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2)
- 2023(5130)
- 2022(4684)
- 2021(4273)
- 2020(3995)
- 2019(9456)
- 2018(9252)
- 2017(18352)
- 2016(10386)
- 2015(12007)
- 2014(12420)
- 2013(12590)
- 2012(12089)
- 2011(11137)
- 2010(11276)
- 2009(10646)
- 2008(10892)
- 2007(10161)
- 2006(8530)
- 2005(7732)
- 学科
- 济(45908)
- 经济(45867)
- 业(26861)
- 管理(26083)
- 方法(24034)
- 数学(21373)
- 数学方法(21164)
- 企(20825)
- 企业(20825)
- 农(12808)
- 学(11262)
- 财(10925)
- 中国(10879)
- 贸(10339)
- 贸易(10338)
- 易(10036)
- 地方(8876)
- 业经(8345)
- 农业(8307)
- 制(8053)
- 和(7331)
- 银(6713)
- 银行(6683)
- 务(6610)
- 财务(6591)
- 财务管理(6566)
- 理论(6543)
- 融(6454)
- 金融(6451)
- 行(6320)
- 机构
- 大学(158878)
- 学院(157278)
- 济(64646)
- 经济(63213)
- 管理(57487)
- 研究(57207)
- 理学(49135)
- 理学院(48531)
- 管理学(47537)
- 管理学院(47248)
- 中国(42348)
- 科学(37419)
- 京(34524)
- 农(34467)
- 所(31687)
- 研究所(29015)
- 财(28659)
- 业大(27763)
- 农业(27670)
- 中心(26148)
- 江(24713)
- 财经(22888)
- 北京(21936)
- 经(20619)
- 范(20293)
- 院(20073)
- 师范(20054)
- 经济学(20037)
- 州(19325)
- 经济学院(18261)
- 基金
- 项目(102468)
- 科学(78075)
- 基金(72588)
- 研究(71026)
- 家(64851)
- 国家(64351)
- 科学基金(52883)
- 社会(42653)
- 省(40853)
- 社会科(40310)
- 社会科学(40294)
- 基金项目(38631)
- 自然(35434)
- 划(34642)
- 自然科(34584)
- 自然科学(34568)
- 自然科学基金(33965)
- 教育(32915)
- 资助(30999)
- 编号(29027)
- 成果(24333)
- 重点(23645)
- 部(22800)
- 发(22154)
- 创(20715)
- 计划(20588)
- 科研(20450)
- 课题(20313)
- 创新(19479)
- 大学(18831)
共检索到233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道城 唐楠 贾琼 梁顺祥
选用万寿菊A、B、C3个雄性不育两用系与95个万寿菊和孔雀草自交系杂交,测定F1的株高、花径、冠型指数和分枝能力,并进行超中优势和超亲优势分析,通过F1各性状超亲优势的综合评价,选择出各雄性不育系恢复性强的自交系。结果表明,3-1、4-1和32-1综合优势值最高,可作为"两用系"A的恢复系,38-3、2-1、49-2综合优势值最高可作为两用系B的恢复系,33-2、43和48-1综合优势值最高,可作为"两用系"C的恢复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伯筠 李富荣 张荷亮 樊淑萍
通过连续姊妹交和单株定向选择,形成雄性不育两用系。通过组合筛选,从46个自交系中筛选出6个适合生产的万寿菊父本:黄色系列4个:万寿菊BLY001、BLY002、BLY003、BLY006;桔色系列2个:万寿菊BLY001、BLY003。孔雀草黄红双色2个:PBHO026、PBHO029。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构建原种生产体系和万寿菊制种生产体系,应用于生产。万寿菊F1具有植株矮小、紧凑、花多、花大、花期长、花色纯正美观、叶浓绿、植株健壮、抗性强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
万寿菊 孔雀草 雄性不育 杂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丽 赵梁军 孙佳 赵子刚 杨帆
【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品种资源遗传关系,探讨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为了解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育种及科学合理保存和利用现有万寿菊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29份万寿菊材料及2份孔雀草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用11个引物对31份万寿菊属材料进行PCR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ISSR条带数在5—11条,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出6.8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0%—10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31份材料按照万寿菊及孔雀草分为两大类,并且同系列万寿菊品种被划为同一亚组。【结论】利用ISSR标记技...
关键词:
万寿菊属 ISSR 品种资源 遗传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延明 严敏 徐洪文 董树亭
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利用玉米6个亲本,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15个杂交组合在4种环境条件下的试验资料,分析玉米叶片保绿度F1杂种优势与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叶片保绿度F1杂种优势存在着极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不同杂交组合在同一环境下的F1杂种优势表现不尽相同,同一杂交组合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也不尽相同。玉米自交系沈137是选育保绿性玉米杂交种较好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玉米 保绿度 杂种优势 环境互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梅拥军 张改生 叶子弘 郭伟锋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9个海岛棉亲本及其20个F1组合(5×4)2个皮棉产量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的3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零式果枝与长果枝品种间杂交的F1和F2代5个纤维性状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具有负向群体超高亲优势。F1和F2纤维强度具有正向群体平均优势,细度具有负向群体平均优势,但优势都较低;皮棉总产量的群体平均优势F1达到42.1%,F2达21.0%。一般来说,F1和F2代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较弱,但存在着F1品质性状具有优势,F2优势衰退很慢的组合;F1和F2均存在着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具有超高亲优势的组合。对海岛棉霜前皮棉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云宗 张久刚 乔蕊清
在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F1组合的平均杂种优势和平均超标优势。结果表明,小麦杂种生态型在水地是以穗粒数为主,兼顾成穗数;在旱地是以千粒重为主,兼顾成粒数。灌溉条件下小麦强优势组合最佳配置模式为均衡型×多穗型;雨养条件下以多穗×多穗或均衡型×多穗型为主。小麦杂种优势正反交差异在水地不明显,在旱地则具有较强的正反交效应。旱地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不仅要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要具有较强优势的特异性状。
关键词:
冬小麦,杂种优势,超标优势,组合配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倩茹 钟兴华 张飞 房伟民 陈发棣 滕年军
【目的】绿心性状是单瓣切花小菊重要的观赏性状,研究切花小菊绿心性状杂种优势和遗传基础以利于指导绿心切花小菊的选育工作。【方法】分别以‘南农丰收’(黄心小菊)ב南农红霞’(绿心小菊)的81个杂交后代和‘南农红云’(绿心小菊)ב南农小清新’(绿心小菊)的70个杂交后代作为遗传群体,选取花心颜色等级得分值(简称花心颜色值,下同)、绿心相对面积和绿心持续期等3个指标对F_1代绿心性状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单个世代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绿心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2个组合F_1代群体各指标变异系数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飞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刘浦生 尹冬梅
以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4个花期相关性状在2008至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4个花期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花期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现蕾期、显色期、盛花期和衰败期4个花期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2.23%、17.60%、12.45%和11.11%,且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混合遗传分析表明菊花盛花期符合B-6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现蕾期、显色期和衰败期符合B-1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控制现蕾期、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飞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李风童
【目的】花器是菊花观赏价值的最直观表现,了解花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基础以指导菊花育种实践。【方法】以单瓣型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重瓣性高的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6个花器性状在2008-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花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6个花器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除管状花数外,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心花直径5个花器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亲优势率分别为-3.19%,-25.17%,-4.46%,-12.81%和5.06%。舌状花长和舌状花宽2个性状无主基因控制;花径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丛 曾丽 刘国锋 彭勇政 陶懿伟 张邀月 王梦茹
【目的】克隆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Scarletade’)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CD1(TeCCD1),分析其序列特征和表达特性,为阐明其在类胡萝卜素降解途径中生物学功能及进一步探讨万寿菊花色形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依据万寿菊花蕾转录组数据,利用同源序列比对结果设计引物,结合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万寿菊CCD1 cDNA全长,分析其序列特征;利用Real-time PCR分析舌状花未开花蕾、半开花蕾、开放的头状花序和完全开放的头状花序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特性。【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丹
以5个来源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组成的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旅大红骨群自交系为父本的F1产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旅大红骨群与Reid,PA,PB群组合的F1的杂种优势均随性状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种质改良过程中PA×旅组合后代的杂种优势较强,从抗旱性角度来看Reid×旅组合具有显著优势;旅大红骨群自交系作为父本对后代在多个性状上的影响大于母本自交系,在利用不同性状对后代进行改良时应注重旅群与其他群不同组合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
玉米 杂种优势 种质 杂交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挥 刘素琪 王鸿雷 师光禄 曾鑫年
本文用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万寿菊的氯仿提取物在光照和非光照条件下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光照和非光照条件下蛋白酶活性都受到明显抑制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在非光照条件下被激活 ,而在光照条件下被显著抑制 ;山楂叶螨的酯酶同工酶活性在非光照条件下变化不明显 ,而在光照条件下被明显抑制。研究表明 ,万寿菊的氯仿提取物有较好的光活化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克农 李泽炳 李成荃
用11个母本(7个光敏核不育材料,4个常规品种)和9个具有一定广亲和性的父本配制99个组合(按NCⅡ设计),根据“程氏指数法”和超父优势指数、竞争优势(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杂种的籼粳分类特性和12个性状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籼/粳杂种为偏籼(66.67%)和籼(33.33%)型,粳/籼杂种为偏籼(91.67%)和偏粳(8.33%)型,籼/偏粳杂种为籼(80%)和偏籼(20%),粳/偏粳杂种为粳(83.33%)和偏粳(16.67%),籼/籼、粳/粳杂种分别全数为籼和粳。籼/粳、粳/籼、籼/偏粳3类亚种间杂种在主要性状上具有竞争优势的频率和幅度分别为:株高11.111%~16.667%和0.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金山 王章荣
在叶培忠先生的鹅掌楸属种间杂交育种研究基础上按遗传设计与环境设计开展了扩大北美鹅掌楸遗传基础条件下的正反交以及前人从未做过的回交和F1 间杂交 ,并进行了杂种马褂木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1)正反交F1 、BC1 和F2 4种交配系统杂种的 1a生幼苗普遍存在显著正向生长杂种优势 ;幼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在家系内具有很大变异性 ;回交家系表现特别优良 ,因而家系选择、单株选择以及BC1 和F2 利用潜力很大。 (2 )初步提出“光合优势假说”(Photosyntheticsuperiorityhypothesis)作为杂种马褂木和其它杂种树木杂种优势机理的理论解释。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小蒙 肖宁 张洪熙 冯彦侠 刘知晓 高勇 戴正元 陈建民
【目的】分析水稻强、弱优势组合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特征,探讨其与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扬稻6号、明恢63、特青配置的9个杂种F1为材料,利用差异显示PCR技术(differential displ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分别分析分蘖期(叶片)、孕穗期(幼穗)、抽穗期(剑叶)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结果】同一时期内强优势组G1(父本扬稻6号)、中优势组G3(父本特青)以及弱优势组G2(父本明恢63)在母本特异表达(UNP1)、父本特异表达(UNP2)、F1特异表达(UNF1)、F1特异缺失表达(ABF1)4个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相关...
关键词:
水稻 杂种优势 表达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