 2014(2427)
- 2013(2418)
- 2012(2335)
- 2011(2083)
- 2010(2013)
- 2009(1766)
- 2008(1656)
- 2007(1427)
- 2006(1124)
- 2005(938)
- 学科
- 济(8289)
- 经济(8285)
- 方法(5176)
- 数学(4726)
- 数学方法(4698)
- 管理(4566)
- 业(4550)
- 企(3568)
- 企业(3568)
- 学(2508)
- 和(2043)
- 农(2014)
- 研究(1699)
- 中国(1666)
- 财(1662)
- 地方(1428)
- 贸(1344)
- 贸易(1344)
- 易(1308)
- 农业(1305)
- 业经(1262)
- 情报(1235)
- 析(1170)
- 分析(1167)
- 环境(1131)
- 技术(1078)
- 理论(1069)
- 资料(1053)
- 情报资料(1045)
- 务(1007)
- 机构
- 大学(31617)
- 学院(30379)
- 研究(11529)
- 管理(11253)
- 济(10930)
- 经济(10712)
- 理学(9913)
- 理学院(9787)
- 管理学(9552)
- 管理学院(9492)
- 科学(8680)
- 农(8137)
- 中国(7633)
- 业大(6787)
- 京(6751)
- 农业(6563)
- 所(6388)
- 研究所(6025)
- 中心(5124)
- 财(4454)
- 农业大学(4453)
- 江(4251)
- 北京(4161)
- 院(4105)
- 省(3897)
- 财经(3852)
- 科学院(3760)
- 范(3724)
- 师范(3668)
- 室(3620)
共检索到40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安娜 朱艳 崔秀明 段承俐 萧凤回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生理后熟期种类内储藏物质的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良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的种子保存温度,定期分析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三七种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各种酶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三七种子后熟期间种内贮藏物质的变化是其生理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引起或加速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劣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三七种子 生理后熟 贮藏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秀明 安娜 黄璐琦 段承俐 萧凤回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不同贮存条件下活力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生产中三七种子保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TC法测定不同温度保存种子的活力,同时定期分析水分含量、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后熟期间的活力变化因贮藏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室温层积较其它贮藏条件更适合保持三七种子在后熟期间的种子活力。
关键词:
三七种子 生理后熟 种子活力 呼吸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安娜 崔秀明 黄璐琦 段承俐 萧凤回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生理后熟期间种内储藏物质的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良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的种子保存温度,定期分析不同温度贮藏三七种子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贮藏物质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三七种子后熟期间种内贮藏物质的变化是其生理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引起或加速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劣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三七种子 生理后熟 代谢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玉琴 杨莉 陈中坚 王朝梁 韦美丽 黄天卫 施莉屏
【目的】探索屏边三七种子经层积处理后,种子中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变化。【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层积不同天数的屏边三七种子的内源抑制物,并用提取液对白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结果】通过生物活性测定,表明了屏边三七种子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不断减弱,层积175 d,抑制作用基本解除。【结论】层积处理的屏边三七种子各部位的抑制物活性为种胚大于种皮,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生长的抑制强度依次为层积175 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闯 高筱钧 苏微 王增垚 赖庆辉
测定了不同含水率的三七种子的三轴尺寸、密度、内摩擦角、休止角以及与不同材料间的静、动滑动摩擦角和漂浮速度。结果表明:三七种子长、宽、高范围分别为5.2~7.2 mm、4.8~6.8 mm和4.0~6.0 mm;平均直径为5.62 mm,球度为90.86%,近似球体;三七种子的密度随含水率的下降逐渐减小,且与含水率呈线性相关;种子内摩擦角、休止角、滑动摩擦角皆随含水率下降呈先减小,再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种子平均漂浮速度为5.77~8.96m/s,平均漂浮速度与种子含水率呈正相关。
关键词:
三七 种子 物理机械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洋 段承俐
从三七种子中提取高质量的RNA。采用CTAB法、天根试剂盒法、普通Trizol法、改良Trizol法对三七种子总RNA进行提取比较。结果表明,改良Trizol法提取的三七种子RNA纯度好、浓度高、无DNA污染,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质量符合后续的基因克隆、cDNA文库构建、基因表达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关键词:
三七种子 总RNA 提取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诸永志 王静 王道营 徐为民 曹建民
本文研究了甜玉米在25、15和4℃条件下贮藏的相关酶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较低贮藏温度下甜玉米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轻,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高,有利于延缓甜玉米的衰老,保持较高的商品品质。
关键词:
甜玉米 温度 酶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海波 杨桂娟 高卫东 祝燕 黄放 裴昊斐 李庆梅
[目的]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结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关键词:
香椿 温度 含水量 种子贮藏 生理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俊 梁新茗 曲悦慈 梅梅 王玉涛 陆秀君
种子含水量密切影响种子活力。蒙古栎种子新采收后含水量较高,不耐贮藏。为探究蒙古栎种子含水量对种子耐藏性的影响,将不同含水量蒙古栎种子分别贮藏在低温(4℃)和室温(20℃)条件下,并检测其生理生化变化,评价其耐藏性。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蒙古栎种子为试验对象,利用硅胶干燥法分别控制种子含水量为50%(采后初始含水量)、40%、30%和20%。在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种子萌发率和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蒙古栎种子最适贮藏含水量为30%~40%。室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30%耐藏性较好,最长贮藏时间为56 d,并在此期间维持种子萌发率达30.10%以上。低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40%时的贮藏效果最好。40%含水量种子贮藏84 d后萌发率仍可达45.45%。蒙古栎种子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在前期快速合成,而后稳定下降。同一贮藏条件下,降低种子含水量能有效提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丙二醛产生,并促进游离脯氨酸增加。低温贮藏条件下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积累普遍低于室温贮藏。综合结果表明:降低种子初始含水量,在室温和低温贮藏下均可增强蒙古栎种子的耐藏性,低温贮藏整体优于室温贮藏。研究结果为蒙古栎种子合理存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蒙古栎 种子含水量 种子活力 耐藏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成广雷 张海娇 赵久然 刘春阁 王元东 王晓光 王荣焕 陈传永 徐田军
【目的】了解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规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做出客观评价,为玉米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目前主栽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京科968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供试材料的初始含水量、活力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将供试材料的种子含水量回湿至14%,在种子含水量14%和贮藏温度35℃(14%&35℃)的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MDA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脱氢酶活性。采用砂培法进行发芽试验,用DDS-ⅡA型电导率仪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成 郭力维 李佳洲 杨宽 王慧玲 张帅 粟珊 朱有勇 何霞红
为探明微生物菌剂处理三七种子对三七生长及种苗品质的影响,以三七种子为试材,通过设置随机区组试验,分析比较3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出苗、存苗、农艺性状、根腐病病害发生及种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微生物菌剂均有利于三七的存苗,其中以植物益生菌液1号菌剂200倍稀释液处理效果最优,但对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哈茨木霉菌剂对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优于植物益生菌液1号和宁盾菌剂,生育期根腐病平均发生率依次为:植物益生菌液1号菌剂(1.79%)>宁盾菌剂(1.42%)>对照(1.17%)>哈茨木霉菌剂(0.58%);3)3种微生物菌剂均有利于三七种苗总皂苷含量的积累及地上部的生长,其中植物益生菌液1号200倍稀释液和宁盾水剂100倍稀释液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增加36.96%和30.97%。综上,微生物菌剂处理三七种子有利于三七地上部生长、存苗及种苗皂苷含量的积累,其中以植物益生菌液1号菌剂200倍稀释液效果最优。本研究可为微生物菌剂在三七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王舒凤 陈礼光 张梅
本试验研究超干马尾松等种子在密封室温状态下贮藏 1a后其生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杉木种子在含水率为 4%~ 5 % ,马尾松种子含水率为 5 % ,木麻黄种子为 1%时 ,种子保持较高活力 ,说明超干处理有利于马尾松、杉木及木麻黄种子贮存
关键词:
超干贮藏 活力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庆梅 侯龙鱼 段新芳 刘广全 马风云
The seed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were dried from 64 g?kg-1 to 53 g?kg-1,41 g?kg-1,32 g?kg-1 and 25 g?kg-1 moisture content in a desiccator with silica gel.The seed vigor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accelerated aging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 germination energy,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刘月洋 陈晓旭 李天来
为了解天女木兰种子后熟期间生理生化变化,探讨解除种子休眠机理及寻找种子快速催芽技术提供参考和依据,将天女木兰种子分别用250mg/L赤霉素(GA3)溶液和清水浸种48h,然后进行室外自然低温层积、室内低温层积(5℃)和室内人工控制变温层积(5℃、20d和10~15℃、10d交替变换)催芽处理。在层积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天女木兰种子的胚长占种子长的比例、呼吸速率、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采用GA3浸种变温(10~15℃和5℃)层积处理有利于种胚的生长发育;GA3浸种变温处理能提高种子内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促进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并能促使形态后熟提...
关键词:
天女木兰 种子 后熟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伟栋 李娜 洪德林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115个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种子贮藏蛋白多态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65×103带的有无,70×103、60×103、57×103、37×103~39×103、22×103~23×103、13×103、10×103带染色的深浅,35×103带迁移的速率,及57×103位置带的数量这4种蛋白谱带变异,共鉴别出19种蛋白图谱类型。品种间蛋白谱带相似系数范围在0.75~1.00之间,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894处明显地可以将供试品种分为3组:第1组为8个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第2组为15个高贮藏蛋白含量的品种;其他92个品种为第3组,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