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
2023(107)
2022(59)
2021(57)
2020(33)
2019(82)
2018(79)
2017(87)
2016(66)
2015(56)
2014(65)
2013(55)
2012(70)
2011(52)
2010(50)
2009(29)
2008(35)
2007(53)
2006(42)
2005(38)
作者
(209)
(171)
(168)
(155)
(105)
(93)
(66)
(65)
(65)
(61)
(60)
(59)
(59)
(56)
(55)
(55)
(54)
(54)
(48)
(47)
(45)
(44)
(43)
(42)
(41)
(40)
(38)
(38)
(36)
(35)
学科
管理(193)
(179)
经济(179)
(143)
企业(143)
(142)
中国(101)
(91)
业经(69)
环境(69)
(65)
理论(59)
方法(53)
水产(53)
(51)
技术(51)
动物(50)
动物学(48)
规划(46)
(45)
环境规划(45)
技术管理(43)
教育(43)
(41)
人事(36)
人事管理(36)
(35)
农业(34)
(33)
部门(33)
机构
学院(866)
大学(860)
研究(347)
管理(281)
(268)
经济(258)
中国(239)
科学(226)
理学(225)
理学院(223)
管理学(219)
管理学院(218)
(203)
(179)
(177)
(172)
农业(169)
研究所(168)
业大(155)
中心(153)
公司(147)
(147)
技术(146)
(142)
(131)
(129)
(127)
师范(126)
研究院(124)
(122)
基金
项目(650)
研究(488)
科学(468)
基金(430)
(411)
国家(410)
社会(304)
科学基金(301)
社会科(280)
社会科学(280)
(269)
(239)
教育(223)
基金项目(201)
成果(187)
自然(180)
自然科(177)
自然科学(177)
自然科学基金(173)
编号(171)
资助(169)
(160)
(153)
重点(151)
计划(147)
创新(144)
(142)
(140)
(137)
课题(132)
期刊
(438)
经济(438)
中国(257)
研究(244)
学报(185)
科学(180)
(172)
教育(168)
管理(139)
大学(128)
学学(123)
(123)
农业(120)
建筑(98)
(92)
技术(82)
(77)
社会(60)
会计(54)
(53)
社会科(53)
社会科学(53)
职业(52)
财会(50)
业大(49)
业经(49)
农业大学(48)
高等(46)
(43)
金融(43)
共检索到1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柯银斌  刘颖悟  章小莹  
三一集团的前身是1989年梁稳根等人创办的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1991年9月,该厂更名为湖南省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其核心企业为三一重工。1994年三一集团涉足工程机械领域。在三一集团进入混凝土施工机械行业之前,国内市场基本为实力雄厚的外国公司占据,例如1991年,90%的混凝土拖泵国内市场都被德国大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易振新  胡章虎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成立于1994年,秉承“创造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愿景,打造了制造业领域知名的“三一”品牌。三一于2003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公司。2021年,三一实现营业收入1061.13亿元、净利润120.33亿元,经营效益和经营质量均明显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森  
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使得采用激进型信用销售策略的三一重工陷入了应收账款回款困难、坏账损失陡增、现金短缺的财务困境。为改善财务状况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三一重工对坏账的计提比例、销售政策的信用标准及债务资本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芬芳  
本文通过梳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的恩怨,对它们在竞争战略要素和企业业绩创造上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科学应用差异化战略同时推进国企改革才能够实现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2010年1月22日,中国建筑(601668.SH)公告披露,其控股股东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2009年12月23日已经通过上证所交易系统增持了公司股份500万股。同时,公司大股东于2010年1月2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豁免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栗晓云  夏传信  施建军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需要利用多项数字技术,围绕用户需求对产品进行交互式的创新,以实现产品的敏捷开发、快速迭代及高效的按需交付。满足用户需求是数字型企业的核心目标,鉴于此,本文选择与用户切实相关的两个维度,即个性化需求与产品生命周期来对制造业企业进行分类,并选取三一重工、特斯拉和酷特智能这三家不同类别的典型企业来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试图打开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黑箱”,详细深入的解释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为了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企业首先需要有效的筛选和运用数据,之后在这基础上,进行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及组织架构的变革;最后,在变革过程中,企业要明晰自身定位,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数字化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所总结出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结论为我国数字技术驱动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兰   石美琪  
文章以三一重工为例,探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编排促进企业价值创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三一重工动态能力生成驱动价值创造的路径。研究表明,三一重工数字化转型的各阶段在成长压力、环境变迁和使命驱动的变革动因下,采取适配的资源编排与资源捆绑,构建了信息化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借力于动态能力生成实现了由产品价值创造、企业价值创造到产业链价值创造的跃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苏敬勤  张雁鸣  林菁菁  
经济转型背景下,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本文关注中国民营企业的持续创新问题,对三一重装公司的持续创新过程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基于情境分析视角研究企业多次连续创新过程的实现情境及其演化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情境包含组织氛围、任务情境、社交情景三方面内容,三者的不同表现构成企业持续创新的机会或约束情境,企业因素的改变推动约束情境向机会情境演化。据此构建了"组织主观要素(行为、能力、资源等)——组织情境——持续创新"的作用路径。最后,对民营企业持续创新提出建议:企业通过对多维要素的拼凑、整合、运用实现创新;通过对创新情境要素的持续管理,实现民营企业持续创新;政府应注重政策的持续性;改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志  赵锡平  
马克思以前的许多经济学家,例如斯密和萨伊,由于没有科学区分剩余价值的分配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因而都无意或有意地混淆了收入分配与收入源泉两者之间的联系区别,“三位一体”公式就是这种混淆的理论表现形式。本文为了极其清晰地揭示出分配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力求全面、深刻地辨析“三位一体”公式的虚伪性和合理性,以便从整体上再现资本作为商品化经济或市场经济主体的复杂二重性质。在这里,唯物辩证的二重分析方法又成为解剖资本分配制度乃至运营制度、生产制度二重性的锐利武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中国一重始建于1954年,在长半个世纪的核电装备研制道路上,顽强攻关,承担起了核电国产化的重任。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一重就承担了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堆容器、旋塞!和堆内构件的研制任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明忠  
做到一个前提,打好一个基础,采取一个办法,抓住一个关键,形成一个机制。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重),主要为钢铁、有色、电力、能源、汽车、矿山、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及国防军工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经营出现诸多问题,中国一重也面临着效益滑坡、陷入亏损、人员臃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明忠  
做到一个前提,打好一个基础,采取一个办法,抓住一个关键,形成一个机制。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重),主要为钢铁、有色、电力、能源、汽车、矿山、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及国防军工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经营出现诸多问题,中国一重也面临着效益滑坡、陷入亏损、人员臃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固朝  
从信号的涵义和分类、产生和发现、搜集和处理、分析和辨识、理论及应用5个方面介绍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旨在引起企业情报人员和情报理论工作者的兴趣和关注,结合情报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拓展该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勇  姚星  
文章对11项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建设工程进行了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使用归类分析,指出贵糖集团依据“3R”原则,成功地建立了资源节约型企业,有效地解决了制糖业存在的结构性和区域性污染问题,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生态化的联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