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3)
- 2023(9192)
- 2022(7836)
- 2021(7205)
- 2020(6467)
- 2019(14823)
- 2018(14297)
- 2017(28377)
- 2016(15346)
- 2015(17211)
- 2014(17351)
- 2013(17294)
- 2012(16351)
- 2011(14619)
- 2010(15064)
- 2009(14777)
- 2008(14128)
- 2007(13116)
- 2006(11257)
- 2005(10385)
- 学科
- 济(61739)
- 经济(61673)
- 业(45108)
- 管理(43790)
- 企(35340)
- 企业(35340)
- 方法(31038)
- 融(28464)
- 金融(28462)
- 数学(28179)
- 数学方法(27980)
- 银(26819)
- 银行(26798)
- 行(25741)
- 中国(24533)
- 财(23302)
- 制(17489)
- 农(16548)
- 务(14441)
- 财务(14414)
- 地方(14396)
- 财务管理(14374)
- 企业财务(13748)
- 业经(12560)
- 贸(11857)
- 贸易(11849)
- 易(11553)
- 中国金融(11416)
- 农业(11167)
- 险(11104)
- 机构
- 大学(217590)
- 学院(216494)
- 济(93747)
- 经济(91724)
- 管理(83206)
- 理学(70296)
- 研究(70076)
- 理学院(69597)
- 管理学(68527)
- 管理学院(68109)
- 中国(65342)
- 财(50539)
- 京(44528)
- 科学(39908)
- 财经(39035)
- 中心(36147)
- 农(35542)
- 所(35451)
- 经(35400)
- 江(32862)
- 研究所(31679)
- 经济学(30848)
- 业大(30021)
- 财经大学(29285)
- 北京(28390)
- 经济学院(28247)
- 农业(28100)
- 融(27770)
- 金融(27240)
- 州(26892)
- 基金
- 项目(137035)
- 科学(107092)
- 研究(101100)
- 基金(99985)
- 家(85478)
- 国家(84771)
- 科学基金(72648)
- 社会(64643)
- 社会科(61429)
- 社会科学(61409)
- 省(53183)
- 基金项目(52644)
- 教育(46166)
- 自然(45657)
- 自然科(44584)
- 自然科学(44569)
- 划(44478)
- 自然科学基金(43808)
- 资助(42341)
- 编号(41296)
- 成果(34585)
- 部(31360)
- 重点(30819)
- 发(29143)
- 创(28501)
- 课题(28032)
- 教育部(27262)
- 性(27146)
- 创新(26775)
- 科研(26765)
共检索到332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封北麟
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预计3.8万亿元,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一度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甚至被疑为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政策。结合市场的关注点,本文从市场流动性、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社会融资成本、道德风险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可能带来的市场冲击。研究认为,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的发行暂时不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定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从规范政府融资的角度看,长期有利于我国财政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如果置换债券作为地方政府解决债务偿还问题的一种常设机制,可能形成的货币信贷扩张、道德风险以及不合理的中长期利率水平,将会对我国金融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尚劲宏
当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不断集聚,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国务院接连要求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承担的政府融资职能,并在2015年3月下达了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并出台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的发行管理办法,允许地方把一部分到期高成本债务转换成地方政府债券,意在降低银行资产风险,同时间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然而,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大量的专项债券发行将抬高债券收益率,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收益将面临考验;银行用于置换债券的资金配置规模也存在不确定性,债券市场的压力将会长期化。因此,还应从多方面加强管理,尤其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分散和化解银行业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振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给予了地方政府在国务院允许额度内自行发债的权利,同年中央政府提出以低成本长期限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原有的存量政府债务的地方债务置换思路,并多次提升2015年度债务置换额度至3.20万亿元。债务置换的推出直接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底,地方债券余额达到4.83万亿元,相比于2014年末的1.16万亿元,猛增了4倍。如此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尤其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将给我国财政体系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地方债务置换在完成多个重要历史使命,实现诸多制度改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实施风险,本文将重点讨论我国地方债务置换的实施风险,并提...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新预算法 土地财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玉龙
文章从地方政府债券和土地财政的视角,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外生冲击造成的总产出下降会抑制家庭和企业的土地需求,土地价格下跌会降低地方政府的土地相关收入。由于土地财政因素的存在,土地相关收入下降会减少政府支出,且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债务风险上升,导致债券利率上升和价格下跌。债券价格下跌会影响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使其杠杆率上升和信贷紧缩,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大。当金融风险上升和经济形势恶化时,由于企业债务的违约风险高于地方政府债券,金融机构会增持地方政府债券,由此带来的信贷挤出效应会进一步抑制企业投资,导致总产出和土地价格进一步下降。经济中存在"金融加速器"机制,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强化。文章研究表明,进一步拓展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者,适当降低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且在必要时中央银行实施信用政策,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和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增强;另一方面也使负债率的波动性增强,导致债务风险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在债务置换期间,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谨慎提防经济波动,同时探索财政规则的最优延迟期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程 杨奕
本文基于DCC-GARCH理论度量了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与其他金融子市场间的时变相关性,并通过TVP-VAR-DY模型测度了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对风险溢出的宏观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相关性方面,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与公司债、金融债市场呈正相关,表现为“联动效应”,而与股票、基金、保险市场近年来多呈负相关,表现为“跷跷板效应”。风险溢出效应方面,地方政府债券与其他金融市场间存在非对称的双向溢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券与公司债、金融债两固定收益市场间的溢出效应要显著强于浮动收益市场,地方政府债券更大程度上是风险溢出的被动方。宏观机理方面,金融深化会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对其他市场的风险溢出,财政赤字对市场间风险溢出存在抑制作用,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溢价会加剧其对外风险溢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志刚 李明琢 董兵兵
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期,地方政府债务迎来集中置换期,但在置换中最优比率该如何确定?理论分析层面,本文构建了包含同业拆借市场的异质性商业银行的三期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转移的传导机制。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减少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推高短期资金利率,带来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债务置换政策能够缓解这种不利影响,然而,过高的债务置换率反而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因此,债务置换政策存在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最优债务置换率应该等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率。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债务置换率的合理区间和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对债务置换的影响。实证检验层面,本文采用2015—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可能性对债务置换强度的影响和地方政府融资能力的调节效应,进一步佐证了理论分析,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刁伟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流动性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期限错配使其短期违约几乎不可避免,而这基本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共识。虽然当前的债务置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但由于置换的全部是2015年到期的债务,因此,之后年份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未来或长期的偿债压力有多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也进入到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持续加大的"新常态"背景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对债务置换之后的地方债务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相对于同类文献,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对财政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比例设定偏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涛 竹志奇 徐小天
本文利用KMV模型在债务置换年度内,对不同债务置换规模所引致的违约概率变动进行测度。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对参数进行校准和估计的基础上,仿真了赤字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继而对未来债务置换期间的可偿债收入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对可偿债财力的测算,分别考虑了一般性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偿还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使测算结果更为合理。测算结果显示,在未来年度内至少应置换当年到期债务的40%,否则理论上仍然存在极大的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置换 信用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涛 竹志奇 徐小天
本文利用KMV模型在债务置换年度内,对不同债务置换规模所引致的违约概率变动进行测度。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对参数进行校准和估计的基础上,仿真了赤字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继而对未来债务置换期间的可偿债收入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对可偿债财力的测算,分别考虑了一般性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偿还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使测算结果更为合理。测算结果显示,在未来年度内至少应置换当年到期债务的40%,否则理论上仍然存在极大的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置换 信用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玮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了探析,在揭示我国现阶段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理论及现实可行性,并对其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乘数效应 信用评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琪 郝毅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中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构造一个包含影子银行、土地财政等因素的五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风险的缓释效果。研究发现: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资金使用成本过高、土地出让收入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的主要因素。通过债务置换延长债务期限结构虽然可以缓解债务累积,且对宏观经济风险具有一定缓释作用,但会降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使得短期内波动增加,中长期内产出下降。实施债务置换期间,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助于增加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但会带来经济通胀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凤娟 万令
2007年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次让亟待复苏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同时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状态仍不见明显好转,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结束,全球经济仍有可能再次衰退。2009年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下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