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6)
2023(9683)
2022(8655)
2021(8261)
2020(6900)
2019(16277)
2018(16296)
2017(31315)
2016(16930)
2015(19191)
2014(19155)
2013(18967)
2012(17263)
2011(15460)
2010(15233)
2009(13741)
2008(13277)
2007(11198)
2006(9684)
2005(8182)
作者
(49805)
(41380)
(41058)
(38994)
(26353)
(19933)
(18722)
(16440)
(15716)
(14650)
(14091)
(13714)
(13165)
(12869)
(12676)
(12641)
(12546)
(12443)
(11721)
(11625)
(10506)
(9981)
(9924)
(9276)
(9172)
(9134)
(9131)
(8970)
(8350)
(8265)
学科
(64179)
经济(64113)
管理(45182)
(42392)
(35746)
企业(35746)
方法(32250)
数学(27433)
数学方法(27140)
(21576)
贸易(21565)
(20926)
(16385)
(15707)
中国(15274)
(14399)
业经(14028)
地方(13881)
理论(11512)
(10825)
农业(10669)
环境(10300)
技术(10153)
(9571)
(9512)
财务(9455)
财务管理(9440)
教育(8822)
企业财务(8799)
(8771)
机构
大学(238778)
学院(236792)
管理(94734)
(90962)
经济(88970)
理学(83057)
理学院(82143)
管理学(80638)
管理学院(80255)
研究(79550)
中国(55006)
科学(52292)
(50648)
(40916)
(40309)
业大(39431)
(38077)
研究所(37264)
中心(34859)
(32618)
农业(32478)
北京(31839)
财经(31611)
(31015)
师范(30688)
(29279)
(28765)
(27186)
经济学(25967)
技术(25731)
基金
项目(170351)
科学(131490)
基金(122086)
研究(122060)
(107333)
国家(106478)
科学基金(90196)
社会(73741)
社会科(69818)
社会科学(69799)
(66997)
基金项目(65870)
自然(60895)
自然科(59389)
自然科学(59373)
自然科学基金(58281)
(56403)
教育(55182)
资助(50429)
编号(49993)
成果(39933)
重点(37978)
(36684)
(36025)
(35409)
课题(34021)
科研(33080)
创新(32990)
计划(31722)
大学(31674)
期刊
(94305)
经济(94305)
研究(66695)
学报(42283)
中国(38793)
科学(37349)
(36515)
管理(33123)
大学(31019)
学学(29354)
(26403)
农业(26187)
教育(24845)
技术(19204)
业经(16135)
经济研究(15508)
(15212)
金融(15212)
(14209)
(14198)
财经(13974)
问题(13595)
图书(13527)
科技(12598)
理论(11965)
国际(11958)
(11708)
(11326)
实践(11258)
(11258)
共检索到331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玉平  崔思朋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线路。有清一代,茶叶是中国出口俄国的大宗商品之一种,在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经济往来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清代,以茶叶贸易为核心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万里茶道。万里茶道也成为此时期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推动了清代中国与俄国等周边国家及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时至今日,在国家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万里茶道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永生  李永宠  刘伟  
丝绸之路自开辟以后半通半停,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彻底中断;欧洲商人的"地理大发现"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到达东方的同时,山西商人开辟"万里茶道"到达西方,说明晋商"万里茶道"与开创精神的重要世界地位。通过"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建设中蒙俄文化廊道,依托国际大通道,开展经贸文化旅游交流,展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翼",对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在山西未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含春  丁以寿  宛晓春  
本文对茶叶之路及丝绸之路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分别绘制出两路完整的线路图,并以此为基础,在国际贸易视野下通过比较分析,认为两路的共同点是启始及昌盛的"六要素"具有国际贸易优势;两路有联系,茶叶之路因茶叶功效、茶文化及其贸易方式的创新对历史上丝绸之路中断的激活及延续起了重大作用;两路在起缘、兴衰、标的物、起终点、覆盖区域、路线特点等多方面又有一定的差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舒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清代兴起的一条从中国内地到欧洲腹地的万里国际茶叶商道。这条茶道以山西商人为主,其兴起伴随着广阔的市场需求、雄厚的资本和高额利润。入清后,随着中俄《恰克图界约》的签订,中俄通商由恰克图边境贸易,逐渐发展到深入俄境。在中俄贸易活动中,山西商人以市场为主导,实施产购运销一条龙,以质量为前提打造商品品牌,金融机构票号与经营机构茶庄相结合,商业竞争中重视地方习俗以取得先机、以人力股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将万里茶道的贸易推向繁荣。但是随着清朝国运衰落和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在经营活动中挤压华商,万里茶道最终走向了衰落。尽管如此,清代万里茶道在连接欧亚大陆人文交流、推动中俄蒙经济发展和促进城镇兴起的历史,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新霞  
“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降低航运成本、提升与北极圈附近国家贸易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俄罗斯地缘经济重心“向东去”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优化以东北亚为重心的国际海运贸易格局基础上,为中俄开展形式更为广泛、领域更加宽广和产业协同度更加深刻的技术贸易提供了机遇。中俄都是经济体量庞大的国家,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而生产技术相对差异和比较优势决定了两国间的技术贸易潜力巨大。中俄应借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北冰洋海运通道建设及其触发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布局优化为契机,努力消除制约中俄技术贸易发展在政策、机制、法律、地缘等方面存在的消极因素,积极探索中俄技术贸易深入深度发展的具体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新霞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可以为中俄经贸合作交流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从基建合作、产业合作及多元政策出发,分析了“冰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俄贸易路径的开拓策略。在开展经贸合作交流过程中,中俄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支点港口建设;以产业合作为核心,努力加强能源工业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合作;以多元政策为保障,切实加强贸易的双边和多边结合,明确经贸合作交流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佳雨  周盼  杜雁  
作为具有多目标导向和多功能综合的绿色网络体系,绿道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功能逐步成为研究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文化线路作为世界遗产研究的前沿概念,注重背景环境和相关区域的整体价值,以文化线路作为绿道规划选线的基础,增强了绿道的可识别性和历史感。通过对草原丝绸之路(元上都至元中都段)文化线路要素(背景、内容、作为整体的跨文化意义、动态性与环境)、关联区域(空间关联、视觉心理关联、城乡体系及交通关联)、敏感性(地形地貌、水体、植被覆盖、土地利用、遗址缓冲区)分析,提出绿道选线原则、方法及服务设施规划指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雅红  
自"万里茶道"倡议提出以来,中蒙两国交往水平不断提升,促使双边农牧业贸易合作持续深入。然而,受现实因素影响,当前中蒙农牧业贸易存在深度合作欠缺、农牧技术附加值低、物流运输周期长等问题。由此,为进一步加深双方农牧业合作力度,中蒙需增进长期政治互信,夯实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农牧产业集群,发展中蒙生态农牧业;联通陆空运输通道枢纽,打造农牧速检通道;借力"大通关"模式,加快数字化口岸转型建设;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深化农牧技术合作优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刚  赵雪芹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元研究视角探索知识抽取与组织方法,提高万里茶道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方法/过程]构建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基于该模型实现万里茶道知识抽取,并利用深度学习实现对知识语义层面的细粒度组织。[结果/结论]实现对细粒度、多维关联知识的揭示与展示,推动万里茶道历史人文资源的活化和保护。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李英武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路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中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严明清  邹光  严睿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大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俄罗斯年"和俄罗斯"中国年"创设为契机,重开中俄古茶叶贸易之路,打造以鄂南羊楼洞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旅游文化线路,对于密切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雪芹  李天娥  
[目的/意义]数字技术为人文学科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念,推动了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而可借助数字技术探索如何开发人文领域中的档案资源,使其发挥历史、文化、经济价值。[方法/过程]首先,分析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领域本体优势;然后,在现有成熟本体模型基础之上结合万里茶道档案资源特征,设计可扩展的万里茶道档案领域本体模型,并利用Protégé软件进行本体可视化构建;最后,以芭蕉茶厂部分数字档案资源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结论]将本体构建应用于万里茶道档案资源的知识组织,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关联组织与可视化呈现,进而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滕飞  杨玉文  
以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丰富但破坏日趋严重的生态现实与发展趋缓疑似陷入"资源诅咒"的经济窘状为背景,引入系统观点,在发展现状、耦合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机理,并以此构建发展的战略思路。研究表明:草原经济-生态"二元"耦合系统的演变过程是经济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的耦合与相悖的矛盾运动过程,耦合通过供给-补偿机制与分配-交易机制实现,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能力与耦合意愿决定了"二元"耦合水平与方向。因此,以提升经济-生态耦合能力与耦合意愿为目标,"二元"耦合系统螺旋式发展是解决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之间相悖的战略路径,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摆脱"资源诅咒"的有效途径,应借由形成并发展草原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草原生态资本体系等举措来实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着眼于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搭建新平台,习近平主席2015年先后2次倡议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均得到了普京总统的积极响应,所以应将双方合作开拓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跨国项目提到日程。为此,需要透视中俄合作开拓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背景,分析中俄合作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现实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创意中俄合作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对策:注重全面加强海洋领域合作,充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依托两国相关沿海区域,共同开拓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自由通航,积极合作完善沿线基础设施;解决资金困难,共同创建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开发银行;注重加强科研合作,奠定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开发基础;打造海上丝绸战略合作平台,领衔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只有这样努力下去,才能逐步合作开拓出21世纪东北方向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亚欧区域经济繁荣做出历史性贡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民  陈远航  
冰上丝绸之路作为蓝色经济通道已被纳入"一带一路"的总体布局,成为连接欧洲、亚洲及北美洲之间的最短航道,被誉为"国际海运新命脉"。"冰上丝绸之路"目前主要包括北极东北航道和北极开发两个重要支点,将推动北极国家和近北极国家在海上运输、极地开发和北极治理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逐步构建一条"冰上经济走廊",并极大地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缘空间,创新"一带一路"合作模式与合作理念。同时,"冰上丝绸之路"也面临地缘政治、传统贸易通道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中国作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倡导者和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