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4)
2023(2320)
2022(1787)
2021(1690)
2020(1270)
2019(2945)
2018(3046)
2017(5041)
2016(3077)
2015(3587)
2014(4028)
2013(3698)
2012(3342)
2011(2990)
2010(3125)
2009(2744)
2008(2857)
2007(2789)
2006(2446)
2005(2265)
作者
(8697)
(7012)
(6865)
(6646)
(4474)
(3426)
(3356)
(2814)
(2700)
(2685)
(2427)
(2421)
(2326)
(2315)
(2182)
(2161)
(2108)
(2080)
(2002)
(1983)
(1824)
(1809)
(1702)
(1700)
(1683)
(1634)
(1559)
(1533)
(1458)
(1431)
学科
管理(9062)
(8807)
经济(8792)
(7574)
(6479)
企业(6479)
(3642)
理论(3516)
(3459)
教学(3419)
中国(3406)
业经(3325)
教育(3057)
(2854)
(2426)
农业(2420)
财务(2416)
财务管理(2398)
学法(2268)
教学法(2268)
企业财务(2205)
(2200)
地方(2195)
(2148)
银行(2144)
方法(2123)
(2028)
贸易(2025)
(1994)
(1970)
机构
学院(41959)
大学(39043)
管理(12832)
(11986)
研究(11584)
经济(11445)
中国(10052)
理学(9977)
理学院(9843)
管理学(9566)
管理学院(9489)
(8611)
(8575)
(7702)
科学(7226)
(7145)
职业(6971)
技术(6858)
(6628)
师范(6564)
中心(6033)
(6029)
(5626)
北京(5609)
(5499)
财经(5440)
技术学院(5022)
研究所(4987)
业大(4909)
职业技术(4898)
基金
项目(21180)
研究(18847)
科学(15277)
基金(12196)
编号(9919)
(9913)
(9857)
教育(9776)
国家(9757)
社会(9543)
社会科(8831)
社会科学(8829)
成果(8748)
科学基金(8043)
(7459)
课题(7370)
(6722)
基金项目(6097)
项目编号(5742)
(5420)
资助(5114)
研究成果(4882)
重点(4877)
规划(4844)
(4768)
(4766)
阶段(4752)
(4698)
大学(4547)
(4486)
期刊
(19337)
经济(19337)
研究(13801)
中国(12539)
教育(11093)
(7852)
(5593)
管理(5457)
技术(5400)
学报(5273)
(4431)
金融(4431)
科学(4245)
图书(4164)
业经(4091)
大学(4065)
职业(3969)
农业(3528)
财会(3477)
学学(3458)
书馆(3225)
图书馆(3225)
(2774)
论坛(2774)
通讯(2653)
技术教育(2637)
职业技术(2637)
职业技术教育(2637)
会通(2635)
会计(2619)
共检索到72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钰琳  
寺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经济生产部门,禅宗祖庭南华寺亦不例外。作为经济单位的寺院,其在与社会各阶层的交集中,势必会产生利益纠葛,尤其是在土地和赋税等方面。《大藏经补编·曹溪志》中记载了一件南华寺寺田纠纷之事,其背后牵涉到寺僧与官员、佛寺与俗世之间的力量博弈。从中可见,晚明时期,佛教势力已现日渐衰颓之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侯官响  
16世纪中晚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作为国家财赋中心的苏州府,也是赋税改革肇始之地。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苏州府赋税结构的深刻变化。赋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重要标志。随着白银逐渐成为国家主要货币,赋税项目以白银为核算货币的记载,至万历时期成为常态。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对彼时苏州府各赋税项目进行考察计算,由此得到苏州府万历时期的赋税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苏州民户的赋税负担与生活状况,并对苏州重赋提出了新的解释。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侯官响  
16世纪中晚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作为国家财赋中心的苏州府,也是赋税改革肇始之地。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苏州府赋税结构的深刻变化。赋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重要标志。随着白银逐渐成为国家主要货币,赋税项目以白银为核算货币的记载,至万历时期成为常态。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对彼时苏州府各赋税项目进行考察计算,由此得到苏州府万历时期的赋税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苏州民户的赋税负担与生活状况,并对苏州重赋提出了新的解释。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玮  
作为所有宗教家园的寺院自产生以来,除了是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以外,有的还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特别是清真寺的寺院贸易尤为发达、而我国的清真寺贸易则更为突出,这是由它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和教义促成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在历史上,财政活动一向都关联国家大政,财政改革则历来是惊心动魄的事件。处于制度变迁、社会转型、世界巨变关键时期的16世纪明代财政史,尤其值得特别关注。《万历会计录》四十三卷,约百万字,作为明朝万历初年(16世纪80年代)张居正改革的直接产物,是一部古代国家财政大型数据文献,也是迄今存留于世的中国古代惟一一部国家财政会计总册,在中国古代财政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由于卷帙、数字浩繁,长期以来这部书使中外研究者望而却步,未经整理,书中的数据也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这就使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鞠明库  
万历《会典》为明代官修的行政大法,也是记载有明一代典章制度最重要的史著。其在编纂上呈现鲜明特色,如统分结合,结构严谨;图样众多,形象具体;遍用小序,提纲挈领;典、例结合,编排有序等。同时,由于卷帙浩繁、典例繁多、成于众手等原因,又存在着纪年混乱、避而不载等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兆裕  
万历年间是明代灾荒最多的一个时期,48年中仅水灾和旱灾就达439次。政府为舒缓灾民的困难,在赈济的同时,通过除豁、改折等方式对灾民的赋税进行蠲免,以减轻灾民的负担。万历时期的蠲免政策,在承袭明初以来的成例之外,还有所补充和发展,特别是无田之民也可享有蠲免待遇的规定,是明代其他各时期都未曾明确过的。万历时期的蠲免以田赋为主,其中存留部分的蠲免形式主要是改折,这是它的一个特点。在神宗在位的48年中,万历二十七年以前蠲免频繁,而该年之后则蠲免日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从该年起明神宗对朝政采取消极态度,各地报灾请蠲之疏往往留中不发。此外,万历后期国家的财政状况恶化,也直接限制了蠲免的进行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锋  
顺治朝的军费支出数额究竟是多少?学者们多以张玉书、魏源等人的记述为凭 但征之现存档案,则有重新辨析的必要;而关于顺治朝的田赋预征,还未见到有学者论及。军费支出的巨大与四赋预征的实施,实际上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笔者合而论之,略述浅见。 一 顺治帝在位18年间,是清廷定鼎北京后的开国立业时期。终顺治一朝,清军南征北伐,东荡西除,战火不断。也正是在血与火的交织下,在各路大军的相继剿杀中,奠定了清王朝的一统帝业。顺治年间战争的连绵以及八旗军队数额的增加,以及随着明军、晚明军、起义军等各路军队的归降而建立起来的绿营军,造成了饷需的殷繁和军费的递长,正像时人描述的那样;“逆将归顺,兵马繁众,……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晏爱红  
"永不加赋"堪称清朝治国大训,晚清以前历代皇帝奉行惟谨,但当时就有指其虚伪者,亦有言之凿凿历数各次加赋者,今人对清代所谓"不加赋"政策实际运行状况有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档案、文献为据,着重考察漕粮历次加赋的史实,并据此揭示漕粮加赋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路遇  
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历史悠久,但确切地讲始于何时,尚无史料可查。大约在周、秦以前,东北就有汉人的足迹。满清入关之前,山东即有人迁移东北。自从东北满人大量入关,东北人口显得稀少,从此,山东过剩人口向东北三省迁移者逐年增多。在清王朝统洽的二百多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者约数百万人。民国年间,移民的数量与日俱增。本文拟对民国年间(1912—1949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勇平  王天龙  李华  刘秀英  余如龙  
利用无损检测法对宁波保国寺大殿承重的瓜棱柱进行勘查和取样,根据阻力仪曲线的轮廓外形和走势,辅助不同的进针方向,推断瓜棱柱的内部构造,为大殿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结果表明:保国寺大殿中C5,C6,D6,E3,E6,F3,F4,F5,F6为整木柱;D4,D5,E4,E5为瓜棱拼合柱;C4,D3为包镶式瓜棱柱;C3为一特定构造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蕾  
简要介绍中国寺庙园林的发展历史和寺庙园林造景植物的基本类型,总结营造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原则:使用僧众喜爱的植物,宣扬佛门的教义;遵循“多样统一”的原则,精心培植;掌握植物的生态特性,做到“适地适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海瀛  
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发动和领导的席卷全国“丈地亩,清浮粮”运动,史称“万历清丈”,是张居正经济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山西万历清丈是全国清丈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万历清丈史上,山西虽然不是试行省份和重点地区,但由于万历清丈的总纪录——《山西丈地简明文册》(以下简称文册)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就为研究山西万历清丈提供了极为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进  
关于朱存理《铁网珊瑚》署名权和版本卷次的争论是写本学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铁网珊瑚》有弘治初编本和正德增补本二系,为时人所重,钞帙相沿,传本复杂。传播过程中,又或遭隔断,残帙流传;或被托名别书;或有书贾杂采诸家文字,拼凑成另一部同名著作,托名都穆。本文通过对《铁网珊瑚》现存版本、书目题跋和其他相关文献的调查,梳理了该书卷次面貌的演变过程,钩稽其版本源流,同时探讨了早期题跋集录类美术文献体例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光伟  
清代江苏田赋居各省之首,但日益严重的积欠致其田赋不能足额上缴。清代江苏田赋积欠历经前期的不时蠲免到中后期的周期性蠲免。计量分析显示,康雍乾三朝蠲免江苏田赋积欠数额相当于免除该省9年额赋银、1年额赋粮;清中后期积欠量激增,蠲免积欠银、粮数额约占同期全国普免积欠银粮总额之17%、21%,居各省首位,相当于免除该省19年额赋银、9年额赋粮。发轫于嘉道之际以迄清末的田赋缓征与连年展缓是江苏积欠衍生之主因。江苏田赋积欠的发展与恶化,嵌入了错综复杂的财政体制机制与人为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