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9)
- 2023(8000)
- 2022(6590)
- 2021(6300)
- 2020(5267)
- 2019(11915)
- 2018(11765)
- 2017(22244)
- 2016(11924)
- 2015(13621)
- 2014(13270)
- 2013(13250)
- 2012(12314)
- 2011(11340)
- 2010(11223)
- 2009(10544)
- 2008(10438)
- 2007(9259)
- 2006(8225)
- 2005(7865)
- 学科
- 济(51124)
- 经济(51039)
- 管理(38201)
- 业(32731)
- 企(26980)
- 企业(26980)
- 方法(20676)
- 数学(18496)
- 中国(18446)
- 数学方法(18386)
- 财(15972)
- 制(15856)
- 农(13149)
- 贸(12269)
- 贸易(12259)
- 易(12097)
- 业经(11282)
- 体(10879)
- 银(10441)
- 银行(10433)
- 行(10051)
- 融(9465)
- 金融(9463)
- 体制(9285)
- 环境(8625)
- 务(8451)
- 财务(8433)
- 财务管理(8408)
- 农业(8070)
- 企业财务(7950)
- 机构
- 大学(172585)
- 学院(168014)
- 济(83108)
- 经济(81807)
- 研究(63795)
- 管理(63066)
- 理学(53571)
- 理学院(52975)
- 管理学(52441)
- 管理学院(52087)
- 中国(51608)
- 财(40825)
- 京(36985)
- 科学(32976)
- 财经(31257)
- 所(30889)
- 经(28667)
- 中心(28015)
- 经济学(27992)
- 研究所(27619)
- 经济学院(25075)
- 江(24255)
- 北京(24119)
- 财经大学(23412)
- 院(23022)
- 农(23014)
- 范(20319)
- 师范(20162)
- 业大(19905)
- 研究中心(18576)
- 基金
- 项目(108693)
- 科学(87953)
- 基金(83446)
- 研究(82419)
- 家(72330)
- 国家(71821)
- 科学基金(61706)
- 社会(57052)
- 社会科(54307)
- 社会科学(54299)
- 基金项目(42844)
- 省(37528)
- 教育(37387)
- 自然(36647)
- 自然科(35823)
- 自然科学(35813)
- 自然科学基金(35239)
- 资助(34153)
- 划(32942)
- 编号(30738)
- 部(27157)
- 制(26980)
- 成果(26588)
- 国家社会(25703)
- 重点(24854)
- 中国(24561)
- 教育部(24110)
- 发(23218)
- 创(22922)
- 人文(22439)
共检索到269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介绍,《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两年以来,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同时,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试点示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帅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在全局统筹、政策协调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地方版2025实施方案在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方面与国家战略重合度较高,结合本地实情不够,且大多数地方缺乏推动制造强省(市)的政策抓手。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政策统筹,给予地方政策创新更大的探索空间,引导地方因地制宜细化落实方案,找准自身定位、推进路径和政策抓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福良
一、引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是早就国家强盛的基本保障。尽管自21世纪以来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尤其是2010年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人均GDP以及制造业增加值仍然落后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同时与世界典型国家相比,中国纺织品与服装行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和食品、饮料和烟草占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方海洲 刘厚莲
本文从城市层面分析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存在的顶层设计、规划落地等问题,提出中国要实现制造强国目标需要制定系列支撑文件、重视标准和规则制定、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成立一批制造业社会组织、重视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方海洲 刘厚莲
本文从城市层面分析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存在的顶层设计、规划落地等问题,提出中国要实现制造强国目标需要制定系列支撑文件、重视标准和规则制定、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成立一批制造业社会组织、重视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曹秀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信息化应用程度提高,通过内部审计来实施有效监督,及时预防和控制经营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质量越高,有效促进企业经营安全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越大。本文基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现实要求这一客观存在,对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做出实践探讨。
关键词:
提高 内部审计质量 实践 经营风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卫平
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着城乡间和地区间差距大,虽机构数量比重不高,但床位、人员比重过高,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关系不清晰,医院人事制度与医疗服务活动特点不相适应,医务人员薪酬不合理等问题。借鉴国外公立医院改革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应重点进行转变机构运行经费投入方式、改革医院基本建设投入方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改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和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等五方面的综合改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进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复杂化,会计人员偏离职业道德、损害公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障碍了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曹秀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信息化应用程度提高,通过内部审计来实施有效监督,及时预防和控制经营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质量越高,有效促进企业经营安全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越大。本文基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现实要求这一客观存在,对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做出实践探讨。
关键词:
提高 内部审计质量 实践 经营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邹俊
面对欧美国家重新回归制造业和"再工业化"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培育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国有制造企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国有企业沉淀成本高、发展路径依赖、科技创新不确定性大、管理层激励不足及产业组织形式变革滞后等诸多困难。因此,必须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引下,采取相应对策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思睿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为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制定的第一个10年行动纲领。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增强制造实力、创新产品设计,需要科学合理、运转良好的管理架构形成支持,包括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日益凸现的管理会计体系。2015年11月,"管理会计与中国制造2025"论坛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敬石开
全球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机器人、数字化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制造业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云制造、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网络系统制造模式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全球制造业孕育着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为此,国家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形势与挑战 职业教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斐然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为积极对接产业升级环境下企业对高级管理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11月3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共同举办了题为"管理会计与中国制造2025"的高层论坛,来自海内外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0余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渊源 吴勇毅
在德国工业4.0迅速窜热的同时,中国也坐不住了,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呼之欲出。"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出"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2014年6月份在福建泉州召开的一次当地企业战略发展研讨会上透露的。周济称,中国工程院和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正在制定的一个发展纲要,预计2015年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审批。这是一个需要动员全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朝先 王宏霞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