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0)
2023(10266)
2022(9265)
2021(8854)
2020(7447)
2019(17182)
2018(17298)
2017(33253)
2016(18316)
2015(20786)
2014(20768)
2013(20417)
2012(18844)
2011(16792)
2010(16634)
2009(15329)
2008(14983)
2007(13147)
2006(11415)
2005(9853)
作者
(54109)
(45000)
(44733)
(42361)
(28487)
(21713)
(20194)
(17854)
(17012)
(16009)
(15481)
(14938)
(14105)
(14061)
(13704)
(13671)
(13671)
(13511)
(12725)
(12617)
(11210)
(10879)
(10879)
(10094)
(10092)
(10064)
(9851)
(9829)
(9113)
(8949)
学科
(69037)
经济(68955)
管理(55100)
(49531)
(42402)
企业(42402)
方法(33770)
数学(28718)
数学方法(28303)
(18133)
(17666)
(17561)
中国(17012)
环境(15352)
业经(15192)
地方(14131)
理论(12932)
(12572)
(12226)
贸易(12220)
(12207)
农业(11865)
(11848)
(11787)
财务(11724)
财务管理(11701)
(11681)
技术(11290)
企业财务(11088)
教育(10292)
机构
大学(260540)
学院(258078)
管理(103824)
(94666)
经济(92355)
理学(90571)
理学院(89535)
管理学(87798)
管理学院(87364)
研究(84865)
中国(61651)
科学(56572)
(56417)
(44278)
(43437)
(42543)
业大(41732)
研究所(39938)
中心(38550)
(36520)
北京(35579)
农业(35026)
(34794)
财经(34712)
师范(34466)
(31517)
(30656)
(30390)
技术(28116)
师范大学(27921)
基金
项目(181458)
科学(141246)
基金(130778)
研究(130321)
(115021)
国家(114064)
科学基金(97211)
社会(79452)
社会科(75094)
社会科学(75070)
(71042)
基金项目(70189)
自然(65477)
自然科(63894)
自然科学(63876)
自然科学基金(62690)
(60305)
教育(59272)
资助(53986)
编号(53526)
成果(43184)
重点(40319)
(39173)
(37872)
(37320)
课题(36334)
科研(35078)
创新(34751)
大学(33691)
计划(33666)
期刊
(102355)
经济(102355)
研究(72283)
中国(47497)
学报(45878)
科学(40656)
(40374)
管理(37280)
大学(33606)
(31774)
学学(31543)
教育(29728)
农业(28472)
技术(22034)
(18139)
金融(18139)
业经(16545)
图书(16324)
财经(16206)
经济研究(15211)
(14758)
(13631)
理论(13553)
科技(13500)
问题(13149)
(12857)
实践(12719)
(12719)
资源(12488)
技术经济(12344)
共检索到367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陈智东  尤玉珍  刘帅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麦铭  尤玉珍  程运斌  
稻思达(Oxadiargyl),化学名称为5-特丁基-3-[2,4-二氯-5-(炔丙氧基)苯基]-1,3,4-恶二唑-2-(3H)-酮。这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究开发的新型恶二唑酮类芽期选择性除草剂。其杀草活性极高,在杂草芽前或芽后早期施用,对水稻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麦铭  陈平  尤玉珍  张宁波  
丁硫克百威在稻田环境中的降解与残留研究麦铭,陈平,尤玉珍,张宁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武汉430064)THESTUDYABOUTDECOMPOSITIONANDRESIDUEOFCARBOSULFANONTHERICEFIELD¥MaiMin...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兴明  黎理  刘春来  刘照清  李拥兵  李建国  
为探明噻吩磺隆在小麦上使用后的残留降解动态,评价其安全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湖南省浏阳市城关镇和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37.13g/hm2时,浏阳市城关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8.9172e-0.1959t和y=0.7962e-0.3174t,半衰期分别为3.54d和2.18d;长沙县黄花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0.7277e-0.1909t和y=0.623e-0.3881t,半衰期分别为3.63d和1.79d.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都能迅速降解,在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宁  李洪  周游  胡威  张志祥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19%嗪胺灵乳油在广东、广西地区西瓜田中的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嗪胺灵的最小检出量为5.0×10-3ng,在土壤和西瓜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分别为0.005、0.010 mg/kg;嗪胺灵在土壤和西瓜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1.81%~101.45%和77.63%~100.2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27%~3.59%和4.08%~10.43%,其结果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嗪胺灵在广东和广西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12、4.52 d,在西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1、1.90 d;嗪胺灵在西瓜中的降解较土壤中的快,属于易降解农药(T1/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坚  陈道文  蒋木庚  金克明  周国新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到甲黄隆在土壤中的最低含量为2ng/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0.36%,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28d 左右,到麦收时(喷药后139d)的最终残留量为3.4~4.3ng/g,消解率为98.73%~99.2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冉  魏瑞成  刘铁铮  王恬  
研究了肉鸡经由饲料摄入不同剂量金霉素后其排泄物中金霉素残留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处理条件下排泄物中金霉素残留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肉鸡分别摄入含金霉素204.23 mg.kg-1和589.66 mg.kg-1饲料,分别有62.37%和79.84%的金霉素被排入排泄物;排泄物中的金霉素残留浓度分别在6和8 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少,到50和72 h分别降到检测限以下。金霉素在鸡排泄物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937)。排泄物中金霉素的降解方式主要是微生物降解和光解,并且与排泄物中金霉素含量有关,金霉素含量越高,降解半衰期越长。灭菌和避光处理明显减缓了金霉素的降解速率,灭菌兼避光处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威  张运红  陈迪勤  胡红青  庄光泉  
在(28±1)℃条件下,将Bt蛋白添加到黄褐土、红壤、砖红壤、潮土中,利用ELISA检测土壤的Bt蛋白残留动态,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Bt蛋白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Bt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基本一致,分为3个阶段:Bt毒素初期大量释放、前期大量快速降解和中后期极少量稳定降解。其中,Bt蛋白的降解速度为黄褐土>潮土>红壤≈砖红壤。不同含量的Bt蛋白在同一土壤中降解趋势也各有特点,红壤的残留动态与上述3个阶段趋势一致;而黄褐土虽然也有3个阶段,但残留峰值出现时间不完全一样;砖红壤不完全有以上3个阶段,不同Bt蛋白含量的残留曲线走势特点各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车太  赵桂琴  柴继宽  苟智强  许兴泽  
为了研究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2种除草剂在燕麦(Avena sativa)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特性,2016年4月分别以二氯喹啉酸推荐剂量225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337.5 g a.i.·hm~(-2),苄嘧磺隆推荐剂量34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51 g a.i.·hm~(-2)于燕麦3–4叶期喷施,探究2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0~60 d的自然降解情况。残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氯喹啉酸在燕麦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6~26.7 d,苄嘧磺隆半衰期为17.9~20.1 d,均为易降解农药。该方法下,土壤添加水平为0.05、0.5和1.0 mg·kg~(-1)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的回收率分别为85.63%~89.27%和80.26%~91.6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7%~6.33%和3.28%~6.5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维华  陈道文  杨红  朱红梅  
以HPLC和GC MS为检测手段 ,对臭氧降解大白菜中农药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用臭氧处理时间愈长 ,大白菜中农药愈易降解 ,处理 30min后 ,久效磷、甲基对硫磷、乐果及灭多威的降解率均超过 5 0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韶松  陈静  唐旭斌  
连续2a的消解动态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香料烟叶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其半衰期分别为5.28~5.73d和7.05~8.98d,施药后30d残留量分别在0.012 8mg/kg和0.358 2mg/kg以下,降解率达95%以上。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按其推荐剂量分别作2次和3次2种施药处理,采收间隔期15d后,香料烟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0.307 8 mg/kg和0.762 1 mg/kg,均低于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烟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军  程东美  徐汉虹  张志祥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5%丁.苄可湿性粉剂(WP)中丁草胺在2006年和2007年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的降解动态,以及其在稻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丁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12%~92.82%、85.10%~96.17%和83.64%~93.49%;丁草胺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符合1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茎叶的半衰期分别为4.99~5.80 d、4.79~5.55 d;在水稻田以常规剂量2 571 g/hm2和高剂量3 857g/hm2施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后,广东省和湖北省水稻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173 8~0.223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午燕  冯晨  冯良山  刘琪  张丽莉  白伟  杨宁  郑家明  孙占祥  
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农田中的降解特性,以普通地膜(CPF)为对照,设置2年田间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BPF)的降解及残留指标。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从玉米苗期(40d左右)开始出现降解,拔节时地膜降解已进入破裂期,抽穗之后进入崩解期。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地膜残留量也相应增加,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表层残膜累积量分别增加165%和47%,残片总数分别增加80%和21%;2种地膜残留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但伴随覆膜年限增加,深层土壤中残膜占残膜总量比例呈增加趋势,其中,普通地膜比例由8.2%增至12.4%,全生物降解地膜由2.9%增至3.7%。通过2年覆盖,表层土壤中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残片数分别为277万和236万片/hm~2,残膜质量分别为73.6和57.6kg/hm~2,与普通地膜相比,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实现自身降解,有效减少农田残留,以其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辽西半干旱区玉米覆盖栽培具有可行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帆  楼根林  张忠俊  高劲  王运浩  冯耳元  苏德林  叶泽万  王其嵩  
在我国南方稻区普遍使用三环唑防治水稻稻瘟病,采用推荐剂量对养鱼稻田喷雾后,其在中稻、鱼和水体中呈指数型消解模式,半衰期(T1/2)分别为8.62、2.97和3.70天。在水稻生长期施用2次,后一次施药距收期为30天时,稻米、鱼肉中残留均低于糙米的最大残留值(MRL值),施用是安全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卫星  龚道新  杨仁斌  邹雅竹  高海英  郭正元  
为评价青枯灵的环境安全性及指导科学合理使用青枯灵,建立了青枯灵在水稻中的残留量分析方法.水稻土壤、稻壳、稻草、糙米、植株中青枯灵残留量采用甲醇∶水混合液提取,采用三氯甲烷萃取(稻田水直接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淋出液经浓缩后再用甲醇定容,HPLC检测.当添加0.05~5.0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79.23%~103.19%,变异系数为1.51%~9.33%.方法最小检出量为1.82×10─10g,稻田水、土壤、糙米、稻壳、稻草、植株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mg/L,0.005,0.01,0.03,0.03,0.03mg/k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